等差数列[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等差数列[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7-05-25 10: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一课时)等差数列得到数列 1,2,3,4, … ,100问题情景一高斯是德国数学家,也是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和牛顿、阿基米德,被誉为有史以来的三大数学家。高斯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在历史上影响之大, 可以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有“数学王子”之称。得到数列:
6000,6500,7000,7500,
8000,8500,9000
问题情景二 匡威运动鞋(女)的尺码(鞋底长,单位是cm)问题情景三  姚明罚球个数的数列:
 6000,6500,7000,7500,8000,8500,9000观察:以上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从第 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常数。高斯计算的数列:
1,2,3,4, … ,100观察归纳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一、等差数列定义②6000,6500,7000,7500,8000,8500,9000公差d=1公差d=500①1,2,3,…,100;数学语言:an-an-1=d (d是常数,n≥2,n∈N*)或an+1- an = d( d是常数, n∈N*)2、常数列a,a,a,…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则公差
是多少?若不是,说明理由。 想一想公差是0 3、数列0,1,0,1,0,1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则
公差是多少?若不是,说明理由。 不是1、数列6,4,2,0,-2,-4…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
则公差是多少?若不是,说明理由。 公差是-2小结:
1、判断一个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主要是由定义进行判断an+1-an 是不是同一个常数。
2、公差d是每一项(从第2项起)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防止把被减数与减数弄颠倒,而且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为0。 求出下列等差数列中的未知项.
(1) 3, a, 5 (2) 3 , b, c, -9 解:解得 a=4试一试问题情景四观察数列:1,3,5,7,…思 考:
在数列中a100=?我们该如何求解呢?设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有:
a2-a1=d,a3-a2=d,a4-a3=d,…
所以有:
a2=a1+d,
a3=a2+d = (a1+d) + d = a1+ 2d
a4=a3+d=(a1+2d)+d=a1+3d
……an=a1+(n-1)d问an=?
通过观察:a2, a3,a4都可以用a1与d 表示出来;an与d的系数有什么特点?当n=1时,上式也成立。归纳: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首项为a1 ,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
{an}的通项公式:an = a1 + (n-1)d a1 、an、n、d知三求一an=am +(n-m)d(n,m∈N*)变形等差数列通 项 公 式 的 归纳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判断-401是不是等差数列 –5,-9 ,-13…的项?如果
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说明理由。分析:
(1)由给出的等差数列前三项,先找到首项a1,求出公差d,写出通项公式,就可以求出第20项a20。解:(1)由题意得:
a1=8,d=5-8=-3,n=20
∴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n=a1+(n-1)d=-3n+11
∴a20=11-3×20=-49分析:
(2)要想判断-401是否为这个数列中的项,关键是要求出通项公式,看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an=-401。(2)由题意得:
a1=-5,d=-9-(-5)=-4
∴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n=-5+ (n - 1) × (-4)=-4n-1
令-401=-4n-1,得 n=100
∴-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学以致用练一练1、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与第10项;
2、判断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说明理由。解:(1)根据题意得:
a1=3,d=7-3=11-7=4,
∴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n=a1+(n-1)d=4n-1
∴a4=4×4-1=15,
a10=4×10-1=39.(2)由题意得:
a1=2,d=9-2=16-9=7
∴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n=2+ (n-1) × 7
=7n-5(n≥1)
令100=7n-5,得 n=15
∴100是这个数列的第15项。
解:由题意可得 ∴ d = 2 ,a1 =2∴ an = 2+(n-1) ×2 = 2n 例2 、在等差数列{an}中 ,已知a6=12 ,a18=36 ,
求通项公式an分析:此题已知a6=12 ,n=6 ;a18=36, n=18分别代入通 项公式an = a1+(n-1)d中,可得两个方程,都含a1与d两个
未知数组成方程组,可解出a1与d 。求基本量a1和d :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由此解出a1和d ,再代入通项公式。 像这样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求解的思想方法,称方程思想。
这是数学中的常用思想方法之一。题后点评求通项公式的关键步骤: 例2 、在等差数列{an}中 ,已知a6=12 ,a18=36 ,
求通项公式an思考:你还能想到解决该问题的其它解法吗?解法二:∵ a6=12 ,a18=36 ,a18=a6+(18-6)d
∴36=12+12d
∴d=2
∴ an=a6+(n-6)d
=12+(n-6) ×2
=2n你能独立完成吗?相信自己能行!3、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 ,a12=31 ,求通项公式an。解法二:∵ a5=10,a12=31 ,a12=a5+(12-5)d
∴31=10+7d
∴d=3
∴ an=a5+(n-5)d
=10+(n-5) ×3
=3n-5 4、我国古代算书《孙子算经》卷中第25题记有:“今有五等诸侯,共分橘子六十颗。人分加三颗。问:五人各得几何?”古题今解分析:
已知a1+a2+a3+a4+a5=60,d=3,
∴ a1+(a1+d)+(a1+2d)+(a1+3d)+(a1+4d)=60, ∴ a1=6, a2=9, a3=12, a4=15, a5=18
即为五等诸侯分到橘子的颗数。 等差数列{an}中,已知
则n的值为( )
A.48 B.49 C.50 D.51接轨高考(此题为2003年全国高考题)C一个定义: an-an-1=d (d是常数,n≥2,n∈N*)

两个公式:an=a1+(n-1)d

an=am +(n-m)d (n, m∈N*)
一种思想:方程思想要点扫描本节课主要学习:你都掌握了吗?1、课本第45页练习第1题
课本第45-46页第1、5题
2、如何解决
课后作业1+2+3+···+100=?预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谢谢大家!
再见!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