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2)
三、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
阅读教材P38,填写下列内容: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 。大气运动的形式有 运动
和 运动。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的 或气流的 ;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 。
(一)、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 的形式。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2.热力环流引起的等压面的变化
说明:等压面是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由于同一高度,各地气压不相等,等压面在空间不是平面,而是象地形一样起伏不平。等压面弯曲方向与气压高低的关系遵循“高高低低”原则:等压面向高处凸起是高压区(如A处高空,B、C处近地面),向低处下凹是低压区(如A处近地面,B、C处高空);高气压和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状况。
注意:①高低压只能在同一水平面上比较;
②在垂直方向上永远是底部气压高。
3.常见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热容量小,白天获得太阳辐射,近地面的陆地要比同一纬度的海洋增温快,气温要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海洋上因气温低产生下沉气流,形成高气压。陆地与海洋形成了热力环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使近地面空气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间与白天的热力作用相反,近地面形成陆风;热力环流形式如下图所示。
(2)山谷风:
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成为一只小小的“加热炉”,空气增温较多;而山谷上空,同高度上的空气因离地较远,增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上升,并在山谷上层下沉流回谷地,谷底的空气则沿山坡向山顶补充,这样便在山坡与山谷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下层风由谷底吹向山坡,称为谷风(见图1)。
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加热炉”变成了“冷却器”, 贴近坡面空气降温较多;而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气因汇合而上升,并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地,称为山风(见图2)。
白天吹 风 夜晚吹 风
(2)城市风: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如下图)。
自学效果检测1
1、在图中“ ”上填写“高”或“低”。并补充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2、归纳总结:
影视剧中往往让女演员面朝大海,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演员的快乐心情。结合“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乙图),回答3~4题。
3.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4.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是导演,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A. 16时至次日8时 B. 8时至17时
C. 18时至次日6时 D. 6时至18时
5.补绘下图中列箭头。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堂清作业
1、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
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2~4题。
2.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 )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3.若在图中布局化工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 ( )
A.甲 B.乙 C.丙 D.丁
4.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 ( )
A.市区 B.近郊区 C.远郊 D.农村
读右图,回答5~6题。
5.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a>b>c>d B.气压:d>a>b>c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6.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减湿、减温
图4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
A.A地温度高,气压低 B.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
C.B地温度低,气压高 D.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
8.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则此时 ( )
A.为白天,吹海风 B.为白天,吹陆风
C.为夜晚,吹海风 D.为夜晚,吹陆风
压 压 压
压 压 压
地面
冷却 受热 冷却
大气的 运动
同一水平面 差异
不均
大气的 运动
热力环流
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