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 课件 (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 课件 (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5 17:5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五单元复习要点
掌握本单元
语文要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习作要求: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重点生字词
嗅到 幼小 牙齿 身躯 愣住 庞大 发颤 鼓舞
搏斗 无奈 巢穴 掩护 力量 石级 锁链 攀登
猴子 纪念 辫子
二、判断,在正确的读音下打“ ”
愣(lènɡ zhènɡ)住 石级(jí ji)

假(jià jiǎ)日 笑呵呵(hē he)

无可奈(nài ài)何 照相(xiānɡ xiànɡ)

巢(cháo sháo)穴 辫 (biàn bàn) 子

嗅 (chou Xiù ) 到 拯(chéng zhěng)救

庞 (fáng Pánɡ) 大 嘶(sī zī)哑

三、 查字典
1、奈: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N )再查音节( nài ),可以组词( 无奈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大 ),再查( 五 )画。
2、巢: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C )再查音节( cháo),可以组词( 鸟巢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巛)。
3、齿: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C )再查音节( chǐ ),可以组词( 牙齿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齿 ),笔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攀: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P )再查音节( pān ),可以组词( 攀登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手 ),再查( 十五 )画。
5、辫: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B )再查音节( biàn ),可以组词( 辫子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辛 ),再查( 十 )画。
6、拯: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Z )再查音节( zhěng ),可以组词( 拯救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扌),再查( 六 )画。第5笔是( 竖钩 ),共( 9 )笔。
三、 查字典
1、奈: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音节( ),可以组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再查( )画。
2、巢: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音节( ),可以组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
3、齿: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音节( ),可以组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笔顺__________________。
4、攀: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音节( ),可以组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再查( )画。
5、辫: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音节( ),可以组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再查( )画。
6、拯: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音节( ),可以组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再查( )画。第5笔是( ),共( )笔。
四、课文内容
16课《麻雀》
、能够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
起因:猎狗攻击小麻雀 经过:老麻雀拯救小麻雀 结果:猎狗退缩
二、知道作者是把看到猎狗露出锋利牙齿的凶恶、小麻雀拍打翅膀的可怜、老麻雀挓挲起羽毛的紧张,又把听到老麻雀嘶哑而绝望的尖叫声,并加上自己的想象写清楚了这件事。(交流平台)
1.《麻雀》的作者是( 俄 )国的作家( 屠格涅夫 ),这篇课文按照( 事情发展 )顺序写的,把( 看到的 )、(听到的 )、( 想到的 )都写下来。活灵活现地展现了(老麻雀)和(猎狗)相遇时的情形。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只为了保护(小麻雀)而( 奋不顾身 )的老麻雀形象,赞扬了(母爱 )的伟大。
四、课文内容
16课《麻雀》
、能够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
二、知道作者是把看到猎狗露出锋利牙齿的凶恶、小麻雀拍打翅膀的可怜、老麻雀挓挲起羽毛的紧张,又把听到老麻雀嘶哑而绝望的尖叫声,并加上自己的想象写清楚了这件事。(交流平台)
1.《麻雀》的作者是( )国的作家( ),这篇课文按照( )顺序写的,把( )、( )、( )都写下来。活灵活现地展现了( )和( )相遇时的情形。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只为了保护( )而( )的老麻雀形象,赞扬了( )的伟大。
17课《爬天都峰》
知道本课的写作顺序,能够按照爬山前、爬山中和爬上顶峰的顺序概括主要内容。
了解作者运用夸张手法写天都峰的特点“高”而“陡”并能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文章第二段)
3.知道能爬上天都峰是因为我们能够树立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善于学习、互相鼓励,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练习:
、《爬天都峰》作者按照( 爬山前 )、( 爬山中 )、(爬上峰顶 )的顺序来写,从中让我们明白了( 面对困难要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的启示。
二、做语册62页
17课《爬天都峰》
知道本课的写作顺序,能够按照爬山前、爬山中和爬上顶峰的顺序概括主要内容。
了解作者运用夸张手法写天都峰的特点“高”而“陡”并能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文章第二段)
3.知道能爬上天都峰是因为我们能够树立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善于学习、互相鼓励,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练习:
、《爬天都峰》作者按照( )、( )、( )的顺序来写,从中让我们明白了( )的启示。
五、课后题
16《麻雀》
1、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围绕( 麻雀 )描写了“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亲眼看到大猎狗想( 攻击 )小麻雀,老麻雀在大猎狗面前( 奋不顾身 )地( 保护 )小麻雀的事情。
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事情的起因:(猎狗攻击小麻雀。)
事情的经过:(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
事情的结果:(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后退。)
3.作者是怎样把老麻雀的无畏,猎狗的攻击与退缩写清楚的?
作者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了下来。
17《爬天都峰》
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这篇课文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写了(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路上我们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我”与他相伴攀爬,最终成功登顶。最后,“我”和老爷爷互相感谢,爸爸称赞我们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事情。)
2.“我”开始不敢爬,最后爬上去了。课文是怎么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爬山前,作者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的“高”和“陡”;运用了心理描写,写出了“我”的胆怯;“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运用了语言描写。
爬山中,抓住“我”的动作和样子来写,“奋力”“手脚并用”表现出“我”爬山的艰难和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将奋力攀登天都峰的“我”比作“小猴子”,写出了“我”爬天都峰时的样子。
要把一件事写清楚,我们要按照顺序来写。我们还可以把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都写下来,把事情的整个过程写得很细致。
课内阅读:
麻雀(节选)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1、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语填空。
放松— 渺小— 安全 —
2、老麻雀为什么“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3、文中加点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指_________。
4、读选文的最后一自然段,猎狗之所以“后退”是因为______,
这也从侧面衬托了______。
(答案:1.紧张 伟大 危险 2.因为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是弱小的,没有任何保护自己和小麻雀的武器,所以它十分紧张,“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3.伟大的母爱 4.它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慑住了 母爱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