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素养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
2.思维发展与提升:借助旁批,梳理演讲者的思路,了解演讲词特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模拟现场演讲,内化格物致知精神。
4.文化传承与理解:联系本课学习实际,模拟现场演讲,内化格物致知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经验,辩证理解人生苦乐,初步形成尽责的人生观。
教学难点:
学会抓文章主干,把文章变成一篇小短文,理解文章的论证逻辑。
三、过程与方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系现实和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论点: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本文主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彻、语言准确。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课时,首先应在学生读课文时找出阐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引导学生领悟格物致知精神;其次再让学生找出阐明观点的几个事实,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辨析观点和材料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反观自我培养实验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在我们的课前三分钟活动,有的同学说话旁征博引,幽默风趣,魅力四射,能牢牢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有的同学则结结巴巴,紧张不已,甚至词不达意。其实,这种当众讲话的能力,便是演讲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那么今天我们将跟随丁肇中先生,走入演讲现场,去感受,去探索......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丁肇中(zhào) (1936年1月27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以与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2.演讲背景
1991年10月,《瞭望》周刊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奖的颁奖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丁肇中先生因为写了一篇文章《怀念》,获得特别荣誉奖。在这个大会上,丁肇中先生作了这次演讲。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演讲。
2.诵读训练
1.请1-2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订正。
2.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丁肇中(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áng)
儒家(rú)
华裔(yì)
论语(lún)
中庸(yōng)
2.理解词语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3.能结合课前预习简单谈谈作者所讲的“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吗?
明确:探察事物而得到新的知识,即实地的探察,即所谓的实验。
三、学生略读全文,初步感知内容
1.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
出示任务: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各论述了什么
讨论明确:4个部分学生代表论述:(ppt显示)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几方面的内容?
二、学生略读全文,整体感知
1.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明确: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2.本文主要探讨什么问题?
明确: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①传统的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②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③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4.找出点明文章意义,提出作者希望的一句话。
明确: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5.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明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三、全班自由朗读全文,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1:“格物致知”是丁教授点出论题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结合课文,说说它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①丁教授认为在传统教育意义上“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②丁教授认为其真正意义是“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意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探究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探究3:结合课文,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提倡“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有三点:
①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②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③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探究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
明确: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探究5: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己”,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证明王阳明的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四、拓展延伸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明确:示例一: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示例二: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
五、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主题探究
明确:本文作者从关注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关心祖国青年一代尤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一代的成长的高度,选择典型事例,特别是选取自己的生活经历,极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不光在研究学术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
六、课文总结
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七、作业布置: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提出问题: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
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八、教学反思
“怎么写”比“写了什么”更重要。教学一篇文章,“怎么写”永远比“写了什么”更重要,对于这篇文章来说,篇幅不长,“写了什么”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几遍的阅读而对内容非常熟悉,而当我问学生文章看懂了没有,写了什么内容时,学生表现得一头雾水,我想可能是“怎么写”的问题没有弄明白,“怎样写”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写了什么”,因此本文教学中重点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体验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这一点与文中所说的实验精神是一致的,我因此就大家熟悉的“节约用餐”话题,让学生参与课堂体验,进入情境,谈自己的写作内容和思路,并与作者进行比较,既为学习打基础,又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引导学生体验大师的想法、认识、思考有时也是和我们相同的,激发学生感觉大师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成长意识。
感受大师的人格,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短短一篇文章思路清晰,内容通俗,由传统到现代,有现象到本质,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列举其中,而这又是出自一位著名科学家之手,作者治学写作的严谨,尊重读者的亲切,旁征博引的大气自然得到了彰显,学生感受到了大师的人格魅力,增强了民族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