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之唐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
1、唐代中期,枢密使多由宦官充任,“职掌唯受表奏,于内中进呈”。到了唐代后期逐渐形成“宰相、枢密共参国政”的局面,诸多权阉以枢密使的身份执掌机密并参预军国大政的议决。这一变化说明( )
A.有效协调中枢机构关系 B.朋党之争日趋激烈
C.枢密使职权的不断异化 D.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2、唐初,尚书省行使最高行政权,对中央诸司和地方府州发出政令,指挥其具体执行。安史之乱后,本掌握监察尚书省及其下属部门事务的御史台将上述部分事务转由自身负责。这体现了( )
A.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 B.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C.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 D.御史台成为行政机构
3、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
A.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C.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
4、唐玄宗开元21年,在全国十五道置采访使,以“六条”监察非法行为,剑南节度使王昱以剑南道采访使身份巡边姚州,笞杀姚州都督府所属羁縻越析州的不法豪酋。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采访使制度( )
A.埋下了藩镇割据隐患 B.增强了地方行政权力
C.改变了国家行政区划 D.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
5、唐太宗时,命大臣搜求全国谱牒,评定姓族等第,强调“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职高下作等级”,先列皇族,次及外戚,改变以原有高门大姓为等第的做法。该做法旨在( )
A.建立以李唐为核心的门阀体系
B.推动士庶之间固有差别的消解
C.确立“以品位为等第”的新原则
D.促进新旧利益集团的和谐共存
6、以下是《唐会要》中关于尚书仆射的记载。
◎秦:始置,为少府属官,盖掌少府文书法令。 ◎东汉:尚书台之副。 ◎唐太宗:尚书省长官,位同丞相。 ◎唐中宗:不再是宰相,仅是虚职,属荣誉性赏功之官。 ◎安史之乱后:仆射必加同平章事,始为宰相。
这些记载反映出尚书仆射的设置( )
A.使中枢权力机构基本完备 B.受到选官制度的直接影响
C.体现了制度的传承与创新 D.表明其职能不断得到强化
7、唐初实行食实封制度,皇室诸王派人直接到封户之州征取租庸调,分割国家税收。后来,封户缴纳的封物改为由国家征收后送到京城,再由食封的皇室诸王领取,庸调也降到以三丁为限。这说明( )
A.官僚政治日益强化 B.政府财源发生改变
C.赋税制度发生变革 D.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8、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
A.削弱了藩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
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宗法制度
9、唐代三省间的纠纷,贞观初年即已出现。为避免中书、门下二省的纠缠不休,皇帝就将二省合在一起议事,这就是政事堂。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该做法( )
A.逐渐缩小了尚书省职权 B.强化了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C.便于皇帝全面控制朝政 D.为变革选官制度奠定基础
10、建中二年(781年),唐德宗的使臣到魏博镇(藩镇)强令魏博节度使田悦“罢其(军士)四万,令还农”。田悦“集应罢者,激怒之曰:‘汝曹久在军中,有父母妻子,今一旦为黜陟使所罢,将何资以自衣食乎!’”后田悦自出家财,重新安排军土回归部伍,于是“军士皆德悦而怨朝廷”。此事可用于说明( )
A.安史之乱的爆发具有必然性 B.唐代中央集权遭到巨大威胁
C.各地节度使均有抗旨的倾向 D.唐德宗有效打击了藩镇势力
11、唐代文学家元稹曾对唐初政治总结道:“房、杜、王、魏之徒,议可否于前;天下四方之人,言得失于外。不三四年而天下大理,岂文皇独运聪明于上哉 盖亦群下各尽其言,以宣扬发畅于天下也。”与元稹评论相关的政策是( )
A.劝课农桑,轻徭薄赋 B.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C.勤俭节约,戒奢从简 D.各取所长,导之使谏
12、唐朝枢密使由宦官担任,唐后期宦官专权,枢密院开始由内廷私人班子向外朝政府机构转变;五代枢密使改由士人充任,包揽了财、政、军三大要务;宋代以中书、枢密分掌文武,完成了军政分立的过程。枢密使职权的演变( )
A.体现了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B.有效预防了国家吏治的腐败
C.说明古代军事机构设置严密 D.基本解决了君相之间的矛盾
13、唐太宗重视儒学发展,先后令颜师古校订《五经定本》,孔颖达负责编撰《五经正义》,以此作为教材颁行天下,同时将国子学改为国子监,使国子监再次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唐太宗此举意在( )
A.推动儒学的学术发展 B.加强儒家正统的地位
C.维护思想的一统局面 D.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
14、据统计,西汉210年间有宰相45人,而唐代290年间则有370位宰相,多出西汉七八倍。且唐代三省权力的总和,还不如一个汉朝的宰相。相较于西汉,唐代( )
A.外朝宰相的权力被削弱 B.中央政府的工作效率提高
C.封建统治基础得到扩大 D.皇帝加强了对朝政的控制
15、从秦汉到明清,行政中枢制度在不断调整变化之中。下列与之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秦朝建立了以丞相府为首的行政中枢
B.汉武帝为强化君主专制,设立了中朝
C.唐中书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
D.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政务的中枢制度
16、唐初,薛元超以门荫入仕,高宗时官至宰相。他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崔、卢、李、郑、王五姓);不得修国史。”这反映了当时( )
A.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B.政治制度的导向
C.历史传承得到强化 D.门阀势力的衰弱
17、唐代政府对刀枪等兵器的制造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但也默许民间合法制造允许私人拥有的武器。不过民间武器制造必须“仍题工人姓名,然后听鬻之”。唐代政府这一做法( )
A.方便查询工人信息 B.放松了对地方的控制
C.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D.加强管控特殊地区
18、封驳是指封还并对诏敕之不当处加以驳正。有学者对《唐会要》中的记载进行抽样统计,发现第54卷至第56卷中,皇帝诏令遭臣下封驳的有16次,其中11次封驳有效。这反映出唐代( )
A.中央决策机制不断完善 B.中央集权加强
C.专制皇权受到一定限制 D.集体议政决定国家政策
19、《唐会要》记载,开元三年六月,玄宗下诏,县令、州刺史有业绩者可调任京官,“京官不曾任州县官者”不能够担任中央三省的负责官员。唐玄宗的做法旨在( )
A.提高地方官员地位 B.增强官员执政能力
C.实现地方吏治清明 D.保证官僚队伍稳定
20、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北宋在保留了唐代以来三省、六部及各寺、监的官称的同时,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的政策,实行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另派官员担任实际职务,称为“差遣”。官、职、差遣分离的实质是( )
A.缓和阶级矛盾 B.强化专制皇权 C.扩大统治基础 D.解决武将专权
21、史载,唐太宗时期给一些资历较浅的官员加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参与政事堂议政,也给一些资格较老的功臣加以“平章事”的名号,使其继续参与宰相事务。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唐太宗善于听取大臣意见 B.君权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C.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素质 D.封建官僚体制走向成熟
22、唐朝李氏属于关陇士族集团,武则天统治期间,修订《姓氏录》,禁止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豪族通婚。这些措施( )
A.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清除了政治上的异己势力
C.维护了关陇军事集团的利益 D.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23、唐朝政事堂为政府最高机构,凡皇帝命令需经政事堂群相会议正式通过方可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政事堂印章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则被认为违法。这表明( )
A.古代政治制度日益成熟 B.专制皇权遭到严重削弱
C.分权与制衡体制的形成 D.宰相擅权现象越发严重
24、唐太宗时常给品级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武则天时期,中书省参与政务处理。上述调整使得( )
A.中书省获得最高地位 B.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皇帝权力得到加强 D.相权被剥夺殆尽
25、唐玄宗前期,西北、北方地区各民族活动频繁,边地州府防务渐重,朝廷组织军事行动也多跨地域,从内地和边地各州县抽调包括府兵在内的人力、物力集中于边疆重镇。如何协调边地各州、府防务,统一军事管理,成为当务之急。节度使制就是在此形势下建立的。据此可知,节度使的设置( )
A.削弱了内地的军事力量 B.保障了边境地区的安定
C.导致外重内轻局面逐渐凸显 D.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26、武则天以皇帝的名义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入谱,只以官位定尊卑。同时,增设“殿试”,增加每年进士的录取名额,然后让这些人去巡视各地,并负责选拔推荐人才。这些做法的共同目的是( )
A.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 B.削弱李氏家族,抬高武姓势力
C.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 D.扩大科举范围,笼络天下英才
27、唐代,马球是军队训练的课目之一,“击鞠之戏者,盖用兵之技也”,甚至连皇帝的禁军“神策军”提拔将领也以球艺高低来决定。据此可知,唐代( )
A.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B.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C.体育与军事密切相关 D.崇文尚武风气盛行
28、唐代房玄龄在其编写的《晋书》中,对于前秦统治者苻坚的人格给予高度赞美:“修废治,继绝世,礼神祗,课农桑,立学校,鳏寡孤独高年不自存者赐谷帛有差,其殊才异行、孝友忠义、德业可称者令在所以闻。”其赞美主要是因为( )
A.苻坚对稳定社会做出突出贡献 B.苻坚励精图治符合唐代审美标准
C.苻坚的作为符合儒家德治标准 D.作者借苻坚教化唐代的统治阶层
29、自唐高祖武德年间开始,中书、门下集议于政事堂,政事堂设于门下省。《通典》载:“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到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这一变化反映出( )
A.行政效率的提高 B.三省体制有效制约皇权
C.决策机制的异化 D.中书省中心地位的确立
30、吴元济(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割据淮西对抗朝廷。817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宰相裴度主动向唐宪宗请战,亲莅郾城县回曲镇(今裴城镇)督战,唐邓州节度使李愬雪夜入蔡州,活捉吴元济平定叛乱。该事件说明唐朝( )
A.如此平叛终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为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提供了教训
C.节度使的设置是其割据亡国的根源
D.长期藩镇割据的不利局面即将结束
31、唐朝前期,诏敕由中书令主持起草,经由门下省审核通过后即可下发尚书省各部执行,尚书省并无审核驳回诏敕的权力;唐朝后期,出现了尚书省封还诏敕的现象。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门下省地位下降 B.藩镇威胁君主统治
C.君主专制的发展 D.朝廷政务明显增多
3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属官中书舍人各拟意见,称为“五花判事”。再由中书令即宰相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经门下省,由其属官给事中一番覆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诏书才算合法。这反映出唐代( )
A.相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 B.皇权与相权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C.三省互相牵制避免了丞相专权 D.皇帝对军国大事拥有最终决策权
二、材料题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贞观)十六年(642年)诏:氏族之盛,实系于冠冕;婚姻之道,莫先于仁义。……燕赵右姓,多失衣冠之绪……名虽著于州闾,身未免于贫贱。自号膏梁之胄,不敦匹敌(配偶)之仪。问名惟在于窃赀,结褵(古时女子出嫁)必归于富室。乃有新官之辈,丰财之家,慕其祖宗,竞结婚媾,多纳货贿,有如贩鬻。或贬其家门,受屈辱于姻娅;或矜其旧族,行无礼于舅姑。积习成俗,迄今未已。……自今已后,明加告示,使识嫁娶之序,各合典礼,知朕意焉。其自今年六月禁卖婚。
(显庆)四年(659年)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范阳)卢浑、(范阳)卢辅、清河崔宗伯元孙,凡七姓十一家,不得自为婚姻。
——摘编自(宋)王溥《唐会要》
(1)根据材料,概括诏书所反映的唐初婚姻现象,并据此分析当时统治者所面临的政治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唐初为解决上述政治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及西汉初年,皇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诸实行,程序比较简单:或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直接命令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由于以上缘故,在很长一个时期内,皇帝颁下诏书差不多都以“制诏”二字开端,反映经过前述简单程序,即成正式诏书,交宰相机构执行,毋需再经什么部门审核了。
材料二
《旧唐书·刘炜之传》:任凤阁(中书)侍郎,同凤阁、鸾台(门下)三品,为宰相,被人诬告,武则天“特令”王本立审问此事。“本立宣敕(中敕)示帏之。帏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所谓不经凤阁、鸾台,即指未与宰相商议,未经中书起草和门下审署。武则天只含糊罪以“拒捍制使”,而不驳斥从中所下之敕,不得名敕之说,也证明刘帏之所说,确为唐朝制度。《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唐睿宗常“别降墨敕除官”,而不经中书、门下两省,称斜封官,凡数千人。吏部员外郎李朝隐拒绝执行这种墨敕任命。
——摘编自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附论古代的人治与法治》
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国家决策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此制度实行的意义。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汉唐时期皇权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由材料“职掌唯受表奏,于内中进呈'。到了唐代后期逐渐形成宰相、枢密共参国政'的局面”可知,唐代后期多为宦官担任枢密使的职能发生了变化,权力有所扩大,这是中枢权力的异变,C项正确;枢密使无法有效协调中枢机构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枢密使职权的变化,没有反映朋党之争,排除B项;唐代后期的三省六部制度已经名存实亡,排除D项。故选:C。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君主专制的发展。根据材料“本掌握监察尚书省及其下属部门事务的御史台将上述部分事务转由自身负责”等信息可知,唐初,尚书省行使最高行政权,而安史之乱后,属于下属部门的御史台掌握部分事务,实际上是对尚书省权力的削弱,对君主权力的加强,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尚书省权力的削弱,没有体现对三省六部制的破坏,A项错误;监察体系不断完善的实质也是君主专制的加强,并且材料主体不是监察体系,而是尚书省权力的削弱,C项错误;根据材料“本掌握监察尚书省及其下属部门事务的御史台”可知,御史台是监察机构,没有强调御史台成为行政机构的信息,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所说,政事堂的由来是因为要克服“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的弊端,唐太宗“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可知政事堂的设立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C项正确;材料中设立政事堂无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A项错误;政事堂的设立并没有扩大三省长官的权力,B项错误;设立政事堂为的是解决三省议政程序中存在的弊端,不是要终结三省六部制,D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A不符合这一时期,在探讨以后的影响。B唐玄宗设“采访使”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对地方的控制,采访使是监察权、不是行政权。C没有体现君主权威问题。D通过材料题干“巡边、羁縻州”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唐朝时期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故正确。故选:D。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先列皇族,次及外戚,改变以原有高门大姓为等第的做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评定姓族等第时,把皇族列为第一,有利于提高皇族的地位,建立新的门阀体系,A项正确;消解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新原则不是以品味为等第,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新旧利益集团和谐共存,排除D项。故选:A。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尚书仆射的地位和职权在每个时期不断进行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尚书仆射的调整体现了对前朝制度的传承与创新,C项正确;尚书仆射仅仅是中枢权力机构的一部分,无法体现完备,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选官制度对其调整的影响,排除B项;由材料可以看出,尚书仆射的权力先加强后削弱,而后又加强,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前期皇室诸王派人直接到封户之州征取租庸调,分割国家税收;唐中期以后,改为由国家征收后送到京城,再由食封的皇室诸王领取,这一变化,既加强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也对皇室诸王进行了限制,进而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是官僚政治强化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诸王领取食封方式的变化,不能证明当时财源发生改变,排除B项;材料中提到的赋税制度依然是租庸调之制度,排除C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中央集权面临危机,而且上述举措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材料表明,西晋至唐初皇室子弟掌控地方大权,唐玄宗时期则借助“十王宅”“百孙院”,加强对皇室子弟的管理,由此形成定制,这一做法有助于君主集权,故C项正确。这一做法并非针对藩镇,排除A项。这一做法与分封体制和宗法制度无关,B、D两项错误。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皇帝将中书、门下二省合在一起,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这便于皇帝全面控制朝政,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尚书省职权的缩小,排除A项;B项表述中“强化”之说与材料主旨并不相符,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相关选官制度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描述可知,节度使对于军士的笼络较为有效,军士更拥护节度使,对朝廷的认可度不高,这意味着藩镇有很强的号召力,对中央集权构成了巨大威胁,B项正确;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是在755年,排除A项;材料只列举了魏博镇,不能证明所有节度使都有抗旨倾向,排除C项;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唐德宗对于藩镇的打击效果有限,排除D项。故选:B。
11、答案:D
解析:元稹的意思是说像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这样的贤臣,在朝中言议政事的可与否;普天之下的臣民,在朝外直言政策的得与失,短短数年之内就实现了天下大治的盛世,故D项正确。其它三项政策均不符合元稹评论的出发点,均排除。
12、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枢密院开始由内廷私人班子向外朝政府机构转变;五代枢密使改由士人充任,包揽了财、政、军三大要务;宋代以中书、枢密分掌文武,完成了军政分立的过程”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央机构权力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A正确的;B.材料信息看不出预防国家吏治的腐败;C.材料不是强调古代军事机构的设置更加严密;D.材料没有涉及到君主和宰相之间的权利关系。故选:A。
1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先后令颜师古校订《五经定本》,孔颖达负责编撰《五经正义》,以此作为教材颁行天下,同时将国子学改为国子监,使国子监再次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经正义》是唐代孔颖达等奉敕编写的五经义疏著作,该作品于唐高宗时成书,完成了五经内容上的统一,以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五经正义》作为儒学经典的正统解释,是为了维护思想统一局面,以巩固统治服务,C项正确;材料所述唐太宗举措客观上推动了儒学的学术发展,因此推动儒学学术发展属于材料所述举措的影响,而不是目的,排除A项;材料所述唐太宗举措是为加强统治服务,而不是为加强儒家正统地位,排除B项;对儒学进行梳理更重要的是为了强化思想统一,以巩固统治,而不是为了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排除D项。故选C项。
1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西汉210年间有宰相45人,而唐代290年间则有370位宰相,多出西汉七八倍。且唐代三省权力的总和,还不如一个汉朝的宰相。”可知,唐代宰相人数是西汉的七八倍,同时唐代的宰相权力远小于西汉,说明宰相的权力在不断的削弱,皇权在不断增加,D项正确;中外朝是汉武帝时期的措施,排除A项;权力分散,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排除B项;封建统治基础得到扩大,在材料中体现的不充分,排除C项。故选D项。
15、答案:C
16、答案:B
17、答案:C
解析:唐代政府对刀枪等武器的严格管控,旨在抑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秩序,故选C项,排除B项;A项是表面现象,此做法的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材料并没有强调唐朝政府管控的范围,无法体现出对特殊地区的管控加强,排除D项。
18、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唐代皇帝的诏令可受臣下封驳,且一些封驳有效,这反映了三省六部制使专制皇权受到一定限制,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央决策机制的“不断完善”,排除A项;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材料未体现中央集权加强,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9、答案:B
20、答案:B
21、答案:B
22、答案:A
解析:A.根据“武则天统治期间,修订《姓氏录》,禁止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豪族通婚”主要是为了削弱门阀士族的势力,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A正确。BD.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BD。C.维护关陇军事集团的利益只是表象,本质上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C。故选A。
23、答案:A
24、答案:C
25、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如何协调边地洛州、府防务,统一军事管理,成为当务之急。节度使制就是在此形势下建立的”,可以看出节度使的建立,逐步掌控了地方的军事,行政和财政,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节度使设置的背景及过程,未涉及对内地军事的影响,排除A项;朝廷组织军事行动也多跨地域”,可以看出对外的征战,边疆并不稳定,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节度使的设置,并未涉及地方行政效率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2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根据材料可知,武则天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扩大入谱官员的范围,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社会地位,增加进士录取名额,并让新晋进士进一步推荐人才,从而扩大了新兴地主规模。培植新兴地主阶级,改变王朝的权力构成就是为了打击门阀氏族势力,加强皇权统治,故选A项;武则天这些举措是为了培植新兴地主阶级,削弱门阀世族,而不仅仅是削弱李氏、抬高武姓,故排除B项;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是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的措施,而不是目的,故排除C项;D项表述未能包含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社会地位的内容,故排除D项。
27、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在唐代,马球既是一种体育运动,也是军队训练的课目之一,因为它与军事技巧关系密切,体现了唐代体育运动和军事的密切关系,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体育运动和军事之间的关系,并非只强调体育运动的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排除A项;马球只是体育运动的一种,无法推理出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体育运动和军事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提及崇文尚武的社会风气,排除D项。故选C项。
2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房玄龄对于前秦统治者苻坚赞美之词“修废治,继绝世,礼神祗,课农桑,立学校,鳏寡孤独高年不自存者赐谷帛有差,其殊才异行、孝友忠义、德业可称者令在所以闻”可知,其评价的标准是儒家以德治国的理念,C项正确;房玄龄并未强调苻坚在稳定社会方面的作用,排除A项;励精图治在房玄龄的赞誉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D项不是房玄龄赞誉苻坚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
2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唐朝政事堂设置的变化,由门下省迁往中书省,反映出中书省地位更加突出,故D项正确。政事堂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但跟设置地点变化无关,故A项错误。政事堂的设置体现了皇权的加强,故B项错误。在三省六部制下,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C项错误。
3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吴元济(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割据淮西对抗朝廷”“唐邓州节度使李愬雪夜入蔡州,活捉吴元济平定叛乱”等信息可知,唐王朝依靠节度使镇压节度使,虽然镇压了叛乱的节度使,但也会使平叛的节度使权势增加,从而不利于唐王朝中央集权的加强,A项正确;唐王朝的灭亡为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提供了教训,而不是题干所述唐朝措施,排除B项;节度使的设置威胁了唐王朝的中央集权,但不是亡国的根源,排除C项;材料所述唐朝依靠节度使镇压节度使不能结束长期藩镇割据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
3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审驳权原本属于门下省,尚书省负责执行,而唐后期,出现了尚书省封还诏敕的现象,这说明尚书省一定程度上侵夺了门下省的职权,中枢机构相互制约的现象意味着皇权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中门下省的职权在一定程度上被尚书省侵夺,这是现象而非原因,排除A项;题干内容未涉及“藩镇割据”问题,排除B项;朝政繁多与题干现象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
32、答案:B
33、答案:(1)现象:婚姻礼仪沦丧,以婚姻为名多要财物,传统门阀士族壮大。问题:门阀士族壮大,不利于皇权统治。
(2)编订《氏族志》、《姓氏录》等,重新划分士族等级,打击门阀士族,维护皇权统治。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政治发展。第(1)问,第一小问,“有新官之辈,丰财之家,慕其祖宗,竞结婚媾”可知婚俗强调门第;第二小问,结合门阀政治的影响来回答其面临的“政治”问题。如对皇权、中央集权以及对统治所产生的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门阀政治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如完善科举制;第二小问,再结合科举制的影响作为理由来说明。
34、答案:(1)特点:决策程序简单;由皇帝意志决定。
影响:因皇权专制而易导致暴政以及国家决策的失误。
(2)制度:三省六部制。
意义:客观上制约了皇权的滥用;一定程度实现了中央行政权力的分割和制约;有利于提高国家决策的正确性。
(3)变化:皇权由不受限制到受到制度上的制约。
原因:汉朝时国家决策机制尚不成熟;唐朝完善了国家行政决策机制;封建君主为维护“家天下"统治的需要。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秦及西汉初年,皇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诸实行,程序比较简单”可知,这一时期决策程序简单,由皇帝意志决定。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处理政事程序简单,并未经过周密的商议,一切以皇帝意志为主,容易造成国家决策的失误和长期的专权独断,形成暴政。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所谓不经凤阁、鸾台,即指未与宰相商议,未经中书起草和门下审署”,联系所学可知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回答出三省六部制实施的意义即可。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秦及西汉初年,皇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皇权不受制约;根据材料二“本立宣敕(中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时诏敕要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而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表明皇权受到制度上的制约。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汉朝到唐朝国家行政决策机制逐步完善、封建君主为维护“家天下”统治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