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0张PPT)
*师 说
文起八代韩文公
他主张“词必己出”“陈言务去”;他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实至名归!
韩文之美,在于浩然气势浑浩流转之中,又能呈现出一种宽裕从容之风姿,形成一种特别的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1.文学常识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2.写作背景
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广招弟子,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
3.相关知识
关于“说”
“说”是一种文体,是论说文的一种,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都属“说”这类文体。《师说》,就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关于“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
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他的许多精辟论述,在我国教育史上,是一言而为天下法。唯其简练精辟,所以美。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心情虽然很坏,诗情却是美的,是历代贬官文化产生的最好的两句诗。
李唐群英,惟韩文公之文、李太白之诗,务去陈言,多出新意。
——张表臣《珊瑚钩诗话》
古文运动使当时的文坛犹如吹进一股清新的春风,立即鼓舞了作家们的士气。
他的散文拯救了六朝的文学衰落,他的教诲帮助了全世界避免误入歧途,他的耿直让他的主人感到愤怒,他的勇气超过了三军将士。
语言建构与运用
作业时间:20分钟
一、预习自测
(一)阅读课文1自然段,完成相关题目。
古之学者①必有师。师者,所以②传道受③业④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⑤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⑥先乎吾,吾从而师⑦之;生乎吾后,其闻⑧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⑨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⑩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
·
·
·
·
·
·
·
·
·
·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学者_______________
②所以_______________
③受_______________
④业_______________
⑤孰_______________
⑥固_______________
⑦师_______________
⑧闻_______________
⑨庸_______________
⑩无_______________
求学的人。
用来……的、凭它(他)来……的。
同“授”,传授。
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
谁。
本来。
意动用法,以……为师。
知道,懂得。
表示反问语气。
无论、不分。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状语后置句,“生”的状语“乎吾前”后置,“先”的状语“乎吾”后置。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
固定句式,状语后置句,“庸知……乎”表反问,“生”的状语“于吾”后置。
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判断句,“也”表判断。
(二)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完成相关题目。
嗟乎!师道①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②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③圣人也亦远矣,而耻④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⑤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⑥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⑦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⑧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⑨,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⑩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 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 可怪也欤!
·
·
·
·
·
·
·
·
·
·
·
·
·
·
·
·
·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师道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耻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其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惑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句读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不____________________
尊师学习的风尚。
超出。
不如,名词做动词。
以……为耻。
大概,恐怕,或许,可能,表揣测。
糊涂。
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
同“否”。
⑨族____________________
⑩群____________________
道____________________
羞____________________
齿__________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_________
其____________________
类。
成群地。名词做状语。
道德,学问。
感到羞耻。
并列、排列。
竟,竟然。
难道,表反问。
2.下列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段文字中,作者一连用了三个对比,深刻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君子”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
B.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个比一个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带有讽刺、感叹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C.这段文字批判反面现象是为了阐发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D.此段整句和散句相结合,错落有致,读来感心动耳,发人深思。
答案:C
解析:不仅仅是为了阐发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更是对当时轻师风气的批判。
(三)阅读课文第3~4自然段,完成相关题目。
圣人无常①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②,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③,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④经⑤传⑥皆通⑦习之,不拘⑧于时,学于余。余嘉⑨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⑩之。
·
·
·
·
·
·
·
·
·
·
·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常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徒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攻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六艺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经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传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拘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嘉____________________
⑩贻____________________
固定的。
同类的人。
学习、研究。
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
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全面。
束缚。
赞许,嘉奖。
赠送,赠予。
2.下列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3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B.以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更有代表性,能增强说服力。
C.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 ,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D.“古道”指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答案:D
解析:“古道”应该是“从师而问”。
3.有人说,第三段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你对此是如何认识的?
答案:这段从孔子从师的言行说起,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全新观点,用相对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说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转化的,教学可以相长。这对“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这种思想,对后世的教育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巩固自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近谀__________ (2)苌弘__________
(3)六艺经传__________ (4)老聃__________
(5)句读__________ (6)以贻之__________
(7)嗟乎__________ (8)无长无少__________
·
·
·
·
·
·
·
·
yú
cháng
zhuàn
dān
dòu
yí
jiē
zhǎng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2)或师焉,或不焉( )
“受”同“授”,传授
“不”同“否”,指不从师学习
3.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2)小学而大遗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小学学校教育。
(3)吾从而师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
·
·
·
·
·
求学的人
小的方面学习
从,跟从;而,而且
(4)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5)年十七,好古文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文言文的统称。
(6)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大多数人。
·
·
·
·
·
·
不一定
先秦两汉的散文
一般的人
4.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
(1)师
①我从而师之( )
②不耻相师( )
③则耻师焉( )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
⑤十年春,齐师伐我( )
以……为师
学习
从师学习
老师
军队
(2)道
①传道受业解惑也( )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③会天大雨,道不通( )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
⑤道芷阳间行( )
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道理
风尚
道路
说
取道
方法
(3)从
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
③樊哙从良坐 ( )
④从此道至吾军 ( )
⑤弟走从军阿姨死 ( )
⑥吾从而师之( )
⑦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
使……跟随
听从,顺从
依傍
由,自
参与
跟随,随从
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表叔伯关系
(4)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④为五百人立传( )
(5)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
③内惑于郑袖 ( )
④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
传授
流传
解释经书的著作
传记
疑难问题,名词
糊涂,形容词
迷惑
使……迷惑
(6)无
①孰能无惑( )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没有
无论
通“毋”,不、不要
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5.解释下列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也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③自古及今,未之有也( )
④何时而乐也?( )
句末表判断
句中表停顿
句末表陈述
句末表疑问
(2)之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
③择师而教之( )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⑥句读之不知( )
⑦吾欲之南海( )
⑧蚓无爪牙之利( )
的,助词
知识、道理,代词
代指人
连接定语与中心词,这类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到,往,动词
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
(3)于
①而耻学于师( )
②其皆出于此乎( )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
④不拘于时( )
(4)其
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③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④其可怪也欤( )
⑤其皆出于此乎( )
介词。向
介词。从
介词。比
介词。被
人称代词:做定语(他们的)
人称代词:复指,做主语(今之众人)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个”
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
语气副词:表猜测、推测(大概、恐怕)
6.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用法和意义。
(1)吾师道也( )
(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3)圣益圣,愚益愚( )
(4)小学而大遗( )
(5)吾从而师之( )
(6)不耻相师( )
(7)孔子师郯子( )
(8)耻学于师( )
(9)则群聚而笑之( )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
·
·
·
·
·
·
·
·
·
·
·
·
·
名词活用为动词,学习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年龄大的,年龄小的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圣人、愚人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意动用法,以……为师
意动用法,以……为耻
意动用法,以……为师
意动用法,以……为耻
名词做状语,成群地
名词活用为动词,并列,表示鄙弃之意
7.翻译下面各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可怪也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授受学业、解答疑惑的。
从师的风尚没有流传下来已经很久了。
岂不太奇怪了吗?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不会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在这两事中,)有的去请教老师,有的却不去,学了小的,丢了大的,我看不出(这种人)是高明的。
喜欢古文,六经和它的传文,全都学习过。他不受时俗风气的限制,向我来学习。
8.填空。
韩愈(768—824),字 ,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死后谥“ ”,故又称“ ”,作品收录于 。
韩愈和 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 ”“ ”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 、 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 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退之
文
韩文公
《昌黎先生集》
柳宗元
文以载道
文道结合
先秦
两汉
骈体文
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文本理解
1.这篇以“师说”为题的文章,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2.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比。①“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②“爱其子”与“于其身也”对比。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对比。结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爱其子”的人,最后是“士大夫之族”,他主要批判的对象是谁?为什么?
明确:主要批判的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第一,从行文的语气看,批判“今之众人”是疑问语气,批判“爱其子”的人是否定语气,批判“士大夫之族”用的是讽刺语气。他对士大夫不仅不满,而且显示出一种鄙夷和蔑视的态度,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聪明,这是因为这些士大夫们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士大夫们的特殊心态,这与以“道”为师的观点格格不入。
4.第三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用论证。引用孔子的名言,增加权威性,能增强说服力。照应前文“古之学者必有师”,也为后文的观点“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做了事例铺垫。
二、疑难探究
5.韩愈所说的老师的职责“传道”“受业”“解惑”,三者究竟是什么关系?
明确: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在佛教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解惑”,韩愈正是从这方面阐述了从师的必要性。
三、美点赏析——雄肆的气势
6.读完本文,我们不能不被作者的论辩折服,为什么呢?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作者那纵横捭阖、充畅雄肆的气势。请结合全文,仔细体会这一特色。
明确:①严谨的结构、得当的论证方法。文章采取总分结合、正反对比、反复论证的手法,笔势纵横,间架细密,具有一种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②感叹词、疑问词等表示强烈语气的词语的巧妙使用。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制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来揭示“耻学于师”者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加生动,说理更加深刻。
③对偶、顶真辞格的恰当使用,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两种辞格的运用使句子形式整齐,气势飞动,环环相扣,严密紧凑,具有强大的表现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1)千年一叹读韩愈
一篇《师说》响遍大江南北,韩愈的人格魅力及对社会那份深深的责任感也尽现其内。当时韩愈刚进国子监当四门博士,面对“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为恢复师道,不仅自己抗颜为师,还作了《师说》,对师道做了精辟的论述。毋庸置疑,韩愈在当时引来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非议,可是他依旧顶着世人鄙薄的眼光及压力,坚持着自己的为师之道。
愿华夏大地的文人,能有韩文公敢言、敢行的精神风骨;愿那些文官们,都能以韩愈为镜,照一照自己的形神!
(2)要勤于发问,还要善问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讲的是要勤于向老师请教的必要性。勤于询问,才能不断地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困惑。但仅有勤于发问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问的诀窍,要抓住问题的重点、关键。文中讲有些士大夫让老师教自己的小孩,“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舍本逐末,没有抓住根本,是一种不正确的求学态度。“问”也是一门学问,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的人才能有所建树。
相关链接
①务学不如务求师。——扬雄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③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④学问之路无捷径。——特勒普
⑤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3)从学术上看,师生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揭示了师生之间没有年龄的差距,有“道”者即可为师。老师与学生的定位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可变的。老师也许在人生阅历、学术经验上丰富一些,但是学生思维活跃,可能在创新方面强于老师,而且接受新事物也可能比老师快,因此,双方可以形成互补。老师不能因为年长、经验丰富而否定学生的创见。孔子说“教学相长”,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发现不足并不断提高自己。
(4)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也要学会取长补短
“术业有专攻”,一专多能的人才毕竟是少数,每个人都会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正如音乐家善于演奏乐曲,建筑师精于设计高楼大厦,文学家长于描述人生百态。每个人都是一个奇迹,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有自己的强项,因此,要把自己某一方面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值。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虚心地向拥有其他专长的人求教,正如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向郯子、苌弘等人请教。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
相关链接
①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毕淑敏《我很重要》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2.在历史中积累
程门立雪
北宋杨时仰慕程颐的学问,到洛阳拜程颐为师。当他到程颐家中求教时,程颐正静坐睡觉。杨时求学心切,又不敢惊动老师,便肃立门外等候。当时大雪纷飞,寒气逼人。待程颐一觉醒来,雪已下了一尺深了。杨时潜心求学,刻苦钻研,成了一名真正的理学大师。他的学识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人们都争相与他交游,成了“程学正宗”之人。
程门立雪的故事千古流传,杨时这种坚持不懈、立志求学、尊师重道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3.在名句中选择
(1)有关从师的名诗
新竹
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寄酬韩冬郎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2)有关从师的名言
①务学不如务求师。——扬雄
②圣人无常师。——韩愈
③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④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⑤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⑥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⑦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姜太公
⑧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二)素材这样运用
作文题目:
最近,一张湖北诗人、作家野夫收徒行跪拜礼的照片在网上曝光,引起人们一片热议。照片上,野夫端坐于椅,所收之徒正跪在垫子上行叩头礼,桌子上供奉着关公塑像并燃红烛两根,关公像背后则贴着红纸黑字的“拜师礼”和“天地君亲师”字样。
有人认为,这是重拾封建糟粕,拜关公更是充满江湖习气;也有人认为如何收徒是个人自由,与他人无关;还有人认为,当今社会,更应强调师道尊严,彰显道义与礼数。
对此,你怎么看? 请写一封信给野夫,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范文示例:
致野夫
湖北考生
尊敬的野夫先生:
您好!
我叫小明,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近日,我在网上看到您收徒行跪拜礼的照片,我认为您是在重蹈封建礼教的覆辙,故修书一封,以作劝告。
关公像、叩头、天地君亲师……这种封建感极强的“跪拜礼”会造成他人人格上的矮化与不平等。因为其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师生礼,体现的是贵贱尊卑的封建糟粕而不是尊师重道的师生美德。康德曾说:“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施加于自己的不成熟的状态。”这种主客体的不平等,会成为师徒交往的藩篱,成为禁锢思维、泯灭智慧的枷锁。您是位见多识广的知识分子,想必您也不会忘了在旧中国,女有“三从四德”,男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四万万中国人就是在纲常礼教的禁锢下丧失了人格,荒芜了斗志,辜负了创造。既然“男儿膝下有黄金”,又为何苛求他人的“三跪九叩”来攫取道德上“莫须有”的优越感?对此,窃以为不可。
您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吾深以为然,但古有“程门立雪”的美谈,也有教鞭淫威下的“不敢出一言以复”,所以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所取舍,否则会深陷“封建复古主义”的泥淖,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我并不反对尊师重道的仪式感,但我深信“师道”不应建立在做道德切割与人格高低之分的“拜师礼”。封建师道的复活会挽救“师道之不存”,但也会导致等级与权威意识下的“师德之不存”。孙中山说:“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在以自由平等为价值导向的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共同构建“师生互师”的新型师生关系,毕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而不是通过“拜师礼”来拔高“师”的道德高度,在“叩与不叩”之间褫夺“徒”的人格平等。
诚然,挽救“师道之不存”是当今社会的时代命题,但师道之“道”,绝不是强调贵贱尊卑的封建师道,因为它已经从历史和人民的选项中排除。就如卢梭所言:“没有平等与自由,一切美好都是建立在仙女羽翼上的泡沫。”师道之“道”,亦是如此,也本该如此。
最后,请您从“复兴古师道”的迷梦中苏醒,您会发现,梦醒了,并非无路可走。
余之述备矣,就此搁笔。
祈盼赐教!
小明
××年××月××日
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学习应勤奋努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等这些故事大家早有耳闻,匡衡、孙敬、苏秦就是通过勤奋地学习,最终成为了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是的,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全在于勤奋努力!只有勤奋,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努力,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拓展阅读一
读书要三到
朱熹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①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②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④”。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⑤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⑥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⑦。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 ①误:错。②倒:颠倒。③牵强暗记:勉强默背大意。④见:同“现”,表露出来。⑤晓:知道。⑥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⑦急:重要,要紧。
鉴赏
朱熹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直接从事教育活动达四十年之久,所到之处,热心兴办教育,每每亲自讲学。朱熹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尤其是他的读书法,至今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拓展阅读二
读韩愈
中国民俗谚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泉则秀。这儿的山上无仙,江中亦无流泉戏水,但是地处潮州境内的韩山、韩江,却名贯广东大地,成为大海之滨一道奇异的人文风景。只因唐代文人韩愈被贬官离开长安后,曾在这儿当了不足一年时间的地方小官。他似乎比“仙”和“泉”更具有震撼和感召力量,使原本为他姓的山和水,统统被后人改为韩姓:山易名为韩山,水易名为韩江。
一个唐代的文人,在贬官后的失意之时,居然使江河易姓,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其本身还是一首千古绝唱。他在被贬官的路上,马过秦岭时留下一首名诗,诗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此诗是写给前来为他送行的侄子的。其字里行间,除了透骨的悲凉之外,还咏叹地预言,他的一把老骨将埋葬于他出使的潮州瘴江。被贬官到潮州的韩愈,不仅没有葬骨于粤东的瘴江,说起来似乎是个神话,他在此为官的时日,这儿的江河易色,竟然统统改为韩姓,这不能不令我们产生强烈的精神震撼。
韩愈初到潮州上任之日,正是潮汕江河鳄鱼成灾之时,当时此地的黎民百姓深受其苦,生性执着的韩愈,不仅将为害一方的鳄鱼驱之于海,让潮州百姓从“江神”的精神奴役中解放出来,还以驱鳄为兴修水利机遇,打开引水浇灌之门,给封闭的沿江大地,带来五谷丰登的年华。他还以大刀阔斧之气势,一扫沉积于粤东的“纳良为奴”的千古陋习,完成他解放奴隶的壮举。一个仕途败落的文人,能不顾自我伤痛而把黎民之痛苦放于其上,并拿出全部精力为其解疼者,华夏大地唯韩文公一人也!
天下浪漫文人,多如天上繁星;天下无文采而缚于理性牢笼中者,更是不计其数;但将高度理性和超人文采集于一身者,可谓寥寥无几,而韩愈两者兼备,犹如平地上的高山。他堪称中华民族历史中官吏史上的一个奇人,又是人文星空中的一轮皓月! (有改动)
鉴赏
韩愈在中国文坛的地位,人们历来关注的是他的“古文运动”和诗歌成就。这篇文章则是从他的从政、施政理念出发来歌颂和赞美他的。文章开始写韩愈对后人的影响,中间简述他的施政措施及其成就,结尾部分抒发敬仰之情。一代伟人韩愈,千年之后仍令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