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学会记事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任务一】集思广益明方法。
上节课,我们通过课文实例分析和片段写作学习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也尝试了在叙事中抓住细节、锤炼语言、表达感情的方法。接下来请各小组讨论交流,汇总叙事方法,绘制一张“学会记事”的写作方法思维导图。
活动步骤:
1.小组讨论交流。
2.绘制思维导图。
3.全班展示完善。
示例:
设计意图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记事原则和方法并加以实践的基础上,小组内整理、汇总写作方法,加深印象,为下一步修改作文提供理论依据。
【任务二】评价修改助升格。
1.交流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会记事”写作评价表》,提出修改意见。
2.自主修改。
在方法总结、绘制思维导图等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践记事原则和方法,完成自主修改。修改好后,交由老师评价。
3.师生共改。
教师选择一篇文章,全班集体修改。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依据记事的原则和方法,结合具体语句,对习作进行客观点评。勾画精彩之处,指出修改之处,运用所学方法,全班集体修改。
附:
“学会记事”写作评价表
写作要求 评价标准 自我 评价 小组 评价 教师 评价
巧选材 能筛选出符合并突出主题的素材,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写作。 ☆☆ ☆☆☆ ☆☆ ☆☆☆ ☆☆ ☆☆☆
写清楚 能围绕中心写清楚一件事情,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 ☆☆☆ ☆☆ ☆☆☆ ☆☆ ☆☆☆
写具体 能运用方法添加细节,把事情写得生动具体。 ☆☆ ☆☆☆ ☆☆ ☆☆☆ ☆☆ ☆☆☆
写真切 能使用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抓住感人的细节,恰如其分地表达感情。 ☆☆ ☆☆☆ ☆☆ ☆☆☆ ☆☆ ☆☆☆
修改意见
老师的话
【任务三】自我升格勤练笔。
1.根据评价和修改意见,结合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自主修改升格作文。
2.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养成每天写日记、每周写周记的习惯,积累写作素材和经验。
1 / 3写作
学会记事
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注意锤炼语言,融入真情实感。
3.根据提纲完成写作任务,在评价修改后升格作文,做到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发现问题明任务:
出示教材第32页“写作实践一”: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学生评价。
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要素不全,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这节课我们一起帮它“添枝加叶”,学习如何记事。
设计意图
读写结合,从写作角度再读课文,挖掘值得借鉴的写作经验,通过片段修改,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把事情写清楚。
【任务一】抓住要素写清楚。
1.阅读《秋天的怀念》一文,圈画出文中表示时间、地点的语句,填写在下表中。
场景 时间 地点
一 双腿瘫痪后、天上北归的雁阵
二
三 邻居小伙背着我去看她
四 又是秋天
明确:交代时间、地点等记叙的要素时,可以直接交代,也可以间接交代。间接交代时可以通过环境以及特定的事物、情节等来暗示。
2.阅读《散步》一文,完成对事件过程的梳理。
明确:《散步》写一家四口在初春田野中散步的事情,重点写了选择路线的经过,并且突出了散步过程中的“分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借鉴两篇课文的写作思路,抓住相关要素,修改片段。
要求:
(1)直接或间接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2)梳理整件事的发展脉络,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突出有价值的过程。
4.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
调动生活经验,小组讨论细节描写的方法,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写作实践中。
【任务二】添加细节写具体。
1.根据提示,小组讨论细节描写的方法,填写“修改导引”,并完成片段修改。
“摔跤倒地的一瞬间”修改导引
人物描写 (1)人物描写方法有:______等,摔跤倒地一瞬间的动作可以这么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描写 (2)用环境衬托,要注意这些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方法 (3)多维度渲染,可以运用_________等写法,添加这些细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织交流,互相评价,归纳写好细节的方法。
【任务三】融入感情写真切。
1.回顾《秋天的怀念》的“思考探究”第二题,想想这些句子是怎样表达感情并感染读者的。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明确:“悄悄地躲”“偷偷地听”“挡”“憔悴”“央求般的神色”这一系列细节中包含了母亲对“我”的深沉的爱,读来让人感动。这恰恰体现了“学会记事”的更高要求一—有感情。只要我们在记事的过程中抓住细节,使用一些能够表达感情的词语或句子,进行细腻的描绘,读者便能从平静的叙述中感受到感人的力量。
设计意图
通过借鉴课文写法,让学生尝试在叙述中,借助恰切的词语,抓住感人的细节,抒发真挚的情感。
2.出示《散步》一文的相关语句,探究作者是怎样在叙述中融入感情的。
(1)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
(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作者的情感在文笔中自然流露,第一句用两个“太迟”表达了怕母亲熬不住,急切盼望春暖花开的心情;第二句是文章的结尾,作者用叠词“慢慢”“稳稳”等写出了内心的责任感,情味浓郁,引起读者共鸣。
小结:记事时,还要注意锤炼语言,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抓住感人的细节,抒写内心真实的感受。
3.修改片段。
要求:
(1)揣摩摔跤的情景和作者的心境变化。
(2)结合提示,完成情感推测构思图。
(3)完成构思后,请选择其中一两种情感,进一步完善语段。
4.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
布置写作构思单,帮助学生养成写作前列提纲的习惯,明确记事的基本原则,为写作服务。
【任务四】完善提纲写作文。
以《那一次,我真______》为题,先在题目横线上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然后完成写作构思单,最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文章。不少于500字。
《那一次,我真________》写作构思单
发生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一次”这样开始……(描述那天在你心情发生变化之前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了什么事情?(解释一下发生了什么让“那一次”有不一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述你记忆最深刻的一幕(截取画面,抓住瞬间,发掘细节,把握情感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束(描述带给你强烈情感冲击的事情是怎样结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