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9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9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15 11:31:25

文档简介

2022-2023高一级第九单元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964年中法建交前,美国政府及政客有“十分明显,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法国‘承认中共为不智而有损于自由世界利益之举’”之类表述。据此可知(  )
A.中法建交影响美国利益 B.冷战思维决定美国外交
C.中法建交不利于中美正常化 D.中法建交加强了多极化趋势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中西部地区开展三线建设。整个三线建设期间,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由此可以推知,三线建设(  )
A.加快了建国初国家工业化的进程 B.确立了中西部工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C.改变了全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布局 D.奠定了中西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3.20世纪50年代中期,面对亚非团结自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毛泽东重申了中间地带的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面对新形势,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理论;进入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又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看法。据此可知,毛泽东的外交策略(  )
A.充分预判多极格局演变的复杂性 B.基于对世界政治形势的客观分析
C.表明国际军事安全形势的严峻性 D.受到不结盟运动出现的深刻影响
4.下表为1949~1957年新中国建制市统计表(单位:个)。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我国(  )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数量 136 144 153 159 164 165 164 174 176
A.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助推城市发展
C.国家重视城市规划 D.工业建设影响城市布局
5.1954年6月30日,陈云在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情况向中共中央的汇报中说:“按比例发展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但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具体比例,在各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的各个时期,都不会是相同的。一个国家,应根据自己当时的经济状况,来规定计划中应有的比例。究竟几比几才是对的,很难说。唯一的办法只有看是否平衡。”据材料可知,当时陈云主张(  )
A.尊重市场价值规律 B.全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注重国民经济平衡发展
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借助“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开启了当时举步维艰的中日关系;审时度势,通过“乒乓外交”推动了中美关系走上正常化;通过“互通有无”促进了与西欧国家官方外交的建立;提供经济援助,“细水长流,稳步前进”拉近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上述材料表明中国(  )
A.积极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B.不断丰富多边外交的内涵
C.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D.倡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7.1951—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因此,许多大学的文、史、法学院或系实行合并,组建了多科性工学院,或独立成专门的工学院。这一调整(  )
A.完善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院系设置 B.意在改变不合理的教育布局
C.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8.在中美联合发表的《上海公报》中明确提及要“反霸”,“承诺中美双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并且反对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在亚太地区建立霸权的企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任何国家”主要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B.该公报发表的相关背景是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C.中、美都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诉求
D.该公报发表后中美之间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9.周恩来在一国际会议上说:“十六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这次会议所产生的重要成果是(  )
A.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确认了中国五大国之一的地位 D.践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10.20世纪六十年代,大量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抒写了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如: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B.取消列强在华特权
C.肃清一切反革命武装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1.据袁隆平回忆,位于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是全国率先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地区之一。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当地民谣传唱:“层层梯田持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这反映了(  )
A.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 B.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环境 D.桂东县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
12.赵国明《中国的立场》一诗写道:“万国(联合国)旗帜欲添丁,孤岛、红旗都有名。山姆(美国)阴谋如获胜,不教公使到西京(纽约)”。该诗佐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A.与美国的关系趋向紧张 B.在联合国行使否决权
C.抵制美国构建单极世界 D.反对“双重代表权”案
13.1951年3月18日,毛泽东致函邓小平等领导同志:“民主人士及大学教授愿意去看土改的,应放手让他们去看……吴景超、朱光潜等去西安附近看土改,影响很好,要将这样的事例教育我们的干部。”在这里,毛泽东指示(  )
A.应赋予人大代表以充分的权力 B.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C.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进行调研 D.为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树立典型
14.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开展“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物价;统一财政经济;开展土地改革。这些举措(  )
A.使党和政府赢得了人民信任 B.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C.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国际声誉 D.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制度保障
15.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该事件(  )
A.表明美国霸权遭到世界抵制 B.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D.加剧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对抗
16.1950年9月,中共中央将《关于东北工厂迁移问题的意见》下发到东北局,10月初,东北南部地区以重工业为主兼有部分轻工业的23家工厂正式向北迁移,一个月之内相关设备和人员全部到位。这一举措是为了(  )
A.平衡地区差异 B.调整工业结构 C.应对朝鲜战争 D.恢复国民经济
17.为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组织开展“银元之战”的历史,高一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下列资料,其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以此为背景的文学作品 B.亲历者撰写的回忆录
C.档案馆保存的相关档案 D.反映此事件的电视剧
18.某学者认为,“一五”时期,国家以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项目建设为核心,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的一系列做法,对于奠定工业发展基础、平衡区域发展差距、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壮大国有经济、推动城镇化第一次高潮以及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学者意在强调当时(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B.计划经济顺应了重工业的发展
C.国民经济结构渐趋于合理 D.工业化有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
19.1950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劳模评选以“解放全部国土”“发展生产”“建设新中国”等为主要标准。这次评选活动旨在(  )
A.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B.践行人民当家作主理念
C.表彰“一五计划”优秀代表 D.激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20.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工人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风貌,出色地完成了石油会战,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大庆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是(  )
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邓稼先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建立前,苏联已与东北根据地开展了地方性的经贸合作。1950年,随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他相关协定的签订,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到1959年,两国贸易总额增加到20.97亿美元,是1950年的6倍。中国向苏联提供苏联所急需的橡胶、有色金属、羊毛、黄麻、大米、猪肉和烟草等原料和农副产品,以换取苏联的机器设备和成套设备等。除此之外,中苏还以技术协定、人员交流等形式进行科技合作。为适应两国贸易需要,中苏还决定发展并完善铁路运输路线,加强了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
——摘编自禹丹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经贸关系研究》
材料二
2000~2019年中国同俄罗斯商品贸易示意图
——数据来源于张小女《中俄商品贸易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50年代中苏经贸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俄商品贸易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俄商品贸易变化的原因。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项目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③ 家庭联产承包
时间 1950—1952年 ② 1958年 1982年
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 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扩大规模,提高公有化程度(“一大二公”) 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实质 ① 社会主义革命 超越生产力水平 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小农)
材料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新生的制度创新,它注定是不完善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有明显的传统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痕迹,而这些东西……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了。
——摘编自吴江、张艳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30年回顾》
材料三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请为材料一的表格拟定一个合适的名称,并将表格中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6分)
2022-2023高一级第九单元练习答案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B D B D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D A B C C D D B
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64年中法建交前,美国政府及政客……我们认为,……法国承认中共为不智而有损于自由世界利益之举”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二战后形成了已美苏为核心的国际格局即两极格局,美苏的对峙主要表现在以除正面战争之外的一切对抗形式即冷战,作为资本主义阵营的成员国,法国此时与中国建交打破了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外交阵营,影响了美国的霸权利益,故选A项;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外交关系,冷战思维对于国家外交有一定的影响,但“决定”一词表述过于绝对,逻辑错误,排除B项;法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率先突破意识形态及冷战思维与中国建交,有利于中美正常化而非不利,排除C项;多极化趋势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材料仅涉及到美国针对中法建交的态度,没有明确各国及集团之间的具体实力对比情况,故“中法建交加强了多极化趋势”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发生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20世纪60~70年代中国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是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等口号动员下,无数三线建设者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用血汗和生命建起了数千个企事业单位,创造出诸多大国重器,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A项“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说法错误,B项“建立了中西部工业体系的主体地位”的“主体”一词不妥,排除;C项“国民经济的整体布局”没有改变,说法错误,D项说法与题意吻合。
3.【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毛泽东不断调整其对世界局势和国际力量的判断,由中间地带到两个中间地带,再到三个世界的划分,充分体现毛泽东对世界政治形势的客观分析,故选B项;材料中毛泽东未提出多极格局演变的复杂性,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国际军事安全形势的严峻,排除C项;20世纪50年代,不结盟运动尚未出现,排除D项。
4.【答案】B【解析】解读表格可知,1949~1957年我国建制市呈上升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根据表格信息,无法判断城市规模大小,故排除A。
5.【答案】D【解析】1954年工作重心是政权巩固,此时全国尚未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也不能体现市场价值规律,排除A、B、C;由材料“按比例发展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唯一的办法只有看是否平衡”可知注重国民经济平衡发展,故选D。
6.【答案】B【解析】据材料“开启了当时举步维艰的中日关系”“推动了中美关系走上正常化”“促进了与西欧国家官方外交的建立”“拉近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可知建国以来我国通过各种方式推进与美日、西欧和亚非拉国家关系的发展,体现了多元外交内涵的不断丰富发展,故选B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提倡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和“亚投行”,促进全球治理机制的完善,排除A项;美国、西欧和拉美、非洲国家与中国不属于睦邻友好的范畴,排除C项;国际政治新秩序主要体现为反对殖民主义与霸权主义,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国际政治新秩序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
7.【答案】D【解析】据材料“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可知1951—1953年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培养人才,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院系调整的内容和方向,如“培养工业建设人才”,所以,调整是为工业发展,而不是为完善教育,排除A项;布局的改变应该通过见效地址的调整反映出来,材料中只调整了院系设置,排除B项;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排除C项。
8.【答案】B【解析】据材料“明确提及要‘反霸’”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在美苏争霸中落入下风,尼克松急于改善对华关系以扭转被动局面;中方也想打开外交新局面,应对来自苏联的安全威胁,故选B项;“任何国家”主要指的是反对苏联在亚洲扩张,排除A项;美国本身就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奉行者,排除C项;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而该公报发表于1972年,排除D项。
9.【答案】A【解析】据材料“十六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可知,此会议为1955年的亚非会议,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为加强与亚非国家友好关系创造了条件,故选A项;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B项;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排除C项;“一边倒”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10.【答案】D【解析】略
11.【答案】A【解析】据材料“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可知杂交水稻试种一年后,短时间内便在全县迅速推广,反映了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故选A项;当时政府以阶级斗争为纲,排除B项;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科技进步,环境只是重要因素之一,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杂交水稻推广,并未提到产量,无法说明实现粮食自给,排除D项。
12.【答案】D【解析】据材料“万国(联合国)旗帜欲添丁,孤岛、红旗都有名。山姆(美国)阴谋如获胜,不教公使到西京(纽约)”,可知美国提出一中一台代表参加联合国,遭到了新中国的极力反对,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双重代表权”案,故选D项;20世纪七十年代初中美关系趋向缓和,排除A项;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未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具有否决权,排除B项;当时正处于美苏冷战,冷战结束后美国才构建单极世界,排除C项。
13.【答案】D【解析】据材料“民主人士及大学教授愿意去看土改的,应放手让他们去看……吴景超、朱光潜等去西安附近看土改,影响很好,要将这样的事例教育我们的干部”,可知毛泽东希望民主人士参观土地改革成果,通过实地考察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而民主人士属于政协成员,因此毛主席指示为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树立典型,故选D项;1953年才开始普选人大代表,排除A项;1956年才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排除B项;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人民民主政权已经建立,排除C项。
14.【答案】A【解析】据材料党和政府在建国初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措施可知,其稳定了国家的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赢得了人民的信任,故选A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建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之后,时间不符,排除B项;党和政府的国际声誉是指对外关系方面,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制度保障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方方面面,不仅局限于经济,排除D项。
15.【答案】B【解析】据所学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相关知识可知,新中国建国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不承认、孤立中国,中国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经联合国投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最终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故选B项;据所学两极格局相关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还处于两极格局对抗中,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霸权遭到世界抵制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祖国统一大业是针对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据所学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相关知识可知,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关系缓和,排除D项。
16.【答案】C【解析】材料将工厂转移的时间设定在1950年9、10月间,正好与朝鲜战争爆发时间吻合;而从空间地理角度看,同样都是东北地区,东北南部地区的辽宁距离朝鲜更近,而东北北部地区的黑龙江省则相对较远;综合时空背景可以判定是工厂北迁是为了防止朝鲜战争破坏工业发展,所以答案选C项。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考虑,平衡地区差异应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A项;而工厂的迁移与工业结构调整无关,且容易增加生产成本不利于经济恢复,所以排除B.D两项。
17.【答案】C【解析】略
18.【答案】D【解析】据材料“某学者认为,‘一五’时期,国家以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项目建设为核心,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的一系列做法,对于奠定工业发展基础、平衡区域发展差距、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壮大国有经济、推动城镇化第一次高潮以及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知,一五计划时期在经济生活中的一系列措施带动了以工业工程为核心的相关产业及经济布局的连锁反应,取得共同发展,故选D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大概在202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指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材料仅涉及到以工程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情况,没有明确在重工业发展过程中,计划经济这一经济发展手段与重工业发展之间的具体关联,故“计划经济顺应了重工业的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到一五计划时期以工程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情况,没有明确经济结构中农轻重等产业之间的具体比较情况,故“国民经济结构渐趋于合理”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19.【答案】D【解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需要号召动员全国人民进行新政权的建设,因此1950年召开会议,并以“解放全部国土”“发展生产”“建设新中国”等为主要标准,主要是为了调动人民的建设热情,故选D项;1950年中国还未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权,社会主义政权建立起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排除A项;解放国土、发展生产和建设新中国与人民当家作主没有直接联系,人民当家作主主要指的是人民民主专政,排除B项;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1957,排除C项。
20.【答案】B【解析】略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
(1)特点:双方贸易保持稳定与快速发展;双方经济合作有所发展且合作领域较为广泛;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增多。
(2)变化:双边贸易额逐渐上升;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增加,初级产品进口逐渐增长,贸易结构逐步优化。
原因:经济全球化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俄国矿产资源丰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解析】
(1)据材料一“新中国建立前,苏联已与东北根据地开展了地方性的经贸合作”,可知从建国前到50年代,中苏之间的经贸关系一直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据材料一“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中苏还以技术协定、人员交流等形式进行科技合作”,可知当时中苏之间的经贸合作日益加深,而且合作的领域和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据材料一“中苏还决定发展并完善铁路运输路线,加强了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可知为了满足进一步深化合作的需要,中苏还加大了交通领域的合作,这说明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逐渐增多。
(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图表信息,2000~2019年中国同俄罗斯商品贸易的总额明显增长,而且在商品出口贸易结构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渐增加,在商品进口贸易结构中,初级产品进口的比重逐渐增加,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竞争力逐渐增强,促进了贸易结构的逐步优化。第二小问原因,从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从俄国的国情来看,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农牧丰富,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互补关系;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政府在政策上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内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密切与国际市场接轨,对外逐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中俄之间的经贸合作,共同推动了中俄贸易的发展。
22.【答案】(10分)
(1)名称: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关系的重大调整。(1分)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民主革命);(1分)②:1953—1956年;(1分)③: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运动)。(1分)
(2)变化:允许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分)
原因:家庭分散经营,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商品化、社会化程度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民不能自由处置土地,限制了农民的择业自由;基础设施难以建设,农业生产长期高成本等。(任答2点4分)
【解析】
(1)名称:据材料一中土地关系的转变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表格的核心内容涉及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有关于土地制度及政策的一系列调整内容,故主题确定为: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关系的重大调整。①:据材料一“1950—1952年”以及允许土地私有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经济基础仍保留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故实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民主革命);②: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农业合作化是在“一化三改”中的农业改造方式,故时间为1953—1956年;③:结合基础知识可知,提高公有化程度的“一大二公”是指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运动)。
(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有明显的传统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痕迹,而这些东西……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了”、材料三“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行对比可知,允许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有明显的传统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痕迹,而这些东西……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了”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家庭分散经营,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商品化、社会化程度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基础知识可知,我国农村实行的是集体经济制度,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不能自由处置土地,限制了农民的择业自由;根据基础知识可知,在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中,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靠集体组织来进行的。一方面是因为农户个体能力有限,无力单独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在公有制下,由私人建设不符合经济学原理基础设施难以建设,农业生产长期高成本等,故基础设施难以建设,农业生产长期高成本等。
第1页2022-2023高一级第九单元练习教师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964年中法建交前,美国政府及政客有“十分明显,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法国‘承认中共为不智而有损于自由世界利益之举’”之类表述。据此可知(  )
A.中法建交影响美国利益 B.冷战思维决定美国外交
C.中法建交不利于中美正常化 D.中法建交加强了多极化趋势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64年中法建交前,美国政府及政客……我们认为,……法国承认中共为不智而有损于自由世界利益之举”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二战后形成了已美苏为核心的国际格局即两极格局,美苏的对峙主要表现在以除正面战争之外的一切对抗形式即冷战,作为资本主义阵营的成员国,法国此时与中国建交打破了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外交阵营,影响了美国的霸权利益,故选A项;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外交关系,冷战思维对于国家外交有一定的影响,但“决定”一词表述过于绝对,逻辑错误,排除B项;法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率先突破意识形态及冷战思维与中国建交,有利于中美正常化而非不利,排除C项;多极化趋势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材料仅涉及到美国针对中法建交的态度,没有明确各国及集团之间的具体实力对比情况,故“中法建交加强了多极化趋势”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中西部地区开展三线建设。整个三线建设期间,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由此可以推知,三线建设(  )
A.加快了建国初国家工业化的进程 B.确立了中西部工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C.改变了全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布局 D.奠定了中西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发生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20世纪60~70年代中国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是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等口号动员下,无数三线建设者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用血汗和生命建起了数千个企事业单位,创造出诸多大国重器,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A项“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说法错误,B项“建立了中西部工业体系的主体地位”的“主体”一词不妥,排除;C项“国民经济的整体布局”没有改变,说法错误,D项说法与题意吻合。
3.20世纪50年代中期,面对亚非团结自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毛泽东重申了中间地带的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面对新形势,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理论;进入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又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看法。据此可知,毛泽东的外交策略(  )
A.充分预判多极格局演变的复杂性 B.基于对世界政治形势的客观分析
C.表明国际军事安全形势的严峻性 D.受到不结盟运动出现的深刻影响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毛泽东不断调整其对世界局势和国际力量的判断,由中间地带到两个中间地带,再到三个世界的划分,充分体现毛泽东对世界政治形势的客观分析,故选B项;材料中毛泽东未提出多极格局演变的复杂性,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国际军事安全形势的严峻,排除C项;20世纪50年代,不结盟运动尚未出现,排除D项。
4.下表为1949~1957年新中国建制市统计表(单位:个)。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我国(  )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数量 136 144 153 159 164 165 164 174 176
A.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助推城市发展
C.国家重视城市规划 D.工业建设影响城市布局
【答案】B
【解析】解读表格可知,1949~1957年我国建制市呈上升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根据表格信息,无法判断城市规模大小,故排除A。
5.1954年6月30日,陈云在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情况向中共中央的汇报中说:“按比例发展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但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具体比例,在各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的各个时期,都不会是相同的。一个国家,应根据自己当时的经济状况,来规定计划中应有的比例。究竟几比几才是对的,很难说。唯一的办法只有看是否平衡。”据材料可知,当时陈云主张(  )
A.尊重市场价值规律 B.全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注重国民经济平衡发展
【答案】D
【解析】1954年工作重心是政权巩固,此时全国尚未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也不能体现市场价值规律,排除A、B、C;由材料“按比例发展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唯一的办法只有看是否平衡”可知注重国民经济平衡发展,故选D。
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借助“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开启了当时举步维艰的中日关系;审时度势,通过“乒乓外交”推动了中美关系走上正常化;通过“互通有无”促进了与西欧国家官方外交的建立;提供经济援助,“细水长流,稳步前进”拉近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上述材料表明中国(  )
A.积极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B.不断丰富多边外交的内涵
C.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D.倡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开启了当时举步维艰的中日关系”“推动了中美关系走上正常化”“促进了与西欧国家官方外交的建立”“拉近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可知建国以来我国通过各种方式推进与美日、西欧和亚非拉国家关系的发展,体现了多元外交内涵的不断丰富发展,故选B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提倡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和“亚投行”,促进全球治理机制的完善,排除A项;美国、西欧和拉美、非洲国家与中国不属于睦邻友好的范畴,排除C项;国际政治新秩序主要体现为反对殖民主义与霸权主义,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国际政治新秩序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
7.1951—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因此,许多大学的文、史、法学院或系实行合并,组建了多科性工学院,或独立成专门的工学院。这一调整(  )
A.完善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院系设置 B.意在改变不合理的教育布局
C.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可知1951—1953年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培养人才,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院系调整的内容和方向,如“培养工业建设人才”,所以,调整是为工业发展,而不是为完善教育,排除A项;布局的改变应该通过见效地址的调整反映出来,材料中只调整了院系设置,排除B项;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排除C项。
8.在中美联合发表的《上海公报》中明确提及要“反霸”,“承诺中美双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并且反对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在亚太地区建立霸权的企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任何国家”主要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B.该公报发表的相关背景是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C.中、美都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诉求
D.该公报发表后中美之间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明确提及要‘反霸’”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在美苏争霸中落入下风,尼克松急于改善对华关系以扭转被动局面;中方也想打开外交新局面,应对来自苏联的安全威胁,故选B项;“任何国家”主要指的是反对苏联在亚洲扩张,排除A项;美国本身就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奉行者,排除C项;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而该公报发表于1972年,排除D项。
9.周恩来在一国际会议上说:“十六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这次会议所产生的重要成果是(  )
A.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确认了中国五大国之一的地位 D.践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十六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可知,此会议为1955年的亚非会议,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为加强与亚非国家友好关系创造了条件,故选A项;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B项;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排除C项;“一边倒”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10.20世纪六十年代,大量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抒写了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如: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B.取消列强在华特权
C.肃清一切反革命武装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略
11.据袁隆平回忆,位于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是全国率先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地区之一。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当地民谣传唱:“层层梯田持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这反映了(  )
A.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 B.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环境 D.桂东县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可知杂交水稻试种一年后,短时间内便在全县迅速推广,反映了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故选A项;当时政府以阶级斗争为纲,排除B项;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科技进步,环境只是重要因素之一,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杂交水稻推广,并未提到产量,无法说明实现粮食自给,排除D项。
12.赵国明《中国的立场》一诗写道:“万国(联合国)旗帜欲添丁,孤岛、红旗都有名。山姆(美国)阴谋如获胜,不教公使到西京(纽约)”。该诗佐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A.与美国的关系趋向紧张 B.在联合国行使否决权
C.抵制美国构建单极世界 D.反对“双重代表权”案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万国(联合国)旗帜欲添丁,孤岛、红旗都有名。山姆(美国)阴谋如获胜,不教公使到西京(纽约)”,可知美国提出一中一台代表参加联合国,遭到了新中国的极力反对,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双重代表权”案,故选D项;20世纪七十年代初中美关系趋向缓和,排除A项;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未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具有否决权,排除B项;当时正处于美苏冷战,冷战结束后美国才构建单极世界,排除C项。
13.1951年3月18日,毛泽东致函邓小平等领导同志:“民主人士及大学教授愿意去看土改的,应放手让他们去看……吴景超、朱光潜等去西安附近看土改,影响很好,要将这样的事例教育我们的干部。”在这里,毛泽东指示(  )
A.应赋予人大代表以充分的权力 B.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C.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进行调研 D.为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树立典型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民主人士及大学教授愿意去看土改的,应放手让他们去看……吴景超、朱光潜等去西安附近看土改,影响很好,要将这样的事例教育我们的干部”,可知毛泽东希望民主人士参观土地改革成果,通过实地考察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而民主人士属于政协成员,因此毛主席指示为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树立典型,故选D项;1953年才开始普选人大代表,排除A项;1956年才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排除B项;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人民民主政权已经建立,排除C项。
14.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开展“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物价;统一财政经济;开展土地改革。这些举措(  )
A.使党和政府赢得了人民信任 B.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C.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国际声誉 D.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制度保障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党和政府在建国初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措施可知,其稳定了国家的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赢得了人民的信任,故选A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建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之后,时间不符,排除B项;党和政府的国际声誉是指对外关系方面,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制度保障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方方面面,不仅局限于经济,排除D项。
15.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该事件(  )
A.表明美国霸权遭到世界抵制 B.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D.加剧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对抗
【答案】B
【解析】据所学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相关知识可知,新中国建国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不承认、孤立中国,中国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经联合国投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最终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故选B项;据所学两极格局相关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还处于两极格局对抗中,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霸权遭到世界抵制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祖国统一大业是针对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据所学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相关知识可知,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关系缓和,排除D项。
16.1950年9月,中共中央将《关于东北工厂迁移问题的意见》下发到东北局,10月初,东北南部地区以重工业为主兼有部分轻工业的23家工厂正式向北迁移,一个月之内相关设备和人员全部到位。这一举措是为了(  )
A.平衡地区差异 B.调整工业结构 C.应对朝鲜战争 D.恢复国民经济
【答案】C
【解析】材料将工厂转移的时间设定在1950年9、10月间,正好与朝鲜战争爆发时间吻合;而从空间地理角度看,同样都是东北地区,东北南部地区的辽宁距离朝鲜更近,而东北北部地区的黑龙江省则相对较远;综合时空背景可以判定是工厂北迁是为了防止朝鲜战争破坏工业发展,所以答案选C项。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考虑,平衡地区差异应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A项;而工厂的迁移与工业结构调整无关,且容易增加生产成本不利于经济恢复,所以排除B.D两项。
17.为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组织开展“银元之战”的历史,高一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下列资料,其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以此为背景的文学作品 B.亲历者撰写的回忆录
C.档案馆保存的相关档案 D.反映此事件的电视剧
【答案】C
【解析】略
18.某学者认为,“一五”时期,国家以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项目建设为核心,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的一系列做法,对于奠定工业发展基础、平衡区域发展差距、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壮大国有经济、推动城镇化第一次高潮以及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学者意在强调当时(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B.计划经济顺应了重工业的发展
C.国民经济结构渐趋于合理 D.工业化有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某学者认为,‘一五’时期,国家以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项目建设为核心,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的一系列做法,对于奠定工业发展基础、平衡区域发展差距、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壮大国有经济、推动城镇化第一次高潮以及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知,一五计划时期在经济生活中的一系列措施带动了以工业工程为核心的相关产业及经济布局的连锁反应,取得共同发展,故选D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大概在202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指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材料仅涉及到以工程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情况,没有明确在重工业发展过程中,计划经济这一经济发展手段与重工业发展之间的具体关联,故“计划经济顺应了重工业的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到一五计划时期以工程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情况,没有明确经济结构中农轻重等产业之间的具体比较情况,故“国民经济结构渐趋于合理”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19.1950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劳模评选以“解放全部国土”“发展生产”“建设新中国”等为主要标准。这次评选活动旨在(  )
A.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B.践行人民当家作主理念
C.表彰“一五计划”优秀代表 D.激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答案】D
【解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需要号召动员全国人民进行新政权的建设,因此1950年召开会议,并以“解放全部国土”“发展生产”“建设新中国”等为主要标准,主要是为了调动人民的建设热情,故选D项;1950年中国还未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权,社会主义政权建立起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排除A项;解放国土、发展生产和建设新中国与人民当家作主没有直接联系,人民当家作主主要指的是人民民主专政,排除B项;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1957,排除C项。
20.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工人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风貌,出色地完成了石油会战,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大庆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是(  )
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邓稼先
【答案】B
【解析】略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建立前,苏联已与东北根据地开展了地方性的经贸合作。1950年,随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他相关协定的签订,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到1959年,两国贸易总额增加到20.97亿美元,是1950年的6倍。中国向苏联提供苏联所急需的橡胶、有色金属、羊毛、黄麻、大米、猪肉和烟草等原料和农副产品,以换取苏联的机器设备和成套设备等。除此之外,中苏还以技术协定、人员交流等形式进行科技合作。为适应两国贸易需要,中苏还决定发展并完善铁路运输路线,加强了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
——摘编自禹丹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经贸关系研究》
材料二
2000~2019年中国同俄罗斯商品贸易示意图
——数据来源于张小女《中俄商品贸易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50年代中苏经贸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俄商品贸易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俄商品贸易变化的原因。
【答案】
(1)特点:双方贸易保持稳定与快速发展;双方经济合作有所发展且合作领域较为广泛;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增多。
(2)变化:双边贸易额逐渐上升;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增加,初级产品进口逐渐增长,贸易结构逐步优化。
原因:经济全球化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俄国矿产资源丰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解析】
(1)据材料一“新中国建立前,苏联已与东北根据地开展了地方性的经贸合作”,可知从建国前到50年代,中苏之间的经贸关系一直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据材料一“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中苏还以技术协定、人员交流等形式进行科技合作”,可知当时中苏之间的经贸合作日益加深,而且合作的领域和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据材料一“中苏还决定发展并完善铁路运输路线,加强了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可知为了满足进一步深化合作的需要,中苏还加大了交通领域的合作,这说明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逐渐增多。
(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图表信息,2000~2019年中国同俄罗斯商品贸易的总额明显增长,而且在商品出口贸易结构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渐增加,在商品进口贸易结构中,初级产品进口的比重逐渐增加,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竞争力逐渐增强,促进了贸易结构的逐步优化。第二小问原因,从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从俄国的国情来看,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农牧丰富,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互补关系;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政府在政策上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内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密切与国际市场接轨,对外逐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中俄之间的经贸合作,共同推动了中俄贸易的发展。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项目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③ 家庭联产承包
时间 1950—1952年 ② 1958年 1982年
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 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扩大规模,提高公有化程度(“一大二公”) 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实质 ① 社会主义革命 超越生产力水平 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小农)
材料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新生的制度创新,它注定是不完善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有明显的传统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痕迹,而这些东西……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了。
——摘编自吴江、张艳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30年回顾》
材料三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请为材料一的表格拟定一个合适的名称,并将表格中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6分)
【答案】(10分)
(1)名称: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关系的重大调整。(1分)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民主革命);(1分)②:1953—1956年;(1分)③: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运动)。(1分)
(2)变化:允许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分)
原因:家庭分散经营,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商品化、社会化程度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民不能自由处置土地,限制了农民的择业自由;基础设施难以建设,农业生产长期高成本等。(任答2点4分)
【解析】
(1)名称:据材料一中土地关系的转变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表格的核心内容涉及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有关于土地制度及政策的一系列调整内容,故主题确定为: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关系的重大调整。①:据材料一“1950—1952年”以及允许土地私有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经济基础仍保留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故实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民主革命);②: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农业合作化是在“一化三改”中的农业改造方式,故时间为1953—1956年;③:结合基础知识可知,提高公有化程度的“一大二公”是指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运动)。
(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有明显的传统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痕迹,而这些东西……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了”、材料三“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行对比可知,允许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有明显的传统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痕迹,而这些东西……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了”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家庭分散经营,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商品化、社会化程度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基础知识可知,我国农村实行的是集体经济制度,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不能自由处置土地,限制了农民的择业自由;根据基础知识可知,在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中,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靠集体组织来进行的。一方面是因为农户个体能力有限,无力单独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在公有制下,由私人建设不符合经济学原理基础设施难以建设,农业生产长期高成本等,故基础设施难以建设,农业生产长期高成本等。
第8页(共28张PPT)
2022-2023高一第九单元单元试题讲解
1.1964年中法建交前,美国政府及政客有“十分明显,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法国‘承认中共为不智而有损于自由世界利益之举’”之类表述。据此可知(  )
A.中法建交影响美国利益 B.冷战思维决定美国外交
C.中法建交不利于中美正常化 D.中法建交加强了多极化趋势
【解析】根据材料“1964年中法建交前,美国政府及政客……我们认为,……法国承认中共为不智而有损于自由世界利益之举”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二战后形成了已美苏为核心的国际格局即两极格局,美苏的对峙主要表现在以除正面战争之外的一切对抗形式即冷战,作为资本主义阵营的成员国,法国此时与中国建交打破了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外交阵营,影响了美国的霸权利益,故选A项;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外交关系,冷战思维对于国家外交有一定的影响,但“决定”一词表述过于绝对,逻辑错误,排除B项;法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率先突破意识形态及冷战思维与中国建交,有利于中美正常化而非不利,排除C项;多极化趋势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材料仅涉及到美国针对中法建交的态度,没有明确各国及集团之间的具体实力对比情况,故“中法建交加强了多极化趋势”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A
一、选择题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中西部地区开展三线建设。整个三线建设期间,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由此可以推知,三线建设(  )
A.加快了建国初国家工业化的进程 B.确立了中西部工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C.改变了全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布局 D.奠定了中西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D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发生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20世纪60~70年代中国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是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等口号动员下,无数三线建设者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用血汗和生命建起了数千个企事业单位,创造出诸多大国重器,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A项“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说法错误,B项“建立了中西部工业体系的主体地位”的“主体”一词不妥,排除;C项“国民经济的整体布局”没有改变,说法错误,D项说法与题意吻合。
3.20世纪50年代中期,面对亚非团结自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毛泽东重申了中间地带的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面对新形势,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理论;进入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又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看法。据此可知,毛泽东的外交策略(  )
A.充分预判多极格局演变的复杂性 B.基于对世界政治形势的客观分析
C.表明国际军事安全形势的严峻性 D.受到不结盟运动出现的深刻影响
B
【解析】据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毛泽东不断调整其对世界局势和国际力量的判断,由中间地带到两个中间地带,再到三个世界的划分,充分体现毛泽东对世界政治形势的客观分析,故选B项;材料中毛泽东未提出多极格局演变的复杂性,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国际军事安全形势的严峻,排除C项;20世纪50年代,不结盟运动尚未出现,排除D项。
4.下表为1949~1957年新中国建制市统计表(单位:个)。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我国(  )
A.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助推城市发展
C.国家重视城市规划 D.工业建设影响城市布局
【解析】解读表格可知,1949~1957年我国建制市呈上升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根据表格信息,无法判断城市规模大小,故排除A。
B
5.1954年6月30日,陈云在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情况向中共中央的汇报中说:“按比例发展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但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具体比例,在各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的各个时期,都不会是相同的。一个国家,应根据自己当时的经济状况,来规定计划中应有的比例。究竟几比几才是对的,很难说。唯一的办法只有看是否平衡。”据材料可知,当时陈云主张(  )
A.尊重市场价值规律 B.全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注重国民经济平衡发展
【解析】1954年工作重心是政权巩固,此时全国尚未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也不能体现市场价值规律,排除A、B、C;由材料“按比例发展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唯一的办法只有看是否平衡”可知注重国民经济平衡发展,故选D。
D
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借助“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开启了当时举步维艰的中日关系;审时度势,通过“乒乓外交”推动了中美关系走上正常化;通过“互通有无”促进了与西欧国家官方外交的建立;提供经济援助,“细水长流,稳步前进”拉近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上述材料表明中国(  )
A.积极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B.不断丰富多边外交的内涵
C.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D.倡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B
【解析】据材料“开启了当时举步维艰的中日关系”“推动了中美关系走上正常化”“促进了与西欧国家官方外交的建立”“拉近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可知建国以来我国通过各种方式推进与美日、西欧和亚非拉国家关系的发展,体现了多元外交内涵的不断丰富发展,故选B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提倡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和“亚投行”,促进全球治理机制的完善,排除A项;美国、西欧和拉美、非洲国家与中国不属于睦邻友好的范畴,排除C项;国际政治新秩序主要体现为反对殖民主义与霸权主义,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国际政治新秩序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
7.1951—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因此,许多大学的文、史、法学院或系实行合并,组建了多科性工学院,或独立成专门的工学院。这一调整(  )
A.完善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院系设置 B.意在改变不合理的教育布局
C.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D
【解析】据材料“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可知1951—1953年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培养人才,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院系调整的内容和方向,如“培养工业建设人才”,所以,调整是为工业发展,而不是为完善教育,排除A项;布局的改变应该通过见效地址的调整反映出来,材料中只调整了院系设置,排除B项;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排除C项。
8.在中美联合发表的《上海公报》中明确提及要“反霸”,“承诺中美双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并且反对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在亚太地区建立霸权的企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任何国家”主要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B.该公报发表的相关背景是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C.中、美都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诉求
D.该公报发表后中美之间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B
【解析】据材料“明确提及要‘反霸’”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在美苏争霸中落入下风,尼克松急于改善对华关系以扭转被动局面;中方也想打开外交新局面,应对来自苏联的安全威胁,故选B项;“任何国家”主要指的是反对苏联在亚洲扩张,排除A项;美国本身就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奉行者,排除C项;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而该公报发表于1972年,排除D项。
9.周恩来在一国际会议上说:“十六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这次会议所产生的重要成果是(  )
A.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确认了中国五大国之一的地位 D.践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A
【解析】据材料“十六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可知,此会议为1955年的亚非会议,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为加强与亚非国家友好关系创造了条件,故选A项;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B项;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排除C项;“一边倒”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10.20世纪六十年代,大量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抒写了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如: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B.取消列强在华特权
C.肃清一切反革命武装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D
11.据袁隆平回忆,位于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是全国率先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地区之一。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当地民谣传唱:“层层梯田持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这反映了(  )
A.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 B.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环境 D.桂东县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
【解析】据材料“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可知杂交水稻试种一年后,短时间内便在全县迅速推广,反映了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故选A项;当时政府以阶级斗争为纲,排除B项;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科技进步,环境只是重要因素之一,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杂交水稻推广,并未提到产量,无法说明实现粮食自给,排除D项。
A
12.赵国明《中国的立场》一诗写道:“万国(联合国)旗帜欲添丁,孤岛、红旗都有名。山姆(美国)阴谋如获胜,不教公使到西京(纽约)”。该诗佐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A.与美国的关系趋向紧张 B.在联合国行使否决权
C.抵制美国构建单极世界 D.反对“双重代表权”案
A
【解析】据材料“万国(联合国)旗帜欲添丁,孤岛、红旗都有名。山姆(美国)阴谋如获胜,不教公使到西京(纽约)”,可知美国提出一中一台代表参加联合国,遭到了新中国的极力反对,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双重代表权”案,故选D项;20世纪七十年代初中美关系趋向缓和,排除A项;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未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具有否决权,排除B项;当时正处于美苏冷战,冷战结束后美国才构建单极世界,排除C项。
13.1951年3月18日,毛泽东致函邓小平等领导同志:“民主人士及大学教授愿意去看土改的,应放手让他们去看……吴景超、朱光潜等去西安附近看土改,影响很好,要将这样的事例教育我们的干部。”在这里,毛泽东指示(  )
A.应赋予人大代表以充分的权力 B.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C.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进行调研 D.为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树立典型
D
【解析】据材料“民主人士及大学教授愿意去看土改的,应放手让他们去看……吴景超、朱光潜等去西安附近看土改,影响很好,要将这样的事例教育我们的干部”,可知毛泽东希望民主人士参观土地改革成果,通过实地考察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而民主人士属于政协成员,因此毛主席指示为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树立典型,故选D项;1953年才开始普选人大代表,排除A项;1956年才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排除B项;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人民民主政权已经建立,排除C项。
14.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开展“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物价;统一财政经济;开展土地改革。这些举措(  )
A.使党和政府赢得了人民信任 B.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C.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国际声誉 D.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制度保障
【解析】据材料党和政府在建国初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措施可知,其稳定了国家的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赢得了人民的信任,故选A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初步建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之后,时间不符,排除B项;党和政府的国际声誉是指对外关系方面,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制度保障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方方面面,不仅局限于经济,排除D项。
A
15.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该事件(  )
A.表明美国霸权遭到世界抵制 B.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D.加剧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对抗
B
【解析】据所学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相关知识可知,新中国建国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不承认、孤立中国,中国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经联合国投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最终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故选B项;据所学两极格局相关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还处于两极格局对抗中,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霸权遭到世界抵制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祖国统一大业是针对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据所学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相关知识可知,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关系缓和,排除D项。
16.1950年9月,中共中央将《关于东北工厂迁移问题的意见》下发到东北局,10月初,东北南部地区以重工业为主兼有部分轻工业的23家工厂正式向北迁移,一个月之内相关设备和人员全部到位。这一举措是为了(  )
A.平衡地区差异 B.调整工业结构 C.应对朝鲜战争 D.恢复国民经济
【答案】C
【解析】材料将工厂转移的时间设定在1950年9、10月间,正好与朝鲜战争爆发时间吻合;而从空间地理角度看,同样都是东北地区,东北南部地区的辽宁距离朝鲜更近,而东北北部地区的黑龙江省则相对较远;综合时空背景可以判定是工厂北迁是为了防止朝鲜战争破坏工业发展,所以答案选C项。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考虑,平衡地区差异应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A项;而工厂的迁移与工业结构调整无关,且容易增加生产成本不利于经济恢复,所以排除B.D两项。
17.为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组织开展“银元之战”的历史,高一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下列资料,其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以此为背景的文学作品 B.亲历者撰写的回忆录
C.档案馆保存的相关档案 D.反映此事件的电视剧
C
18.某学者认为,“一五”时期,国家以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项目建设为核心,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的一系列做法,对于奠定工业发展基础、平衡区域发展差距、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壮大国有经济、推动城镇化第一次高潮以及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学者意在强调当时(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B.计划经济顺应了重工业的发展
C.国民经济结构渐趋于合理 D.工业化有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
D
【解析】据材料“某学者认为,‘一五’时期,国家以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项目建设为核心,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的一系列做法,对于奠定工业发展基础、平衡区域发展差距、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壮大国有经济、推动城镇化第一次高潮以及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知,一五计划时期在经济生活中的一系列措施带动了以工业工程为核心的相关产业及经济布局的连锁反应,取得共同发展,故选D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大概在202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指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材料仅涉及到以工程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情况,没有明确在重工业发展过程中,计划经济这一经济发展手段与重工业发展之间的具体关联,故“计划经济顺应了重工业的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到一五计划时期以工程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情况,没有明确经济结构中农轻重等产业之间的具体比较情况,故“国民经济结构渐趋于合理”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19.1950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劳模评选以“解放全部国土”“发展生产”“建设新中国”等为主要标准。这次评选活动旨在(  )
A.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B.践行人民当家作主理念
C.表彰“一五计划”优秀代表 D.激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解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需要号召动员全国人民进行新政权的建设,因此1950年召开会议,并以“解放全部国土”“发展生产”“建设新中国”等为主要标准,主要是为了调动人民的建设热情,故选D项;1950年中国还未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权,社会主义政权建立起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排除A项;解放国土、发展生产和建设新中国与人民当家作主没有直接联系,人民当家作主主要指的是人民民主专政,排除B项;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1957,排除C项。
D
20.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工人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风貌,出色地完成了石油会战,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大庆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是(  )
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邓稼先
B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建立前,苏联已与东北根据地开展了地方性的经贸合作。1950年,随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他相关协定的签订,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到1959年,两国贸易总额增加到20.97亿美元,是1950年的6倍。中国向苏联提供苏联所急需的橡胶、有色金属、羊毛、黄麻、大米、猪肉和烟草等原料和农副产品,以换取苏联的机器设备和成套设备等。除此之外,中苏还以技术协定、人员交流等形式进行科技合作。为适应两国贸易需要,中苏还决定发展并完善铁路运输路线,加强了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
——摘编自禹丹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经贸关系研究》
二、材料解析题
(1)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50年代中苏经贸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俄商品贸易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俄商品贸易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2000~2019年中国同俄罗斯商品贸易示意图
——数据来源于张小女《中俄商品贸易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
【答案】(1)特点:双方贸易保持稳定与快速发展;双方经济合作有所发展且合作领域较为广泛;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增多。
(2)变化:双边贸易额逐渐上升;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增加,初级产品进口逐渐增长,贸易结构逐步优化。
原因:经济全球化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俄国矿产资源丰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解析】
(1)据材料一“新中国建立前,苏联已与东北根据地开展了地方性的经贸合作”,可知从建国前到50年代,中苏之间的经贸关系一直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据材料一“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中苏还以技术协定、人员交流等形式进行科技合作”,可知当时中苏之间的经贸合作日益加深,而且合作的领域和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据材料一“中苏还决定发展并完善铁路运输路线,加强了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可知为了满足进一步深化合作的需要,中苏还加大了交通领域的合作,这说明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逐渐增多。
(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图表信息,2000~2019年中国同俄罗斯商品贸易的总额明显增长,而且在商品出口贸易结构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渐增加,在商品进口贸易结构中,初级产品进口的比重逐渐增加,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竞争力逐渐增强,促进了贸易结构的逐步优化。第二小问原因,从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从俄国的国情来看,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农牧丰富,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互补关系;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政府在政策上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内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密切与国际市场接轨,对外逐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中俄之间的经贸合作,共同推动了中俄贸易的发展。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新生的制度创新,它注定是不完善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有明显的传统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痕迹,而这些东西……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了。
——摘编自吴江、张艳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30年回顾》
材料三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请为材料一的表格拟定一个合适的名称,并将表格中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6分)
【答案】
(10分)
(1)名称: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关系的重大调整。(1分)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民主革命);(1分)②:1953—1956年;(1分)③: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运动)。(1分)
(2)变化:允许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分)
原因:家庭分散经营,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商品化、社会化程度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民不能自由处置土地,限制了农民的择业自由;基础设施难以建设,农业生产长期高成本等。(任答2点4分)
【解析】
(1)名称:据材料一中土地关系的转变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表格的核心内容涉及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有关于土地制度及政策的一系列调整内容,故主题确定为: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关系的重大调整。①:据材料一“1950—1952年”以及允许土地私有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经济基础仍保留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故实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民主革命);②: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农业合作化是在“一化三改”中的农业改造方式,故时间为1953—1956年;③:结合基础知识可知,提高公有化程度的“一大二公”是指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运动)。
(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有明显的传统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痕迹,而这些东西……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了”、材料三“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行对比可知,允许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有明显的传统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痕迹,而这些东西……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了”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家庭分散经营,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商品化、社会化程度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基础知识可知,我国农村实行的是集体经济制度,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不能自由处置土地,限制了农民的择业自由;根据基础知识可知,在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中,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靠集体组织来进行的。一方面是因为农户个体能力有限,无力单独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在公有制下,由私人建设不符合经济学原理基础设施难以建设,农业生产长期高成本等,故基础设施难以建设,农业生产长期高成本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