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16 16:4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推动了大爆发(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马克思
鸦片战争
洋货涌入
手工业者破产
鸦片走私
白银外流,银贵钱贱
战争赔款
百姓负担加重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阶级矛盾
洪秀全:生于1814年,广东花县人。四次落榜,终为童生。
受基督教宣传小册《劝世良言》的影响,把西方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会,主张信奉真神“上帝”,“消灭人间的阎罗妖”(清统治者),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洪秀全的上帝会吸收了许多三合会的分子。这个三合会是反清的秘密团体,大概是明末清初时代起始的。洪秀全或者早有了种族革命的思想。无论如何,他收了三合会的会员以后,他的运动以推倒清朝为第一目的。他骂满人为妖人。满人之改变中国衣冠和淫乱中国女子(三千粉黛,皆为羯狗所污;百万红颜,竟与骚狐同寝)是洪秀全的宣传品,斥责的最好的对象。——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以“上帝”之名,斩除人间“妖魔”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一)背景
主要原因
直接原因
起义准备
鸦片战争激化了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自然灾害严重,广西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1851年,________起义、永安建制
1853年,定都________
1853年,颁布_______________
鼎盛:______________
由盛转衰:1856年,_________
重建领导核心:_______、陈玉成、李秀成
1859年,颁布____________
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二)过程
金田
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西征
天京事变
洪仁玕
《资政新篇》
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土地分配
——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产品分配
——平均主义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社会理想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
革命性
空想性
落后性
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有利于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1859年《资政新篇》
政治:以法治国,官吏由选举产生/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文教:设立新式学堂/外交:主张与外国平等交流,反对干涉中国内政
进步性: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局限性:未能反映农民的愿望和要求,战乱环境,并未真正实行
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探究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否如洪仁玕所言?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洪仁玕自述》
洪秀全:一心只做皇帝梦
天王府大殿
天王有王冠,以纯金制成,重八斤;又有金制项链一串,亦重八斤,他的绣金龙袍亦有金钮。他由内宫升大殿临朝,亦乘金车,名为圣龙车,用美女手牵而走。
——富礼赐《天京游记》
李秀成向他报告国事的困难,他回答说:
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不用尔奏,政事不用尔理,欲出外出,欲在京住,由于尔。朕铁桶江山,你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乎?
快要灭亡的时候,南京绝粮,洪秀全令人民饮露充饥,说露是天食。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三)结果:1864年,天京陷落,宣告失败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①战略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
②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定都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等)
启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湘军、淮军的崛起
湘军将领主要是湘乡人,多为封建儒生,士兵则是湘乡一带农民。曾国藩与一些重要将领既是同乡,又有同学、师生、亲友的关系。湘军的士兵由营官自招,并只服从营官,上下层层隶属,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曾国藩为湘军写军歌:“规矩要肃静,有礼、有法、有号令。”他以三纲五常的礼教、尊卑上下的等级制度与同乡共里的乡土观念维系官兵,使湘军成为一支有力的维护封建统治的军队。
1862年,授意李鸿章招募安徽江淮一带兵员创建淮军。
曾国藩
私有军队的开始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四)历史作用
1. 沉重打击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湘淮系(汉族)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 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气焰
太平天国成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灵感来源。12岁时就立志做洪秀全第二……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
——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3. 影响了后来的民主革命运动
——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一)背景
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为挽救国家颓势,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新政
奕?
李鸿章
曾国藩
左宗棠
张之洞
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二)成就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新式教育
筹划海防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
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
创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
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官办
官督
商办
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
1877年招商局并购美国旗昌公司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300万两
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洋务运动后期,少数“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办企业,从而产生了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分洋利,对外国的经济侵略
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861年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负责办洋务及外交事务
1864年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
翻译《万国公法》
完成,递交总理衙门
1865年
印发《万国公法》给各省督抚参考
1866年
由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带中国使臣访英
1867年
美国公使带领中国使节团访问美、英、法、意等11国
1875年
中国正式派出
郭嵩焘为英国公使,此后相继在各国设立驻外公使,中国的现代外交体系才基本建立
中国逐渐从朝贡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三)评价
进步性
局限性
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以维护清朝统治,其失败是必然的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一)边疆危机
1864年,新疆爆发内乱,
英俄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
1871年,俄国出兵占领伊犁
1875-1878,左宗棠平定新疆;1884年,新疆建省
1883-1885,中法战争
1885年,冯子材率领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中法《越南条约》,承认法国占领越南
1885年,台湾建省
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 背景
“日本乃万国之本”,“开拓万里之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御笔信》
亚洲
中国
满蒙
朝鲜
台湾
日本
称霸
世界
①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大陆政策”,对外扩张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 背景
①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大陆政策”,对外扩张
②清政府:腐败落后,避战求和
这年恰是慈禧六十大寿:修建圆明园,做60岁大庆,挪用军费,令大小官吏贡献年俸,不顾民心向背,不顾大战当前,粉饰太平,外交“避战求和”。
——根据张海鹏、翟金懿《简明近代史读本》整理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 背景
①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大陆政策”,对外扩张
②清政府:腐败落后,避战求和
③导火索: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1894年2月,朝鲜南部东学道农民秘密会社发动起义,起义军打出了“逐灭夷倭”“灭尽权贵”口号,表示了反对外来侵略和封建统治的态度。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2. 过程
爆发:1894.7, ________海战
________战役:清军大败
________战役:_________________牺牲,战后,李鸿章命令“避战保船”,北洋海军失去了________
________战役:北洋水师___________
丰岛
平壤
黄海
邓世昌、林永升
威海卫
全军覆没
制海权
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3. 结果
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议和,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1895年《马关条约》
内容 危害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赔款2亿两白银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承认朝鲜独立
(一厂)
(二两)
(三岛)
(四口)
加重人民负担;
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
实际被日本控制,传统宗藩关系走向崩溃
反映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举借外债
助长列强侵华的野心,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知识链接:列强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
对华政治贷款
修筑
铁路
开采
矿山
设厂
办银行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
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刘永福
1895年,刘永福在台南发出联合抗日的号召,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仓促,不命倭得”。
知识链接:反割台斗争
四、瓜分中国的狂潮
(一)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签订六日后,俄、法、德三国向日本发出通知:“今日本国割占辽东,既有危害中国之首都之虞,也让朝鲜国之独立有名无实,有碍维持远东之和平,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
——清政府以3000万赎回辽东半岛
四、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划分势力范围,强租租借地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
俄国租旅顺、大连
英国租威海卫
英国租新界
德国租胶州湾
法国租广州湾
日本租福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