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5 14:0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后部分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画画的原因,介绍青蛙要冬眠的知识。全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充满童真童趣,本课内容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在学习中应当要利用电教媒体,力求创设生动的情境,以读代讲,以读促教。
【教学目标】
巩固词语,正确书写生字“几”。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知道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动物脚印的形状。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冬眠的知识。
【教学策略】
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雪地之中,感受“小画家”在雪地作画的快乐。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小脚印的形状,活跃课堂气氛,让孩子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增强学习的兴趣。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让学生发散思维,拓展了解其他动物的小脚印的形状。
通过多种方式指导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重音落在不同的词语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从而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
通过播放动画片的形式,以浅显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冬眠的知识。
通过表演的方式,让孩子体会儿歌的趣味性,同时帮助孩子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的资料和视频。
设计缜密的教学环节。
制作精美的课件和道具。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展示本课词语,以小老师带读的形式巩固词语。
指导书写生字“几”。(对比“儿”字,区分竖弯钩和横折弯钩,及时点评学生作品)
初知课文
导入:(播放下雪视频)同学们,北方的雪纷纷落下,在这片雪地里你会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如果窗外下起了一场大雪,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能否带着你的心情读读这句话?(出示句子:下雪啦,下雪啦!)
(设计意图:南方的孩子对雪没有太多的感受和概念,因此利用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下雪的兴奋和快乐,从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范读课文,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学生边听边在文中圈划出来。
(相机贴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群”表示数量很多。)
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这些小动物都在雪地里留下了他们的作品,我们来猜猜它们的作者是谁?
作品一:
你觉得这脚印像什么?这是谁留下的脚印?为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脚印,用“......像......”说话)
作品二:
你觉得这脚印像什么?这是谁留下的脚印?为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脚印,用“......像......”说话)
作品三:
你觉得这脚印像什么?这是谁留下的脚印?为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脚印,用“......像......”说话)
作品四:
你觉得这脚印像什么?这是谁留下的脚印?为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脚印,用“......像......”说话)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脚印的形状。这一环节将采用“先扶后放”的策略。教师重点指导“小鸡画竹叶”一句,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引导学生用“......像......”句式说话,从而理解“小鸡画竹叶”的含义。剩下三种小动物脚印的形状将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观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连线巩固。
拓展延伸:如果这些动物也来了,它们会画什么呢?(出示图片,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以点带面,让学生发散思维,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小动物的脚印的形状。)
总结: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动物们在雪地里留下的作品与什么有关?
(引导学生理解雪地里的画作与小动物的脚的形状有关)
指导朗读:
同学们,小动物们在雪地里留下的画作多美啊!你们喜欢吗?谁能读出喜爱的感觉?
(出示句子,引导学生重读“画”字,感受喜爱之情。)
同学们,谁画竹叶?这次我们换种读法,我们把重音落在动物上面。
(出示句子,教师范读,把重音落在“动物”上,学生模仿。)
同学们,小鸡画什么?这时候我们可以把重音放在哪个词语上面?
(出示句子,引导学生重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
总结: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同个句子,有不同的读法。我们把重音落在不同的词上,表达出来的效果就不一样呢!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啊!
(设计意图:朗读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这一设计主要是想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重音的朗读方法,体会重音落在不同的词语上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让学生体会朗读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有丰富多彩的,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喜爱上朗读。)
5.过渡:这些画家可厉害了呢!(出示句子: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四.知识拓展,了解冬眠
在这雪地里有一些小伙伴没参加,你们知道是谁吗?(出示青蛙图片)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了。(指导学生轻声朗读)
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觉呢?(冬眠)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小短片,了解一下什么是冬眠? 还有哪些动物需要冬眠呢?
你知道还有哪些需要冬眠的动物吗?(引用课文的句式对答)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冬眠的知识,并引用文中儿歌的句式对答,感受儿歌的科普性和趣味性。)
五.背诵课文
通过表演,尝试背诵课文。
背诵课文。
【作业布置】
课后观察其他动物的脚印,猜猜它们会在雪地上画什么?
【板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
竹叶 梅花 枫叶 月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