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佳教育·2022年12月高二月考测试卷
地理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本试卷共6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双核结构是指在某个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的轴线,由此引领和
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双核结构的城市具有互补性,它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海、沿
江地区,如广州一深圳、北京一天津。在杭州湾区域内,杭州和宁波形成了双核结构。图1为双核
结构简易图式,图2为杭州湾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短市
上海
一高速公路
■孩路
个机场
★没核表方
兴
-坑丹黔港大好
抗
门广减方
1的T
12-1
图1
图2
1.杭州与宁波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地理位置邻近
B.
地域文化互补
C.城市区位功能互补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致
2.杭州一宁波双核结构形成有利于
①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②解决区域内资源短缺问题
③加强区域间联系与交流
④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A.①④
B.①③
C.②3
D.③④
地理试题卷第1页(共6页)
图3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图
侧
++北阿奖
妹
田灰法
品陈必
巴州
习祁出
炊
地罗园
图3
3.图中
A.该地的主要地质构造是向斜
B.图中甲岩石为喷出岩
C.岩层①比③的沉积更早
D.甲处花岗岩形成年代晚于断层
4.图中乙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沉积作用、断裂作用、岩浆侵入
B.断裂作用、岩浆侵入、侵蚀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图4为小李某日北京时间12:40在某地(110E,35N)一道路交叉口拍摄的照片。该信号灯
高度和影子长均为2.6米。据此完成5~7题。
5.对面汽车车头朝向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6.该日期可能为
A.7月29日
B.10月29日
C.11月29日
D.12月29日
7.该月该地
图4
A.日落影子方位为东南
B.日出时刻逐日提前
C.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D.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图5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100°
110
120°
022.
1023
50
-1D2
1013.5101
J007.5
0
-I0010
40
1UW25
1d0.5
】HM5-
95、等压线hn
1010
湖泸
图5
8.P地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不正确的是
A.暖锋过境一暖气团控制一冷锋过境
B.气温较低一气温升高一气温降低
C.气压升高一气压高一气压降低
D.阴雨一天晴一阴雨
9.此时
A.①地乌云密布
B.②地阴雨连绵
C.③地南风暴雨
D.④地北风酷热
地理试题卷第2页(共6页)A佳教育·2022年 12月高二月考测试卷
地理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双核结构具有互补性,杭州和宁波周围有更近的城市,但是却未形成此结构,
故地理位置邻近并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两城市地域文华差异不大,B错误;杭州和宁波在数字经济、文
创产业、港口经济、对外贸易、智能制造等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势,形成错位协同、竞合共赢的发展局面,故
互补性主要体现在城市区位功能,C正确;杭州宁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D错误。
2.【答案】B
【解析】双核型空间结构利于区位和功能上的互补,可以促进经济协同发展和加强区域联系,只能改善区域
发展不平衡、资源短缺的问题,并不能彻底解决,故①③正确。
3.【答案】D
【解析】如图所示,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脆弱,易被侵蚀,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地。所以图中主要地
质构造是背斜,故 A错误;由图例得知图中甲岩石为花岗岩,花岗岩是侵入岩,B错误;补全背斜缺失的岩
层得知,①在③岩层在上,③沉积更早,所以 C错误;甲为花岗岩,是侵入性岩浆岩,与断层交汇处没有被
断层错断,而是覆盖了原有的岩层结构,说明甲处岩浆活动晚于断层,D正确。
4.【答案】B
【解析】读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中间大面积的花岗岩与周围岩层一样被侵蚀,说明侵蚀作用的发生时间
最晚;甲处花岗岩与断层交汇没有被断层错断而是覆盖原有的岩层结构,说明岩浆侵入的发生时间在断裂作
用之后,故 B正确。
5.【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照片是北京时间 12:40拍摄的,北京时间是 120°E的地方时,又因为该地是 110°E,
所以得出照片拍摄的时间是当地正午 12:00;该地纬度为 35°N,不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之内,所以太
阳光一定是从南方射过来,也就是说以信号灯为中心点,影子所在的一边一定是北边,根据上北下南,左西
右东的原理可知车头朝向东,A为正确答案。
6.【答案】B
【解析】根据当地正午时分信号灯和影长均为 2.6m,可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45°,又因为当地纬度为 35°
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得出当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为 10°S。7 月 29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
球,A错误;9月 23日直射赤道,根据直射点移动速度,每个月 8°,可知直射 10°S的时间为 B选项。11
月 29日和 12月 29日应该更靠近南回归线,所以 C、D错误,B正确。
7.【答案】D
【解析】直射南半球时,该地日落时,太阳在西南方,所以影子的方向应该为东北方向,A错误;北半球 9
月 23 日昼夜等长,9月 23 日之后昼渐短夜渐长,所以 10月份日出时间逐日延后,B错误;北半球秋分日
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南回归线移动,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C错误;该
月时间内,地球逐渐靠近近日点,公转速度加快,故 D正确。
8.【答案】C
【解析】根据锋面气旋推移方向及冷暖锋性质可知,P点处会先经历锋面气旋的暖锋过境,受暖气团控制一
段时间后,经历冷锋过境,故 A正确,暖锋过境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冷风过境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冷暖峰过境均会带来降水,故 BD正确,C错误。
9.【答案】A
【解析】①处为暖锋锋前,有宽阔的暖锋云系和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应乌云密布,A正确;②地受单
一气团控制下的晴朗天气,B错误;③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并应为偏北风,C错误。由题可知此时为
春季,④地温度较低,D错误。
10.【答案】C
【解析】由题可知,该镇开展多元化经营主要是应对国际国内行情下行状况,即市场对于丝绸产品的需求的
变化引发这一转变。政策扶持、农业基础非主要因素,劳动力价格因素题目未涉及,故 C正确。
地理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3 页)
11.【答案】A
【解析】由升级后的生产流程图可知,某镇通过种植桑树养蚕,同时利用桑数枝培养食用菌、收获桑葚、发
展旅游观光产业;养蚕可以得到蚕蛹、蚕丝、蚕沙,分别用于纺织工业和制造沼气、有机肥,将所有的产品
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发展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扩大林地面积、扩大生产规模和加大科技投入图文材
料并未体现,BCD错误。故选 A。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可推知花卉、蔬菜市场不断扩大。花基、菜基鱼塘相较
于传统的桑基、蔗基附加值更高。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可以提高经济收入。D正确。
13.【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西岸坡度陡,为凹岸,侵蚀岸,故 A错误。东岸坡度缓,为凸岸,水流速度较慢,故沉
积物颗粒较西岸小,东西两岸河流沉积物颗粒差异较大,故 C错误。此河段阶地主要由地壳抬升形成,根据
阶地的海拔,岩层向下凹,且岩层中间断、两翼老可知,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是向斜,B错误。沉积物的
颗粒大小与流速密切相关,流速越快,沉积的物质颗粒越大,由东侧阶地上的砾石平均砾径 T2>T1可知,
该河河流流速 T2>T1,D正确。
14.【答案】B
【解析】阶地是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有几级阶地,就对应几次地壳运动。
如果地壳多次间接性抬升,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故 B正确。
15.【答案】A
【解析】图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 24℃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 24℃的海区,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所以为
寒流,A正确;驱动索马里洋流的是西南季风,故 B错误;北印度洋洋流受季风影响,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
动,C错误;因为 7月份这里盛行西南风,为离岸风,受此影响,沿岸表层为离岸流,垂直方向上形成涌升
流,使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鱼类的饵料丰富,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索马里洋流
附近海域的鱼群 7月份相对 1月份多,D错误。此题选 A。
16.【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知索科特拉岛与大陆板块已经隔绝 1800万年,长期的地理隔离使得该岛与其他地方生物
进化出现差异,进化较慢,时间较长,因此出现了独有的动植物。选项 A、B、D均错误,故 C正确。
17.(14分)
【答案】
(1)甲(2分);三地为地中海气候,甲地纬度最高,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降水较多;甲地北部有大量河
流注入;甲地纬度较高,温度较低,蒸发较少。(每点 2分,任答两点得 4分)
(2)沿岸有暖流的影响;靠近海洋,受海洋影响大,降温慢;北部有山地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冬季受
盛行西风的影响,气候湿润。(每点 2分,任答两点得 4分)
(3) 联通了克罗地亚的领土,缩短了克罗地亚本土与半岛的运输时间,方便出行;加强了地区间的联系与
交流;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每点 2分,任答两点得 4分)
【解析】
(1)考查影响盐度的因素有降水量、蒸发量、河流淡水注入、封闭程度、洋流等因素,从图文中可知甲地
纬度最高,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降水较多;甲地北部有大量河流注入;甲地纬度较高,温度较低,蒸发较
少。故从降水、蒸发、淡水注入三个角度分析。
(2)考查影响温度和降水的因素,分析该地冬季温度较高,降水较多,可从洋流、海陆、地形阻挡分析温
度较高;可从大气环流—西风影响,遇地形抬升,降水多分析湿润。
(3)说明大桥对克罗地亚社会经济方面的意义,可从缩短运输时间;加强联系;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
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作答。
18.(12分)
【答案】
(1)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天气炎热干燥,昼夜温差大,加大施工难度;该地沙土广布,地质条件复杂,影
地理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3 页)
响建设工作;大风天数多,风沙大,能见度低,影响施工。(每点 2分,任答两点得 4分)
(2)便于风沙从桥下飞过,最大程度降低风沙对铁路的影响,防止铁路被风沙掩埋;保护当地的动植物,
降低铁路修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每点 2分,答两点得 4分)
(3)该地区气候炎热,风沙大,减少恶劣自然条件的施工时间;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工程建设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采用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建设时间,缩短工期;有利于
保证设备精度,提高工程质量。(每点 2分,任答两点得 4分)
【解析】
(1)分析建设铁路建设过程的不利自然条件应从气候、地形、地质、水文、生物等角度影响施工条件和施
工难度。该区域位于西北塔里木盆地,天气炎热,降水少,风沙大,沙土广布,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条件恶
劣,施工难度大。
(2)以桥代路的主要原因一般是节省耕地、生态通道、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克服地形起伏、跨越河流等
角度分析。该地主要原因是减少风沙对铁路的影响和保护当地当地动植物角度分析。
(3)装配式结构施工主要是为了减少恶劣自然条件的施工时间、降低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缩短工
期和提高工程质量角度分析。
19.(14分)
【答案】
(1)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兴隆气候冷凉湿润,年平均温度适合山楂生长;山地地形,
光照条件好,排水条件好。(每点 2分,任答两点得 4分)
(2)山楂品质好,原料丰富;发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政策和科技的支持;山楂产品用途广泛,市场广
阔。(每点 2分,任答三点得 6分)
(3)加强山楂种植和山楂加工的科研投入;打造兴隆山楂品牌优势,加大宣传;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
增加附加值;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每点 2分,任答两点得 4分)
【解析】
(1)分析山楂种植的有利条件应结合材料山楂树适宜于年平均气温在 4.7-16℃的地区,冷凉湿润的气候为
宜,喜光耐旱,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等习性和兴隆的山地地形和温带季风气候,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
大进行分析。
(2)结合材料从原料、发展历史、政策、市场等角度分析山楂加工的有利条件。
(3)兴隆县经济进一步发展可从区域可持续发展—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新新产品,延长产业链,经营多元
化,加大宣传等角度进行分析。
20.(12分)
【答案】
(1)火山向偏东方向喷发,大量火山喷发物堆积于东坡;在偏西风的作用下,火山灰大量飘落于东坡;东
坡坡度较小,利于沉积和堆积;侵蚀作用较弱。(每点 2分,任答两点得 4分)
(2)东坡火山灰厚,火山灰受侵蚀,基础不稳定;植被演替过程复杂,演替较慢。(每点 2分,答两点得 4
分)
(3)全球变暖,温度升高,森林分布上界上升;北坡岳桦林上部为苔原,根据演替模式,苔原最终演变成
森林,所以岳桦林上界应向上移动。(每点 2分,答两点得 4分)
【解析】
(1)根据材料可从喷发方向、高空偏西风及坡度等影响分析东坡火山物覆盖较厚的原因。
(2)据文字材料可知东坡火山灰堆积量多,据植被演替模式图可知由于火山灰受侵蚀,基础不稳定,植被
演替过程复杂可得出东坡植被演替较慢的原因。
(3)本题从全球气候变化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变暖,温度升高,林线上升,岳桦林上界;北坡岳桦
林上部为苔原,苔原下面为岳桦林,根据演替模式图,苔原最终演变成森林,所以岳桦林上界应向上移动。
地理参考答案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