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材料综合题】(含答案+详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材料综合题】(含答案+详细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15 21:1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2——材料综合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小明是一名四年级男生,身高有145cm,体重有43kg。某一天他早餐吃了一个鸡蛋、两个肉包、一杯牛奶;中餐两碗米饭、两块肉、一个鸡腿、一些青菜、虾、土豆等;晚餐一碗海鲜面加一个荷包蛋;另外他还喝了一瓶可乐、吃了一个苹果、一包油炸零食。
1.下列几类食物中,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每天可以多吃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应该少吃的是_________。
A谷薯类 B.盐、油 C.蔬菜水果类
D.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 E.畜禽肉类、水产类、蛋类
2.在小明一天的食物中建议以后少吃或不吃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把小明这一天吃的食物中,含蛋白质、脂肪丰富的食物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课上我们还在土豆上滴了一滴碘酒,发现它慢慢变成了_______色,说明土豆中含有_______,在小明一天的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与土豆相同的还有_________。
5.通过对比标准身体体重表,小明已明显超重。下列建议中比较合理的是( )。
A.晚餐应该增加肉类
B.中餐的蛋白质和脂肪多了,晚餐可以不吃
C.建议不吃早餐
D.减少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增加蔬菜和水果
下图是中国居民均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营养配比的参考标准。小慧和妈妈周末到超市买东西,妈妈带着小慧买了一袋20千克的大米和一些蔬菜。
6.对照均衡膳食“宝塔”,小慧发现:我们每天摄取最多的是______食物,一般称为主食,这类食物主要含有营养物质______(选填“糖类”、“蛋白质”或“脂肪”),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所以妈妈买了很多大米。
7.小慧还发现:蔬菜类食物可以提供各种______(选填“维生素”、“无机盐”或“水”),调节身体机能。
回到家,小慧根据均衡膳食“宝塔”,设计了一日三餐的食谱。
早餐 一杯牛奶、一个鸡蛋
中餐 一碗米饭、油焖大虾、红烧鸡翅
晚餐 一个馒头、盐水菜心、香菇肉片
8.参照均衡膳食“宝塔”,你认为她的饮食搭配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若不合理,该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慧的弟弟存在偏食的问题,小慧给弟弟提出以下建议,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多吃爱吃的食物 ②荤素搭配
③只吃面食,吃饱为主 ④每天吃适当的水果和蔬菜
⑤油脂类食物处在“膳食宝塔”的塔尖,位置最高,所以应该多吃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下面是两位同学运动前后一分钟心跳和呼吸次数数据,根据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两位同学 平静时每分钟心跳次数 运动1分钟后每分钟心跳次数 平静时每分钟呼吸次数 运动1分钟后每分钟呼吸次数
甲 76次 123次 23次 45次
乙 65次 90次 20次 30次
10.这两位同学中,经常运动的是_______。
11.运动1分钟后,人体心跳明显加快,这是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多,人体需要更多的 _______,心跳也就逐渐加快,输送更多的_______。
12.平时爱运动的人,运动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的时间和平时不爱运动的人相比___________(填“要长”“要短”或“是一样的”)。
13.分析数据,哪些活动会影响我们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14.伴随呼吸次数的改变,你注意到心跳速度的变化了吗?
乐器的出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我国乐器文化源远流长,古人也常常用一些成语或者诗句来描述乐器,如“敲锣打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等。小慧结合她所学习的知识来探究声音的变化。
15.不管是“敲锣打鼓”还是弹奏“大弦小弦”,当我们停止弹奏时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 )。
A.乐器停止振动后仍能发声 B.声音传到耳朵需要一段时间
C.停止弹奏时,乐器持续振动一段时间
16.我们知道用不同的力度敲打乐器,能够改变其发出声音的______;用相同的力度来弹奏琵琶的不同琴弦,能够改变声音的______。(选填“高低”或“强弱”) 。
17.小慧发现不同的琵琶有着不同的琴弦,它们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于是她去乐器市场做了一番调查,她将发现列成了记录单,请你帮助小慧填写完整。
琵琶弦的属性 分类 弦振动的快慢 同一力度弹奏发出声音的高低
弦的粗细 粗 慢 _________
细 快 _________
弦的长短 长 慢 _________
短 快 _________
18.她发现,琵琶的音高与____________(选填“振动快慢”或“振动幅度”)有关,如果想让琵琶发出的音高更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天,上体育课时,老师给科科所在班级测肺活量,测得的结果如下。
学生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选取的值
科科 1850 1750 1850
小强 2300 2350 2400 2350
明明 1950 2050 2050 2050
19.表格内空缺的值应填( )。
A.1750 B.1850 C.2000
20.他们跑完800米后,呼吸次数增加更多的应该是( )。
A.科科 B.明明 C.小强
21.他们跑完800米后,心跳次数增加更多的应该是( )。
A.科科 B.明明 C.小强
22.小强唱歌发长音的时候,大概率会比其他人( )。
A.持续时间更长 B.音量更强 C.音高更高
23.一周后,科科生病了,身体比较虚弱,此时科科的肺活量可能是( )。
A.1000ML B.1600ML C.2500ML
24.于是,科科拿了一个简易装置(如图)测量了自己的肺活量, 测肺活量时要( )。
A.用力呼气,一直到将塑料袋吹胖
B.深吸一口气,尽最大能力呼出气体
C.上述方法都错误
今年学校科技节设置的项目是“动力小车挑战赛“,参赛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提供的材料自行设计、组装小车,并调试小车在规定的赛道(如图)上获得挑战分。
25.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的第一步是( )。
A.选择材料 B.加工材料 C.确定组装步骤
26.第一小组制作的小车车身重心很低是为了( )。
A.节省材料 B.美观漂亮 C.行驶稳定
27.第二小组组装的气球小车在行驶中要想偏离赛道应该让( )。
A.赛道平整 B.车轴偏左 C.气球歪斜
28.部分橡皮筋小车多次测试的结果都是6分,要想到达高分区,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A.减小橡皮筋的缠绕圈数 B.选择弹性更好的橡皮筋 C.在车上放木块
29.自制的小车在实验过程中易出现因摩擦力太小而打滑的现象,请你写出一种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
物体的运动。
一根2厘米长的弹簧一端固定在一面墙上,另一端与一个木块相连接(如下图1);
30.向右拉动木块,使弹簧伸长至4厘米(如图2),松手后木块会在( )的作用下向左运动。
A.弹力 B.重力 C.摩擦力
31.在( )的作用下,木块很快就会停止运动。
A.弹力 B.重力 C.摩擦力
32.如果在木块底装上轮子,然后再将弹簧拉至4厘米处松手,木块运动速度将( )。
A.更快 B.更慢 C.不变
33.向右一直拉动木块,不可能会出现( )。
A.弹簧被拉得更长 B.弹簧不会被拉直 C.弹簧可能被拉坏
箜篌(如图)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乐器,由很多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弦组成。
34.箜篌是靠______的振动发出各种的声音。使用相同的力从细弦到粗弦弹拨,声音的变化是______ 。
35.用相同的力弹拨弦,发出声音最低的是( )。
A.最长的弦 B.中等长度的弦 C.最短的弦
36.发出声音越高的琴弦,说明它振动得越( )。
A.慢 B.快 C.不均匀
37.当演奏者停止拨动弦时,箜篌还能持续发出声音,主要原因是( )。
A.琴弦还在振动 B.空气还在传播声音 C.人们的耳朵比较灵敏
下面是“红烧狮子头”包装袋上的相关信息。请仔细阅读后回答题目。
红烧狮子头(速冻熟制)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100克 百分比%
能量 189千焦 2%
蛋白质 5.6克 9%
脂肪 1.5克 9%
碳水化合物 2.1克 1%
钠 505毫克 25%
38.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将该食品分类。
按荤食和素食来分,属于( )类;按生食和熟食来分,属于( )类。
39.这些营养成分中,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40.上面营养成分表中的“钠”是属于哪一类营养物质?( )。
A.维生素 B.无机盐 C.脂肪
41.查看上面的营养成分表可知“每100克红烧狮子头中含有脂肪1.5克”。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该食品中是否含有脂肪?
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描述: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小青做完鉴别脂肪的实验后,想继续鉴别该红烧狮子头的其他营养成分。她取了约5克该红烧狮子头,然后在上面滴了一滴碘酒。根据上面标签上的配料信息,你认为滴了碘酒的狮子头会呈( )颜色。
A.淡黄色 B.蓝紫色 C.暗红色
编钟是中国古代汉族大型打击乐器,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编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槌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43.演奏时,要使发出更强的声音,可行的做法是( )。
A.敲击更大力 B.敲击更大的钟体 C.敲击更小的钟体
44.编钟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钟架 B.铜钟 C.木槌
45.用相同的力从左往右敲击,声音应该( )。
A.越来越弱 B.越来越高 C.越来越低
46.在月球上演奏编钟,( )(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
47.为了让编钟发出的声音立刻消失,可以采用( )的方法。
下图的乐器有四根琴弦1234,每根琴弦的粗细不一样,弹奏时左手在琴颈处按压琴弦,右手在琴箱处波动这根琴弦使其发出声音。请回答:
48.相同条件下,依次弹拨四根琴弦,发出声音最高的琴箱是( )。
A.1号琴弦 B.2号琴弦 C.3号琴弦 D.4号琴弦
49.如果演奏前发现1号琴弦声音偏高,下面方法可以帮助调准的是( )。
A.将琴弦调松一些 B.换一根细一点的琴弦 C.将琴弦调紧一些
50.左手按住琴颈时,拨动琴弦后振动的部分是( )。
A.整根琴弦 B.按压琴颈以上部分 C.按压琴颈以下部分
51.演奏时,小明左手在4号琴弦从上往下按压,右手弹拨4号琴弦,听到的声音( )。
A.从高到低变化 B.从低到高变化 C.弹拨同一根琴弦,所以高低没有变化
52.小明通过电话弹琴给奶奶听,奶奶听到的声音是( )。
A.琴弦振动发出 B.喇叭振动发出 C.琴箱内空气振动发出
小明将一个很小的蜂鸣器(会发声)放进注射器后,将活塞往下压(如图),然后堵住注射器的针头,请回答:
53.蜂鸣器发出声音,可以推断蜂鸣器肯定发生了_______。
54.小明听到蜂鸣器发出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传播的顺序是( )。
A.空气—注射器—空气—耳朵 B.耳朵—空气—注射器—空气 C.空气—耳朵—空气——注射器
55.蜂鸣器正常发声,往外拉活塞,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到,主要是因为( )。
A.注射器内空气变稀薄 B.注射器内变成真空 C.蜂鸣器振动幅度变小
56.将蜂鸣器放入透明杯,杯口覆盖气球皮密封,气球皮上撒一些食盐,蜂鸣器发声时,食盐跳动说明( )。
A.杯子在振动 B.气球皮在振动 C.杯内空气在振动
57.换一个发声更强的蜂鸣器,观察到食盐( )。
A.跳得更高 B.跳得更快 C.跳得更低
58.我们人体也有像气球皮一样感受到声音后会产生振动的器官,是( )。
A.声带 B.鼓膜 C.耳郭
在模拟搬重物的实验中,小明将装有钩码的长方形纸盒放在木板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向前拉动纸盒时的拉力(如下图)。
59.上图中,弹簧测力记的示数为( )牛。
A.0.9 B.1.1 C.1.2
60.关于“拉力的测量和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前,先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
B.测量的拉力可以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最大值
C.读数时,视线高于指针
61.实验中,如果给纸盒安装轮子,这时测得向前拉动纸盒的力将( )。
A.变大 B.变小 C.保持不变
62.生活中有许多改变摩擦力大小的做法,下列做法能增大摩擦力的是( )。
A.在鞋底刻上花纹
B.在车轮和轴之间安装滚珠轴承
C.在齿轮之间加润滑油
气球小车的研究
气球小车是瑞安市科技节比赛的主要项目之一。为了研究如何让小车跑得更远,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践研究。请根据研究记录完成以下问题:
63.在设计和制作气球小车过程中,一般需要经历( )、制订方案、实施方案、( )等流程。(选填:“评估与改进”“明确问题”)
64.在研究气球小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 )。
A.在任何地面上小车行驶距离相同
B.喷口大小对小车运行没有影响
C.气球吹得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
65.如下图,请用箭头标出小车运动和气球喷气的方向。
66.以下现象,不能证明气球小车具有能量的是( )。
A.小车静止停止地面 B.气球小车快速运动 C.气球小车将木块撞到远处
研究“运动和力”。
小明利用细绳和小车做了一个小缆车(如图),他在回形针上挂上垫圈,观察小车的运动状况。他们获得了如下数据:
垫圈数量 2个 4个 6个 8个
第一次 不运动 5.58秒 4.36秒 1.35秒
第二次 不运动 8.84秒 4.01秒 1.49秒
第三次 不运动 5.42秒 4.39秒 1.28秒
67.拉动小车前进的动力来自( )。
A.桌面的摩擦力 B.细绳的重力 C.垫圈的重力
68.从运动方式看,小车前进时与桌面产生的摩擦力是( )。
A.滑动摩擦力 B.滚动摩擦力 C.静摩擦力
69.在实验中,每组垫圈至少要做三次实验,并将三次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实验的时间很充足,不做白不做
B.老师规定要做三次,不得不做
C.获得更多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70.在实验中,每个数据都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测量用的秒表有故障
B.这是测量数据时会产生的正常现象
C.说明每次实验都不成功
71.在实验中,不变的条件是( )。
A.垫圈的个数 B.运动的距离 C.运动的时间
72.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判断( )。
A.要使小车运动起来,需要一定的力
B.实验的次数越多,获得的数据就越不准确
C.小缆车受到的拉力越大,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参考答案:
1. A C B 2. 可乐 油炸零食 3.鸡蛋、牛奶、肉、鸡腿、虾、荷包蛋、油炸零食 4. 蓝 淀粉 米饭 5.D
【解析】1.“平衡膳食宝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平衡膳食宝塔由低到高是谷类、蔬菜和水果类、畜禽类和鱼虾类、奶类和豆类和油脂类。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每天可以多吃的是谷薯类和蔬菜水果类 ,应该少吃的是盐、油。
2.根据小明一日三餐,建议以后少吃或不吃的是可乐和油炸零食。油炸食物难以被消化,增加肠胃负担。可乐会腐蚀牙齿,影响孩子们的大脑发展。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来源:瘦肉、鱼、蛋、奶、豆类。脂肪是备用的能源物质。来源:一些肉类食物、坚果。把小明这一天吃的食物中,含蛋白质、脂肪丰富的食物:鸡蛋、牛奶、肉、鸡腿、虾、荷包蛋、油炸零食。
4.根据淀粉遇碘会变蓝的特性,在食物上滴碘酒,是为了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如果发现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含有淀粉的食物有玉米、马铃薯、米饭、红薯和馒头等。科学课上我们还在土豆上滴了一滴碘酒,发现它慢慢变成了蓝色,说明土豆中含有淀粉,在小明一天的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与土豆相同的还有米饭。
5.A.晚餐不应该增加肉类,错误;B.一日三餐按时吃,不能中午多吃,晚上不吃,错误;C.不能不吃早餐。不吃早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胃黏膜损伤、胆道疾病和低血糖等,错误;D.小明已明显超重,减少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增加蔬菜和水果,正确;所以D符合题意。
6. 谷类薯类及杂豆;糖类;(2)维生素、无机盐;(3)不合理;早餐增加谷类食物,比如一片面包;午餐增加蔬菜,比如素炒白菜;晚餐适量增加水果,比如一根香蕉;(4)BD。 糖类 7.维生素 8. 不合理 早餐增加谷类食物,比如一片面包;午餐增加蔬菜,比如素炒白菜;晚餐适量增加水果,比如一根香蕉 9.B
【分析】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
6.“平衡膳食宝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对照均衡膳食“宝塔”,小慧发现:我们每天摄取最多的是谷类薯类及杂豆食物,一般称为主食,这类食物主要含有营养物质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所以妈妈买了很多大米。(2)蔬菜类食物可以提供各种维生素、无机盐,调节身体机能。(3)参照均衡膳食“宝塔”,我认为她的饮食搭配不合理,早餐增加谷类食物,比如一片面包;午餐增加蔬菜,比如素炒白菜;晚餐适量增加水果,比如一根香蕉。(4)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所以不能偏食、挑食。小慧的弟弟存在偏食的问题,给弟弟的建议荤素搭配、每天吃适当的水果和蔬菜、油脂类食物处在“膳食宝塔”的塔尖,位置最高,所以应该少吃等。
7.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蔬菜类食物可以提供各种维生素,调节身体机能。
8.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参照均衡膳食“宝塔”,我认为她的饮食搭配不合理,早餐增加谷类食物,比如一片面包;午餐增加蔬菜,比如素炒白菜;晚餐适量增加水果,比如一根香蕉。
9.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所以不能偏食、挑食。小慧的弟弟存在偏食的问题,给弟弟的建议荤素搭配、每天吃适当的水果和蔬菜、油脂类食物处在“膳食宝塔”的塔尖,位置最高,所以应该少吃等。
10.乙 11. 氧气 血液 12.要短 13.跳动、跑步、骑车等剧烈运动都会影响我们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14.伴随着呼吸次数的增加,心跳速度也会加快。人体需要的氧气进入血液后,需要心脏跳动进行血液循环将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处。这说明人体各系统是共同参与,协作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
【分析】心跳快慢与运动有关系。运动之后心跳次数和呼吸次数都会增加。
10.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经常运动的人,肺活量大,心脏输出血液多,所以在平静状态下,呼吸频率及心跳速度比一般人慢。分析表中数据,这两位同学中,经常运动的是乙。
11.运动1分钟后,人体心跳明显加快,这是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多,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输送更多的血液。
12.平时爱运动的人,运动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的时间和平时不爱运动的人相比要短。
13.比如跑步,跳绳,游泳快走这些,每分钟都会影响我们的呼吸次数,因为你在做这些剧烈运动的时候,我们呼吸会加快,肯定会影响我们的呼吸次数的。
14.伴随着呼吸次数的增加,心跳速度也会加快。人体需要的氧气进入血液后,需要心脏跳动进行血液循环将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处。这说明人体各系统是共同参与,协作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
15.C 16. 强弱 高低 17. 低 高 低 高 18. 振动快慢 调紧 弹细弦 弹短弦
【分析】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不管是“敲锣打鼓”还是弹奏“大弦小弦”,当我们停止弹奏时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停止弹奏时,乐器持续振动一段时间。
16.我们知道用不同的力度敲打乐器,乐器振动的幅度不同,能够改变其发出声音的强弱;用相同的力度来弹奏琵琶的不同琴弦,琴弦的振动快慢不同,能够改变声音的高低。
17.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弦的粗细、长短影响振动的快慢,弦粗、长,振动得慢,同一力度弹奏发出的声音低;弦细、短,振动得快,同一力度弹奏发出的声音高。
18.琵琶的音高与振动快慢有关,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紧、短、细的弦发出的声音较高,即振动快,声音高。如果想让琵琶发出的音高更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调紧、弹细弦、弹短弦。
19.B 20.A 21.A 22.A 23.B 24.B
【分析】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积极运动,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
19.根据题干可知,应该选取两次相同的数值,所以表格内空缺的值应填1850;
20.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肺活量大的人,运动时呼吸次数更少,所以他们跑完800米后,呼吸次数增加更多的应该是肺活量最小的科科;
21.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肺活量大的人,运动时呼吸次数更少,心跳次数也更少;所以他们跑完800米后,心跳次数增加更多的应该是肺活量最小的科科;
22.小强的肺活量更大,所以小强唱歌发长音的时候,大概率会比其他人持续时间更长;
23.生病会影响人的肺活量,会比平时稍微下降一些,所以一周后,科科生病了,身体比较虚弱,此时科科的肺活量可能是1600ML;
24.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测量肺活量的时候应该深吸一口气,尽最大能力呼出气体。
25.A 26.C 27.B 28.B 29.更换更粗糙的轮子
【分析】我们要设计制作一辆小赛车,既需要考虑怎样提升赛车的速度,还需要考虑赛车运动时是否稳定。制作小车要求各部件连接合理,车架扎实,轮轴稳定,保证小车的稳定性。
25.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的第一步是选择材料,然后才是加工材料、确定组装步骤等。
26.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不会翻车。所以第一小组制作的小车车身重心很低是为了行驶稳定。
27.第二小组组装的气球小车在行驶中要想偏离赛道应该让车轴偏左,这样小车行驶时就会偏离赛道。
28.橡皮筋小车是通过橡皮筋缠绕产生的弹力驱动的,部分橡皮筋小车多次测试的结果都是6分,要想到达高分区,应该增加橡皮筋的缠绕圈数、或者选择弹性更好的橡皮筋,通过增大弹力来实现。在小车上放木块增加了小车重量,会让小车行驶得更近。
29.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自制的小车在实验过程中易出现因摩擦力太小而打滑的现象,可以通过更换更粗糙的轮子,让接触面更粗糙,增大摩擦力来解决。
30.A 31.C 32.A 33.B
【分析】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一种力,弹力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反。在弹性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大小成正比,因此,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30.向右拉动木块,使弹簧伸长至4厘米,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会产生弹力,松手后木块会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左运动。故A正确。
31.松手后木块会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左运动,但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木块很快就会停止运动。故C正确。
32.如果在木块底装上轮子,然后再将弹簧拉至4厘米处松手,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大大减小,即阻力减小,木块的运动速度将更快。故A正确。
33.A、向右一直拉动木块,弹簧会被拉得更长故A不符合题意;
B、向右一直拉动木块,超过弹簧的弹性范围,弹簧可能会被拉直,故B符合题意;
C、向右一直拉动木块,超过弹簧的弹性范围,弹簧会失去弹性,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弹簧会被拉坏,故C不符合题意。
34. 弦 由高变低 35.A 36.B 37.A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强弱主要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受物体自身大小、轻重、长短、粗细、松紧等相关。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
34.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受物体自身大小、轻重、长短、粗细、松紧等相关。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如果使用相同的力从细弦到粗弦依次弹拨琴弦,声音的变化是由高变低。
35.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用相同的力弹拨弦,发出声音最低的是最长的弦。故A正确。
36.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因此,发出声音越高的琴弦,说明它振动得越快。故B正确。
37.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立即停止。因此,当演奏家停止拨琴弦,琴声还能持续产生,这是因为琴弦还在振动,声音继续持续。故A正确。
38. 荤食 熟食 39.A 40.B 41. 采用按压法,将红烧狮子头在白纸上按压,观察白纸的变化; 白纸上留下油渍; 该食品中含有脂肪。 42.B
【解析】38.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荤食类食物和素食类食物,它们分别来自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还可以按照生熟分类分为熟食和生食。
39.蛋白质是人体肌肉,指甲,血液,皮肤,内脏,头发的形成的主要成分。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肉蛋奶和豆类的食品,一般而言来自于动物的蛋白质有较高的品质,含有充足的必须的氨基酸。
40.食物中的钠是一种无机盐,主要存在于食盐以及大多数食物中,是人体钠的主要来源,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调节体内水分、协同肌肉运动、辅助神经信息传递。
41.把一种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如果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说明这种食物里面含有脂肪。用红烧狮子头在白纸上擦一擦,会留下油迹,这说明红烧狮子头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42.淀粉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根据判断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加碘酒,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否则不含淀粉。在红烧狮子头上滴碘酒,通过标签上的配料信息,得知里面含有淀粉,那么滴了碘酒的狮子头会呈蓝紫色颜色。
43.A 44.B 45.B 46.不能 47.按住编钟
【详解】1.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所以加大敲击力度,声音更大,选A。
2.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编钟发出声音,自然是编钟在振动。
3.物体越短,声音越高,选B。
4.月球上环境属于真空,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
5.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消失,声音消失,可以立马按住编钟,使之停止振动。
48.D 49.A 50.C 51.B 52.B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48.不同的琴弦,琴弦越粗,振动速度会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图中4号琴弦最细,振动速度最快,发出的声音最高。故选D。
49.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如果演奏前发现1号琴弦声音偏高,将琴弦调松一些可以使声音低一些,把琴调准。故选A。
50.左手按住琴颈时,拨动琴弦后振动的部分是按压琴颈以下部分,按压琴颈以上部分不发生振动。故选C。
51.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同一根琴弦振动部分越长,声音越低。因此,演奏时,小明左手在4号琴弦从上往下按压,振动的琴弦越来越短一些,发出的声音越来越高一些。故选B。
52.根据对电话的认识可知,小明通过电话弹琴给奶奶听,奶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电波传播引起喇叭振动发出的。故选B。
53.振动 54.A 55.A 56.B 57.A 58.A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根据对不同动物发声器官的认识,哺乳动物一般靠声带的振动发声。
5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蜂鸣器发出声音,可以推断蜂鸣器肯定发生了振动;
5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小明听到蜂鸣器发出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传播的顺序是空气-注射器-空气-耳朵;
55.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蜂鸣器正常发声,往外拉活塞,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弱,主要是因为注射器内空气变稀薄;
56.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将蜂鸣器放入透明杯,杯口覆盖气球皮密封,气球皮上撒一些食盐,蜂鸣器发声时,食盐跳动说明气球皮在振动;
57.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换一个发声更强的蜂鸣器,观察到食盐跳得更高;
58.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根据对不同动物发声器官的认识,哺乳动物一般靠声带的振动发声,我们人体也有像气球皮一样感受到声音后会产生振动的器官,是声带。
59.C 60.A 61.B 62.A
【解析】59.读图可知,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是0.2N,图中指针所指的示数为1.2牛,故C正确。
60.A、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前,先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是正确的做法,故A正确;
B、测量的拉力不可以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最大值,否则容易损坏弹簧测力计,故B错误;
C、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持平,故C错误。
61.实验中,如果给纸盒安装上轮子,小车运动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因此这时测得向前拉动纸盒的力将变小。故B正确。
62.A、在鞋底刻上花纹,增大了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增大了摩擦力,A符合题意;
B、在车轮和轴之间安装滚珠轴承,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是减小摩擦力,B不符合题意;
C、在齿轮之间加润滑油,减小了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减小摩擦力,C不符合题意。
63. 明确问题 评估与改进 64.C 65. 66.A
【分析】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63.在设计和制作气球小车过程中,一般需要经历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等流程。
64.在研究气球小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气球吹得越大,小车行驶得越远。地面的粗糙程度、喷口大小都影响小车运动的距离。
65.图中小车气球向右喷气,产生的反冲力推动小车向左运动。
66.气球小车快速运动、气球小车将木块撞到远处都能证明气球小车具有能量,小车静止停在地面上不能证明气球小车具有能量。
67.C 68.B 69.C 70.B 71.B 72.A
【分析】了解重力小车的装置中,垫圈有重量,绳子对小车也可以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改变了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
67.拉动小车前进的动力来自垫圈的重力,通过绳子传递变成拉动小车运动的拉力。
68.从运动方式看,小车前进时与桌面产生的摩擦力是车轮滚动与桌面产生的滚动摩擦力。
69.在实验中,每组垫圈至少要做三次实验,并将三次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获得更多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70.在实验中,每个数据都不同,这是实验误差造成的,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
71.在实验中,不变的条件是运动距离,通过测量不同垫圈个数,运动时间的差异。
72.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判断要使小车运动起来,需要一定的力。小缆车受到的拉力越大,运动的速度就越快,实验的次数越多,获得的数据就越准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