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2——材料综合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科学课实验现象展示会用到投影机,它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
1.白天投影仪灯泡坏了,我们( )看到图像。
A.能 B.不能 C.不清楚
2.光线经过凸透镜,会发生( )现象。
A.反射 B.直射 C.折射
3.图片在凸透镜作用下,在屏幕上呈现( )的图像。
A.放大倒立 B.放大正立 C.一样大
4.结合上题的发现,实际展示中并没有把图片倒着放,根据第二幅图思考:这是________镜的作用,可以改变传播方向,大小_________。填“变或不变”
在三张20×15厘米的卡纸的中心点位置分别打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小孔,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卡纸之间的间隔约15厘米,保持所有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处,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5.用手电筒的光照射离你最近那张卡纸上的小孔。光会怎样行进?请在图中画出光的行进路线。
6.将靠近纸屏的卡纸向左移动约4厘米。继续用手电筒的光照射离你最近那张卡纸上的小孔。我们能在( )上看到光斑。
A.纸屏
B.靠近纸屏的卡纸
C.三张有孔卡纸中的中间那张卡纸
7.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我们发现光是沿 _________传播的。
8.如果将靠近手电筒的卡纸与没有孔的纸屏交换一下位置,会发生什么情况?( )
A.光会穿透纸屏继续沿小孔行进
B.光会被纸屏全部反射回去
C.光的传播路径会被中断
9.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说说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反映了一个什么科学道理?
2009年7月22日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们周围的人发现太阳被一个圆形的物体慢慢挡住了,直至全部遮住,白天变成了黑夜,后又慢慢恢复了的现象,整个过程持续了几小时。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0.这个现象中的光源是______。
11.这个遮住太阳的圆形物体,看起来与太阳差不多大,最有可能的是( )。
A.太阳 B.月亮 C.宇宙飞船 D.不明物体
12.下列选项与这个事件无关的是(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这个物体是不透明的
C.这是一个透明的物体 D.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13.老师告诉我们,上述天象实际是日食,下列图中属于日食产生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14.为了观察这个天象,有人在空旷的地方放了水盆,并在水盆里倒入墨汁,人通过水中的太阳来观察这个天象,请在如图中画出光的传播路线图。
如图所示,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手电筒照射玻璃、白纸和书本,在它们的前面放置一个杯子,请你认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5.在玻璃、白纸和书本后面观察到杯子的清楚程度是:
①在( )后面可以清楚看到杯子的细节;
②在( )后面可以看到杯子,但看不清细节;
③在( )后面看不到杯子。
A.玻璃 B.白纸 C.书本
16.此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光可以穿过( );②部分穿过( );③不能穿过( )。
A.玻璃 B.白纸 C.书本
17.我们能看见杯子是因为( )。
A.杯子自己会发光 B.杯子反射手电筒的光 C.我们眼睛能发光
18.光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时会发生( ),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A.折射 B.反射 C.直线传播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水利部发布的2020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填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69.2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28.15%,较2019年减少1.81万平方公里,即减幅0.67%,各省水土流失面积均呈减小趋势。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水土流失状况继续呈现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态势。这充分表明我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益持续发挥,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向好态势进一步稳固。
(1)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2020年水和风等因素对我国地表的__________作用呈下降趋势。(填“沉积”或“侵蚀”)
(2)针对监测结果,乐乐推测可能是地表植被覆盖率和土地坡度影响了水土流失情况,因此乐乐开展了以下研究,请根据乐乐的研究回答以下问题:
水流运动 径流的水流 径流中的泥沙量
A组 较快 较多 ( )
B组 较慢 ( ) 较少
①如图4所示,乐乐的研究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乐乐利用AB两组开展对比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1中,补充完成表格内容。
③针对研究问题分析实验现象,乐乐发现:___________组水土流失情况十分严重。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结合自己所学,请提出保护土壤的措施。(至少2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疆准噶尔盆地的西北边缘,有一处独特的地貌,当地人叫做魔鬼城。裸露的岩石被大自然雕琢得奇形怪状,有的像怪兽,有的像古堡。起伏的山坡上,布满着血红、湛蓝、洁白、橙黄的各色石子,平添了几许神秘色彩。每当风起,魔鬼城内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怪影迷离。气流穿梭在怪石之间,发出尖厉的声音,如狼嗥虎啸、鬼哭神号,情形十分恐怖。
20.从文中可以推测出,魔鬼城的环境条件是( )。
A.干旱少雨,植被稀少 B.干旱少雨,植被丰富 C.潮湿多雨,植被丰富
21.夜晚出现在魔鬼城中的声音的形成原因是( )
A.动物活动 B.石块滚动 C.空气流动
22.魔鬼城中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是由于________侵蚀的结果。
A.流水 B.风 C.冰川
23.魔鬼城山坡上的各种石子,它们的颜色是由________决定的。
A.石子的大小 B.石子的形状 C.所含的矿物
24.魔鬼城的地貌类型属于( )。
A.丹霞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雅丹地貌
下图是流水对土地的作用。
25.模拟实验发现水流速度最快的是(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26.从上游到下游,石头变化规律是( )。
A.从小到大 B.不变 C.从大到小
27.最容易发生泥土沉积的地方是(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为探究植物对侵蚀的影响,某小组准备了如下图所示的甲和乙两个土壤坡度相同的实验装置。
28.在用喷水壶向甲和乙两个装置中模拟降雨时,正确的方法是( )。
A.向甲中少喷水,向乙中多喷水
B.从不同的高度喷同样多的水
C.从相同的高度喷同样多的水
29.通过实验,该小组发现甲和乙两个装置中土壤侵蚀程度更大的是______。(填甲或乙)
30.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
了解古人如何利用流水来计时后,鹏鹏和小城一起制作了简易水钟。
31.他们发现水钟的滴水速度与( )无关。
A.水位的高低 B.液体的颜色 C.滴孔的直径
32.做好的简易水钟如图所示,他们将时间刻度标记在下面的瓶子上,发现刻度是( )的。
A.上疏下密 B.上密下疏 C.均匀
33.鹏鹏和小城分别做了滴漏实验,记录的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
漏斗装置 滴50毫升水用时 滴100毫升水用时 滴150毫升水用时
推测 实测 推测 实测
鹏鹏的 17秒 34秒 37秒 51秒 61秒
小城的 34秒 68秒 88秒 102秒 149秒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鹏鹏和小城的滴漏装置滴水速度变化情况是( )。A.保持不变 B.越来越快 C.越来越慢
34.在无风的条件下,鹏鹏在透明玻璃瓶中放入标有刻度的香,香上每个刻度间隔1厘米。点燃香,用秒表从0刻度开始计时,连续记录香燃烧到每一刻度所用的时间。小城用激光笔照射玻璃瓶(如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香燃烧相同长度所用的时间大致相等 B.香燃烧相同长度所用的时间相差很多
C.在香产生的烟雾充满玻璃瓶的过程中,可以越来越清晰地看到激光穿过玻璃瓶的路径
为了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某科学小组准备了三种不同长度的棉线进行研究活动,研究过程如下:不同长度的棉线:11厘米、15厘米、20厘米
15秒内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表
我选择的棉线长度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① 9 8 8 8
② 13 13 13 24
③ 18 18 19 18
35.摆在摆动时的计数方法应该是一个来回算__________次。
36.请根据材料中提供的棉线,选择正确的长度填入上面的表格中。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37.上表数据中,属于实验操作失误产生的数据是__________。
38.在“摆的研究”中,我们要采集很多数据,有时会出现错误或者有差异的数据,为了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选择老师的实验数据 B.多次测量 C.随意填写一个数据
39.该组同学想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实验中发现一分钟摆动了65次,这时他们应该__________。
某小组在制作“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的探究活动中,先后用相同的材料做了如下四个摆,并测得四个摆在一分钟内摆动的次数记录于下表。
实验 1号摆 2号摆 3号摆 4号摆
第一次 90次 70次 54次 55次
第二次 91次 71次 54次 54次
第三次 90次 71次 * * 54次
40.请推测实验记录表中* *处的数据最有可能是________。A.70次 B.55次 C.46次
41.假设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可以选择_______号摆和_______号摆进行对比实验,还以选择____________号摆和_______号摆进行对比实验。
42.如果选择3号摆和4号摆进行对比,是要研究以下哪个因素?
A.摆幅大小 B.摆绳长短 C.摆锤重量
43.由实验数据可得: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______,与摆锤重量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44.如果选择3号摆来制作一分种摆动60次的摆,需要如何操作?
荡秋千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项游艺活动,有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坐荡等,如图所示,笑笑、淘气、奇思三位小朋友一起玩荡秋千。
45.荡秋千的原理与我们学过的( )原理相同。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摆的原理
46.一分钟内,三位小朋友中________摆动次数最多,__________摆动次数最少。
47.淘气站在秋千上与坐在秋千上荡秋千相比较,他发现站着荡得快,理由是人站着时,他的________升高了,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则荡得快些。
48.奇思的妹妹也来玩荡秋千,她和姐姐坐在一个秋千上玩,那么奇思和妹妹一起荡秋千与自己一个人荡秋千相比,相当于摆的重量__________,摆的快慢_______。
材料分析题。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它是一种用可充电电池供电驱动雾化器,通过加热油舱中的烟油,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气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世界卫生组织专门对电子烟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对其加强管制,杜绝对青少年和非吸烟者产生危害。
很多电子烟的危害甚至比传统烟的危害还大。而一些不法商家却在校门口向学生兜售电子烟,严重危害了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49.假如你遇到便利店老板向低年级同学兜售电子烟的情况,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
A.电子烟很好看,自己也买一支试试
B.自己不买,也不关心低年级同学买不买
C.将电子烟的危害悄悄告诉低年级同学,事后将情况告诉家长和老师
50.电子烟主要造成的污染是( )。
A.水体污染 B.空气污染 C.噪音污染
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即大脑左半球控制右侧身体的运动,大脑右半球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人的大脑中,左半球偏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如数学、逻辑、语言、书写;右半球则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如音乐、绘画、情感、技艺等。
51.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知道,________偏理性,________偏感性。(填“左脑”或“右脑”)
52.某病人右侧肢体出现瘫痪症状,可能是他的________部分出现了问题。(填“左脑”或“右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7月23日,于日本东京召开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Games of the XXXII Olympiad)即2020年东京奥运动。2021年8月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秒83,以半决赛第一晋级决赛,同时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在两个多小时后的决赛中,苏炳添再次打开10秒大关,以9秒98的成绩获得第六名,创造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同时数据显示苏炳添前60米的成绩达到6秒29,苏新添获赞目前60米第一人,前无古人?
53.在每届奥运会期间,运动员们所居住的奥运村通常都有着严格的饮食和禁酒规定。因为人饮酒过量时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54.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心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运动的效果与目的。下列测量心率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借助听诊器 B.摸脉博 C.参考肺活量
55.对苏炳添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进行测量,得到如下数据:
项目 每分钟呼吸次数 每分钟心跳次数
平静时 12 40
100米跑后 28 106
分析数据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呼吸和心跳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并写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56.苏炳添是乐乐心中的偶像,乐乐想要增强自己的体质,请你为乐乐实现目标提供有效的建议。(至少两条)
下面是两位同学运动前后一分钟心跳和呼吸次数数据,根据数据回答。
两位同学 平静时每分钟心跳次数 运动1分钟后每分钟心跳次数 平静时每分钟呼吸次数 运动1分钟后每分钟心跳次数
甲 76次 123次 23次 45次
乙 65次 90次 20次 30次
57.这两位同学运动后相比,更气喘吁吁的是_______。
58.这两位同学中,经常运动的是_______。
59.运动1分钟后,人体心跳明显加快,这是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多,人体需要更多的_______,心跳也就逐渐加快,输送更多的_______。
60.平时爱运动的人,运动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的时间和平时不爱运动的人相比_______。(填“要长”、“要短”或“是一样的”)
61.为了保护好我们的心脏,我们应该怎么做?(至少3条)
为使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测。
62.小东测量肺活量时,深吸了一口气,此时氧气将由肺进入血液,再通过( )的力量推动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A.胃 B.肺 C.心脏
63.通过测量,小东的肺活量不及格,于是医生建议他( )。
A.加强体育锻炼 B.努力学习 C.多吃营养品
64.随后,小东进行了50米跑的检测,跑步结束后,小东的_________次数和_________次数明显加快。
65.小东听到哨声后做出跑步的动作,需要经过( )。
A.感受刺激→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作出反应
B.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
C.感受刺激→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作出反应
66.小东感觉最近压力比较大,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听一些舒缓的音乐 B.与人倾诉 C.乱发脾气
参考答案:
1.C 2.C 3.A 4. 平面 不变
【分析】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较厚的凸透镜则有望远、会聚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平行光线通过凹球面透镜发生偏折后,沿着散开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投射光线的同一侧交于F点,形成的是一虚焦点。
1.影子是人或物体遮住光线而投下的暗影。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白天投影仪灯泡坏了,我们不清楚看到图像。
2.经过透镜发生偏折是一种折射现象。
3.图片在凸透镜作用下,在屏幕上呈现放大倒立的图像。
4.结合上题的发现,实际展示中并没有把图片倒着放,根据图2思考:这是平面镜的作用,可以改变传播方向,大小不变。
5. 6.B 7.直线 8.B 9.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
5.用手电筒的光照射距离手电筒最近那张卡纸上的小孔,光会沿着直线穿过小孔,最终会落到纸屏上,形成光斑。如下图所示,图中红色箭头表示光的行进路线。
6.若将靠近纸屏的卡纸向左移动约4厘米,继续用手电筒的光照射距离手电筒最近那张卡纸上的小孔,我们可以看到光线穿过前面两张卡纸的小孔,在靠近纸屏的卡纸上看到光斑。故B正确。
7.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我们发现光是沿 直线传播的。
8.如果将靠近手电筒的卡纸与没有孔的纸屏交换一下位置,光线会被纸屏阻挡,会被纸屏反射回去,不能继续传播。故B正确。
9.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知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反映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0.太阳;(2)B;(3)C;(4)C; 11.B 12.C 13.C 14.
【分析】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10.根据描述,这个现象中的光源是太阳。
11.这个遮住太阳的圆形物体,看起来与太阳差不多大,最有可能的是月亮,太阳不可能遮挡自己,宇宙飞船体积太小,无法遮住太阳。
12.通过这个现象可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个物体是不透明的,且是运动的。
13.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所以下图中,只有C图中太阳、月球、地球在一条直线上,且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14.为了观察这个天象,有人在空旷的地方放了水盆,并在水盆里倒入墨汁,人通过水中的太阳来观察这个天象。光线照到水盆中,墨水反射的光进入人眼中。
15. A B C 16. A B C 17.B 18.A
【解析】15.光能穿过透明的物体以及薄的物体,不能穿过厚的不透明物体。所以在玻璃后面可以看清楚杯子的细节。在白纸后面可以看到杯子,但看不清细节。在书本后面看不到杯子。
16.光可以穿过玻璃,部分穿过白纸,不能穿过玻璃。
17.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或者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眼睛。杯子自身不发光,是杯子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眼睛。
18.光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时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19. 侵蚀 较多 较少 植被覆盖对侵蚀的影响 A 植被覆盖能够减缓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保护森林资源等
【详解】(1)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2020年水和风等因素对我国地表的侵蚀作用呈下降趋势,较2019年减少1.81万平方公里,即减幅0.67%。
(2)①如图所示,控制的变量是有无植被覆盖,研究问题是:植被覆盖对侵蚀的影响。
②利用AB两组开展对比实验,发现没有植被覆盖的A组,水流较快,水量较多,径流中的泥沙量较多;B组水流速度较慢,水量较少,径流中的泥沙量较少。
③针对研究问题分析实验现象,发现A组水土流失情况十分严重。这说明:植被覆盖能够减缓水土流失。
④结合自己所学,保护土壤的措施有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保护森林资源等。
20.A 21.C 22.B 23.C 24.C
【分析】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20.雅丹地貌是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从文中可以推测出,魔鬼城的环境条件是干旱少雨,植被稀少。
2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不同乐器发声原理不同。夜晚出现在“魔鬼城”的声音,是由于空气流动过程中,与物体摩擦振动发出的。
22.魔鬼城中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是由于风侵蚀的结果。
23.岩石经过岁月的沉积,会拥有各种形态。魔鬼城山坡上的各种石子,它们的颜色是由所含的矿物决定的。
2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魔鬼城的地貌类型属于雅丹地貌。
25.A 26.C 27.C
【分析】沉积:水流中所夹带的岩石、砂砾、泥土等在河床和海湾等低洼地带沉淀、淤积;也指这样沉下来的物质形成冲积层或自然的堆积物。
25.水流速度与河面的宽窄和水流的落差有关,河面的宽的地方水流流速较慢,窄的地方水流流速较快;落差大的地方水流流速较快,落差小的地方水流流速较慢,“河流对土地的作用”的实验示意图,上游的宽度小,水流速度最快。
26.上流水流比较急,落差大,鹅卵石停不下来,到了中游鹅卵石沉积下来。从上游到下游,石头变化规律是从大到小。
27.一般情况下,上游以冲刷为主,中游兼有冲刷和沉积,下游以沉积为主,图中,泥土最容易在下游沉积下来。
28.C 29.甲 30.有植物覆盖,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小;无植物覆盖,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大。
【分析】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28.本题属于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在用喷水壶向甲和乙两个装置中模拟降雨时,从相同的高度喷同样多的水。
29.通过实验,该小组发现甲和乙两个装置中土壤侵蚀程度更大的是无植物覆盖的甲土壤。
30.实验结论是有植物覆盖,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小;无植物覆盖,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大。
31.B 32.B 33.C 34.B
【分析】水钟的工作原理:水位会影响流速,要测时间就要保持水的流速相同。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水位高会使水压大,流速快;水位低,水的流速会变慢。
31.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和盛水容器的形状是否规则、滴水的速度是否均匀有关。水钟的滴水速度与水位的高低、滴孔的直径有关,与液体的颜色无关。
32.图中是一个简易的受水型水钟,计时0刻度在下面,且刻度间距从下往上逐渐减少,这是因为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
33.水钟是人类根据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这一特点制作的计时工具。水位高会使水压大,流速快;水位低,水的流速会变慢。依据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组的水流速度变化情况是越来越慢,所以C符合题意。
34.同一根香,燃烧相同长度所用的时间相等。在无风的条件下,鹏鹏在透明玻璃瓶中放入标有刻度的香,香上每个刻度间隔1厘米。点燃香,用秒表从0刻度开始计时,连续记录香燃烧到每一刻度所用的时间。小城用激光笔照射玻璃瓶(如图),我们会发现香燃烧相同长度所以的时间大致相等;在香产生的烟雾充满玻璃瓶的过程中,可以越来越清晰地看到激光穿过玻璃瓶的路径。B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35.1 36. 20 15 11 37.24 38.B 39.把摆线的长度变长
【分析】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和摆幅无关。
35.摆在摆动时的计数方法应该是一个来回算1次。
36.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第一个摆的摆动次数为20次,;第二个摆的摆动次数为15次;第三个摆的摆动次数为11次。
37.上表数据中,属于实验操作失误产生的数据是24。差距太大,所以是测量错了。
38.在“摆的研究”中,我们要采集很多数据,有时会出现错误或者有差异的数据,为了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多次测量。
39.该组同学想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实验中发现一分钟摆动了65次,需要让摆摆得慢一些,这时他们应该适当增加摆绳长度。
40.B 41. 1 2 1 3 42.C 43. 有关 无关 44.缩短摆绳长度
【分析】摆钟的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和摆幅无关。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就越慢,摆动的次数越少;反之,摆绳越短,摆动的就越快,摆动的次数越多。
40.从某小组在“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的探究活动实验记录表的数据可以看出,一分钟时间内,三次摆的摆动快慢分别是:1号摆摆动90次左右,2号摆摆动70次左右,3号摆第一次、第二次摆动都是54次,4号摆摆动54、55次。由此判断,各个摆的摆动周期是比较稳定的,3号摆第三次摆动次数最有可能是54次左右。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41.根据对比试验的条件要求,改变的条件只能有一个,其他所有条件都不能改变,因此,假设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有关,可以选择1号摆和2号摆进行对比实验,还以选择1号摆和3号摆行对比实验,因为1、2、3三个摆只有摆长不同,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
42.读图可知,图中3号摆与4号摆摆长相同,摆锤大小不同,如果选择3号摆和4号摆进行对比,是要研究摆锤重量对摆摆动周期的影响。故C正确,AB选项错误。
43.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与摆锤重量无关。
44.因为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动速度越慢,摆长越短,摆动速度越快。因此,如果选择3号摆来制作一分种摆动60次的摆,应该缩短摆绳长度。
45.C 46. 笑笑 奇思 47. 重心 摆长变短 48. 变大 不变
【分析】荡秋千的原理与我们学过的单摆的摆动原理相同。单摆具有等时性,摆动一次的时间,只由摆长来决定,不但跟摆动幅度的大小没关系,和摆锤的轻重也没有关系,只要摆长一定,摆动一次的时间就一定。
45.荡秋千的原理与我们学过的摆的原理相同。
46.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因此,一分钟内,笑笑摆动次数最多,奇思摆动次数最少。
47.摆长指单摆摆动圆弧的圆心到摆锤重心的距离,人站在秋千上时,重心下移,相当于摆长变短,则摆动速度变快。
48.单摆具有等时性,摆动速度与摆长有关,与摆锤重量无关,即一个人荡秋千与两个人荡千相比,秋千的摆动速度 不变。
49.C 50.B 51. 左脑 右脑 52.左脑
【分析】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小脑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负责人体许多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脑干能够控制呼吸和心跳。
49.我们还是小学生,不可以抽烟;商家也不可以兜售给未成年人研究。所以不法商家却在校门口向学生兜售电子烟,我们应该将电子烟的危害悄悄告诉低年级同学,事后将情况告诉家长和老师;
50.电子烟和传统的烟卷一样,主要造成的污染是空气污染;
51.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人的大脑中,左半球偏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如数学、逻辑、语言、书写;右半球则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如音乐、绘画、情感、技艺等。所以左脑偏理性,右脑偏感性。
52.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即大脑左半球控制右侧身体的运动,大脑右半球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所以某病人右侧肢体出现瘫痪症状,可能是他左脑的部分出现了问题。
53.B 54.C 55.增加;人体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明显加快是为了获得更多氧气,心跳明显加快是为了运输更多的氧气,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56.1、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作息上不要熬夜,要早睡早起;2、加强锻炼:可以多做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或者游泳,都能帮助增强体质。
【解析】53.大脑可以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小脑参与躯体平衡、肌肉张力的调节和躯体运动的协调等。脑干主要功能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人饮酒过量时走路摇晃,站立不稳,可见酒精影响了人体躯体平衡、运动协调等,可以判断酒精麻痹的是小脑。
54.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心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运动的效果与目的。我们可以借助听诊器、摸脉博的方法测量心率;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参考肺活量不能测量心率。
55.分析数据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呼吸和心跳会增加。人体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明显加快是为了获得更多氧气,心跳明显加快是为了运输更多的氧气,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56.苏炳添是乐乐心中的偶像,乐乐想要增强自己的体质,为乐乐实现目标提供有效的建议:1、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作息上不要熬夜,要早睡早起;2、加强锻炼:可以多做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或者游泳,都能帮助增强体质。
57.甲 58.乙 59. 氧气 血液 60.要短 61.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良好的睡眠等
【分析】心跳快慢与运动有关系。运动之后心跳次数和呼吸次数都会增加。
57.分析表中数据,甲运动1分钟后每分钟心跳次数123次,乙运动1分钟后每分钟心跳次数90次,所以甲运动后心跳次数变化大。
58.这两位同学中,经常运动的是乙。
59.运动1分钟后,人体心跳明显加快,这是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多,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输送更多的血液。
60.平时爱运动的人,运动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的时间和平时不爱运动的人相比要短。
61.为了保护好我们的心脏,我们应该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良好的睡眠是保证我们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
62.C 63.A 64. 心跳 呼吸 65.B 66.C
【解析】62.小东测量肺活量时,深吸了一口气,此时氧气将由肺进入血液,再通过心脏的力量推动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故C正确,AB选项错误。
63.A、加强体育锻炼是增大肺活量的重要措施,故A正确;B、努力学习对增大肺活量作用较小,故B错误;C、多吃营养品对增大肺活量作用较小,故C错误;
64.随后,小东进行了50米跑的检测,跑步结束后,经过剧烈运动,小东的心跳次数和呼吸次数会明显加快。
65.小东听到哨声后做出跑步的动作,需要经过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66.A.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可以缓解心里压力,故A不符合题意;B.与人倾诉可以宣泄心中的压力,故B不符合题意;C.乱发脾气不是缓解心理压力的科学做法,故C符合题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