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论教养》 课课练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恪守 自吹自擂 汲取
矫揉造作 箴言 随机应变
【答案】kè ;léi ;jí ;jiǎo ;zhēn ;yìnɡ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字音。“恪守”中的“恪”应读作“ kè”。“自吹自擂”中的“擂”应读作“ léi”。“汲取”中的“汲”应读作“jí”。“矫揉造作”中的“矫”应读作“jiǎo ”。“箴言”中的“箴”应读作“zhēn ”。“随机应变”中的“应”应读作“yìnɡ”。
故答案为:kè ;léi ;jí ;jiǎo ;zhēn ;yìnɡ
【点评】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根据拼音写汉字。
mào 然 疲惫不kān hán 养 大发雷tíng
gān gà shù 我直言 允nuò xùxù 叨叨
【答案】贸;堪;涵;霆;尴尬;恕;诺;絮絮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形近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字形。“mào然 ”应写作“冒然”;“疲惫不kān”应写作“疲惫不堪”;
“hán养 ”应写作“涵养”; “大发雷tíng”应写作“大发雷霆”;“gān gà”应写作“尴尬” ;“shù我直言”写作“恕我直言”;“ 允nuò”应写作“允诺”; “ xùxù叨叨”应写作“絮絮叨叨”。
故答案为:贸 ;堪 ;涵 ;霆 ;尴尬 ;恕 ;诺 ;絮絮。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区分多音字的字音,通过理解词义来区别字音。平时应多积累牢记,特别注意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到惊人的破坏。
B.学校的树荫下,一群附庸风雅的学生正安静地看着课外书。
C.随机应变是一种处事方式,也是一种智慧。
D.人们总是错误地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理所当然的。
【答案】B
【知识点】褒贬色彩辨析;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A:正确,随心所欲:随:任凭;欲:想要。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B:有误,附庸风雅: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C:正确,随机应变: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D:正确,理所当然:当然:应当如此。按道理应当这样。
故答案为:B。
【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众多球迷汇聚到“世界杯”举办地,谁都不能否认这不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B.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C.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召开,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桥梁,令人瞩目。
D.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它深刻的思想内涵。
【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
A:有误,否定不当,不合逻辑,“不会”应改为“会”;
B:有误,缺主语,可把“建设了”改为“建设的”;
C:有误,搭配不当,可把“的桥梁”去掉;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学生头脑中必须有常见病句类型的知识储备,并能准确判断出病句,采用排除法,把病句排除,确定正确答案。
5.下列说法最得体的一项是( )
A.端午节到了,小明到刚岀嫁的姑姑家接她回家过节,但又不知她家具体住在什么地方,于是见人就问:“喂,我姑姑家住在哪里?”
B.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鞋也没脱就往沙发上一躺,女儿见状,急忙端来热水,说:“妈妈,您累坏了,洗洗脚,去休息吧!”
C.同学们都在认真做作业,而小雷却无精打采地趴着,老师走过去轻轻地敲了敲桌子,提醒他该做作业了,他不耐烦地说:“我做不做作业关你什么事?你管得着吗?”
D.芳芳家住二楼,楼上的住户水龙头坏了,水流下来淋湿了芳芳堆在阳台上的蜂窝煤,她气冲冲地跑上去说:“哼!真没素质,淋坏了人家的煤也不管!”
【答案】B
【知识点】语言得体;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是否得体的辨析;要注意谦敬、语体、感彩是否恰当;
A:不得体;向人问路,首先打招呼要得体,用“请问”;其次应说明询问的人的确切姓名,把“我姑姑”改为“XXX”;
B:得体;
C:不得体;回答老师的话要有礼貌,不能用“关你什么事”“你管得着吗”等话,应有礼貌地陈述自己不做作业的原因,或接受老师的提醒;
D:不得体;直接指责邻居没素质,只能使邻里关系恶化;可以先向邻居说明水淋湿了自己的蜂窝煤,再关心邻居家水龙头漏水的问题,让邻居修好水龙头,也就解决了自己煤被淋湿的问题。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之得体能力。语言得体须注意以下五个方面:⑴注意对象、场合:①弄清事件,不能变更原意;②依据场合,变更称代; ③交代清楚时间、地点。⑵注意谦敬之别。敬辞:拜访、奉陪、失陪、恭候、包涵、劳驾、打扰、赐教、高见;谦辞:拙、愚、寒、小、犬;贵、高、赐、惠、光。⑶注意口语、书面语转换。⑷注意身份不同。⑸注意目的不同。
二、阅读
6.《论教养》中作者认为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知识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文章结尾部分作者论述:“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可见,作者认为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是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故答案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对于议论文的学习,要把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7.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论教养》作者在文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答案】举例论证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举例论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本文作者在首段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先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对比论述了怎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所以全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为对比论证。
故答案为:举例论证
【点评】考查论证方法。对于议论文的学习,要把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
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
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苏轼政治失意,兄弟分离,正是豁达的情怀让他将所有的抑郁惆怅融化在了清风明月之中,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与解放。从容淡定,能让我们在困境中超然忘我,使我们的精神得到升华,让我们的人生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从容淡定是一种修养。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从容淡定表现为“八风吹不动”。所谓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吹不动”意思是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称赞还是诽谤,都能泰然处之。
怎样才能做到从容淡定?中华民族的先贤志士为我们做出了诠释。正因为有远大的理想,诸葛亮才能做到淡泊宁静;正因为有豁达的胸襟,范仲淹才能做到宠辱不惊;正因为有深厚的爱国情怀,文天祥才能从容面对生死。
做到从容淡定,还需要有专注的精神。面对军阀混战,社会变革,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现实,著名学者胡适先生说:“这个世界乱纷纷,先把自己铸炼成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排除干扰,从容淡定,潜心治学,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使自己成为一位文化巨匠。
(选文有改动)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9.请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①苏轼政治失意,兄弟分离,正是豁达的情怀让他将所有的抑郁惆怅融化在了清风明月之中,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与解放。( )
②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 )
10.文中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11.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从容淡定?
【答案】8.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
9.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10.这个世界很混乱,我们不要为其所扰,应先致力于把自己铸造锤炼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11.做到从容淡定,需要有远大的理想、深厚的爱国情怀、豁达的胸襟和专注的精神。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中心论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论点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的题目、开头段、结尾段、中间,如果原文中没有明显的语句,则要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2)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答题格式: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作用。
(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即可。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①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②合理地概括信息;③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8.本题考查中心论点。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那么出现在文章中的中心论点一定是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的一个观点。我们在分析把握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时,可以根据论点的定义,先明确作者所要论述的问题,然后看一下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一个见解和主张。
9.本题考查论证方法。从“苏轼政治失意…”可以看出是以苏轼为例来证明“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有力的证明了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的观点。是举例论证;“庄子说:…”可以看出是引用庄子的话证明“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是道理论证。
10.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结合本段的论点“做到从容淡定,还需要有专注的精神”,再思考“把自己铸炼成器”的意思。
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找到最后两段很容易看出从四个角度论述。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学家规 树新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2.你所在的班级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关于家规的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每条不超过10个字)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诫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材料二 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训》中主张“人之爱子,当教之以孝悌忠信”。
材料三 “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
13.学校开展“中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① 一生之成败,皆关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曾国藩家书》
②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
14.下图是学校为配合本次活动而开展的“‘不剩饭,不剩菜’——文明餐桌行动”的宣传画,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并写出其寓意。(“约”字中间的一点是一粒米)
【答案】12.材料一:我国家规历史悠久(或“我国家规起源早”)。材料二:古代家规内容相近(或“古代家规重视伦理道德”)。材料三:古代家规影响深远(或“古代家规有积极影响”)。
13.(示例一)更喜欢第①条。理解: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的朋友是否贤德(贤能)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理由:它告诫我们对朋友要甄别筛选,谨慎交往。(示例二)更喜欢第②条。理解:在没下雨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理由:它告诫我们做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14.内容:画面由一双筷子和一个盘子组成,盘中有一个“约”字,“约”字中间的一点是一粒米。寓意:文明餐桌行动是我们共同的“约定”,节约要从我做起,从节约一粒米开始。
【知识点】漫画释义;材料探究;见解表述;把握诗歌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析】【点评】(1)探究题就是通过几则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而有所发现,进而写出探究的结果。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2)本题考查古诗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学生说那条都行,只要说出理解和理由即可
(3)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漫画题,可根据漫画构成要素,按照总分的顺序,联系现实,展开合理的联想,联系题干,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
12.本题考查内容概括。通读材料,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取主舍次进行概括即可。根据材料一“西周时期”“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可以概括为:我国家规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二“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可以概括为:古代家规内容相近。根据材料三“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可以概括为:古代家规影响深远。
13.解答此题时学生说那条都行,只要说出理解和理由即可。如:喜欢第①条。理解: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的朋友是否贤德(贤能)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理由:它告诫我们对朋友要甄别筛选,谨慎交往。更喜欢第②条。理解:在没下雨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理由:它告诫我们做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14.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仔细观察漫画,抓住漫画的特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内容,可由整体到局部依次描述,务必将图中信息概括完全。构图要素为:一双筷子,一个盘子,一个“约”字中间的一点是一粒米。寓意可以联系节约谈。
15.班级拟开展“说教养”主题演讲活动,请参考下列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不超过200字的演讲稿。
(材料一)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有教养的人必具有良好的外在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
(材料二)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傅雷)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利哈乔夫)
(材料三)周总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与身边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
李鸿章出使俄国,在公开场合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颜面尽失。
【答案】【参考例文】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什么是教养呢 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修养。有教养的人必具有良好的外在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周总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他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与身边的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做到待人谦虚、礼仪得体、遇困难不气馁、有成绩不骄傲。同学们,让我们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吧!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考查应用文的写作。演讲稿要依据活动主题“说教养”来确定表达的内容,可结合题目中的材料来写。写作时,尽可能地使用短句。演讲稿的特点:⑴针对性。演讲稿的内容是听众最关心、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表达方式也因人而易,十分注意效果。⑵鼓动性。演讲的目的是感动听众,说服听众,以情感人,激发共鸣,争取最好的宣传效果。⑶有声性。演讲稿要能将无声文字通过演讲者声情并茂的演讲变为有声语言。要好说、好听、好懂、好记,写得琅琅上口,讲得悦耳动听,通俗易懂,幽默风趣。
【点评】本题考查写演讲稿的能力。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 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因此写作时一定要注意演讲稿的特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论教养》 课课练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恪守 自吹自擂 汲取
矫揉造作 箴言 随机应变
2.根据拼音写汉字。
mào 然 疲惫不kān hán 养 大发雷tíng
gān gà shù 我直言 允nuò xùxù 叨叨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到惊人的破坏。
B.学校的树荫下,一群附庸风雅的学生正安静地看着课外书。
C.随机应变是一种处事方式,也是一种智慧。
D.人们总是错误地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理所当然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众多球迷汇聚到“世界杯”举办地,谁都不能否认这不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B.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C.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召开,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桥梁,令人瞩目。
D.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它深刻的思想内涵。
5.下列说法最得体的一项是( )
A.端午节到了,小明到刚岀嫁的姑姑家接她回家过节,但又不知她家具体住在什么地方,于是见人就问:“喂,我姑姑家住在哪里?”
B.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鞋也没脱就往沙发上一躺,女儿见状,急忙端来热水,说:“妈妈,您累坏了,洗洗脚,去休息吧!”
C.同学们都在认真做作业,而小雷却无精打采地趴着,老师走过去轻轻地敲了敲桌子,提醒他该做作业了,他不耐烦地说:“我做不做作业关你什么事?你管得着吗?”
D.芳芳家住二楼,楼上的住户水龙头坏了,水流下来淋湿了芳芳堆在阳台上的蜂窝煤,她气冲冲地跑上去说:“哼!真没素质,淋坏了人家的煤也不管!”
二、阅读
6.《论教养》中作者认为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是什么?
7.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论教养》作者在文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
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
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苏轼政治失意,兄弟分离,正是豁达的情怀让他将所有的抑郁惆怅融化在了清风明月之中,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与解放。从容淡定,能让我们在困境中超然忘我,使我们的精神得到升华,让我们的人生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从容淡定是一种修养。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从容淡定表现为“八风吹不动”。所谓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吹不动”意思是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称赞还是诽谤,都能泰然处之。
怎样才能做到从容淡定?中华民族的先贤志士为我们做出了诠释。正因为有远大的理想,诸葛亮才能做到淡泊宁静;正因为有豁达的胸襟,范仲淹才能做到宠辱不惊;正因为有深厚的爱国情怀,文天祥才能从容面对生死。
做到从容淡定,还需要有专注的精神。面对军阀混战,社会变革,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现实,著名学者胡适先生说:“这个世界乱纷纷,先把自己铸炼成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排除干扰,从容淡定,潜心治学,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使自己成为一位文化巨匠。
(选文有改动)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9.请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①苏轼政治失意,兄弟分离,正是豁达的情怀让他将所有的抑郁惆怅融化在了清风明月之中,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与解放。( )
②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 )
10.文中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11.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从容淡定?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学家规 树新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2.你所在的班级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关于家规的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每条不超过10个字)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诫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材料二 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训》中主张“人之爱子,当教之以孝悌忠信”。
材料三 “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
13.学校开展“中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① 一生之成败,皆关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曾国藩家书》
②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
14.下图是学校为配合本次活动而开展的“‘不剩饭,不剩菜’——文明餐桌行动”的宣传画,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并写出其寓意。(“约”字中间的一点是一粒米)
15.班级拟开展“说教养”主题演讲活动,请参考下列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不超过200字的演讲稿。
(材料一)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有教养的人必具有良好的外在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
(材料二)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傅雷)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利哈乔夫)
(材料三)周总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与身边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
李鸿章出使俄国,在公开场合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颜面尽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kè ;léi ;jí ;jiǎo ;zhēn ;yìnɡ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字音。“恪守”中的“恪”应读作“ kè”。“自吹自擂”中的“擂”应读作“ léi”。“汲取”中的“汲”应读作“jí”。“矫揉造作”中的“矫”应读作“jiǎo ”。“箴言”中的“箴”应读作“zhēn ”。“随机应变”中的“应”应读作“yìnɡ”。
故答案为:kè ;léi ;jí ;jiǎo ;zhēn ;yìnɡ
【点评】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答案】贸;堪;涵;霆;尴尬;恕;诺;絮絮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形近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字形。“mào然 ”应写作“冒然”;“疲惫不kān”应写作“疲惫不堪”;
“hán养 ”应写作“涵养”; “大发雷tíng”应写作“大发雷霆”;“gān gà”应写作“尴尬” ;“shù我直言”写作“恕我直言”;“ 允nuò”应写作“允诺”; “ xùxù叨叨”应写作“絮絮叨叨”。
故答案为:贸 ;堪 ;涵 ;霆 ;尴尬 ;恕 ;诺 ;絮絮。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区分多音字的字音,通过理解词义来区别字音。平时应多积累牢记,特别注意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
3.【答案】B
【知识点】褒贬色彩辨析;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A:正确,随心所欲:随:任凭;欲:想要。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B:有误,附庸风雅: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C:正确,随机应变: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D:正确,理所当然:当然:应当如此。按道理应当这样。
故答案为:B。
【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4.【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
A:有误,否定不当,不合逻辑,“不会”应改为“会”;
B:有误,缺主语,可把“建设了”改为“建设的”;
C:有误,搭配不当,可把“的桥梁”去掉;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学生头脑中必须有常见病句类型的知识储备,并能准确判断出病句,采用排除法,把病句排除,确定正确答案。
5.【答案】B
【知识点】语言得体;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是否得体的辨析;要注意谦敬、语体、感彩是否恰当;
A:不得体;向人问路,首先打招呼要得体,用“请问”;其次应说明询问的人的确切姓名,把“我姑姑”改为“XXX”;
B:得体;
C:不得体;回答老师的话要有礼貌,不能用“关你什么事”“你管得着吗”等话,应有礼貌地陈述自己不做作业的原因,或接受老师的提醒;
D:不得体;直接指责邻居没素质,只能使邻里关系恶化;可以先向邻居说明水淋湿了自己的蜂窝煤,再关心邻居家水龙头漏水的问题,让邻居修好水龙头,也就解决了自己煤被淋湿的问题。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之得体能力。语言得体须注意以下五个方面:⑴注意对象、场合:①弄清事件,不能变更原意;②依据场合,变更称代; ③交代清楚时间、地点。⑵注意谦敬之别。敬辞:拜访、奉陪、失陪、恭候、包涵、劳驾、打扰、赐教、高见;谦辞:拙、愚、寒、小、犬;贵、高、赐、惠、光。⑶注意口语、书面语转换。⑷注意身份不同。⑸注意目的不同。
6.【答案】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知识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文章结尾部分作者论述:“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可见,作者认为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是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故答案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对于议论文的学习,要把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7.【答案】举例论证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举例论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本文作者在首段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先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对比论述了怎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所以全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为对比论证。
故答案为:举例论证
【点评】考查论证方法。对于议论文的学习,要把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答案】8.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
9.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10.这个世界很混乱,我们不要为其所扰,应先致力于把自己铸造锤炼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11.做到从容淡定,需要有远大的理想、深厚的爱国情怀、豁达的胸襟和专注的精神。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中心论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论点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的题目、开头段、结尾段、中间,如果原文中没有明显的语句,则要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2)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答题格式: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作用。
(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即可。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①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②合理地概括信息;③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8.本题考查中心论点。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那么出现在文章中的中心论点一定是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的一个观点。我们在分析把握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时,可以根据论点的定义,先明确作者所要论述的问题,然后看一下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一个见解和主张。
9.本题考查论证方法。从“苏轼政治失意…”可以看出是以苏轼为例来证明“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有力的证明了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的观点。是举例论证;“庄子说:…”可以看出是引用庄子的话证明“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是道理论证。
10.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结合本段的论点“做到从容淡定,还需要有专注的精神”,再思考“把自己铸炼成器”的意思。
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找到最后两段很容易看出从四个角度论述。
【答案】12.材料一:我国家规历史悠久(或“我国家规起源早”)。材料二:古代家规内容相近(或“古代家规重视伦理道德”)。材料三:古代家规影响深远(或“古代家规有积极影响”)。
13.(示例一)更喜欢第①条。理解: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的朋友是否贤德(贤能)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理由:它告诫我们对朋友要甄别筛选,谨慎交往。(示例二)更喜欢第②条。理解:在没下雨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理由:它告诫我们做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14.内容:画面由一双筷子和一个盘子组成,盘中有一个“约”字,“约”字中间的一点是一粒米。寓意:文明餐桌行动是我们共同的“约定”,节约要从我做起,从节约一粒米开始。
【知识点】漫画释义;材料探究;见解表述;把握诗歌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析】【点评】(1)探究题就是通过几则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而有所发现,进而写出探究的结果。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2)本题考查古诗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学生说那条都行,只要说出理解和理由即可
(3)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漫画题,可根据漫画构成要素,按照总分的顺序,联系现实,展开合理的联想,联系题干,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
12.本题考查内容概括。通读材料,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取主舍次进行概括即可。根据材料一“西周时期”“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可以概括为:我国家规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二“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可以概括为:古代家规内容相近。根据材料三“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可以概括为:古代家规影响深远。
13.解答此题时学生说那条都行,只要说出理解和理由即可。如:喜欢第①条。理解: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的朋友是否贤德(贤能)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理由:它告诫我们对朋友要甄别筛选,谨慎交往。更喜欢第②条。理解:在没下雨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理由:它告诫我们做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14.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仔细观察漫画,抓住漫画的特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内容,可由整体到局部依次描述,务必将图中信息概括完全。构图要素为:一双筷子,一个盘子,一个“约”字中间的一点是一粒米。寓意可以联系节约谈。
15.【答案】【参考例文】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什么是教养呢 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修养。有教养的人必具有良好的外在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周总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他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与身边的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做到待人谦虚、礼仪得体、遇困难不气馁、有成绩不骄傲。同学们,让我们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吧!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考查应用文的写作。演讲稿要依据活动主题“说教养”来确定表达的内容,可结合题目中的材料来写。写作时,尽可能地使用短句。演讲稿的特点:⑴针对性。演讲稿的内容是听众最关心、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表达方式也因人而易,十分注意效果。⑵鼓动性。演讲的目的是感动听众,说服听众,以情感人,激发共鸣,争取最好的宣传效果。⑶有声性。演讲稿要能将无声文字通过演讲者声情并茂的演讲变为有声语言。要好说、好听、好懂、好记,写得琅琅上口,讲得悦耳动听,通俗易懂,幽默风趣。
【点评】本题考查写演讲稿的能力。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 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因此写作时一定要注意演讲稿的特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