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28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一、单选题
1.(2022·赤峰)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结论描述不恰当的是( )
A.图甲对照实验中I号叶片证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B.图甲对照实验中Ⅱ号叶片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图乙装置证明:二氧化碳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的原料
D.图丙装置证明: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2022·凉山)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种子的呼吸作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乙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排出的气体能让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燃烧的蜡烛放入丁装置里,火焰立刻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放出了二氧化碳
3.(2022·眉山)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分别于早晨、中午、傍晚、深夜四个时间段在同一株绿色植物上摘下生长部位、生长期及长势大小相同的四片绿叶,经酒精脱色处理后,分别滴加等量的碘液进行染色处理。其中染色最深的应该是哪个时间段摘取的叶片( )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D.深夜
4.(2022·晋中)将一植物枝条按如图所示进行处理后,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5.(2022·永州)以下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联的公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水有机物+②①+水+能量
A.公式中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
B.公式中②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C.减少物质①,公式中的有机物一定会增加
D.公式中的能量是通过分解有机物释放出来的
6.(2022·聊城)为提高玉米产量,研究人员对其种植密度进行研究,玉米的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点为玉米最合适的种植密度
B.种植密度为d时,玉米的产量最高
C.种植密度越大,玉米积累的有机物越多
D.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光合作用的强度不断增强
7.(2022·呼和浩特)下列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四个装置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光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B.该实验需要其他植物作对照实验 C.验证绿叶在光下释放氧气 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A B.B C.C D.D
8.(2022·宜昌)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B.乙实验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丙实验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D.丁实验说明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二、填空题
9.(2022·荆州)为使“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获得良好的效果,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塑料袋的颜色最好为 。
三、综合题
10.(2022·广安)水蜜桃果香味甜,深受人们喜爱。图甲为桃花结构示意图,图乙为图甲的部分结构放大图,图丙为A、B两地的昼夜平均温度。已知水蜜桃果实生长发育期间,A地比B地的光照时间更长,光照强度更强,请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时段 A地 B地
白天 29℃ 25℃
夜晚 10℃ 13℃
(1)为保持某桃树的优良性状,通常采用 、扦插和压条等方法来培育新个体。
(2)移栽桃树幼苗多选择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去掉部分枝叶,其目的是减弱 作用,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3)由图甲可知桃花的类型为 。(选填“单性花”或“两性花”)
(4)水蜜桃的果肉是由图乙中[ ] 发育而来。
(5)若A、B两地均种植同一品种水蜜桃,则 地的水蜜桃更甜。
11.(2022·恩施)下图中,甲是桃花结构示意图,乙表示桃树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产生氧气与消耗氧气的情况(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三个点,D为横轴上的点。请分析回答:
(1)甲中,数字 所示结构是桃花的主要部分,桃的果实是由数字 所示结构发育而成。
(2)乙中A点植物进行的与消耗氧气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
(3)乙中B点表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此时植物消耗氧气量 产生氧气量(选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4)乙中C点时植物还能进行蒸腾作用,可以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水分主要通过叶片的 散失。
(5)如果要提高大棚中农作物的产量,请根据图乙所示的关系提一条建议: 。
12.(2022·北部湾)乡村振兴需要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建造现代化大棚种植有机蔬菜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下图表示发生在有机蔬菜叶肉细胞中的某些生理活动,A是某种细胞结构,①、②分别表示不同的气体。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二氧化碳,在A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②是 。
(2)有机蔬菜白天储存的有机物不断增多,说明白天光合作用强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在大棚中安装能释放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助于提高有机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
(3)在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有机蔬菜的自动灌溉。有机蔬菜的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4)请从利用光能的角度,提出一条提高大棚有机蔬菜产量的具体措施: 。
四、实验探究题
13.(2022·恩施)二氧化碳能引起溴麝香草酚蓝测试溶液(以下简称“测试溶液”)的颜色变化。其原理是:当测试溶液中二氧化碳量增多时呈黄色,测试溶液中二氧化碳量减少时呈蓝绿色。生物小组的同学们依据这一原理探究“金鱼藻光合作用是否吸收二氧化碳”。操作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回答问题:
(1)向水槽内的测试溶液中吹气1分钟,溶液变为黄色,说明人体的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金鱼藻能够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该过程在细胞的 内进行。
(3)将水槽中黄色的测试溶液等分到盛有金鱼藻且容积较大的甲、乙锥形瓶,密封后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中。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甲瓶溶液变成蓝绿色,乙瓶溶液依然是黄色。比较甲、乙两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4)有人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甲装置测试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为此该小组同学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补充了一组实验。请你完善实验方案:向测试溶液中吹入气体至变为黄色,
14.(2022·眉山)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麦的种子和幼苗开展了相关实验。图一表示用小麦种子验证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二中的①②③表示小麦幼苗的某些生理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装置中,甲锥形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乙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丁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2)图二所示的小麦幼苗生理活动中,①表示 ,其主要场所是 ;②表示 ,其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片的 ;③表示 ,其场所是 。
(3)为验证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能合成淀粉,首先应该将小麦幼苗进行相应的处理是 ,再用黑纸片将叶片Ⅰ的b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后置于光照条件培养,一段时间后从小麦幼苗摘下叶片Ⅰ,经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能变蓝的是叶片Ⅰ的 部分。
15.(2022·齐齐哈尔)利用下列实验装置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把装置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一天后进行观察),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装置A:甲瓶内温度计示数高于乙瓶内温度计示数,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 (填“储存”或“释放”)能量。
(2)装置B:打开阀门使种子萌发时产生的气体进入试管,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 ,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
(3)装置C: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内立即熄灭,放进乙瓶内继续燃烧,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吸收 。
16.(2022·新疆)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1是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图,图2是植物某器官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瓶中种子萌发时,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加强,使瓶内 气体浓度增大,此气体沿着玻璃管进入玻璃罩,促使幼苗制造更多的 和氧气。
(2)图1中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图1玻璃罩内壁上密布小水珠,这是幼苗蒸腾作用的结果。图2中 (填序号)既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图甲对照实验中I号,部分叶片遮光,还有部分叶片没有遮光,这样处理可以形成见光和不见光两部的对照实验。所以此实验的变量是光。验证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A不符合题意。
B.图甲对照实验中Ⅱ号白斑叶,白斑叶的绿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叶绿体,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白色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色。所以实验选取Ⅱ号白斑叶做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B不符合题意。
C.种子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新鲜种子,放出的气体能使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因此证明了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符合题意。
D.图丙装置a有叶片,b无叶片。通过实验证明: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答案】D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B.甲、乙两个装置都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实验前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和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B不符合题意。
CD.丙、丁两个装置中放的都是能萌发的种子,种子萌发时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的蜡烛放入丁装置里,火焰立刻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消耗了氧气,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植物在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是消耗有机物。傍晚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淀粉),所以滴上碘液,颜色最深;深夜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一些有机物(淀粉),所以滴上碘液,颜色不会很深。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4.【答案】B
【知识点】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将一植物枝条按图中所示进行处理后,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细胞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体在任何时候都要进行呼吸作用,以便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5.【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A不符合题意。
B、公式中②表示的物质是氧气,B不符合题意。
C、物质①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二氧化碳,公式中的有机物一定会增加,C不符合题意。
D、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通过呼吸作用将细胞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来利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6.【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种植密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差最大,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此时光合作用效率最高,能充分地利用太阳能,即为玉米的合理密植,A符合题意。
B.种植密度为b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玉米的产量最高,而种植密度为d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当,光合作用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被呼吸作用完全消耗,有机物不能得以积累,因此玉米产量不会最高,B不符合题意。
CD.从图示可看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呼吸作用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应该是先增强后保持不变,因此种植密度适中,玉米的有机物积累才最多,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7.【答案】B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此装置内盛有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解不稳定,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能够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随着光照强度不同,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也不同,导致移液管内液面位置处在不同位置,此实验可以探究光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此题装置可以用玻璃瓶内植物的叶片和玻璃瓶外植物的叶片进行对照,不需要其他植物作对照实验,B符合题意。
C、氧气有助燃的性质,装置中试管内收集的气体能够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复燃,可以验证绿叶在光下释放氧气,C不符合题意。
D、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表明产生气体是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8.【答案】A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甲装置都要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阻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利用呼吸作用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A符合题意。
B.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管内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猛烈的燃烧起来。原因是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重新燃烧,表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B不符合题意。
C.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不符合题意。
D.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消耗彻底,防止影响实验);
②部分遮光: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的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③脱色:光照数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隔水加热(需要“隔水”的原因是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④清水漂洗;
⑤染色:滴加碘液染色(检测有无淀粉生成,淀粉是光合作用产物,遇碘变蓝色); 观察现象之前,用清水冲掉碘液的目的是碘液本身有颜色,防止影响观察效果;
⑥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遮光部分不变蓝色,见光部分变蓝色; 说明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
9.【答案】黑色
【知识点】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通过分析知道绿色植物在光下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这样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就会被光合作用消耗掉,图中塑料袋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不大,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化就不会很明显。要想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只有防止它同时进行光合作用,这样就只能对其进行遮光。所以图中的塑料袋最好为遮光性能最好的黑色。
故答案为:黑色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0.【答案】(1)嫁接
(2)蒸腾
(3)两性花
(4)③;子房壁
(5)A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类型;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扦插、嫁接和压条等繁殖方式都没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后代可以保持与亲本一致的优良性状。所以,为保持某桃树的优良性状,通常采用嫁接、扦插和压条等方法来培育新个体。
(2)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光照、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在移栽植物时,为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应尽量保护植物的根部、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带土移栽;②去掉部分枝条和叶片;③在傍晚或阴天移栽。所以,移栽桃树幼苗多选择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去掉部分枝叶,其目的是减弱蒸腾作用,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3)根据雄蕊和雌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单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两性花。所以,由图甲可知桃花具有雌蕊和雄蕊,属于两性花。
(4)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所以,水蜜桃的果肉属于果皮,是由图乙中[③]子房壁发育而来。
(5)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机物少。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昼夜温差越大,植物体内的有机物积累越多,果实积累的糖分多。所以,若A、B两地均种植同一品种水蜜桃,由于A地区的昼夜温差更大(29℃-10℃=19℃),则A地的水蜜桃更甜。
【分析】图甲是花的结构,图乙中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壁、④胚珠。
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11.【答案】(1)⑥⑦或⑦⑥;⑤
(2)呼吸作用
(3)等于
(4)气孔
(5)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呼吸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花蕊由⑦雌蕊和⑥雄蕊组成,雄蕊的花药里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里含有许多一枚或数枚胚珠。⑤子房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内的胚珠最终发育成种子,而子房和胚珠的发育前还需要传粉过程,传粉指的是植物成熟后,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所以,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称为呼吸作用。题图乙的A点, 植物消耗的氧气量达到最大值,故此时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3)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始终进行的生理活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体的光合作用逐渐增强。B点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该点表示植物消耗和产生氧气的量是相等的,此时表现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4)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5)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有机物合成,储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要想大棚农作物增产,就是要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制造更多的有机物。同时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损耗。
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题图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但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光合速率的增加变慢,直到不再增加;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分析】图甲中:①花药,②花丝,③柱头,④花柱,⑤子房,⑥雄蕊,⑦雌蕊,⑧萼片,⑨花瓣。
(1)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2)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2.【答案】(1)呼吸作用;氧气
(2)大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蒸腾作用
(4)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 (1)由分析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①进入叶绿体,②从叶绿体出来,所以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在线粒体中进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①氧气进入A,②二氧化碳从A出来,由此可知,A是线粒体,在A线粒体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
(2)有机蔬菜在白天光照充足且光照时间长,其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即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的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所以,有机蔬菜在白天储存的有机物不断增多。由分析可知,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在大棚中安装能释放二氧化碳的装置,就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二氧化碳,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提高蔬菜产量。
(3)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其中一部分被植物体利用,其余的绝大部分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吸收叶片周围的热量,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由此可知,有机蔬菜的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因此要提高大棚有机蔬菜的产量,可以从利用光能的角度考虑,比如可以适当延长大棚内的光照时间,光照时间越长,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也可以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大棚有机蔬菜产量。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13.【答案】(1)二氧化碳或CO2
(2)光照与黑暗;叶绿体
(3)金鱼藻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4)准备容积较大的甲、丙锥形瓶,甲中放入金鱼藻,乙为空瓶,将水槽中黄色的测试溶液等分到甲、丙锥形瓶中,密封后都放在阳光下,静置一段时间观察记录现象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当测试溶液中二氧化碳量增多时呈黄色,测试溶液中二氧化碳量减少时呈蓝绿色,向水槽内的测试溶液中吹气1分钟,溶液变为黄色,说明人体的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将两个装置分别放在光照和黑暗的两种环境中,其它条件都相同,所以实验变量是光照和黑暗。金鱼藻能够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该过程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在细胞的叶绿体内进行的。
(3)密封后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中,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甲瓶溶液变成蓝绿色,乙瓶溶液依然是黄色,说明甲装置中二氧化碳减少,所以可以得出结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
(4)要研究光照是否会引起测试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需要设计对照实验,且变量唯一,所以实验方案:向测试溶液中吹入气体至变为黄色,准备容积较大的甲、丙锥形瓶,甲中放入金鱼藻,乙为空瓶,将水槽中黄色的测试溶液等分到甲、丙锥形瓶中,密封后都放在阳光下,静置一段时间观察记录现象。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4.【答案】(1)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完全吸收;证明小麦种子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2)呼吸作用;线粒体;蒸腾作用;气孔;光合作用;叶绿体
(3)饥饿处理(或暗处理或放置在黑暗中一段时间);a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图一装置中,要证明种子萌发过程产生了二氧化碳,则需要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净。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所以,结合题图可知:甲锥形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乙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完全吸收,而丁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证明小麦种子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结合分析可知,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2)结合分析和图二可知:①过程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因此①表示呼吸作用,其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能够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使水分由根部上升到叶,因此②表示蒸腾作用,其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片的气孔;③过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③表示光合作用,其场所是叶绿体。
(3)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为验证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能合成淀粉,首先应该将小麦幼苗进行相应的处理是饥饿处理(或暗处理或放置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再用黑纸片将叶片Ⅰ的b部分进行遮光处理,与未遮光处理的叶片部分唯一不同的是变量光,形成对照实验;然后把幼苗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叶片Ⅰ,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片Ⅰ的b处的现象是叶片不变蓝,表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形成,表明光合作用需要光。见光的叶片a部分变蓝,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从而得出实验结论:植物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光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15.【答案】(1)释放
(2)浑浊或混浊
(3)氧气
【知识点】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 (1)装置A中: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这样甲乙两瓶形成对照实验。呼吸作用进行的条件是具有生命力的种子。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释放出的能量供给种子的各项生理活动的利用,同时一部分能量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故甲瓶内的温度计示数会升高。乙瓶内的种子煮熟后,失去了生命力,无法进行呼吸作用,无热量散失,温度计示数不会升高。所以,甲瓶内温度计示数高于乙瓶内温度计示数,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2)装置B中:种子萌发时,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打开阀门使种子萌发时产生的气体进入试管,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
(3)装置C中: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只要是活细胞就要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所以,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内立即熄灭,放进乙瓶内继续燃烧,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分析】植物细胞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16.【答案】(1)二氧化碳;有机物
(2)叶
(3)③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气孔;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会释放二氧化碳,而进行光合作用则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所以图1瓶中种子萌发时,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加强,使瓶内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大,此气体沿着玻璃管进入玻璃罩,促使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和氧气。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因为叶片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3)图2中①表皮、②叶脉、③气孔,其中气孔既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有机物;(2)叶;(3)③。
【分析】绿色植物有三大生理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水分以水蒸气状态从植物体表面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1 / 1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28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一、单选题
1.(2022·赤峰)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结论描述不恰当的是( )
A.图甲对照实验中I号叶片证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B.图甲对照实验中Ⅱ号叶片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图乙装置证明:二氧化碳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的原料
D.图丙装置证明: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图甲对照实验中I号,部分叶片遮光,还有部分叶片没有遮光,这样处理可以形成见光和不见光两部的对照实验。所以此实验的变量是光。验证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A不符合题意。
B.图甲对照实验中Ⅱ号白斑叶,白斑叶的绿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叶绿体,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白色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色。所以实验选取Ⅱ号白斑叶做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B不符合题意。
C.种子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新鲜种子,放出的气体能使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因此证明了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符合题意。
D.图丙装置a有叶片,b无叶片。通过实验证明: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2022·凉山)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种子的呼吸作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乙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排出的气体能让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燃烧的蜡烛放入丁装置里,火焰立刻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放出了二氧化碳
【答案】D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B.甲、乙两个装置都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实验前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和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B不符合题意。
CD.丙、丁两个装置中放的都是能萌发的种子,种子萌发时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的蜡烛放入丁装置里,火焰立刻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消耗了氧气,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2022·眉山)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分别于早晨、中午、傍晚、深夜四个时间段在同一株绿色植物上摘下生长部位、生长期及长势大小相同的四片绿叶,经酒精脱色处理后,分别滴加等量的碘液进行染色处理。其中染色最深的应该是哪个时间段摘取的叶片( )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D.深夜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植物在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是消耗有机物。傍晚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淀粉),所以滴上碘液,颜色最深;深夜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一些有机物(淀粉),所以滴上碘液,颜色不会很深。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4.(2022·晋中)将一植物枝条按如图所示进行处理后,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答案】B
【知识点】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将一植物枝条按图中所示进行处理后,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细胞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体在任何时候都要进行呼吸作用,以便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5.(2022·永州)以下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联的公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水有机物+②①+水+能量
A.公式中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
B.公式中②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C.减少物质①,公式中的有机物一定会增加
D.公式中的能量是通过分解有机物释放出来的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A不符合题意。
B、公式中②表示的物质是氧气,B不符合题意。
C、物质①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二氧化碳,公式中的有机物一定会增加,C不符合题意。
D、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通过呼吸作用将细胞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来利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6.(2022·聊城)为提高玉米产量,研究人员对其种植密度进行研究,玉米的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点为玉米最合适的种植密度
B.种植密度为d时,玉米的产量最高
C.种植密度越大,玉米积累的有机物越多
D.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光合作用的强度不断增强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种植密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差最大,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此时光合作用效率最高,能充分地利用太阳能,即为玉米的合理密植,A符合题意。
B.种植密度为b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玉米的产量最高,而种植密度为d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当,光合作用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被呼吸作用完全消耗,有机物不能得以积累,因此玉米产量不会最高,B不符合题意。
CD.从图示可看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呼吸作用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应该是先增强后保持不变,因此种植密度适中,玉米的有机物积累才最多,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7.(2022·呼和浩特)下列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四个装置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光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B.该实验需要其他植物作对照实验 C.验证绿叶在光下释放氧气 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此装置内盛有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解不稳定,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能够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随着光照强度不同,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也不同,导致移液管内液面位置处在不同位置,此实验可以探究光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此题装置可以用玻璃瓶内植物的叶片和玻璃瓶外植物的叶片进行对照,不需要其他植物作对照实验,B符合题意。
C、氧气有助燃的性质,装置中试管内收集的气体能够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复燃,可以验证绿叶在光下释放氧气,C不符合题意。
D、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表明产生气体是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8.(2022·宜昌)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B.乙实验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丙实验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D.丁实验说明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答案】A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甲装置都要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阻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利用呼吸作用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A符合题意。
B.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管内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猛烈的燃烧起来。原因是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重新燃烧,表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B不符合题意。
C.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不符合题意。
D.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消耗彻底,防止影响实验);
②部分遮光: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的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③脱色:光照数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隔水加热(需要“隔水”的原因是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④清水漂洗;
⑤染色:滴加碘液染色(检测有无淀粉生成,淀粉是光合作用产物,遇碘变蓝色); 观察现象之前,用清水冲掉碘液的目的是碘液本身有颜色,防止影响观察效果;
⑥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遮光部分不变蓝色,见光部分变蓝色; 说明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
二、填空题
9.(2022·荆州)为使“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获得良好的效果,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塑料袋的颜色最好为 。
【答案】黑色
【知识点】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通过分析知道绿色植物在光下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这样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就会被光合作用消耗掉,图中塑料袋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不大,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化就不会很明显。要想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只有防止它同时进行光合作用,这样就只能对其进行遮光。所以图中的塑料袋最好为遮光性能最好的黑色。
故答案为:黑色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三、综合题
10.(2022·广安)水蜜桃果香味甜,深受人们喜爱。图甲为桃花结构示意图,图乙为图甲的部分结构放大图,图丙为A、B两地的昼夜平均温度。已知水蜜桃果实生长发育期间,A地比B地的光照时间更长,光照强度更强,请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时段 A地 B地
白天 29℃ 25℃
夜晚 10℃ 13℃
(1)为保持某桃树的优良性状,通常采用 、扦插和压条等方法来培育新个体。
(2)移栽桃树幼苗多选择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去掉部分枝叶,其目的是减弱 作用,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3)由图甲可知桃花的类型为 。(选填“单性花”或“两性花”)
(4)水蜜桃的果肉是由图乙中[ ] 发育而来。
(5)若A、B两地均种植同一品种水蜜桃,则 地的水蜜桃更甜。
【答案】(1)嫁接
(2)蒸腾
(3)两性花
(4)③;子房壁
(5)A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类型;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扦插、嫁接和压条等繁殖方式都没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后代可以保持与亲本一致的优良性状。所以,为保持某桃树的优良性状,通常采用嫁接、扦插和压条等方法来培育新个体。
(2)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光照、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在移栽植物时,为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应尽量保护植物的根部、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带土移栽;②去掉部分枝条和叶片;③在傍晚或阴天移栽。所以,移栽桃树幼苗多选择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去掉部分枝叶,其目的是减弱蒸腾作用,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3)根据雄蕊和雌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单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两性花。所以,由图甲可知桃花具有雌蕊和雄蕊,属于两性花。
(4)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所以,水蜜桃的果肉属于果皮,是由图乙中[③]子房壁发育而来。
(5)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机物少。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昼夜温差越大,植物体内的有机物积累越多,果实积累的糖分多。所以,若A、B两地均种植同一品种水蜜桃,由于A地区的昼夜温差更大(29℃-10℃=19℃),则A地的水蜜桃更甜。
【分析】图甲是花的结构,图乙中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壁、④胚珠。
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11.(2022·恩施)下图中,甲是桃花结构示意图,乙表示桃树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产生氧气与消耗氧气的情况(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三个点,D为横轴上的点。请分析回答:
(1)甲中,数字 所示结构是桃花的主要部分,桃的果实是由数字 所示结构发育而成。
(2)乙中A点植物进行的与消耗氧气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
(3)乙中B点表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此时植物消耗氧气量 产生氧气量(选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4)乙中C点时植物还能进行蒸腾作用,可以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水分主要通过叶片的 散失。
(5)如果要提高大棚中农作物的产量,请根据图乙所示的关系提一条建议: 。
【答案】(1)⑥⑦或⑦⑥;⑤
(2)呼吸作用
(3)等于
(4)气孔
(5)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呼吸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花蕊由⑦雌蕊和⑥雄蕊组成,雄蕊的花药里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里含有许多一枚或数枚胚珠。⑤子房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内的胚珠最终发育成种子,而子房和胚珠的发育前还需要传粉过程,传粉指的是植物成熟后,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所以,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称为呼吸作用。题图乙的A点, 植物消耗的氧气量达到最大值,故此时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3)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始终进行的生理活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体的光合作用逐渐增强。B点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该点表示植物消耗和产生氧气的量是相等的,此时表现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4)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5)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有机物合成,储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要想大棚农作物增产,就是要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制造更多的有机物。同时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损耗。
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题图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但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光合速率的增加变慢,直到不再增加;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分析】图甲中:①花药,②花丝,③柱头,④花柱,⑤子房,⑥雄蕊,⑦雌蕊,⑧萼片,⑨花瓣。
(1)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2)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2.(2022·北部湾)乡村振兴需要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建造现代化大棚种植有机蔬菜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下图表示发生在有机蔬菜叶肉细胞中的某些生理活动,A是某种细胞结构,①、②分别表示不同的气体。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二氧化碳,在A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②是 。
(2)有机蔬菜白天储存的有机物不断增多,说明白天光合作用强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在大棚中安装能释放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助于提高有机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
(3)在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有机蔬菜的自动灌溉。有机蔬菜的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4)请从利用光能的角度,提出一条提高大棚有机蔬菜产量的具体措施: 。
【答案】(1)呼吸作用;氧气
(2)大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蒸腾作用
(4)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 (1)由分析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①进入叶绿体,②从叶绿体出来,所以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在线粒体中进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①氧气进入A,②二氧化碳从A出来,由此可知,A是线粒体,在A线粒体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
(2)有机蔬菜在白天光照充足且光照时间长,其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即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的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所以,有机蔬菜在白天储存的有机物不断增多。由分析可知,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在大棚中安装能释放二氧化碳的装置,就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二氧化碳,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提高蔬菜产量。
(3)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其中一部分被植物体利用,其余的绝大部分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吸收叶片周围的热量,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由此可知,有机蔬菜的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因此要提高大棚有机蔬菜的产量,可以从利用光能的角度考虑,比如可以适当延长大棚内的光照时间,光照时间越长,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也可以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大棚有机蔬菜产量。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四、实验探究题
13.(2022·恩施)二氧化碳能引起溴麝香草酚蓝测试溶液(以下简称“测试溶液”)的颜色变化。其原理是:当测试溶液中二氧化碳量增多时呈黄色,测试溶液中二氧化碳量减少时呈蓝绿色。生物小组的同学们依据这一原理探究“金鱼藻光合作用是否吸收二氧化碳”。操作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回答问题:
(1)向水槽内的测试溶液中吹气1分钟,溶液变为黄色,说明人体的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金鱼藻能够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该过程在细胞的 内进行。
(3)将水槽中黄色的测试溶液等分到盛有金鱼藻且容积较大的甲、乙锥形瓶,密封后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中。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甲瓶溶液变成蓝绿色,乙瓶溶液依然是黄色。比较甲、乙两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4)有人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甲装置测试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为此该小组同学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补充了一组实验。请你完善实验方案:向测试溶液中吹入气体至变为黄色,
【答案】(1)二氧化碳或CO2
(2)光照与黑暗;叶绿体
(3)金鱼藻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4)准备容积较大的甲、丙锥形瓶,甲中放入金鱼藻,乙为空瓶,将水槽中黄色的测试溶液等分到甲、丙锥形瓶中,密封后都放在阳光下,静置一段时间观察记录现象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当测试溶液中二氧化碳量增多时呈黄色,测试溶液中二氧化碳量减少时呈蓝绿色,向水槽内的测试溶液中吹气1分钟,溶液变为黄色,说明人体的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将两个装置分别放在光照和黑暗的两种环境中,其它条件都相同,所以实验变量是光照和黑暗。金鱼藻能够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该过程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在细胞的叶绿体内进行的。
(3)密封后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中,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甲瓶溶液变成蓝绿色,乙瓶溶液依然是黄色,说明甲装置中二氧化碳减少,所以可以得出结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
(4)要研究光照是否会引起测试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需要设计对照实验,且变量唯一,所以实验方案:向测试溶液中吹入气体至变为黄色,准备容积较大的甲、丙锥形瓶,甲中放入金鱼藻,乙为空瓶,将水槽中黄色的测试溶液等分到甲、丙锥形瓶中,密封后都放在阳光下,静置一段时间观察记录现象。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4.(2022·眉山)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麦的种子和幼苗开展了相关实验。图一表示用小麦种子验证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二中的①②③表示小麦幼苗的某些生理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装置中,甲锥形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乙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丁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2)图二所示的小麦幼苗生理活动中,①表示 ,其主要场所是 ;②表示 ,其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片的 ;③表示 ,其场所是 。
(3)为验证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能合成淀粉,首先应该将小麦幼苗进行相应的处理是 ,再用黑纸片将叶片Ⅰ的b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后置于光照条件培养,一段时间后从小麦幼苗摘下叶片Ⅰ,经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能变蓝的是叶片Ⅰ的 部分。
【答案】(1)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完全吸收;证明小麦种子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2)呼吸作用;线粒体;蒸腾作用;气孔;光合作用;叶绿体
(3)饥饿处理(或暗处理或放置在黑暗中一段时间);a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图一装置中,要证明种子萌发过程产生了二氧化碳,则需要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净。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所以,结合题图可知:甲锥形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乙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完全吸收,而丁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证明小麦种子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结合分析可知,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2)结合分析和图二可知:①过程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因此①表示呼吸作用,其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能够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使水分由根部上升到叶,因此②表示蒸腾作用,其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片的气孔;③过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③表示光合作用,其场所是叶绿体。
(3)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为验证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能合成淀粉,首先应该将小麦幼苗进行相应的处理是饥饿处理(或暗处理或放置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再用黑纸片将叶片Ⅰ的b部分进行遮光处理,与未遮光处理的叶片部分唯一不同的是变量光,形成对照实验;然后把幼苗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叶片Ⅰ,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片Ⅰ的b处的现象是叶片不变蓝,表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形成,表明光合作用需要光。见光的叶片a部分变蓝,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从而得出实验结论:植物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光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15.(2022·齐齐哈尔)利用下列实验装置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把装置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一天后进行观察),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装置A:甲瓶内温度计示数高于乙瓶内温度计示数,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 (填“储存”或“释放”)能量。
(2)装置B:打开阀门使种子萌发时产生的气体进入试管,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 ,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
(3)装置C: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内立即熄灭,放进乙瓶内继续燃烧,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吸收 。
【答案】(1)释放
(2)浑浊或混浊
(3)氧气
【知识点】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 (1)装置A中: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这样甲乙两瓶形成对照实验。呼吸作用进行的条件是具有生命力的种子。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释放出的能量供给种子的各项生理活动的利用,同时一部分能量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故甲瓶内的温度计示数会升高。乙瓶内的种子煮熟后,失去了生命力,无法进行呼吸作用,无热量散失,温度计示数不会升高。所以,甲瓶内温度计示数高于乙瓶内温度计示数,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2)装置B中:种子萌发时,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打开阀门使种子萌发时产生的气体进入试管,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
(3)装置C中: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只要是活细胞就要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所以,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内立即熄灭,放进乙瓶内继续燃烧,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分析】植物细胞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16.(2022·新疆)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1是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图,图2是植物某器官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瓶中种子萌发时,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加强,使瓶内 气体浓度增大,此气体沿着玻璃管进入玻璃罩,促使幼苗制造更多的 和氧气。
(2)图1中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图1玻璃罩内壁上密布小水珠,这是幼苗蒸腾作用的结果。图2中 (填序号)既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答案】(1)二氧化碳;有机物
(2)叶
(3)③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气孔;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会释放二氧化碳,而进行光合作用则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所以图1瓶中种子萌发时,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加强,使瓶内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大,此气体沿着玻璃管进入玻璃罩,促使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和氧气。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因为叶片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3)图2中①表皮、②叶脉、③气孔,其中气孔既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有机物;(2)叶;(3)③。
【分析】绿色植物有三大生理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水分以水蒸气状态从植物体表面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