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30 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30 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29 13:07:3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30 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一、单选题
1.(2022·绵阳)某生物科技小组想移栽一些草莓幼苗到教室内。为能移栽成功并收获香甜的草莓,他们准备采取下列措施,其中主要运用了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A.移栽时根部要带土团 B.移栽时剪掉部分枝叶
C.白天放在室内向光处 D.夜间放在通风处降温
【答案】D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移栽幼苗时要带土移栽,其目的是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提高幼苗的成活率,不符合题意。
B.移栽时剪掉部分枝叶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不符合题意。
C.白天放在室内向光处,是为了增强光合作用,不符合题意。
D.夜间放在通风处降温,低温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2.(2022·梧州)在贮藏粮食的仓库中输入氮气,温度控制在6~8℃之间,保证粮食在干燥、低温、缺氧的环境中保存,其目的是(  )
A.降低蒸腾作用 B.减弱光合作用
C.降低呼吸作用 D.改善粮食口感
【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把种子晒干后储存,种子内水分降低,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低温保鲜,低温抑制了水果的呼吸作用。充入氮气,降低氧气,低氧能抑制大棚内植物的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3.(2022·阜新)下列措施与促进呼吸作用有关的是(  )
A.夜间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
B.农田适时松土
C.粮食晒干后存储
D.农作物合理密植
【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低温抑制大棚内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增加产量,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对种植作物的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B符合题意。
C.粮食晒干之后进行储藏,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不符合题意。
D.合理密植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呼吸作用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4.(2022·宿迁)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蔬菜和水果放入冰箱进行低温冷藏,其主要目的是(  )
A.抑制呼吸作用 B.促进气体流动
C.促进呼吸作用 D.有利于消耗有机物
【答案】A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储藏蔬菜或水果时,一般都采用较低的温度,这主要因为在较低温度时,呼吸作用减弱,可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鲜时间,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5.(2022·广安)袁隆平爷爷用毕生精力研究并改良了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产量,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稻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全部用于其各项生命活动
B.水稻的光合作用能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水稻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在夜间进行
D.及时晾晒收获的稻谷可促进其呼吸作用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除了一部分转变成热能散失以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A不符合题意。
B.结合分析可知,水稻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B符合题意。
C.水稻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夜间都进行,C不符合题意。
D.可以利用低温、干燥、隔绝空气的贮存条件抑制呼吸作用,延长种子寿命。所以,及时晾晒收获的稻谷可抑制其呼吸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6.(2022·株洲)下列有关生物学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果在低氧和低温条件下贮藏,呼吸作用强度降低,贮藏时间延长
B.通过增施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氮磷钾等肥料,起到为植物直接提供能量的作用
C.早稻浸种后,常用温水淋种并时常翻动,可为种子萌发提供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呼吸作用强度,起到保鲜作用
【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A.储藏农作物产品时,应尽量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对有机物的消耗,因此采用降低环境温度、减少氧气含量的方法,可延长水果、蔬菜的储藏时间,A不符合题意。
B.无机盐不能给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直接的能量,B符合题意。
C.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所以,早稻浸种后,常用温水淋种并时常翻动,可为种子萌发提供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C不符合题意。
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氧气含量低,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还可以减少柑橘的水分散失,故能起到保鲜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7.(2022·恩施)小陈同学周末到农业合作社做劳动志愿者时做了部分记录。下列哪项操作与抑制蒸腾作用有关(  )
A.早春时节,播种前用温水浸泡种子,播种后覆盖地膜
B.选择阴天或者傍晚移栽幼苗,必要时剪掉部分枝叶
C.适当给农作物松土,暴雨后及时给农田排涝
D.按无机盐的种类、数量和比例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
【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无土栽培
【解析】【解答】A.早春时节,播种前用温水浸泡种子,播种后覆盖地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A不符合题意。
B.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剪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B符合题意。
C.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农田淹水后,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因此,农田淹水以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氧气,维持根的正常呼吸,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故按无机盐的种类、数量和比例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通过蒸腾拉力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来进行了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水作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和参与植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8.(2022·黑龙江)有经验的菜农在管理蔬菜大棚时,通常会采取适当的方法提高蔬菜的产量,请结合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方法中运用了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A.延长光照时间 B.夜间适当降低蔬菜大棚温度
C.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合理灌溉、施肥
【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补充人工光照,可以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高、时间长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可以使蔬菜和水果增产,A不符合题意。
B.适当降低温度,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所以,夜间适当降低蔬菜大棚温度,可以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提高产量,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植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C不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植物的生长也需要多种无机盐,要使植物生长好,就要适时、适量地给土壤施肥,以增加土壤中的无机盐的含量。所以,合理灌溉、施肥说明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9.(2022·宜昌)下列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相匹配的是(  )
①在蔬菜大棚中施加气肥(二氧化碳)——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②遇阴雨连绵天气,在农田挖排水沟——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③栽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
④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①为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气肥”实质上二氧化碳气体,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错误。
②植物根的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来自空气中,所以阴雨连绵天气挖排水沟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正确。
③栽种农作物时,做到合理密植,植物与光接触的面积增大,提高光能利用率,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正确。
④早春播种往往因为温度低而影响出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来提高地温,促进出苗早而齐。所以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土壤的温度,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所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产量。
①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进行套种。
②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10.(2022·新疆)下列有关植物的生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解释不科学的是(  )
A.房间内适当养一些绿植,可增加空气湿度
B.用冰箱存放蔬菜瓜果,可提高呼吸作用强度
C.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散失
D.不能踩踏草坪,避免因土壤板结造成小草根的呼吸作用减弱
【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绿色植物可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A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B、冰箱温度较低,用冰箱存放蔬菜瓜果,可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B解释不科学,符合题意。
C、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C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D、土壤板结会使得土壤中的氧气减少,影响小草根的呼吸作用,D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①水分以水蒸气状态从植物体表面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移栽植物时应通过遮阴、去除部分叶片、傍晚移栽等措施来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利于植物成活。绿色植物正是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②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能量释放出来。所以在储存瓜果蔬菜时应通过降低温度等来降低呼吸作用,而为了保证植物根部正常生长,应注意排涝、松土。
11.(2022·南充)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在有限的资源内,科学的种植方法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有限的耕地上大量密集种植
B.大棚种植时,在夜晚可以适当升温
C.毁林开荒,不断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
D.大棚种植时,可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答案】D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密集种植农作物,农作物的叶片会相互遮挡,影响叶片进行光合作用,A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大棚种植时,在夜晚可以适当降低温度,降低农作物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B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毁林开荒会破坏大量森林,生活在那里的生物都失去家园,不利于维持生态平衡,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D、大棚种植时,可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多生产有机物,达到增产目的,D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因此大棚种植时,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等,可以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农作物产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大棚种植时,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降低农作物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分解。
12.(2022·德阳) 为探究绿色植物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装置并开展了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装置将叶片部分遮光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
B.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丁装置必须放在黑暗环境下才能观察到现象
【答案】D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甲装置实验选叶遮光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A正确;
B、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乙装置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了,B正确;
C、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
D、丁装置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在光照和黑暗环境中都能够进行,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13.(2022·德阳) 2022年3月12日时我国第44个植树节,某校开展春季义务植树活动。下列做法与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
A.为植物施肥——补充无机盐
B.剪掉部分叶片——减弱光合作用
C.根部带土坨——保护幼根
D.为植物松土——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答案】B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及功能;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要使植物生长好,就要适时、适量地给土壤施肥,以增加土壤中的无机盐的含量,肥料包括农家肥料(有机肥)和化学肥料。因此,给植物施肥是为其生长提供无机盐,A正确;
B、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B错误;
C、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成活率,C正确;
D、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农田内栽种植物后要及时松土,保证土壤中有较多的氧气,从而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根的生长,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14.(2022·石家庄)在农业生产和作物储存的过程中,通常要采取适当措施影响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 从而满足生产或储存的需要。下列措施中属于降低呼吸作用强度的是(  )
A.对小麦进行“中耕松士” B.稻田适时进行排水
C.粮仓内保持干燥和低温 D.给果蔬贮藏库内增加氧气
【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去除杂草并进行松土的一项栽培措施。中耕松土能增加土壤中氧气的量,增强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促进对无机盐的吸收,A错误;
B、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农田淹水后,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因此,雨季时需注意排水,田间积水会影响根的呼吸作用,容易造成烂根,B错误;
C、可以利用低温、干燥贮存条件抑制呼吸作用,延长种子寿命。实验证实:低温、干燥,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为理想的贮存条件。例如小麦种子在常温条件下只能贮存2~3年,而在-1℃,相对湿度30%,种子含水量4%~7%,可贮存13年;而在-10℃,相对湿度30%,种子含水量4%~7%,可贮存35年,C正确;
D、储藏农作物产品时,应尽量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对有机物的消耗,因此采用降低环境温度、减少氧气含量(不是增加氧气)的方法,可延长水果、蔬菜的储藏时间,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二、综合题
15.(2022·江西)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校园种植基地开展了劳动实践活动。活动结束后,大家对种植情况进行了交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植物之前要清除杂草,疏松土壤。清除杂草的原因是杂草与植物之间存在   关系:疏松土壤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   作用,保证其正常生长。
(2)第1组同学采用扦插种植了百香果,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生殖。
(3)第2组同学通过种植油菜,得出油菜总产量和种植密度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据图分析,为了提高产量,种植油菜要   。油菜成熟后,所结果实如图2所示,其中的①是由油菜花中的   发育而来。
(4)第3组同学种植了高茎豌豆,将收获的种子再次种植,发现植株中有高茎也有矮茎。则豌豆的隐性性状是   
【答案】(1)竞争;呼吸
(2)无性或营养
(3)合理密植;胚珠
(4)矮茎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 (1)杂草与植物之间会相互争夺阳光、水分、养分和生存空间,则杂草与植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给植物疏松土壤,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根的生长发育。
(2)使用扦插的方式种植百香果,是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则属于无性生殖。同时扦插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则也属于营养生殖。
(3)根据图1可知,当种植密度为合理密植时,油菜总产量最高,则为了提高产量,种植油菜要合理密植。图2中的①是种子,由分析(4)可知,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则①是由油菜花中的胚珠发育而来。
(4)都是高茎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了不同性状——矮茎,则可以判断出矮茎为豌豆的隐性性状。
【分析】(1)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因素 作用或关系 举例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空间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物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
物之间的关
系) 种内合作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维持群体生活
种内竞争 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进行斗争 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
(2)生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如向日葵、玉米和桃树等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的,为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绿色开花植物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生殖;营养生殖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营养繁殖没有出现两性生殖细胞,是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包括嫁接、扦插、组织培养、压条、克隆、分裂生殖、出芽生殖等等。
(3)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所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产量。
①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进行套种。
②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6.(2022·邵阳)下列图示中,图一为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图二为玉米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图三为玉米植株。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图一中的   (填标号)。
(2)图二中的C是由图一中的⑥   (填名称)发育而来的。
(3)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    、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4)图三中的玉米果穗常有缺粒现象,主要由于   引起的。
(5)农民适时给玉米地松土,能增加土壤中的空气,促进根的   ,从而有利于玉米植株生长。
【答案】(1)②
(2)胚根
(3)温度
(4)传粉不足
(5)呼吸作用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传粉及其类型;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图一中①果皮和种皮,②胚乳,③子叶,④胚芽,⑤胚轴,⑥胚根。图二中A是叶,B是茎,C是根。图三是玉米植株。
(1)②胚乳储存丰富的营养物质,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为种子提供营养。
(2)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是⑥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然后是胚轴伸长发育成根和茎的连结部分,最后是④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如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4)玉米的花粉多而轻是依靠风力传粉的,如遇上阴雨连绵的天气,就会造成传粉不足,所以就会出现缺粒的现象。
(5)中耕松土使土壤疏松,疏松的土壤中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分析】(1)种子分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两种,它们都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组成;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子叶或胚乳吸收或转运营养物质给胚芽、胚根和胚轴,所以,胚是新生植物体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3)传粉就是花粉从花药中散发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依靠的外力主要有昆虫和风力。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
(4)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三、实验探究题
17.(2022·平凉)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积极探究如何提高温室大棚番茄的产量,他们分别在三个温室中栽种了品种、数量、生长状况相同的番茄幼苗,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均相同,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室大棚 A B C
温度 20℃ 20℃ 30℃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1)若要探究温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应选择   组和   组进行对照实验。
(2)若要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应选择   组和   组进行对照实验。
(3)经过探究,同学们认为夜晚适当   温室温度,可提高番茄的产量,原因是该措施能减少   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4)除了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请你提出两项能够提高番茄产量的措施   。
【答案】(1)B;C
(2)A;B
(3)降低;呼吸
(4)合理密植、增加光照强度等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要探究温度对番茄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就要以温度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除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因此他们应选择表中的B组和C组进行对照实验。
(2)若要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除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应选择A组和B组进行对照实验。
(3)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因此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
(4)根据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和环境因素,要想提高大鹏的产量,除了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还可以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等(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B;C。(2)A;B。(3)降低;呼吸。(4)合理密植、增加光照强度等(合理即可)。
【分析】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所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产量。
①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进行套种。
②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8.(2022·天水)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积极探究如何提高温室大棚番茄的产量,他们分别在三个温室中栽种了品种、数量、生长状况相同的番茄幼苗,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均相同,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如下表所示。请分析两组进行对照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温室大棚 A B C
温度 20℃ 20℃ 30℃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1)若要探究温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应选择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若要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应选择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3)经过探究,同学们认为夜晚适当   温室温度,可提高番茄的产量,原因是该措施能减少   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4)除了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请你提出一项能够提高番茄产量的措施   。
【答案】(1)B和C
(2)A和B
(3)降低;呼吸
(4)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除虫除草,科学灌溉等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B和C组除温度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若要探究温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应选择B和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A和B组除二氧化碳浓度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要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应选择A和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增强光合作用,增加有机物产量,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经过探究,同学们认为夜晚适当降低温室温度,可提高番茄的产量,原因是该措施能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4)影响光合作用的外在因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注意:中午光照最强,但光合作用并不是最强。所以要想提高番茄的产量可以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除虫除草,科学灌溉等。
【分析】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所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产量。
①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进行套种。
②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30 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一、单选题
1.(2022·绵阳)某生物科技小组想移栽一些草莓幼苗到教室内。为能移栽成功并收获香甜的草莓,他们准备采取下列措施,其中主要运用了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A.移栽时根部要带土团 B.移栽时剪掉部分枝叶
C.白天放在室内向光处 D.夜间放在通风处降温
2.(2022·梧州)在贮藏粮食的仓库中输入氮气,温度控制在6~8℃之间,保证粮食在干燥、低温、缺氧的环境中保存,其目的是(  )
A.降低蒸腾作用 B.减弱光合作用
C.降低呼吸作用 D.改善粮食口感
3.(2022·阜新)下列措施与促进呼吸作用有关的是(  )
A.夜间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
B.农田适时松土
C.粮食晒干后存储
D.农作物合理密植
4.(2022·宿迁)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蔬菜和水果放入冰箱进行低温冷藏,其主要目的是(  )
A.抑制呼吸作用 B.促进气体流动
C.促进呼吸作用 D.有利于消耗有机物
5.(2022·广安)袁隆平爷爷用毕生精力研究并改良了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产量,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稻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全部用于其各项生命活动
B.水稻的光合作用能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水稻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在夜间进行
D.及时晾晒收获的稻谷可促进其呼吸作用
6.(2022·株洲)下列有关生物学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果在低氧和低温条件下贮藏,呼吸作用强度降低,贮藏时间延长
B.通过增施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氮磷钾等肥料,起到为植物直接提供能量的作用
C.早稻浸种后,常用温水淋种并时常翻动,可为种子萌发提供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呼吸作用强度,起到保鲜作用
7.(2022·恩施)小陈同学周末到农业合作社做劳动志愿者时做了部分记录。下列哪项操作与抑制蒸腾作用有关(  )
A.早春时节,播种前用温水浸泡种子,播种后覆盖地膜
B.选择阴天或者傍晚移栽幼苗,必要时剪掉部分枝叶
C.适当给农作物松土,暴雨后及时给农田排涝
D.按无机盐的种类、数量和比例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
8.(2022·黑龙江)有经验的菜农在管理蔬菜大棚时,通常会采取适当的方法提高蔬菜的产量,请结合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方法中运用了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A.延长光照时间 B.夜间适当降低蔬菜大棚温度
C.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合理灌溉、施肥
9.(2022·宜昌)下列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相匹配的是(  )
①在蔬菜大棚中施加气肥(二氧化碳)——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②遇阴雨连绵天气,在农田挖排水沟——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③栽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
④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2·新疆)下列有关植物的生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解释不科学的是(  )
A.房间内适当养一些绿植,可增加空气湿度
B.用冰箱存放蔬菜瓜果,可提高呼吸作用强度
C.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散失
D.不能踩踏草坪,避免因土壤板结造成小草根的呼吸作用减弱
11.(2022·南充)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在有限的资源内,科学的种植方法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有限的耕地上大量密集种植
B.大棚种植时,在夜晚可以适当升温
C.毁林开荒,不断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
D.大棚种植时,可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2.(2022·德阳) 为探究绿色植物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装置并开展了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装置将叶片部分遮光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
B.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丁装置必须放在黑暗环境下才能观察到现象
13.(2022·德阳) 2022年3月12日时我国第44个植树节,某校开展春季义务植树活动。下列做法与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
A.为植物施肥——补充无机盐
B.剪掉部分叶片——减弱光合作用
C.根部带土坨——保护幼根
D.为植物松土——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14.(2022·石家庄)在农业生产和作物储存的过程中,通常要采取适当措施影响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 从而满足生产或储存的需要。下列措施中属于降低呼吸作用强度的是(  )
A.对小麦进行“中耕松士” B.稻田适时进行排水
C.粮仓内保持干燥和低温 D.给果蔬贮藏库内增加氧气
二、综合题
15.(2022·江西)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校园种植基地开展了劳动实践活动。活动结束后,大家对种植情况进行了交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植物之前要清除杂草,疏松土壤。清除杂草的原因是杂草与植物之间存在   关系:疏松土壤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   作用,保证其正常生长。
(2)第1组同学采用扦插种植了百香果,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生殖。
(3)第2组同学通过种植油菜,得出油菜总产量和种植密度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据图分析,为了提高产量,种植油菜要   。油菜成熟后,所结果实如图2所示,其中的①是由油菜花中的   发育而来。
(4)第3组同学种植了高茎豌豆,将收获的种子再次种植,发现植株中有高茎也有矮茎。则豌豆的隐性性状是   
16.(2022·邵阳)下列图示中,图一为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图二为玉米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图三为玉米植株。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图一中的   (填标号)。
(2)图二中的C是由图一中的⑥   (填名称)发育而来的。
(3)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    、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4)图三中的玉米果穗常有缺粒现象,主要由于   引起的。
(5)农民适时给玉米地松土,能增加土壤中的空气,促进根的   ,从而有利于玉米植株生长。
三、实验探究题
17.(2022·平凉)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积极探究如何提高温室大棚番茄的产量,他们分别在三个温室中栽种了品种、数量、生长状况相同的番茄幼苗,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均相同,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室大棚 A B C
温度 20℃ 20℃ 30℃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1)若要探究温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应选择   组和   组进行对照实验。
(2)若要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应选择   组和   组进行对照实验。
(3)经过探究,同学们认为夜晚适当   温室温度,可提高番茄的产量,原因是该措施能减少   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4)除了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请你提出两项能够提高番茄产量的措施   。
18.(2022·天水)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积极探究如何提高温室大棚番茄的产量,他们分别在三个温室中栽种了品种、数量、生长状况相同的番茄幼苗,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均相同,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如下表所示。请分析两组进行对照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温室大棚 A B C
温度 20℃ 20℃ 30℃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1)若要探究温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应选择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若要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应选择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3)经过探究,同学们认为夜晚适当   温室温度,可提高番茄的产量,原因是该措施能减少   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4)除了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请你提出一项能够提高番茄产量的措施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移栽幼苗时要带土移栽,其目的是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提高幼苗的成活率,不符合题意。
B.移栽时剪掉部分枝叶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不符合题意。
C.白天放在室内向光处,是为了增强光合作用,不符合题意。
D.夜间放在通风处降温,低温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2.【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把种子晒干后储存,种子内水分降低,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低温保鲜,低温抑制了水果的呼吸作用。充入氮气,降低氧气,低氧能抑制大棚内植物的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3.【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低温抑制大棚内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增加产量,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对种植作物的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B符合题意。
C.粮食晒干之后进行储藏,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不符合题意。
D.合理密植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呼吸作用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4.【答案】A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储藏蔬菜或水果时,一般都采用较低的温度,这主要因为在较低温度时,呼吸作用减弱,可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鲜时间,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5.【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除了一部分转变成热能散失以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A不符合题意。
B.结合分析可知,水稻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B符合题意。
C.水稻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夜间都进行,C不符合题意。
D.可以利用低温、干燥、隔绝空气的贮存条件抑制呼吸作用,延长种子寿命。所以,及时晾晒收获的稻谷可抑制其呼吸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6.【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A.储藏农作物产品时,应尽量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对有机物的消耗,因此采用降低环境温度、减少氧气含量的方法,可延长水果、蔬菜的储藏时间,A不符合题意。
B.无机盐不能给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直接的能量,B符合题意。
C.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所以,早稻浸种后,常用温水淋种并时常翻动,可为种子萌发提供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C不符合题意。
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氧气含量低,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还可以减少柑橘的水分散失,故能起到保鲜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7.【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无土栽培
【解析】【解答】A.早春时节,播种前用温水浸泡种子,播种后覆盖地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A不符合题意。
B.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剪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B符合题意。
C.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农田淹水后,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因此,农田淹水以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氧气,维持根的正常呼吸,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故按无机盐的种类、数量和比例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通过蒸腾拉力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来进行了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水作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和参与植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8.【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补充人工光照,可以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高、时间长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可以使蔬菜和水果增产,A不符合题意。
B.适当降低温度,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所以,夜间适当降低蔬菜大棚温度,可以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提高产量,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植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C不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植物的生长也需要多种无机盐,要使植物生长好,就要适时、适量地给土壤施肥,以增加土壤中的无机盐的含量。所以,合理灌溉、施肥说明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9.【答案】D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①为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气肥”实质上二氧化碳气体,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错误。
②植物根的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来自空气中,所以阴雨连绵天气挖排水沟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正确。
③栽种农作物时,做到合理密植,植物与光接触的面积增大,提高光能利用率,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正确。
④早春播种往往因为温度低而影响出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来提高地温,促进出苗早而齐。所以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土壤的温度,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所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产量。
①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进行套种。
②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10.【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绿色植物可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A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B、冰箱温度较低,用冰箱存放蔬菜瓜果,可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B解释不科学,符合题意。
C、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C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D、土壤板结会使得土壤中的氧气减少,影响小草根的呼吸作用,D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①水分以水蒸气状态从植物体表面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移栽植物时应通过遮阴、去除部分叶片、傍晚移栽等措施来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利于植物成活。绿色植物正是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②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能量释放出来。所以在储存瓜果蔬菜时应通过降低温度等来降低呼吸作用,而为了保证植物根部正常生长,应注意排涝、松土。
11.【答案】D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密集种植农作物,农作物的叶片会相互遮挡,影响叶片进行光合作用,A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大棚种植时,在夜晚可以适当降低温度,降低农作物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B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毁林开荒会破坏大量森林,生活在那里的生物都失去家园,不利于维持生态平衡,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D、大棚种植时,可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多生产有机物,达到增产目的,D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因此大棚种植时,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等,可以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农作物产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大棚种植时,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降低农作物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分解。
12.【答案】D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甲装置实验选叶遮光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A正确;
B、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乙装置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了,B正确;
C、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
D、丁装置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在光照和黑暗环境中都能够进行,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13.【答案】B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及功能;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要使植物生长好,就要适时、适量地给土壤施肥,以增加土壤中的无机盐的含量,肥料包括农家肥料(有机肥)和化学肥料。因此,给植物施肥是为其生长提供无机盐,A正确;
B、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B错误;
C、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成活率,C正确;
D、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农田内栽种植物后要及时松土,保证土壤中有较多的氧气,从而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根的生长,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14.【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去除杂草并进行松土的一项栽培措施。中耕松土能增加土壤中氧气的量,增强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促进对无机盐的吸收,A错误;
B、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农田淹水后,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因此,雨季时需注意排水,田间积水会影响根的呼吸作用,容易造成烂根,B错误;
C、可以利用低温、干燥贮存条件抑制呼吸作用,延长种子寿命。实验证实:低温、干燥,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为理想的贮存条件。例如小麦种子在常温条件下只能贮存2~3年,而在-1℃,相对湿度30%,种子含水量4%~7%,可贮存13年;而在-10℃,相对湿度30%,种子含水量4%~7%,可贮存35年,C正确;
D、储藏农作物产品时,应尽量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对有机物的消耗,因此采用降低环境温度、减少氧气含量(不是增加氧气)的方法,可延长水果、蔬菜的储藏时间,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5.【答案】(1)竞争;呼吸
(2)无性或营养
(3)合理密植;胚珠
(4)矮茎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 (1)杂草与植物之间会相互争夺阳光、水分、养分和生存空间,则杂草与植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给植物疏松土壤,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根的生长发育。
(2)使用扦插的方式种植百香果,是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则属于无性生殖。同时扦插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则也属于营养生殖。
(3)根据图1可知,当种植密度为合理密植时,油菜总产量最高,则为了提高产量,种植油菜要合理密植。图2中的①是种子,由分析(4)可知,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则①是由油菜花中的胚珠发育而来。
(4)都是高茎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了不同性状——矮茎,则可以判断出矮茎为豌豆的隐性性状。
【分析】(1)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因素 作用或关系 举例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和空间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物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
物之间的关
系) 种内合作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维持群体生活
种内竞争 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进行斗争 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
(2)生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如向日葵、玉米和桃树等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的,为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绿色开花植物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生殖;营养生殖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营养繁殖没有出现两性生殖细胞,是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包括嫁接、扦插、组织培养、压条、克隆、分裂生殖、出芽生殖等等。
(3)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所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产量。
①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进行套种。
②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6.【答案】(1)②
(2)胚根
(3)温度
(4)传粉不足
(5)呼吸作用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传粉及其类型;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图一中①果皮和种皮,②胚乳,③子叶,④胚芽,⑤胚轴,⑥胚根。图二中A是叶,B是茎,C是根。图三是玉米植株。
(1)②胚乳储存丰富的营养物质,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为种子提供营养。
(2)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是⑥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然后是胚轴伸长发育成根和茎的连结部分,最后是④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如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4)玉米的花粉多而轻是依靠风力传粉的,如遇上阴雨连绵的天气,就会造成传粉不足,所以就会出现缺粒的现象。
(5)中耕松土使土壤疏松,疏松的土壤中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分析】(1)种子分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两种,它们都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组成;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子叶或胚乳吸收或转运营养物质给胚芽、胚根和胚轴,所以,胚是新生植物体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3)传粉就是花粉从花药中散发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依靠的外力主要有昆虫和风力。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
(4)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②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17.【答案】(1)B;C
(2)A;B
(3)降低;呼吸
(4)合理密植、增加光照强度等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要探究温度对番茄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就要以温度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除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因此他们应选择表中的B组和C组进行对照实验。
(2)若要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除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应选择A组和B组进行对照实验。
(3)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因此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
(4)根据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和环境因素,要想提高大鹏的产量,除了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还可以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等(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B;C。(2)A;B。(3)降低;呼吸。(4)合理密植、增加光照强度等(合理即可)。
【分析】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所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产量。
①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进行套种。
②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8.【答案】(1)B和C
(2)A和B
(3)降低;呼吸
(4)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除虫除草,科学灌溉等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B和C组除温度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若要探究温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应选择B和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A和B组除二氧化碳浓度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要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应选择A和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增强光合作用,增加有机物产量,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经过探究,同学们认为夜晚适当降低温室温度,可提高番茄的产量,原因是该措施能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4)影响光合作用的外在因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注意:中午光照最强,但光合作用并不是最强。所以要想提高番茄的产量可以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除虫除草,科学灌溉等。
【分析】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所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产量。
①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进行套种。
②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