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5.2.12极地地区的位置及方向判断(选择题)
一、单选题
(2022·菏泽) 据报道,2022年3月15日,南极地区约1200平方千米的康格冰架发生崩解,这是历史上首次有这么大冰块坍塌。读康格冰架在南极地区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康格冰架位于泰山站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 造成康格冰架崩解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地( )
A.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地震频发
B.全球气候变暖,冰架发生松动
C.降雪异常增多,冰架自身重力增大
D.科考活动频繁,破坏冰架稳定
(2022·北部湾)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预计2022年建成,届时将成为中国“功能完整、设备先进、低碳环保、安全可靠、国际领先、人文创新”的现代化南极科考站。图为南极地区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作为低碳环保的现代化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能够全年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煤炭
4. 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 )
A.西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东北方
(2022·宜昌) 2022年4月26日,“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远航归来。这标志着历时174天的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圆满收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虚线指的是(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
6. 中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原因是( )
A.企鹅、海豹等动物冬眠,对人类威胁小
B.正值南极地区极昼,气温略高
C.地面冰雪全部融化,便于开展科考活动
D.降水丰富,淡水资源充足
(2022·新疆) 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读“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我国科考站中离南极点最近的是( )
A.长城站 B.罗斯海新站 C.泰山站 D.昆仑站
8. 罗斯海新站选择在2月份建设,主要考虑该时间段( )
A.积雪少,降水多 B.有极昼,较温暖
C.有极夜,冰山少 D.冰层厚,风力强
9.(2021·丹东)读北极地区图,关于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北极圈以北
B.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
C.偶尔会有企鹅光临黄河站
D.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2021·济南)每年,我国科考队员都要赴南极考察。考察结束后,大部分科考队员返回国内,留下少数队员维持站区的正常运转和开展部分考察工作,等待下一批科考队员前来交接,这个过程被待为“越冬”。下图是南极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建新站位于太平洋沿岸 B.昆仑站纬度最低
C.均位于南极圈以内 D.均位于南极大陆的边缘
11.关于在中山站“越冬”描述正确的是( )
A.越冬期从11月持续到次年3月
B.越冬期即使在深夜也是阳光万丈
C.越冬队员要忍受极夜的漫长
D.越冬队员要戴好面罩以防晒伤
12.(2021·张家界)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均温高
B.南极洲被四大洋环绕
C.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D.北极地区的原住居民因纽特人是白种人
(2021·北京)北极点附近常年覆盖着坚厚冰层,考察船无法直接到达北极点,因此需要换乘直升机才能抵达。下图为我国赴北极点考察的航线(去程)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3.北极点附近常年覆盖坚厚冰层的原因是( )
A.纬度高、严寒 B.海拔高、缺氧
C.淡水资源丰富 D.年降雨量丰富
14.去程途中( )
A.航船从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
B.航线以西的北冰洋海域岛屿众多
C.船行方向大致先向东北再向西北
D.换乘直升机后向西北飞行
(2021·邵阳) 2021年1月23日,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发生7.0级地震,震中位于61.70°S,55.60°W,中国长城站震感明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震中位于南极点的( )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16.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 )
A.以海洋为主 B.气候寒冷
C.科考规模大 D.环境保护力度小
(2021·菏泽) 北极东北航道是由中俄两国共同提出的连接东北亚与西欧最短的海上航线,有“冰上丝绸之路”之称。假设一般货轮从青岛出发沿东北航道到德国汉堡。读北极航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7.这次航行最合适的时间是( )
A.1—2月份 B.8—9月份 C.4—5月份 D.11—12月份
18.该货轮由①地到②地的航行方向是( )
A.由东南向西北 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北向东南 D.由正东向正西
(2020·济南)为了标示南极点的位置,科考队员在南极点设立了实体标志。由于南极冰盖在重力作用下始终处于不断运动状态,从而导致南极点实体标志发生移动。为此,每年 12 月科考队员都要重新测定南极极点,并在准确的位置上设立新标志。下图是南极地区 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科考队员每年为南极点重新设立标志时,发现旧标志总是在新标志的 (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20.图示时间内,南极地区 ( )
A.南极点气温最低 B.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升高
C.等温线与纬线完全平行 D.正值暖季,适合开展科考活动
21.(2020·烟台)当地时间2020年2月14日,“雪龙2”号科考船从南极长城站起航,奔赴下一个目的地﹣﹣罗斯海新站。 下面是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点的( )
A.正北 B.正南 C.正东 D.正西
(2)中国五个南极科考站都( )
A.位于高纬度 B.位于东半球
C.有极昼极夜现象 D.有四季更替现象
(3)南极科考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南极,保护南极。下列项目不属于科考关注的是( )
A.全球气候变化 B.海洋环境考察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旅游资源开发
22.(2020·盘县)读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山站大致位于昆仑站的( )
A.东方 B.北方 C.南方 D.西方
(2)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城站会出现极昼现象
B.我国所有的南极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南
C.南极科考多在每年的7月至8月进行
D.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和“风库”之称
23.(2020·自贡)恩克斯堡岛(见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信息推测,该大陆上( )
A.沙漠广布 B.森林广布 C.沼泽广布 D.冰川广布
(2)恩克斯堡岛常年盛行东南风,五星红旗在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24.(2020·滨州) 2019年10月15日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从深圳启航,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的科考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B.南极地区居住着因纽特人,耐寒的企鹅也生活在这里
C.南极地区降水稀少,淡水资源贫乏
D.酷寒,多狂风,降水少是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2)下列关于我国南极科考时间和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南极科考一般选择在11月到次年2月期间
B.“雪龙2”号从霍巴特港到罗斯海新站依次经过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雪龙2”号从中山站到罗斯海新站的航行方向是自西向东
D.科学考察期间正值极夜时期
25.(2020·德州)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科学考察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B.黄河站在泰山站的西北方向
C.南极地区酷寒,多狂风,降水量大
D.甲岛上居住的因纽特人属白色人种
26.(2020·威海)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南
B.5~7月份是暖季,昼长夜短
C.淡水资源匮乏
D.资源丰富,环境原始,科考价值大
27.(2020·青岛)读沿东、西经90°附近南极洲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方站位于阿蒙森-斯科特站的方向是( )
A.正北 B.正东 C.正西 D.正南
(2)不扣除冰层,南极洲主要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丘陵
28.(2020·兰州)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南极四个科考站中,纬度最低、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秦山站 D.昆仑站
(2)位置最接近(70°S,75°E)的科考站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秦山站 D.昆仑站
(3)南极地区较北极地区更加寒冷,对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南极地区纬度更高;②南极地区海拔更高:③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④北极地区人口更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9.(2020·通辽)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已经在南极地区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意义是( )
①南极地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
②地表储存着丰富的固体淡水资源
③沿岸分布着大量的生物资源
④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工作者提供了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图示区域中,大西洋大致位于太平洋的(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30.(2019·苏州) 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读图回答问题。
(1)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所有的南极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南
B.南极科考时间多为每年的5月至10月
C.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和“风库”之称
D.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极少,淡水资源缺乏
31.(2019·绵阳)我国南极第五个科学考察站选址在罗斯海附近的恩克斯堡岛(如图),2018年2月7日正式奠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第五科考站位于长城站的( )
A.西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东北方
(2)南极科考采用钻孔机从冰层钻取冰芯,其主要目的是( )
A.获取淡水资源 B.测量冰层厚度
C.勘探矿产资源 D.研究地球历史
32.(2019·天津)读“中国北京至美国纽约极地航线图”和航班飞行日记,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从中国北京到美国纽约的航班要穿越( )
A.大洋洲 B.非洲 C.北冰洋 D.南极洲
(2)通过飞行日记可知,极地航线飞行要克服的困难有( )
①气候极度寒冷
②磁场强辐射大
③备降机场极少
④海上漂浮冰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近年来,极地地区的冰雪面积不断缩小,主要原因是( )
A.开凿冰山 B.水土流失 C.全球变暖 D.海陆变迁
33.(2019·三明)每年的 11 月到次年 3
月,是南极的旅游旺季。下图示意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人们选择该时间到南极旅游,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冰雪消融,草长莺飞 B.白昼较长,时值暖季
C.气温最低,没有雪崩 D.能看到极夜现象
(2)我国南极地区的科考站,说法正确的是( )
A.科考站都位于南寒带 B.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西北方向
C.长城站位于西半球 D.科考站所在地淡水匮乏
(3)为了“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考虑到南极气候特点,昆仑站应尽可能选用的能源是( )
A.风能 B.天然气 C.石油 D.煤炭
34.(2019·赤峰)读“南极地区图”,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
B.到南极地区考察最好选择6-9月
C.我国的长城站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D.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35.(2019·湘潭) 2018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级科学考察站罗斯海新站正式奠基,预计22年建成。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罗斯海新站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处中纬度地区
②位于西半球
③有极昼极夜现象
④严寒、降水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南极地区特征及其原因搭配正确的是( )
A.淡水宝库--降水丰富、河湖众多
B.白色荒漠--沙漠面积广大
C.冰雪高原--冰川覆盖、海拔高
D.科研宝地—企鹅、北极熊等独特生物多
36.(2018·威海)极地地区作为科考宝地,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2018年1月,我国宣布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2018年2月,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在南极洲罗斯海难言岛上正式选址莫基。读“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图”(左图)和“南极洲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大连—鹿特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路线的行进方向总体上是先向北,再向西,最后向南
B.该路线沿途经过了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
C.该路线穿过了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D.该路线因为路程短,可以全年通航
(2)有关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多、风速大
B.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只有相对原始的自然环境
C.两极的科学考察都选择在2月份,因为此时冰面坚固,利于通行
D.图示科考站中只有长城站无极昼极夜现象
37.(2018·德州)2018年2月7日,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在难言岛选址奠基。读图,完成小题。
(1)有关南极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科考站所在地区淡水资源匮乏
B.我国南极地区的科考站均位于东半球
C.昆仑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难言岛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
D.泰山站的房屋设计(如图所示),主要目的是防紫外线辐射
(2)关于A海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无极昼极夜现象 B.是直布罗陀海峡
C.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D.是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
38.(2018·泰安)2017年11月8日,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考察队启动建设中国第5座南极考察站一一罗斯海新站。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罗斯海新站位于印度洋沿岸
B.载止到目前,中国5个南极考察站中泰山站纬度最高
C.我国多次对南极进行考察,主要是因为南极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及丰富的资源
D.为更好的保护南极地区生态环境,科考队员应该将考察期间产生的垃圾集中抛入大海
39.(2018·临沂)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岛选址莫基。据图9“南极地区略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濒临太平洋 B.正式建站时间选择在2月
C.位于南寒带 D.无极昼极夜现象
(2)南极大陆旅游注意事项:登陆衣物用具全部吸尘;必须穿用船上统一的鞋子登陆,登陆前对鞋子进行消毒,回船时要踩过消毒池;拍照时,包不可以放地上;不可踩踏植物。旅游注意事项主要反映出南极地区( )
A.生态环境脆弱,易被破坏 B.动植物资源丰富
C.南极地区降水稀少 D.气候寒冷,旅游者易感冒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1.在俯视图中:依据距离极点的远近判断相对南北方向,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相对东西方向,读图可知,康格冰架比泰山站远离南极点,位于泰山站的北方,南极点地球按照顺时针方向自转,康格冰架相比泰山站,位于顺时针方向的前方,即是东方,故康格冰架位于泰山站的东北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2022年3月15日,南极地区约1200平方千米的康格冰架发生崩解,这是历史上首次有这么大冰块坍塌。造成康格冰架崩解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地全球气候变暖,冰架发生松动,近些年来,南北极地区均测出超过20℃的高温,B正确。冰架崩解跟地壳运动、降雪异常增多、科考活动频繁,破坏冰架稳定等无关,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3.A
4.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南极四周分布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3.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风力强劲,所以在南极洲利用风力发电是最适宜的洁净能源。水能不丰富,太阳斜射得很、太阳能资源不丰富,煤炭不属于清洁能源,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4.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此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可判定,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答案】5.D
6.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5.由图可知,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南极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图中虚线与纬结平行,为南极圈,故D正确。故排除ABC,故答案为:D。
6.中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原因是正值南极的暖季,南极地区极昼,气温略高,故B正确;企鹅海豹不会冬眠,故A错误;南极终年严寒,南极冰雪不会全部融化,故C错误;南极寒冷干燥,降水少,但冰原覆盖,淡水资源充足,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7.D
8.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7.读图可知,昆仑站纬度最高,所以昆仑站离南极点最近,所以A、B、C错误,故答案为:D。
8.2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此时气温相对较温暖,且有极昼现象,便于考察,所以C项错误,B项正确;2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冰层较薄,D项错误;2月份为南极地区的暖季,集雪少,降水多,但其并不是罗斯海新站2月份建设的主要因素,故排除A项。故答案为:B。
9.【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
【解析】【分析】北极地区主要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故A不正确;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是南极洲,故B不正确;黄河站在北极地区,企鹅是生活在南极地区的动物,故C不正确;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D正确。根据题意选D。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答案】10.A
11.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1)中国南极科考站是提供中国科学家及科研团体或组织对南极开展多项学科考察研究、多项重大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基地,其最早科考站长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建设完工。目前我国南极科考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新建的泰山站。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纬度最高的科考站是昆仑站。
(2)我国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最好为南半球的夏季,我国的冬季。11月至次年3月,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大于夜并且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考察。这个时候也是南半球的夏季,气温相对于冬季较高,此时也是南极科考队最繁忙的时期。
10.读图分析可知:在建新站位于太平洋沿岸,A正确。长城站纬度最低,B错误。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C错误。 昆仑站和泰山站位于南极大陆的内陆地区,D错误。故答案为:A。
11.从11月持续到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此时合适南极科考。考察结束后的过程被称为“越冬”,此时南极地区气温很低,有极夜现象,越冬队员要忍受极夜的漫长,C正确。故答案为:C。
12.【答案】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故A错误;南极洲被三大洋环绕,故B错误;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故C正确;北极地区的原住居民因纽特人是黄种人,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
【答案】13.A
14.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站在北极点处,身边的所有方向都是南方,同理站在南极点处,所有的方向都是北方。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
13.读图可知,北极点附近纬度高,气候终年严寒,所以常年覆盖坚厚冰层。故答案为:A.
14.读图可知,我国赴北极点考察,航船从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图,逆时针方向是东,顺时针方向是西,航线以西的北冰洋海域岛屿少,以东的海域岛屿众多;船行方向大致先向东北再向西北;换乘直升机后向正北飞行。 故答案为:C.
【答案】15.D
16.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1)①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要依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②在极地俯视图上判断方向时,一般需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出是南极点还是北极点,再依据经纬度变化方向去判读。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北方;在北极点上,四周都是南方。
(2)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和烈风。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储热的能力大,而且南极地区海拔高,反射阳光的能力强,所以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气温略高一些。
15.南极点的四周方向全为正北,D正确。
16.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力度大,科考规模无法比较,B正确,ACD错误。
【答案】17.B
18.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北极有两条航道,分别是俄罗斯北部沿海的"东北航道",以及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的"西北航道"。北极航道的开通,将改变长期以来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要道的局面,使航程大大缩短,不仅能减少运输成本,而且可以避开索马里海盗和印度洋海盗的威胁。因为北极地区一年中大多数时候都结着厚厚冰层,所以航道大部分时间不能通航,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解冻,将大大延长通航时间,预期将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
17.由题意可得,北半球夏季是6、7、8三个月,是个选项中只有8-9月份时,北极冰最少,适合通行,故答案为:B。
18.在北极上空判断方向。①靠近北极点则在北边,②远离北极点则在南边。北极上空地球自转为逆时针,自西向东,所以②在西边,①在东边,所以由①地到②地的航行方向是由东北向西南。故答案为:B。
【答案】19.D
20.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1)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北方;在北极点上,四周都是南方。
(2)我国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最好为南半球的夏季,我国的冬季。11月至次年3月,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大于夜并且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考察。这个时候也是南半球的夏季,气温相对于冬季较高,此时也是南极科考队最繁忙的时期。
19.南极点为地球的最南端,其四周全是北。因此站在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朝向北。故旧标志应在新设标志的北方。故答案为:D。
20.据南极地区等温线图可知,南极点的气温在零下20℃--零下30℃ 之间,最低地区可达零下30℃以下,故A 错误。气温值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故B错误。气温除受纬度的影响外,还受地形的影响,南极地区的等温线与纬线不完全平行,故C错误。图示为南极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1月正值南半球夏季即暖季,适合开展科考活动,故D正确。故答案为:D。
21.【答案】(1)A
(2)A
(3)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北极点是地球的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四周都是南方;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北方;据此解答此题。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看,四周都是北方;由此可判定,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故答案为:A。(2)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读图可知,中国五个南极科考站都位于高纬度,长城站和罗斯海新站位于西半球,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南极地区长冬无夏,只有短暂的暖季。故答案为:A。(3)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为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南极洲的考察只限于科研目的,南极科考的目的是研究其原始的自然环境等。南极科考的内容有:全球气候变化特点、海洋环境考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旅游资源开发不是南极科考的内容,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干燥、多狂风。故答案为:D。
【点评】(1)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2)中国南极科考站是提供中国科学家及科研团体或组织对南极开展多项学科考察研究、多项重大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基地,其最早科考站长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建设完工。目前我国南极科考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新建的泰山站。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纬度最高的科考站是昆仑站,最早建成的是长城站。
(3)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全球气候变化的冷源,尤其是南极,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那里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南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圣地,是与全球环境变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命运休戚相关的最后疆土。
22.【答案】(1)B
(2)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中山站大致位于昆仑站的南北方。中国的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几乎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没有东西方向。B符合题意。
(2)长城站周期南极圈外,不会出现极昼现象,A错误。我国的南极科考站处长城站外,其它的位于南极圈以南,B错误。南极科考多在每年的12月至3月进行,C错误。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和“风库”之称,D正确。
故答案为:(1)B;(2)D;
【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南极四周分布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3.【答案】(1)D
(2)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恩克斯堡岛纬度高,气温低,冰川广布。故答案为:D。(2)五星红旗常年飘扬的方向与风向相反,恩克斯堡岛常年盛行东南风,故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西北方向。故答案为:C。
【点评】(1)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和烈风。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2)极地东风带是分布在地球南北两极高纬度地区的盛行风带,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北风,南半球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南风。南极因为常年受极地高压的影响,近地面地区气压高,风是由高气压处吹向低气压处,且受极地东风的影响很大,多产生大风。
24.【答案】(1)D
(2)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南极地区的科考站大部分有极昼极夜现象,但长城站没有,故A错误。因纽特人居住在北极地区,耐寒的企鹅生活在这里,是南极的“主人”,故B错误。南极地区降水稀少,但以固体形式存在的淡水资源丰富,故C错误。酷寒,多狂风,降水少是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故D正确。故答案为:D。(2)我国南极科考一般选择在11月到次年2月期间,故A正确。“雪龙2”号从霍巴特港到罗斯海新站依次经过了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故B错误。“雪龙2”号从中山站到罗斯海新站的航行方向是自东向西,故C错误。科学考察期间正值当地的极昼期,故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1)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和烈风。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居多。
(2)我国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最好为南半球的夏季,我国的冬季。11月至次年3月,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大于夜并且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考察。这个时候也是南半球的夏季,气温相对于冬季较高,此时也是南极科考队最繁忙的时期。
25.【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由图可以看出,图中的科考站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不会有极昼极夜现象,故A错误。由经纬线判断方向可知,黄河站是在泰山站的西北方向,故B正确。南极地区气候特征是酷寒、多狂风、干燥,降水量少,有“白色沙漠”称号,故C错误。甲岛上居住的因纽特人是黄色人种,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和烈风。中国北极黄河站是中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中国也成为第8个在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建立北极科考站的国家。最值得称道的是,北极黄河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26.【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以南极洲为主包括的一些海洋,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南地区,故A错误。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当地的暖季,昼长夜短,故B错误。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以固体形式存在,故C错误。资源丰富,环境原始,科考价值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南极四周分布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7.【答案】(1)A
(2)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阿蒙森-斯科特站位于南极点,东方站是位于该站的正北方向,因为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往前的任何方向都是向北。
(2)由图可以看出,不扣除冰层,南极洲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且地势平坦,属于高原地形。
故答案为:(1)A;(2)C;
【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南极四周分布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8.【答案】(1)A
(2)B
(3)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四个科学考察站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位于乔治王岛上,在南极圈以北地区,无极昼极夜现象;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都位于南极大陆上,在南极圈以南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根据题意.故答案为:A。(2)南纬70°位于南极圈以内附近地区,东经75°位于东经60°和东经90°的之间位置,读图可知,长城站在年极圈以外,昆仑站在南纬80°,泰山站的经度接近东经90°,中山站最接近(70°S,75°E)。故答案为:B。(3)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的原因是南极地区是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②③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
29.【答案】(1)A
(2)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城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故答案为:A。(2)读图可知,大西洋位于太平洋的东方,因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顺着自转方向是向东,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自转,顺着自转方向,大西洋位于太平洋的东侧,故答案为:A。
【点评】(1)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全球气候变化的冷源、尤其是南极,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那里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20世纪中,已有4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00多个科学考察站,南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圣地,是与全球环境变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命运休戚相关的最后疆土。
(2)在侧视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一般是在地轴北端或沿赤道用一个自左向右的箭头表示。在极地俯视图上,如果是在北极点俯视,地球为逆时针方向自转;如果是在南极点俯视,地球为顺时针方向自转。南极大陆附近有三大洋,从南极半岛向东(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大洲为南美洲,向东依次为非洲、大洋洲。
30.【答案】(1)C
(2)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由此可判定,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故答案为:C。(2)我国南极科考站的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故A不符合题意; 南极科考时间多为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故B不符合题意; 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和“风库”之称,故C符合题意; 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1)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2)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我国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最好为南半球的夏季,我国的冬季。11月至次年3月,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大于夜并且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考察。
31.【答案】(1)A
(2)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依据距离极点的远近判断相对的南北方向,依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相对东西方向,读图可知,我国第五科考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
(2)钻孔机学名冰芯钻机,用来获取冰芯,功能类似岩芯钻机。利用钻孔机在南极冰层钻取冰样,获取的冰芯可以进行多项科学研究,比如可以测量冰芯的物理形态,可以获取古代气体,也可以反演古代某个时期的气候特征,以此模拟将来可能出现的降水和气温情况,可以研究地球历史等,故D正确。
故答案为:(1)A;(2)D。
【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南极四周分布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32.【答案】(1)C
(2)A
(3)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中国北京至美国纽约的极地航线需要穿越北冰洋上空。
(2)由材料可知,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极为寒冷;磁场强,辐射大,对飞机影响较大;备降机场极少;飞机是在空中航行,冰山对其影响较小。
(3)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极地地区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冰雪面积不断缩小,海平面不断升高。
故答案为:(1)C;(2)A;(3)C;
【点评】北极地区指的是环绕在地球北极点周围的地区,与南极地区一起构成了地球的寒带。北极地区主要由一个被广大冰原覆盖的大洋即北冰洋和环绕在其周围的一圈冻土地带所组成。出于地理上的原因,通过北极地区是从东西半球到另一半球的最短航线。为此,许多探险家前仆后继,打通了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之间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为了开展科学考察,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站科学考察站。
33.【答案】(1)B
(2)C
(3)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每年的 11 月到次年 3 月,是南极的旅游旺季,因为此季节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南极地区白昼更长,气温较高,是南极地区的暖季,适合旅游,故选B。(2)我国南极地区科考站中的长城站位于南温带,其余位于南寒带;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从经度位置可以看出,长城站位于西半球;科考站所在地淡水资源丰富,是以固体水资源存在的,故选C。(3)为了“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考虑到南极气候特点,昆仑站应尽可能选用的能源是风能,因为南极地区气温低、气压高,风力大,被称为“风库”,风能是清洁能源,故选A。
【点评】(1)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或旅游,最好为南半球的夏季,大致从11月至次年3月,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大于夜并且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人们活动。这个时候也是南半球的夏季,气温相对于冬季较高。
(2)中国南极科考站是提供中国科学家及科研团体或组织对南极开展多项学科考察研究、多项重大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基地,其最早科考站长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建设完工。目前我国南极科考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新建的泰山站。
(3)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34.【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解:由图可知,南极地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到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好时期是11月-次年3月,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在七大洲中,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故答案为:D
【点评】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南极地区4-11月为极夜,11月至次年4月为极昼,极夜时间长度要长于极昼。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最好为南半球的夏季,即11月至次年3月,此时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考察。
35.【答案】(1)B
(2)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罗斯海新站地处高纬度地区,位于西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严寒、降水稀少。故选B。(2)南极大陆降水稀少,固体淡水储存丰富;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所以南极地区有“白色荒漠”之称;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气温低,海拔高,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图示地区有丰富的淡水、生物资源,是一块科研宝地,北极能是北极的代表动物。故选C。
【点评】(1)南极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所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且地表为白雪和冰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又减少大部分。南极附近有终年的南极漂流(寒流),又使南极大陆降温减湿,所以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南极地区4-11月为极夜,11月至次年4月为极昼,极夜时间长度要长于极昼。而北极地区4-11月为极昼,11月至次年4月为极夜,极昼时间长度要长于极夜。
(2)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
36.【答案】(1)D
(2)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南北两极地区是世界上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地区,其中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1)关于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大连—鹿特丹)的说法,该路线的行进方向总体上是先向北,再向西,最后向南,故该项说法不符合题意;该路线沿途先后经过了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故该项说法不符合题意;该路线穿过了亚洲和北美洲、太平洋与北冰洋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故该项说法不符合题意;该路线因为经过北极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有大面积的结冰,不能通航,故该项说法符合题意。(2)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速大,故A错误;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故B错误;南极的科学考察选择在2月份,因为此时是南极的暖季,适合考察,故C错误;图示科考站中只有长城站在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故D正确。
故答案为:(1)D;(2)D。
【点评】(1)该小题考查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包括方向判读、大洋位置及大洲分界线等内容,有较大难度,需要学生综合掌握所学内容。
(2)该小题考查两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对比分析,有难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点解答问题。
37.【答案】(1)C
(2)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南极地区及德雷克海峡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北方。由此可知,昆仑站在南极点的北方;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南极第五个考察站选址地-难言岛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科考站所在地区淡水资源匮丰富;我国南极地区的科考站中长城站位于西半球;泰山站的房屋设计(如图所示),主要目的是防止被冰雪掩埋。故C正确。
(2)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读图可知,图中A海峡为德雷克海峡,是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由于位于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直布罗陀海峡是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和大西洋;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B。
【点评】(1)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德雷克海峡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8.【答案】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罗斯海新站位于太平洋沿岸,A错误;
载止到目前,中国5个南极考察站中昆仑站纬度最高,B错误;
我国多次对南极进行考察,主要是因为南极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及丰富的资源,C正确;
为更好的保护南极地区生态环境,科考队员应该将考察期间产生的垃圾集中带离南极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位置、考察站、环境等,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有一定难度。
39.【答案】(1)D
(2)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南极地区的第五座考察站定址于太平洋罗斯海的难言岛,A正确;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考察一般选择南极的暖季,也就是北半球的冬季,B正确;
位于极圈以内,属于南寒带,C正确;
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D错误。
(2)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极易遭受破坏。所有的旅游注意事项,都是为保护南极环境而制定的。
故答案为:(1)D;(2)A。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南极地区的地理特征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第一小题难度较大,需要把握的知识点多,第二小题较简单。
1 / 1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5.2.12极地地区的位置及方向判断(选择题)
一、单选题
(2022·菏泽) 据报道,2022年3月15日,南极地区约1200平方千米的康格冰架发生崩解,这是历史上首次有这么大冰块坍塌。读康格冰架在南极地区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康格冰架位于泰山站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 造成康格冰架崩解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地( )
A.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地震频发
B.全球气候变暖,冰架发生松动
C.降雪异常增多,冰架自身重力增大
D.科考活动频繁,破坏冰架稳定
【答案】1.A
2.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1.在俯视图中:依据距离极点的远近判断相对南北方向,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相对东西方向,读图可知,康格冰架比泰山站远离南极点,位于泰山站的北方,南极点地球按照顺时针方向自转,康格冰架相比泰山站,位于顺时针方向的前方,即是东方,故康格冰架位于泰山站的东北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2022年3月15日,南极地区约1200平方千米的康格冰架发生崩解,这是历史上首次有这么大冰块坍塌。造成康格冰架崩解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地全球气候变暖,冰架发生松动,近些年来,南北极地区均测出超过20℃的高温,B正确。冰架崩解跟地壳运动、降雪异常增多、科考活动频繁,破坏冰架稳定等无关,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2·北部湾)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预计2022年建成,届时将成为中国“功能完整、设备先进、低碳环保、安全可靠、国际领先、人文创新”的现代化南极科考站。图为南极地区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作为低碳环保的现代化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能够全年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煤炭
4. 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 )
A.西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东北方
【答案】3.A
4.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南极四周分布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3.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风力强劲,所以在南极洲利用风力发电是最适宜的洁净能源。水能不丰富,太阳斜射得很、太阳能资源不丰富,煤炭不属于清洁能源,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4.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此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可判定,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2022·宜昌) 2022年4月26日,“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远航归来。这标志着历时174天的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圆满收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虚线指的是(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
6. 中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原因是( )
A.企鹅、海豹等动物冬眠,对人类威胁小
B.正值南极地区极昼,气温略高
C.地面冰雪全部融化,便于开展科考活动
D.降水丰富,淡水资源充足
【答案】5.D
6.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5.由图可知,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南极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图中虚线与纬结平行,为南极圈,故D正确。故排除ABC,故答案为:D。
6.中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原因是正值南极的暖季,南极地区极昼,气温略高,故B正确;企鹅海豹不会冬眠,故A错误;南极终年严寒,南极冰雪不会全部融化,故C错误;南极寒冷干燥,降水少,但冰原覆盖,淡水资源充足,故D错误。故答案为:B。
(2022·新疆) 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读“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我国科考站中离南极点最近的是( )
A.长城站 B.罗斯海新站 C.泰山站 D.昆仑站
8. 罗斯海新站选择在2月份建设,主要考虑该时间段( )
A.积雪少,降水多 B.有极昼,较温暖
C.有极夜,冰山少 D.冰层厚,风力强
【答案】7.D
8.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7.读图可知,昆仑站纬度最高,所以昆仑站离南极点最近,所以A、B、C错误,故答案为:D。
8.2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此时气温相对较温暖,且有极昼现象,便于考察,所以C项错误,B项正确;2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冰层较薄,D项错误;2月份为南极地区的暖季,集雪少,降水多,但其并不是罗斯海新站2月份建设的主要因素,故排除A项。故答案为:B。
9.(2021·丹东)读北极地区图,关于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北极圈以北
B.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
C.偶尔会有企鹅光临黄河站
D.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
【解析】【分析】北极地区主要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故A不正确;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是南极洲,故B不正确;黄河站在北极地区,企鹅是生活在南极地区的动物,故C不正确;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D正确。根据题意选D。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2021·济南)每年,我国科考队员都要赴南极考察。考察结束后,大部分科考队员返回国内,留下少数队员维持站区的正常运转和开展部分考察工作,等待下一批科考队员前来交接,这个过程被待为“越冬”。下图是南极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建新站位于太平洋沿岸 B.昆仑站纬度最低
C.均位于南极圈以内 D.均位于南极大陆的边缘
11.关于在中山站“越冬”描述正确的是( )
A.越冬期从11月持续到次年3月
B.越冬期即使在深夜也是阳光万丈
C.越冬队员要忍受极夜的漫长
D.越冬队员要戴好面罩以防晒伤
【答案】10.A
11.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1)中国南极科考站是提供中国科学家及科研团体或组织对南极开展多项学科考察研究、多项重大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基地,其最早科考站长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建设完工。目前我国南极科考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新建的泰山站。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纬度最高的科考站是昆仑站。
(2)我国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最好为南半球的夏季,我国的冬季。11月至次年3月,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大于夜并且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考察。这个时候也是南半球的夏季,气温相对于冬季较高,此时也是南极科考队最繁忙的时期。
10.读图分析可知:在建新站位于太平洋沿岸,A正确。长城站纬度最低,B错误。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C错误。 昆仑站和泰山站位于南极大陆的内陆地区,D错误。故答案为:A。
11.从11月持续到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此时合适南极科考。考察结束后的过程被称为“越冬”,此时南极地区气温很低,有极夜现象,越冬队员要忍受极夜的漫长,C正确。故答案为:C。
12.(2021·张家界)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均温高
B.南极洲被四大洋环绕
C.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D.北极地区的原住居民因纽特人是白种人
【答案】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故A错误;南极洲被三大洋环绕,故B错误;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故C正确;北极地区的原住居民因纽特人是黄种人,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
(2021·北京)北极点附近常年覆盖着坚厚冰层,考察船无法直接到达北极点,因此需要换乘直升机才能抵达。下图为我国赴北极点考察的航线(去程)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3.北极点附近常年覆盖坚厚冰层的原因是( )
A.纬度高、严寒 B.海拔高、缺氧
C.淡水资源丰富 D.年降雨量丰富
14.去程途中( )
A.航船从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
B.航线以西的北冰洋海域岛屿众多
C.船行方向大致先向东北再向西北
D.换乘直升机后向西北飞行
【答案】13.A
14.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站在北极点处,身边的所有方向都是南方,同理站在南极点处,所有的方向都是北方。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
13.读图可知,北极点附近纬度高,气候终年严寒,所以常年覆盖坚厚冰层。故答案为:A.
14.读图可知,我国赴北极点考察,航船从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图,逆时针方向是东,顺时针方向是西,航线以西的北冰洋海域岛屿少,以东的海域岛屿众多;船行方向大致先向东北再向西北;换乘直升机后向正北飞行。 故答案为:C.
(2021·邵阳) 2021年1月23日,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发生7.0级地震,震中位于61.70°S,55.60°W,中国长城站震感明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震中位于南极点的( )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16.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 )
A.以海洋为主 B.气候寒冷
C.科考规模大 D.环境保护力度小
【答案】15.D
16.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1)①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要依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②在极地俯视图上判断方向时,一般需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出是南极点还是北极点,再依据经纬度变化方向去判读。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北方;在北极点上,四周都是南方。
(2)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和烈风。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储热的能力大,而且南极地区海拔高,反射阳光的能力强,所以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气温略高一些。
15.南极点的四周方向全为正北,D正确。
16.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力度大,科考规模无法比较,B正确,ACD错误。
(2021·菏泽) 北极东北航道是由中俄两国共同提出的连接东北亚与西欧最短的海上航线,有“冰上丝绸之路”之称。假设一般货轮从青岛出发沿东北航道到德国汉堡。读北极航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7.这次航行最合适的时间是( )
A.1—2月份 B.8—9月份 C.4—5月份 D.11—12月份
18.该货轮由①地到②地的航行方向是( )
A.由东南向西北 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北向东南 D.由正东向正西
【答案】17.B
18.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北极有两条航道,分别是俄罗斯北部沿海的"东北航道",以及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的"西北航道"。北极航道的开通,将改变长期以来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要道的局面,使航程大大缩短,不仅能减少运输成本,而且可以避开索马里海盗和印度洋海盗的威胁。因为北极地区一年中大多数时候都结着厚厚冰层,所以航道大部分时间不能通航,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解冻,将大大延长通航时间,预期将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
17.由题意可得,北半球夏季是6、7、8三个月,是个选项中只有8-9月份时,北极冰最少,适合通行,故答案为:B。
18.在北极上空判断方向。①靠近北极点则在北边,②远离北极点则在南边。北极上空地球自转为逆时针,自西向东,所以②在西边,①在东边,所以由①地到②地的航行方向是由东北向西南。故答案为:B。
(2020·济南)为了标示南极点的位置,科考队员在南极点设立了实体标志。由于南极冰盖在重力作用下始终处于不断运动状态,从而导致南极点实体标志发生移动。为此,每年 12 月科考队员都要重新测定南极极点,并在准确的位置上设立新标志。下图是南极地区 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科考队员每年为南极点重新设立标志时,发现旧标志总是在新标志的 (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20.图示时间内,南极地区 ( )
A.南极点气温最低 B.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升高
C.等温线与纬线完全平行 D.正值暖季,适合开展科考活动
【答案】19.D
20.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1)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北方;在北极点上,四周都是南方。
(2)我国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最好为南半球的夏季,我国的冬季。11月至次年3月,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大于夜并且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考察。这个时候也是南半球的夏季,气温相对于冬季较高,此时也是南极科考队最繁忙的时期。
19.南极点为地球的最南端,其四周全是北。因此站在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朝向北。故旧标志应在新设标志的北方。故答案为:D。
20.据南极地区等温线图可知,南极点的气温在零下20℃--零下30℃ 之间,最低地区可达零下30℃以下,故A 错误。气温值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故B错误。气温除受纬度的影响外,还受地形的影响,南极地区的等温线与纬线不完全平行,故C错误。图示为南极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1月正值南半球夏季即暖季,适合开展科考活动,故D正确。故答案为:D。
21.(2020·烟台)当地时间2020年2月14日,“雪龙2”号科考船从南极长城站起航,奔赴下一个目的地﹣﹣罗斯海新站。 下面是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点的( )
A.正北 B.正南 C.正东 D.正西
(2)中国五个南极科考站都( )
A.位于高纬度 B.位于东半球
C.有极昼极夜现象 D.有四季更替现象
(3)南极科考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南极,保护南极。下列项目不属于科考关注的是( )
A.全球气候变化 B.海洋环境考察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旅游资源开发
【答案】(1)A
(2)A
(3)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北极点是地球的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四周都是南方;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北方;据此解答此题。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看,四周都是北方;由此可判定,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故答案为:A。(2)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读图可知,中国五个南极科考站都位于高纬度,长城站和罗斯海新站位于西半球,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南极地区长冬无夏,只有短暂的暖季。故答案为:A。(3)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为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南极洲的考察只限于科研目的,南极科考的目的是研究其原始的自然环境等。南极科考的内容有:全球气候变化特点、海洋环境考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旅游资源开发不是南极科考的内容,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干燥、多狂风。故答案为:D。
【点评】(1)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2)中国南极科考站是提供中国科学家及科研团体或组织对南极开展多项学科考察研究、多项重大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基地,其最早科考站长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建设完工。目前我国南极科考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新建的泰山站。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纬度最高的科考站是昆仑站,最早建成的是长城站。
(3)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全球气候变化的冷源,尤其是南极,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那里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南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圣地,是与全球环境变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命运休戚相关的最后疆土。
22.(2020·盘县)读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山站大致位于昆仑站的( )
A.东方 B.北方 C.南方 D.西方
(2)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城站会出现极昼现象
B.我国所有的南极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南
C.南极科考多在每年的7月至8月进行
D.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和“风库”之称
【答案】(1)B
(2)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中山站大致位于昆仑站的南北方。中国的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几乎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没有东西方向。B符合题意。
(2)长城站周期南极圈外,不会出现极昼现象,A错误。我国的南极科考站处长城站外,其它的位于南极圈以南,B错误。南极科考多在每年的12月至3月进行,C错误。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和“风库”之称,D正确。
故答案为:(1)B;(2)D;
【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南极四周分布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3.(2020·自贡)恩克斯堡岛(见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信息推测,该大陆上( )
A.沙漠广布 B.森林广布 C.沼泽广布 D.冰川广布
(2)恩克斯堡岛常年盛行东南风,五星红旗在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答案】(1)D
(2)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恩克斯堡岛纬度高,气温低,冰川广布。故答案为:D。(2)五星红旗常年飘扬的方向与风向相反,恩克斯堡岛常年盛行东南风,故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西北方向。故答案为:C。
【点评】(1)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和烈风。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2)极地东风带是分布在地球南北两极高纬度地区的盛行风带,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北风,南半球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南风。南极因为常年受极地高压的影响,近地面地区气压高,风是由高气压处吹向低气压处,且受极地东风的影响很大,多产生大风。
24.(2020·滨州) 2019年10月15日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从深圳启航,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的科考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B.南极地区居住着因纽特人,耐寒的企鹅也生活在这里
C.南极地区降水稀少,淡水资源贫乏
D.酷寒,多狂风,降水少是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2)下列关于我国南极科考时间和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南极科考一般选择在11月到次年2月期间
B.“雪龙2”号从霍巴特港到罗斯海新站依次经过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雪龙2”号从中山站到罗斯海新站的航行方向是自西向东
D.科学考察期间正值极夜时期
【答案】(1)D
(2)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南极地区的科考站大部分有极昼极夜现象,但长城站没有,故A错误。因纽特人居住在北极地区,耐寒的企鹅生活在这里,是南极的“主人”,故B错误。南极地区降水稀少,但以固体形式存在的淡水资源丰富,故C错误。酷寒,多狂风,降水少是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故D正确。故答案为:D。(2)我国南极科考一般选择在11月到次年2月期间,故A正确。“雪龙2”号从霍巴特港到罗斯海新站依次经过了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故B错误。“雪龙2”号从中山站到罗斯海新站的航行方向是自东向西,故C错误。科学考察期间正值当地的极昼期,故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1)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和烈风。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居多。
(2)我国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最好为南半球的夏季,我国的冬季。11月至次年3月,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大于夜并且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考察。这个时候也是南半球的夏季,气温相对于冬季较高,此时也是南极科考队最繁忙的时期。
25.(2020·德州)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科学考察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B.黄河站在泰山站的西北方向
C.南极地区酷寒,多狂风,降水量大
D.甲岛上居住的因纽特人属白色人种
【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由图可以看出,图中的科考站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不会有极昼极夜现象,故A错误。由经纬线判断方向可知,黄河站是在泰山站的西北方向,故B正确。南极地区气候特征是酷寒、多狂风、干燥,降水量少,有“白色沙漠”称号,故C错误。甲岛上居住的因纽特人是黄色人种,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和烈风。中国北极黄河站是中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中国也成为第8个在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建立北极科考站的国家。最值得称道的是,北极黄河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26.(2020·威海)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南
B.5~7月份是暖季,昼长夜短
C.淡水资源匮乏
D.资源丰富,环境原始,科考价值大
【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以南极洲为主包括的一些海洋,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南地区,故A错误。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当地的暖季,昼长夜短,故B错误。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以固体形式存在,故C错误。资源丰富,环境原始,科考价值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南极四周分布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7.(2020·青岛)读沿东、西经90°附近南极洲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方站位于阿蒙森-斯科特站的方向是( )
A.正北 B.正东 C.正西 D.正南
(2)不扣除冰层,南极洲主要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丘陵
【答案】(1)A
(2)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阿蒙森-斯科特站位于南极点,东方站是位于该站的正北方向,因为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往前的任何方向都是向北。
(2)由图可以看出,不扣除冰层,南极洲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且地势平坦,属于高原地形。
故答案为:(1)A;(2)C;
【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南极四周分布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8.(2020·兰州)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南极四个科考站中,纬度最低、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秦山站 D.昆仑站
(2)位置最接近(70°S,75°E)的科考站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秦山站 D.昆仑站
(3)南极地区较北极地区更加寒冷,对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南极地区纬度更高;②南极地区海拔更高:③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④北极地区人口更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1)A
(2)B
(3)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四个科学考察站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位于乔治王岛上,在南极圈以北地区,无极昼极夜现象;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都位于南极大陆上,在南极圈以南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根据题意.故答案为:A。(2)南纬70°位于南极圈以内附近地区,东经75°位于东经60°和东经90°的之间位置,读图可知,长城站在年极圈以外,昆仑站在南纬80°,泰山站的经度接近东经90°,中山站最接近(70°S,75°E)。故答案为:B。(3)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的原因是南极地区是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②③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
29.(2020·通辽)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已经在南极地区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意义是( )
①南极地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
②地表储存着丰富的固体淡水资源
③沿岸分布着大量的生物资源
④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工作者提供了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图示区域中,大西洋大致位于太平洋的(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答案】(1)A
(2)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城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故答案为:A。(2)读图可知,大西洋位于太平洋的东方,因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顺着自转方向是向东,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自转,顺着自转方向,大西洋位于太平洋的东侧,故答案为:A。
【点评】(1)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全球气候变化的冷源、尤其是南极,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那里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20世纪中,已有4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00多个科学考察站,南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圣地,是与全球环境变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命运休戚相关的最后疆土。
(2)在侧视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一般是在地轴北端或沿赤道用一个自左向右的箭头表示。在极地俯视图上,如果是在北极点俯视,地球为逆时针方向自转;如果是在南极点俯视,地球为顺时针方向自转。南极大陆附近有三大洋,从南极半岛向东(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大洲为南美洲,向东依次为非洲、大洋洲。
30.(2019·苏州) 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读图回答问题。
(1)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所有的南极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南
B.南极科考时间多为每年的5月至10月
C.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和“风库”之称
D.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极少,淡水资源缺乏
【答案】(1)C
(2)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由此可判定,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故答案为:C。(2)我国南极科考站的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故A不符合题意; 南极科考时间多为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故B不符合题意; 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和“风库”之称,故C符合题意; 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1)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2)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我国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最好为南半球的夏季,我国的冬季。11月至次年3月,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大于夜并且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考察。
31.(2019·绵阳)我国南极第五个科学考察站选址在罗斯海附近的恩克斯堡岛(如图),2018年2月7日正式奠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第五科考站位于长城站的( )
A.西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东北方
(2)南极科考采用钻孔机从冰层钻取冰芯,其主要目的是( )
A.获取淡水资源 B.测量冰层厚度
C.勘探矿产资源 D.研究地球历史
【答案】(1)A
(2)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依据距离极点的远近判断相对的南北方向,依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相对东西方向,读图可知,我国第五科考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
(2)钻孔机学名冰芯钻机,用来获取冰芯,功能类似岩芯钻机。利用钻孔机在南极冰层钻取冰样,获取的冰芯可以进行多项科学研究,比如可以测量冰芯的物理形态,可以获取古代气体,也可以反演古代某个时期的气候特征,以此模拟将来可能出现的降水和气温情况,可以研究地球历史等,故D正确。
故答案为:(1)A;(2)D。
【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南极四周分布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32.(2019·天津)读“中国北京至美国纽约极地航线图”和航班飞行日记,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从中国北京到美国纽约的航班要穿越( )
A.大洋洲 B.非洲 C.北冰洋 D.南极洲
(2)通过飞行日记可知,极地航线飞行要克服的困难有( )
①气候极度寒冷
②磁场强辐射大
③备降机场极少
④海上漂浮冰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近年来,极地地区的冰雪面积不断缩小,主要原因是( )
A.开凿冰山 B.水土流失 C.全球变暖 D.海陆变迁
【答案】(1)C
(2)A
(3)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中国北京至美国纽约的极地航线需要穿越北冰洋上空。
(2)由材料可知,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极为寒冷;磁场强,辐射大,对飞机影响较大;备降机场极少;飞机是在空中航行,冰山对其影响较小。
(3)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极地地区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冰雪面积不断缩小,海平面不断升高。
故答案为:(1)C;(2)A;(3)C;
【点评】北极地区指的是环绕在地球北极点周围的地区,与南极地区一起构成了地球的寒带。北极地区主要由一个被广大冰原覆盖的大洋即北冰洋和环绕在其周围的一圈冻土地带所组成。出于地理上的原因,通过北极地区是从东西半球到另一半球的最短航线。为此,许多探险家前仆后继,打通了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之间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为了开展科学考察,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站科学考察站。
33.(2019·三明)每年的 11 月到次年 3
月,是南极的旅游旺季。下图示意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人们选择该时间到南极旅游,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冰雪消融,草长莺飞 B.白昼较长,时值暖季
C.气温最低,没有雪崩 D.能看到极夜现象
(2)我国南极地区的科考站,说法正确的是( )
A.科考站都位于南寒带 B.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西北方向
C.长城站位于西半球 D.科考站所在地淡水匮乏
(3)为了“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考虑到南极气候特点,昆仑站应尽可能选用的能源是( )
A.风能 B.天然气 C.石油 D.煤炭
【答案】(1)B
(2)C
(3)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每年的 11 月到次年 3 月,是南极的旅游旺季,因为此季节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南极地区白昼更长,气温较高,是南极地区的暖季,适合旅游,故选B。(2)我国南极地区科考站中的长城站位于南温带,其余位于南寒带;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从经度位置可以看出,长城站位于西半球;科考站所在地淡水资源丰富,是以固体水资源存在的,故选C。(3)为了“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考虑到南极气候特点,昆仑站应尽可能选用的能源是风能,因为南极地区气温低、气压高,风力大,被称为“风库”,风能是清洁能源,故选A。
【点评】(1)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或旅游,最好为南半球的夏季,大致从11月至次年3月,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大于夜并且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人们活动。这个时候也是南半球的夏季,气温相对于冬季较高。
(2)中国南极科考站是提供中国科学家及科研团体或组织对南极开展多项学科考察研究、多项重大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基地,其最早科考站长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建设完工。目前我国南极科考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新建的泰山站。
(3)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34.(2019·赤峰)读“南极地区图”,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
B.到南极地区考察最好选择6-9月
C.我国的长城站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D.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解:由图可知,南极地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到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好时期是11月-次年3月,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在七大洲中,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故答案为:D
【点评】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南极地区4-11月为极夜,11月至次年4月为极昼,极夜时间长度要长于极昼。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最好为南半球的夏季,即11月至次年3月,此时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考察。
35.(2019·湘潭) 2018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级科学考察站罗斯海新站正式奠基,预计22年建成。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罗斯海新站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处中纬度地区
②位于西半球
③有极昼极夜现象
④严寒、降水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南极地区特征及其原因搭配正确的是( )
A.淡水宝库--降水丰富、河湖众多
B.白色荒漠--沙漠面积广大
C.冰雪高原--冰川覆盖、海拔高
D.科研宝地—企鹅、北极熊等独特生物多
【答案】(1)B
(2)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罗斯海新站地处高纬度地区,位于西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严寒、降水稀少。故选B。(2)南极大陆降水稀少,固体淡水储存丰富;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所以南极地区有“白色荒漠”之称;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气温低,海拔高,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图示地区有丰富的淡水、生物资源,是一块科研宝地,北极能是北极的代表动物。故选C。
【点评】(1)南极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所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且地表为白雪和冰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又减少大部分。南极附近有终年的南极漂流(寒流),又使南极大陆降温减湿,所以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南极地区4-11月为极夜,11月至次年4月为极昼,极夜时间长度要长于极昼。而北极地区4-11月为极昼,11月至次年4月为极夜,极昼时间长度要长于极夜。
(2)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
36.(2018·威海)极地地区作为科考宝地,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2018年1月,我国宣布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2018年2月,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在南极洲罗斯海难言岛上正式选址莫基。读“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图”(左图)和“南极洲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大连—鹿特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路线的行进方向总体上是先向北,再向西,最后向南
B.该路线沿途经过了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
C.该路线穿过了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D.该路线因为路程短,可以全年通航
(2)有关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多、风速大
B.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只有相对原始的自然环境
C.两极的科学考察都选择在2月份,因为此时冰面坚固,利于通行
D.图示科考站中只有长城站无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1)D
(2)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南北两极地区是世界上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地区,其中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1)关于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大连—鹿特丹)的说法,该路线的行进方向总体上是先向北,再向西,最后向南,故该项说法不符合题意;该路线沿途先后经过了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故该项说法不符合题意;该路线穿过了亚洲和北美洲、太平洋与北冰洋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故该项说法不符合题意;该路线因为经过北极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有大面积的结冰,不能通航,故该项说法符合题意。(2)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速大,故A错误;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故B错误;南极的科学考察选择在2月份,因为此时是南极的暖季,适合考察,故C错误;图示科考站中只有长城站在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故D正确。
故答案为:(1)D;(2)D。
【点评】(1)该小题考查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包括方向判读、大洋位置及大洲分界线等内容,有较大难度,需要学生综合掌握所学内容。
(2)该小题考查两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对比分析,有难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点解答问题。
37.(2018·德州)2018年2月7日,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在难言岛选址奠基。读图,完成小题。
(1)有关南极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科考站所在地区淡水资源匮乏
B.我国南极地区的科考站均位于东半球
C.昆仑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难言岛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
D.泰山站的房屋设计(如图所示),主要目的是防紫外线辐射
(2)关于A海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无极昼极夜现象 B.是直布罗陀海峡
C.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D.是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
【答案】(1)C
(2)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南极地区及德雷克海峡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北方。由此可知,昆仑站在南极点的北方;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南极第五个考察站选址地-难言岛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科考站所在地区淡水资源匮丰富;我国南极地区的科考站中长城站位于西半球;泰山站的房屋设计(如图所示),主要目的是防止被冰雪掩埋。故C正确。
(2)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读图可知,图中A海峡为德雷克海峡,是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由于位于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直布罗陀海峡是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和大西洋;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B。
【点评】(1)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德雷克海峡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8.(2018·泰安)2017年11月8日,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考察队启动建设中国第5座南极考察站一一罗斯海新站。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罗斯海新站位于印度洋沿岸
B.载止到目前,中国5个南极考察站中泰山站纬度最高
C.我国多次对南极进行考察,主要是因为南极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及丰富的资源
D.为更好的保护南极地区生态环境,科考队员应该将考察期间产生的垃圾集中抛入大海
【答案】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罗斯海新站位于太平洋沿岸,A错误;
载止到目前,中国5个南极考察站中昆仑站纬度最高,B错误;
我国多次对南极进行考察,主要是因为南极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及丰富的资源,C正确;
为更好的保护南极地区生态环境,科考队员应该将考察期间产生的垃圾集中带离南极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位置、考察站、环境等,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有一定难度。
39.(2018·临沂)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岛选址莫基。据图9“南极地区略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濒临太平洋 B.正式建站时间选择在2月
C.位于南寒带 D.无极昼极夜现象
(2)南极大陆旅游注意事项:登陆衣物用具全部吸尘;必须穿用船上统一的鞋子登陆,登陆前对鞋子进行消毒,回船时要踩过消毒池;拍照时,包不可以放地上;不可踩踏植物。旅游注意事项主要反映出南极地区( )
A.生态环境脆弱,易被破坏 B.动植物资源丰富
C.南极地区降水稀少 D.气候寒冷,旅游者易感冒
【答案】(1)D
(2)A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南极地区的第五座考察站定址于太平洋罗斯海的难言岛,A正确;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考察一般选择南极的暖季,也就是北半球的冬季,B正确;
位于极圈以内,属于南寒带,C正确;
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D错误。
(2)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极易遭受破坏。所有的旅游注意事项,都是为保护南极环境而制定的。
故答案为:(1)D;(2)A。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南极地区的地理特征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第一小题难度较大,需要把握的知识点多,第二小题较简单。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