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15 20:1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图是某学生的思维导图,图中①②③处填写内容依次对应的应该是 ( D )
A.曹魏、蜀汉、孙吴   B.蜀汉、孙吴、曹魏
C.孙吴、蜀汉、曹魏  D.曹魏、孙吴、蜀汉
2.(黔南州中考)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以下历史人物与历史事迹对应正确的是 ( B )
A.曹操——建立魏国 B.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C.诸葛亮——发明翻车 D.司马懿——灭吴统一全国
3.★(黄石期末)《三国演义》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说明这些朝代更替的趋势是 ( A )
A.总体是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D.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4.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牧野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涿鹿之战
A.④①②③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5.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 C )
A.蜀 东晋 前秦 B.西楚 东晋 前秦
C.蜀 东晋 梁 D.蜀 南晋 张楚
6.苻坚即位以来,陆续采纳和实施了中原汉族传统的国家礼仪,建造了明堂(中国古代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在国都南边举行祀天仪式(汉族王朝最重要的祭典),躬耕籍田(皇帝所进行的农耕礼节),还命人举行了养蚕之礼,材料所述内容 ( C )
A.消除了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体现前秦统治者深受汉族文明影响
D.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7.说起“窝里斗”,在中国历史上,大概还没有能比得上西晋初年的“八王之乱”那么正宗且波澜壮阔的了。下列关于这次“窝里斗”表述不正确的是 ( D )
A.当时在位皇帝是晋惠帝 B.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
C.这次内乱使西晋从此衰落 D.司马睿平息了混乱局面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的是 ( D )
A.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C.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D.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9.(菏泽中考)在我国南方各省,分布着数以百万计的客家人。史学界普遍认为客家人是历史上渐次南迁的中原汉族人。下列有关中原人口南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西汉末年开始出现大批中原人口南下现象
B.自然灾害频繁是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
C.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引发南方社会动荡不安
10.(北海期末)在河北邯郸的磁县北朝墓群中发现墓中壁画不仅有少数民族狩猎、打场、宴饮等场景,还有儒家“孝悌、升仙”等内容。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D )
A.当时的墓葬推崇俭葬 B.南方的人口增多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民族交融的影响
11.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阜)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让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D )
A.统一黄河流域 B.开发江南经济
C.笼络守旧势力 D.学习先进文化
12.★(柳州期末)中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多次分裂局面,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下列实现过统一的王朝有 ( B )
A.西周、东汉、南朝 B.秦朝、西汉、西晋
C.东周、东汉、东晋 D.秦朝、前秦、东晋
13.★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还记载了很多农谚如“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谷雨前后,种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求”。这反映了农业生产
( C )
A.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B.要重视选育良种
C.要因时因地制宜 D.要改进生产技术
14.★他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是当时世界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而他创造的“密率”闻名于世。“他”是 ( C )
A.贾思勰 B.王羲之
C.祖冲之 D.锺繇
15.历史活动中,老师列出“官渡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B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0分)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连环画
第四辑 第四辑 第四辑  
三国篇 三国篇 三国篇
汉室衰落 三足鼎立 三国归晋
第五辑  第五辑
两晋南北朝 两晋南北朝
两晋相继 南北对峙
(1)“汉室衰落”的表现是什么?(1分)有何影响?(1分)“三足鼎立”局面形成后,三个政权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就其中一个谈谈。(1分)
表现: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1分)影响:军阀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分)发展情况: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任答1点得1分)
(2)从“三足鼎立”到“三国归晋”经历了哪些主要事件?举两例。(2分)“南北对峙”时期的北魏是哪一民族建立的政权?(1分)
主要事件:曹丕死后,大臣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大权;三国中实力最弱的蜀汉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结束分裂。(2分)民族:鲜卑族。(1分)
(3)从“汉室衰落”到“南北对峙”期间,发生了三次重要战役和一次改革。分别说出三次战役中任意一次的名称及改革的历史作用。(2分)这三次战役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1分)
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任答1点得1分)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1分)共同点: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1分)
(4)根据上面五张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时期主要的历史特征是什么。(1分)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1分)
17.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2分)依据所学知识谈谈“商君”改革的意义。(1分)
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任答两项即可得2分)意义: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1分)
材料二: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摘自《魏书·任城王澄传》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摘自《资治通鉴》
(2)材料二、三中的“魏主”指的是哪位皇帝?(1分)两则材料各自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2分)
皇帝:北魏孝文帝。(1分)中心问题:材料二是迁都;(1分)材料三是改汉姓。(1分)
(3) 根据材料二,“魏主”打算从平城迁都到哪里?(1分)根据材料三,诏令提出“宜改姓元氏”的理由是什么?(1分)根据两则材料,说出魏主迁都及“改姓元氏”的意图何在?(1分)
洛阳。(1分)理由: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1分)意图: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1分)
(4)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在历史发展中都起到过重大作用,而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不断变得强大。由此,你能得到哪些启示?(1分)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成功的改革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应有改革创新的意识;改革要有不畏阻力的精神;要善于学习先进的文化;能与时俱进等。(写出2点且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得1分)
18.在学习《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课时,王老师设计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来完成。 (10分)
【诗歌解读】
《蒿里行》曹操 《忆江南》白居易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朗读两首诗歌,请大家比较一下,东汉以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社会状况有什么不同。 (2分)
北方战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1分)南方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安定。(1分)
【史料解读】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2)请根据材料一、二,试比较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的变化。(2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分)
变化:南朝时江南的经济与西汉时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2分)原因:大量的北方人迁到江南,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等。(任答2点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建言献策】
(3)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认为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哪些条件?(2分)请你为当地政府发展经济提几条合理建议。(2分)
条件:先进的技术、充足的劳动力、安定的社会环境、适当的经济政策、优越的自然条件等。(任答2点即可得2分)建议:大力发展科技、引进科技人才、招商引资、保持社会稳定、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保护环境等。(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