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15 21:2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地面某点到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为相对高度


海平面
1000米
500米
1500米
地面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绝对高度,即海拔
1、海拔和相对高度
请思考:绝对高度(海拔)是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呢?
山顶
鞍部
山脊
陡坡
看一看: 说出地形名称
缓坡
山谷

H
H
H
等高面
等高距
等高线
2、等高线的绘制
2、等高线的绘制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等高线—
3、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
3、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
(1)同线等高
(2)同图等距
(3)等高线为闭合曲线
(4)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但有可能重合。 (陡崖)
(5)密陡疏缓
(6)“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7)“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闭合曲线,内高外低。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地形的识别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的识别
山 脊
山 谷
300
100
200
100
300
200
300
100
200
100
300
200




试一试:下列哪些是山谷 ( )
AD
300
100
200
100
300
200
300
100
200
100
300
200




下列四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 )

C、D 中可发育河流的是?
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处
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
呈“8”字型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的识别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海拔500米以上,相 对高度大,等高线密集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和缓
海拔高度大,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丘陵;
山地;
高原
平原;
(1)判断地形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判断相对高度的
(计算陡崖相对高度)
(3)判断坡度
(4)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5)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
(6)判断地理事物的分布
选“点”
选“线”
选“面”
(1)判断地形(部位)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陡崖顶部的相对高度:
500 ≤ H <600
陡崖底部的相对高度:
200 < H ≤ 300
陡崖的相对高度:
200 ≤ H < 400
公式:
(2)相对高度的判读 陡崖相对高度
(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1)河流ab段的流向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读图,回答:
B
D
A.59m B.99m
C.199m D.259m
(3)此断崖的最大高度可能为( )
A.150m B.99m
C.210m D.249m
D
(3)判断坡度(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疏密)
坡度=
h
D2
D3
D4
∠4
∠3
∠2
tg∠
=
h
D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垂直相对高度
水平距离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线密为陡,疏为缓
等高距大为陡,小为缓
比例尺大为陡,小为缓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右图四条登山路线
中,坡度最缓的是 。

(3)判断坡度
等高距大
等高距小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下列四图中的比例尺相同,等值线的疏密相同,
则坡度最大的一幅是
D
(3)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
1千米
0.5千米
5千米
2千米
坡度的识别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下列四图中的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相同,但比例尺不同,坡度最大的一幅是
a
特殊地形的等高线,如火山口湖、地上河、蘑菇石、梯田等特殊地形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如:
1.火山口湖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
2.地上河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
(AB河段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河水补给地下水,无支流汇入。)
3.蘑菇石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
4.岱崮地貌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
5.梯田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