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三章 认识电路
第1节 电现象
“怒发冲冠”
思考:头发竖起来的原因是什么?这里面存在着什么奥秘?
新课引入
实验1:与头发摩擦过的梳子能吸起纸屑
实验2:与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吸起头发
实验3:与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吸引水流
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上了电荷.
静电现象
一
新课讲解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摩擦起电.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
玻璃棒带
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
橡胶棒带
负电荷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1.原子结构图:如右图
2.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3.通常情况下,原子是电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 体也呈电中性.
核外电子
原子核
+
+
+
–
–
–
摩擦起电的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
当两物体摩擦时
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转移的电荷是负电荷,而不是正电荷.
1.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摩擦的物体与外界绝缘.
摩擦起电的条件
用丝绸去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这是由于( )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丝绸上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使得玻璃棒带正电
C.丝绸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使得玻璃棒带正电
D.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所以玻璃棒带正电
D
解析: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从而带正电.
当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
当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二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
-
-
+
+
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结构:如右图
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的原理来工作的.如下: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
动画演示
验电器
如下图所示,甲、乙两个通草球用丝线悬挂着,当乙球靠近甲球时,两球互相排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带正电,乙球不带电
B.甲球不带电,乙球带负电
C.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
D.甲、乙两球都带负电或都带正电
D
解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金属导线中电荷的组成
没有通电时自由电子的运动情况
电流
三
通电时自由电子的运动情况
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
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如图,移动的电荷是 ,电荷移动方向为 .电流方向为 .
B
A
从A到B
从B到A
负电荷
对电流方向的理解:
(1)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2)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电池:电池有正、负两个极,电流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回电池.
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如下图:
电流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回电池.
电现象
静电现象
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摩擦起电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电流
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
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电能
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能量转化
课堂小结
1.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
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
D. 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
B
课堂训练
2.如图用细线吊着的A、B、C、D 四个带电小球分别靠近后的情景,已知 A 带正电,那么B、C、D 三个小球所带电荷分别是( )
A.负、正、正 B.负、负、正
C.正、负、负 D.正、负、正
A
3.如图所示,用被毛皮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
B.金属球和金属箔都带正电
C.两片金属箔都带负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D.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C
4.如图所示,验电器 A 带负电,验电器 B 不带电,若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连接 A 和 B 的金属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 A,A 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 A 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 B,B中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C. A中的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 B,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D. 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 A 流向 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