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
1.(2022·江西吉安·九年级期末)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里,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保存最完整和最早的成文法典。该法典是
A.《罗摩衍那》 B.《汉谟拉比法典》 C.陶片放逐法 D.《十二铜表法》
2.(2022·江西·余干县第三中学九年级期末)下列文明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是( )
A.长城 B.种姓制度 C.金字塔 D.《汉谟拉比法典》
3.(2022·江西吉安·九年级期末)60秒为1分,60分为1小时。发明这一进位方法的是
A.古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
4.(2022·江西吉安·九年级期末)下图的石瓶是古埃及阿蒙荷特普三世王后提伊的物品,用于盛化妆品或油膏,瓶身上有王后和国王的名字,写在椭圆形的圈框里。石瓶上的文字应该是(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字母文字
5.(2022·江西吉安·九年级期末)神秘古老的埃及文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如果你也是旅游者之一,你可以在埃及考察和参观到( )
①金字塔
②楔形文字
③象形文字
④圆形大剧场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6.(2022·江西吉安·九年级期末)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7.(2022·江西吉安·九年级期末)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下列内容中与该法典有关的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
C.“条条大路通罗马” D.“真正的法律应该对一切人有效”
8.(2022·江西赣州·九年级期末)《汉谟拉比法典》第7条规定:任何在没有证人或者合同文书的情况下,于他人的儿子或者奴隶处购买白银、黄金、男女奴隶、斧头或者是羊、驴以及其他任何东西的人,或者为此负责的人,都将被视为盗贼且判处死刑。此规定表明古巴比伦
A.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B.具有森严的等级制度 C.法律兼具公平正义 D.君主专制极端强化
9.(2022·江西抚州·九年级期末)右图为某一法典石柱局部图,石柱上端是某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下端是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该部法典为( )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民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
10.(2022·江西景德镇·九年级期末)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尼罗河是古代埃及文明的礼物
B.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的势力范围
C.古代埃及人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
D.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文明
11.(2022·江西吉安·九年级期末)拓片是将刻在不同材质上的文字、符号、图案等拓印下来的纸片,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古埃及文明研究的是(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阿拉伯文字
12.(2022·江西抚州·九年级期末)下图建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至今仍然屹立于( )
A.印度河畔 B.幼发拉底河畔 C.尼罗河畔 D.底格里斯河畔
13.(2022·江西上饶·九年级期末)2021年9月16日李克强总理以视频形式出席2021“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开幕式并致辞。李克强表示,悠久的历史赋予中希两国灿若星河的文化积淀。对“两国文化积淀”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华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 B.希腊文明最早产生于爱琴海地区
C.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中央集权 D.中希两国都有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
14.(2022·江西吉安·九年级期末)下图所示埃及主要古迹遗址分布的特点,最适合用来说明
A.埃及是一个文明古国 B.尼罗河是古埃及之母
C.古埃及文明源远流长 D.古埃及文明绵延不断
15.(2022·江西宜春·九年级期末)“从公元前3100年统一到公元前525年被外族征服,这个文明古国经历了三个帝国的统治,而这三个帝国相间隔的时间也都相当短暂。因此,在长达2500年的时间里,这个古国的文明还算是稳定而保守的。”这个“文明古国”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罗马帝国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C项正确;长城是中国文明的象征,排除A项;种姓制度是印度的登基制度,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制定的法典,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发明了60进制。将1小时分成60分,1分钟分成60秒。A项正确;古代埃及与60进制法的发明无关,排除B项;古代希腊与60进制法的发明无关,排除C项;古代罗马与60进制法的发明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图中的石瓶出自古埃及,而古埃及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因此石瓶上的文字应该是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出自两河流域,甲骨文出自中国,字母文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故答案选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5.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它用图形表示事务,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古埃及象形文字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楔形文字是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故排除②;圆形大剧场是古罗马的文明象征,故排除④。所以①③符合题意,故选A。
6.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由此判断这是与《汉谟拉比法典》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故选C。
7.A
【解析】“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体现了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 习惯痕迹,出自《汉谟拉比法典》,A正确;“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条条大路通罗马”体现了罗马帝国的繁盛,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与古巴比伦王国无关,BC错误;“真正的法律应该对一切人有效”体现了罗马的《十二铜表法》是万民法。与古巴比伦王国无关,D错误。综上故选A。
8.A
【解析】依据题干“任何在没有证人或者合同文书的情况下,于他人的儿子或者奴隶处购买白银、黄金、男女奴隶、斧头或者是羊、驴以及其他任何东西的人,或者为此负责的人,都将被视为盗贼且判处死刑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出自《汉莫拉比法典》的第七条,这是针对财产的保护,A符合题意;具有森严的等级制度 、法律兼具公平正义、君主专制极端强化的内容与题干的内容无关,排除BCD;故选A。
9.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公元前1750年在位)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 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D项正确;《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的法律文献,《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法律文献,《民法典》是法国的法律文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0.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促进了古埃及农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说法对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理解是不正确的,排除;故选D。
11.A
【解析】依据题干的限定信息“埃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A符合题意;楔形文字,是由古苏美尔人所创,不能用于研究埃及文明,B不符合题意;甲骨文是中国古老的文字,不能用于研究埃及文明,C不符合题意;阿拉伯文字是阿拉伯人的文字,不能用于研究埃及文明,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C
【解析】依据题干图片可知该建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而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C项正确;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排除A项;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河,排除BD项。故选C项。
13.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奴隶制度下的民主政治,C表述错误,C符合题意;中华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 希腊文明最早产生于爱琴海地区,中希两国都是文明古国、都有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ABD说法正确,排除ABD;故选C。
14.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约从公元前3500年年开始,河流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大约,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所以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仔细观察图片,图所示埃及主要古迹遗址中尼罗河贯穿南北,最适合用来说明尼罗河是古埃及之母,B项争正确;埃及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图片中看不出来,排除A项;古埃及文明源远流长在图片中反映不出来,排除C项;古埃及文明绵延不断在图片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解析】初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A项正确;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完成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排除B项;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排除C项;古代罗马帝国建立时间是公元前27年,排除D项。故选A项。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