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古代印度
1.(2022·江西吉安·九年级期末)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
A.种姓制度 B.分封制度 C.世袭制度 D.奴隶制度
2.(2022·江西上饶·九年级期末)下面属于文明古国印度创造的文字是( )
A. B.
C. D.
3.(2022·江西赣州·九年级期末)处在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下面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不正确的是( )
A.种姓制度 B.甲骨文 C.《汉漠拉比法典》 D.模形文字
4.(2022·江西吉安·九年级期末)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由于雅利安人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感,他们极力阻止与受他们鄙视的臣民混合,因而,发展起四大世袭的种姓制度。”与此相符的是
A.高等级男子可以娶低等级女子 B.下等级的人能从事上一等级的人所从事的职业
C.各等级实行内部通婚 D.等级之间可以杂居
5.(2022·江西吉安·九年级期末)“我们终年劳作,不得休息,我们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你们。而你们却不让我们共享国家权利,连我们的孩子与你们通婚都是违法的。”“我们”隶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6.(2022·江西赣州·九年级期末)“古印度有一户人家,在城里有着自己的住房,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该户人家在种姓制度中属于( )
A.婆罗门 B.吠舍 C.刹帝利 D.首陀罗
7.(2022·江西赣州·九年级期末)2021年4月,绵阳博物馆举办“敦煌莫高窟壁画展”,其中不少佛像衣衫单薄,面部表情生动,与传统中国讲究庄严的画风有很大差异。这种画风最可能出自( )
A.古埃及文明 B.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阿拉伯文明
8.(2022·江西赣州·九年级期末)如图是亚非两大文明古国,在其古文明发展史上有诸多相似点,关于它们相似点的论述,正确的是
A.发源于世界著名大河流域 B.产生了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宗教
C.公元前36世纪时出现了国家 D.打败了外族入侵延续了文明
9.(2022·江西抚州·九年级期末)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看人不应分种姓出身,应看其行为和才能。这体现了( )
A.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 B.忍耐顺从的思想
C.因果报应的思想 D.低种姓渴望有救世主
10.(2022·江西赣州·九年级期末)下图是某位同学的课堂笔记,他可能在学习的是( )
A.古代丝绸之路 B.佛教的传播路线
C.古印度的对外扩张路线 D.亚历山大东征路线
11.(2022·江西上饶·九年级期末)艾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他的哪个愿望可能会实现
A.娶一个美丽的公主做妻子 B.向神庙中的婆罗门上供
C.雇佣一名武士,保护财物 D.向国王多纳税以寻求爵位
12.(2022·江西吉安·九年级期末)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 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这印证 了印度历史上的哪一制度
A.种姓制度 B.庄园制度 C.城邦制度 D.封君封臣制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依据题干中“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古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题干材料反映了种姓制度下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A正确;分封制度是指西周时期分封诸侯以巩卫周王室的制度,B不符合题意;世袭制度是指权力和财产等在家族内部传承的制度,C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没有反映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关系,无从体现奴隶制度,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D是阿拉伯数字。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D项正确;A图为象形文字,它是由埃及人发明的。排除A项:B图为楔形文字,是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创造的。排除B项;C图为腓尼基人创造的字母文字,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模型文字是基于工作平面的三维图元,可用于建筑或墙上的标志或字母。因此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不正确的是“模形文字”,D项符合题意;种姓制度与印度河文明相关、甲骨文与黄河流域文明相关、《汉谟拉比法典》与两河流域的文明相关,ABC项在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都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意,可排除。故选D项。
4.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种姓制度各等级界限森严,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C项符合题意;各等级界限森严,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因此,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5.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印度的人类文明是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其中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的是吠舍,故C符合题意;婆罗门由于职责和地位的特殊可享有许多特权。可以免交各种捐税,故A不符合题意;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故B不符合题意;首陀罗地位最低,这个种姓的人是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500年,印度出现了一些小国,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包括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包括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包括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题干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故B符合题意;ACD选项排除。故选B。
7.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佛教是从印度传入的,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因此C项正确;佛教与古埃及文明及古巴比伦文明无关,AB项排除;阿拉伯文明下的宗教是伊斯兰教,D项排除。故选C。
8.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印度河和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故A符合题意;只有古印度产生了世界性宗教,故B不符合题意;只有古埃及公元前36世纪出现了国家,故C不符合题意;两者文明均中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9.A
【解析】根据材料“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提出‘众生平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对佛教的描述。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A项正确;世界三大宗教都宣扬“忍耐顺从” 的思想,排除B项;因果报应是佛教的基本理论,排除C项;“低种姓渴望有救世主”是佛教最初得到低种姓支持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解析】依据题干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与佛教的传播路线有关,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古印度创立佛教,之后佛教逐渐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此外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B项正确,排除C项;古代丝绸之路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开辟的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地区到达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对外交通要道,排除A项;亚历山大东征是指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当时的古印度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因此这位商人可以向神庙中的婆罗门上供,B项正确;种姓制度下等级分明,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因此该商人不大可能娶一个美丽的公主做妻子,排除A项;武士属于第二等级,而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因此也不大可能雇佣武士保护财物,排除C项;种姓制度下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因此该商人也不可能向国王多纳税以寻求爵位,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解析】根据题干“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 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中的种姓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不能通婚等,A正确;庄园制度是欧洲中世纪封建领主以庄园为财产制度的单位,排除B;城邦制度存在于古希腊时期,排除C;封君封臣制是建立在封土制基础上的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排除D。故选A。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