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8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西欧庄园
1.(2022·江西宜春·九年级期末)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学习“封建时代的欧洲”这一单元时的交流内容,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克洛维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法兰克王国 B.封君与封臣是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形成的封建制度
C.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D.“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谚语
2.(2022·江西抚州·九年级期末)西欧的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双方以契约约束了彼此的关系: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王侯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这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
A.双向的权利与义务 B.层级相对独立
C.严格的等级制 D.相对自由与平等
3.(2022·江西赣州·九年级期末)农民全家把农事与毛纺织业、皮革业、金属制造业及其他制造业结合起来进行,这样一来,庄园就不止是农业生产单位,还是手工业生产单位。这表明西欧庄园的特点是
A.自给自足 B.分布广泛 C.司法独立 D.领主统治
4.(2022·江西赣州·九年级期末)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在下表中,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西罗马帝国灭亡 西欧的封建制走到了尽头
B 亚历山大的东征 客观上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C 法兰克王国的土地分封改革 形成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 查理曼大帝去世 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
A.A B.B C.C D.D
5.(2022·江西赣州·九年级期末)“(中世纪)法律强调农奴人身属于主人,农奴世代为农奴,只有被主人释放才能免除农奴身份,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可有主人买卖或转让。从法律地位讲,农奴没有婚姻自由,……没有财产权。”中世纪西欧法律的这些规定是为了( )
A.保证封建主对农奴劳动力的支配
B.保证封建主的私有财产不受损害
C.减轻农奴对于封建主的依赖程度
D.减轻农奴对于封建庄园的重要性
6.(2022·江西吉安·九年级期末)“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投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是( )
A.种姓制度 B.西欧封建制度
C.罗马共和制 D.西汉分封制
7.(2022·江西景德镇·九年级期末)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都必须缴纳使用费。每年的复活节、圣诞节,佃户还要向领主送鸡蛋、鸡一类的礼物。教会也向佃户征收“什一税”。材料反映了
A.佃户受到领主的残酷剥削 B.佃户拥有“份地”保护权
C.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D.庄园土地分为“自营地”和“份地”
8.(2022·江西吉安·九年级期末)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9.(2022·江西景德镇·九年级期末)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表明庄园法庭
A.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
B.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C.起着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
D.主要是维护领主的利益
10.(2022·江西吉安·九年级期末)《诗经》里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句,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则说的是封君封臣的特点。据此可知,古代中国与中世纪西欧政治制度上的显著不同是
A.君主产生的方式不同 B.臣下的经济地位不同
C.政府的组织形式不同 D.君臣的从属关系不同
11.(2022·江西上饶·九年级期末)扑克牌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娱乐用具,扑克牌中的K代表国王,其中红桃K代表的国王是法兰克国王查理。下列选项与查理有关的是( )
A.命人修建了最大的金字塔 B.创立了基督教
C.创立了元首制,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 D.接受罗马教皇加冕,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
12.(2022·江西吉安·九年级期末)俗语有云:不破不立。关于下列两幅图片的描述,符合此语的是
A.图1法兰克王国建立于罗马帝国灭亡后 B.图2表明罗马帝国分裂形成西欧三国
C.从图1到图2,西欧逐渐迈入封建社会 D.基督教传播导致从图1到图2的分裂
13.(2022·江西上饶·九年级期末)请为以下三幅图片,选一个正确的主题( )
A.亚非的文明 B.欧亚的文明 C.封建的欧洲 D.封建的亚洲
14.(2022·江西上饶·九年级期末)中世纪的西欧,两个相距仅几百英里的地方,一个地方有大量的粮食,另一个地方却在遭受饥饿是很正常的事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欧出现了封君封臣制度 B.国王严格限制粮食贸易
C.庄园经济封闭和自给自足 D.奥斯曼帝国控制了商路
15.(2022·江西赣州·九年级期末)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编排了一个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舞台剧,剧中有以下几个片段,其中符合当时情况的有( )
①领主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衣物、鞋帽等庄园基本都能提供
②佃户通过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而获得“份地”
③自由农民有“份地”保有权,领主可以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④庄园内发生纠纷后,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克洛维建立了欧洲大国——法兰克王国,但不是地跨欧亚非的国家,A项符合题意;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君与封臣是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形成的封建制度,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谚语,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的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因此材料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双向的权利与义务。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与题干内容不符,可排除。故选A。
3.A
【解析】庄园“把农事与毛纺织业、皮革业、金属制造业及其他制造业结合起来进行”,可知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庄园生产主要是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分布广泛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司法独立、领主统治的信息,排除CD项。故选A项。
4.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西欧的封建制没有走到尽头,A符合题意; BCD项对应正确,排除。故选择A。
5.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的基层经济组织。庄园制度是西欧封建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一项制度,是封建领主以经庄园的方式在其领地上剥削依附农奴的制度。庄园土地属于封建领主,但除部分土地由其直接经之外,大部分土地以份地形式分给农奴使用。农奴必须定期在领主土地上耕种,或把份地上的部分产品以实物或货币形式交给领主,还要服许多杂役和交纳贡税。据“(中世纪)法律强调农奴人身属于主人,农奴世代为农奴,只有被主人释放才能免除农奴身份,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可由主人买卖或转让。从法律地位讲,农奴没有婚姻自由没有财产权。”中世纪西欧法律的这些规定是为了保证封建主对农奴劳动力的支配。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6.B
【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分封”“附庸”和所学可知,材料体现的是西欧封建制度。8世纪前期,查理 马特任宫相时,进行改革,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在封建贵族内部以土地为纽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B项正确;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逐渐形成的等级制度,没有封建契约关系和分封仪式,排除A项;罗马共和制下分为贵族和平民和奴隶,没有领主和附庸,排除C项;西汉分封制分为授予土地的皇帝或天子,获得土地建立诸侯国的宗亲或功臣,没有领主和附庸之分,分封制下,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对天子的依附性不强,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解析】依据题干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经济下,佃户是没有太大的权利的,他们处处都受到领主的剥削,生活十分悲惨,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故选A。
8.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9.C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表明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它起着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选项C符合题意;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不符合史实,选项A不符合题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和主要是维护领主的利益说法片面,选项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表明我国君主专制制度,“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表明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西政治制度的主要不同点是君臣从属关系不同。D项正确;材料内容探讨的不是关于君主产生的方式,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经济,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关于政府的组织形式,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兰克国王查理统治时期,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教策,教皇在罗马为他加冕,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D项正确;修建了最大的金字塔的是古埃及国王胡夫,排除A项;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排除B项;屋大维创立元首制,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兰克王国发明“采邑制”和“封君封臣”制度,进入封建社会,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法兰克王国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帝国废墟上建立的诸国中最重要的一个封建王国,此时期东罗马帝国仍然存续,A说错误;图2表明法兰克帝国分裂形成西欧三国,B说法错误;图1到图2的分裂来自于国王死后诸子平分领土的传统,查理曼大帝死后,三子瓜分领土,分裂成三个王国,D说法错误;故选C。
13.C
【解析】根据题目所给提示可知,农奴、庄园、封臣是封建社会存在的。西欧体现的欧洲的封建社会,因此这三幅图片体现的是封建的欧洲,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亚洲,排除ABD项。故选C项。
14.C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的基层组织,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人们生活范围小,交往少,所以造成“两个相距仅几百英里的地方,一个地方有大量的粮食,另一个地方却在遭受饥饿是很正常的事情”,C项正确;西欧出现了封君封臣制度与题干所述经济现象的出现无关,排除A项;题中“两个相距仅几百英里的地方,一个地方有大量的粮食,另一个地方却在遭受饥饿”反映的是地区之间的相对封闭,并不是国王限制粮食贸易的结果,排除B项;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不利于欧洲的对外贸易,但与题干中两个地区之间的粮食问题差距很大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世纪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领主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衣物、鞋帽等庄园基本都能提供,佃户通过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而获得“份地”,庄园内发生纠纷后,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故①②④符合题意;自由农民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可以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故③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