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铁剂中铁元素价态的检验》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年级 高一 学期 高一上学期
教科书模块 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1节《铁的多样性》
课题 补铁剂中铁元素价态的检验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铁盐、亚铁盐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补铁剂中铁元素的价态,形成基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对物质的性质进行检验的认识模型。 2.通过补铁剂中铁元素价态的检验,明确真实复杂体系检验某种微粒的思路和方法,诊断并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化学核心素养。 3.通过对检验补铁剂中铁元素价态实验方案的讨论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及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补铁剂中铁元素的价态检验的方案设计。
2. 真实复杂体系检验某种微粒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 真实复杂体系检验某种微粒干扰因素的排除。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驱动问题及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环节 创设情境素材: 医院诊断书:缺铁性贫血,药补服用的补铁口服液,食补动物肝脏、菠菜、木耳、红枣等富铁食物。补铁口服液铁元素的价态? PPT展示医院诊断书及诊疗方案,提出疑问:补铁口服液铁元素的价态?引入本节课课题。 【思考】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预测补铁剂中铁元素价态。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 2.引出本节课的主要探究问题; 3.补铁剂和菠菜中铁元素的检验贯穿始终。【自学质疑】 任务一:设计实验方案【教材自学】认真阅读课本88页以及学案内容,填写好学案自学质疑内容,并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微课助学】选择性观看微课《Fe2+和Fe3+的检验》,完善实验方案。 【合作互学】小组讨论学案内容以及合适可行的实验方案,将最终实验方案方案填写到学案表格中。深入课堂,个性化指导学生自学;观察记录学生自学质疑情况;利用平板拍照记录学生情况及问题,并在训练展示课展示反馈学生自学质疑情况。1.预测上述补铁剂中铁元素的价态。 2.从价-类的视角回忆Fe2+和Fe3+的性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室检验Fe2+和Fe3+的方法,并表明实验现象。 1.初步应用“价-类”二维认知模型分析物质性质,依据性质设计实验方案,发展学生多角度认识物质的能力。 2.设置驱动性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使思路外显。 3.【微课助学】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训练展示】 任务二:实验方案展示及评价请对比自己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认真思考其余小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并结合小组之间和老师的评价分析,完善上表中组内的实验方案。 组织学生拍照上传到大屏幕展示并解读小组实验方案,汇报交流。 【追问】实验中选取试剂的依据是什么?实验体现了溶液中微粒的什么性质?小组代表上传并汇报实验方案,如实验用品:NaOH溶液、酸性KMnO4溶液、KSCN溶液、氯水;理论依据:根据Fe2+和Fe3+的价态和类别分析试剂的选择依据。1.发展学生化学语言规范表达能力,提升合作互学和交流能力。 2.发展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和优化的能力 任务三、按照方案实施实验,初步形成真实复杂体系中微粒检验的一般思路。实施实验方案实案进行实验验证,观察并记步形录实验现象,分析和解释现象,得出结论。以小组为单
位进行汇报交交流【组织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验证,汇报实验成果。 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现象与预期现象不一致的可能原因。对实验现象进行汇报交流。 分析NaOH溶液检验离子与预期不一致的原因:浓度可能太低。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2+褪色:补铁剂中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会造成干扰。 1.促使学生识别有效证据,能够科学推理论证,培养学生归纳与论证能力。 2.对于与预测现象不同的异常现象分析,发展在实验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提升实验探究核心素养。任务四、反思研究过程,提炼研究方法,进一步形成微粒中的一般思路回顾补铁剂中铁元素价态的检验过程,梳理真实复杂体系中微粒检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组织交流】回顾补铁剂中铁元素价态的检验过程,谈谈收获。通过回顾预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等环节概括提炼真实复杂体系中微粒检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进而形成迁移应用的能力。发展归纳总结的能力,形成思维模型。 任务五、应用模型 请思考如何检测菠菜中的铁元素 【组织交流】小组讨论思考如何检测菠菜中的铁元素。 自主迁移应用检测菠菜中的铁元素发挥思维模型原型作用,理解其中的本质和原理,概括提炼进行检验真是复杂体系中微粒的思路和方法,发展迁移应用的能力。任务六、总结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点评同学们的回答,结合目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小组讨论、交流、回答本节课的收获。发展自我反思、归纳提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