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
12.桥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dǎnɡ yuán liú tǎnɡ shā yǎ
( )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补充词语。
( )的野马 ( )地喊
( )的脸 ( )的人们
沙哑地( ) 痛苦地( )
三、给下面句子中的“失”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失:①失;②没有把握住;③找不着;④改变常态;⑤违背;⑥没有达到目的;⑦错误,疏忽。(此文档由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
(1)我们做事要小心谨慎,以免造成失误。( )
(2)看到山洪咆哮而来,人们都大惊失色。( )
(3)老支书没有失信于人家。( )
(4)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 )
(5)整个社会都很重视挽救失足青少年。( )
四、缩写下面的句子。
1.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瓢泼似的雨水淌在老汉那清瘦的脸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但,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此文档由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
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爱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1.山洪是怎么咆哮的?请用“______”在文中画出。
2.比较下面的句子,哪句写得好,并说说理由。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2)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3. 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从“像一座山”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3.穷人
一、辨字组词。
娜( ) 贱( ) 息( ) 林( )
挪( ) 溅( ) 熄( ) 淋( )
遭( ) 莓( ) 虚( ) 傲( )
糟( ) 霉( ) 虑( ) 熬( )
二、选词填空。
抱怨 埋怨
1. 你没做好只能怪自己不争气,不能( )别人。
2.我( )小明睡过了头,没能搭上清早的班车。
安静 平静
3.老师说:“班会就要开始,请大家( )。”
4.南湖( )得像一面镜子。
宁可……也…… 与其……不如……
5.渔夫和妻子( )自己多受些苦,(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6.桑娜觉得( )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 )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三、按要求写句子。
1.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缩句)
2.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改为陈述句)
3.桑娜的家里很穷。桑娜决定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家抚养。(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话。)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此文档由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
(二)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解释词语。
(1)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
(2)自作自受:________________
2.通过第一段文字中桑娜的_______和________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文字细致描写了渔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14.在柏林
一、组词。
思( ) 指( ) 假( ) 神( )
腮( ) 脂( ) 遐( ) 伸( )
二、照样子,写词语。
咔嚓咔嚓(ABAB式拟声词):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补充四字词语。
指( )画( ) 不( )思索 神志(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缩句)
2.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改为双重否定句)
3.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本国人民带来了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
(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五、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请找出描写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外貌的词语 这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
2.联系上下文,想想老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的原因是什么?
3.老兵的话讲完后,为何“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样结尾有何好处?
参考答案:
第12课
一、咆哮 党员 流淌 沙哑
二、
( 受惊)的野马 (惊慌 )地喊
( 清瘦)的脸 (乱哄哄 )的人们
沙哑地(喊话 ) 痛苦地( 呻吟)
三、(1)⑦ (2)④ (3)⑤ (4)③ (5)②
四、1.死亡逼近。2.人跑。3.雨水淌在脸上。
五、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
2. 第二句好,使用了比喻句,生动、形象。
3. 在山洪暴发时,指挥人们撤退的老支书非常镇定、非常沉着。
第13课
一、小娜 挪动 低贱 飞溅 休息 熄灭 树林 淋湿 遭遇 糟糕 草莓 发霉 虚心 考虑 骄傲 煎熬
二、1.埋怨 2.抱怨 3.安静 4.平静 5.宁可……也……6.与其……不如……
三、1.孩子睡着。2.同死人待在一起是不行的。3.尽管桑娜的家里很穷,但是她还是决定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家抚养。
四、1.(1)心神不定。 (2)自己做错了事,自己要承担后果。
2.神态 语言 桑娜的担心和忧虑。
3.神态 动作 语言
4.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
第14课
一、
思(思索) 指(手指) 假(假山) 神(神奇)
腮(腮帮) 脂(脂肪) 遐(遐想) 伸(伸手)
二、哗啦哗啦 咕咚咕咚 淅沥淅沥
三、指手画脚 不假思索 神志不清
四、1.老妇人数着。
2.我不得不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3.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给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
五、1.“头发灰白” “身体瘦弱而多病” 揭示了残酷的战争对无辜百姓身体、心灵的巨大伤害。
2.失去了三个儿子。
3.这句环境描写,一方面以“静得可怕”写出了车厢里的人们听了老兵的话语之后,心灵产生的震撼;一方面渲染了人们极其沉重的心情与车厢内悲哀的气氛,也激发读者去思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