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一天,福尔摩斯象往常一样滋滋有味地抽着他的烟斗,房间里充满了刺鼻的烟味。 华生问道:“敬爱的先生,别人都说你很聪明,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吐出的这些烟有多重吗?” 福尔摩斯慢条斯理地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只要称出抽烟前烟斗和烟丝的总重量,再减去抽完烟后烟斗和剩余烟灰的总重量,不就是我吐出烟的重量了么!”?m烟斗+m烟丝=?= m烟斗+m烟灰+m烟反应前、后各物质总质量是变还是不变? 你的猜想: 。● 猜想假设反应前各物质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总质量 进行实验前,应考虑:
1、实验目的
2、哪些实验仪器和装置
3、主要的操作步骤● 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实验1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P )● 方案设计(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思考:
① 气球的变化及原因② 气球的作用③ 细沙的作用—— 防止锥形瓶受热不均而炸裂—— 防止胶塞被冲开对比思考:反应前物质(或物体)反应后物质(或物体)锥形瓶细砂橡皮塞玻璃管、气球(空气)氧气氮气白磷锥形瓶细砂橡皮塞玻璃管、气球五氧化二磷(剩余气体)氮气白磷质量+氧气质量=五氧化二磷质量稀有气体等稀有气体等白磷五氧化二磷氧气● 探究实验实验2 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P )● 方案设计(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获得规律实验2实验1反应前后天平
平衡实验1、2: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实验结论分子原子新分子● 实验剖析 —— 微观分析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水分子原子氢分子、氧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有时变,有时不变分子数目变:分子数目不变: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原子种类元素质量元素种类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分子数目物质总质量小结: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质量守恒定律(教材 页)无数实验证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获得规律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1. 质量守恒定律仅适用于化学变化。2.“质量”必须是真正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而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加和。
3.总和:不能忽略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的气体
特别是“气体反应物O2”
“气体生成物CO2 、H2 、 O2”4. 是“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守恒。
一、质量守恒定律2、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
C.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
D.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1、在A + B = C 的化学反应中,
4克 12克
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
A.6克 B.8克 C.10克 D.16克练习:BA3、练习:KClO3 KClO2+ △a克c克b克 克 一天,福尔摩斯象往常一样滋滋有味地抽着他的烟斗,房间里充满了刺鼻的烟味。华生问道:“敬爱的先生,别人都说你很聪明,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吐出的这些烟有多重吗?” 福尔摩斯慢条斯理地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只要称出抽烟前烟斗和烟丝的总重量,再减去抽完烟后烟斗和剩余烟灰的总重量,不就是我吐出烟的重量了么!”m烟斗+m烟丝=?= m烟斗+m烟灰+m烟m烟丝+m氧气== m烟灰+m烟实验3 稀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P )● 探究实验 三● 方案设计●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参加反应的碳酸钠和氯化氢的总质量等于 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
由于没称量到生成的二氧化碳,因此反应后质量偏轻。 如何解决实验3的问题,让反应后天平依然平衡?● 方案设计实验4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探究实验 四 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总质量等于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天平不平衡的原因:① 反应前,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没称
② 扩散的白烟,没称
③ 部分白色粉末留在坩埚钳上,没称如何改进实验3和实验4,使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有气体参加、有气体生成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实验应在( )容器中进行!实验4实验3密闭实验2实验1反应前后天平
平衡实验4实验3反应后天平不
平衡不管天平平不平衡,化学反应前后质量都守恒!课件18张PPT。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2)复习提问:
1、质量守恒定律的的内容?理解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质量守恒的原因
3、化学变化的“守恒”体现在哪些方面?(即一定不变的内容)我们一般怎样来表示化学反应?
1、白磷在氧气中燃烧
2、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
3、将碳酸钠粉末加入稀盐酸
4、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提问:
这种表示形式能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点燃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铁+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碳酸钠+稀盐酸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点燃
镁+氧气 氧化镁我们可以将文字换成化学式,并使其反应前后的原子总数相等。
例如:这种表达形式就叫做化学方程式Fe + CuSO4 = Cu + FeSO4Na2CO3+2HCl =2 NaCl +H2O+CO2二.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反应的式子)讨论:该表达形式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Fe + CuSO4 = Cu + FeSO4Na2CO3+2HCl =2 NaCl +H2O+CO2表示各物质的粒子个数比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反应物:H2、O2。生成物:H2O。条件:点燃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2×2 :16×2 :2×(2+16)4 : 32 : 362 : 1 : 2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1)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 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条件生成4 : 32 : 36(2)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
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2 : 1 : 2(3)从个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点燃生成2个水分子。这个化学方程式给我们提供了哪些重要的信息?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 已知48g镁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氧化镁80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g镁和5g氧气生成10g氧化镁
6g镁和4g氧气生成10g氧化镁
3g镁和7g氧气生成10g氧化镁
4g镁和6g氧气生成10g氧化镁化学反应是按照一定质量比进行的。B 2、32克硫与32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硫64克,16克硫在20克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 克,剩余 克的 。 324氧气3、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式前后的系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m=a B、3a=n
C、3m=2n D、2b=m+n化学变化前后的原子的个数不变B4、在化学反应 2XY2 + Y2 = 2Z 中Z的化学式为( )
A、X2Y3 B、XY3
C、X2Y6 D、 X2Y4B5、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1:1 B. 2:1
C. 4:1 D. 5:1 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D6、24.5克KClO3与5克MnO2混合共热,待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物质19.9克,生成氧气 克。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