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16 22:24:14

文档简介

2022~2023 学年度 12 月月考联考
高二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 分钟,满分 100 分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群众体育和
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 40km 的极限运动,人们在
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与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靠 Na 和 K
B.运动过程中,内环境中的丙酮酸氧化分解加快,体温略有升高
C.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与血浆中缓冲物质 Na2CO3发生中和,血浆 pH 保持
相对稳定
D.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
2.瞳孔的扩张与收缩、心跳的加快与减慢都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
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主神经系统是由完整的反射弧构成的
B.自主神经系统的部分神经支配躯体运动时不受意识支配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调节某内脏器官的活动时,作用往往相反
D.交感神经兴奋使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使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
3.下列有关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大多数人由大脑的右半球主导
B.感觉性记忆和第一级记忆为短时记忆,其中感觉性记忆不是真正的记忆
C.短时记忆可能与突出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当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抑郁,抑郁通常是短期的,一般不超过两天
4.在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员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很好的
带动了 3 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下列关于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机体生理功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机体的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存在分级调控,对内脏活动也存在调控
B.比赛过程中机体血糖大量消耗,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以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C.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兴奋,促进甲状腺激素等的分泌来提高细胞代谢
D.比赛在寒冷环境中进行,运动员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仍能够维持平衡
5.下图为抗利尿激素(ADH)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管壁细胞对原尿中水分重吸收的机理。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1
A.当人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受
到刺激
B.ADH 可通过 M 蛋白促进囊泡向细胞膜移动并发生融合,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
C.ADH 受体不敏感或受损时,可引起人体尿量增加
D.血浆渗透压下降时,垂体合成释放的 ADH 量减少
6.DC 是一种树突状细胞,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T 细胞表面的 PD-1 和癌细
胞表面的 PD-L1 结合后,使其无法识别癌细胞,导致免疫逃逸,“PD-L1”蛋白是一种免疫逃
逸蛋白,让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这是好人”的错觉;来那度胺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临床
用于肿瘤的治疗;骨骼肌细胞可通过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 IL-23、IL-10 对免疫细胞的活性发
挥调控作用。关于以上事实推测正确的是( )
A.DC 是一种神经细胞,可对通过神经系统控制特异性免疫
B.PD-L1 蛋白过量会抑制自身免疫细胞的功能属于自身免疫病
C.来那度胺可能减少了 PD-1 和 PD-L1 的结合进而增强了 T 细胞的活性
D.IL-23IL-10 等细胞因子作为信号分子只作用于 B细胞表面受体发挥作用
7.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甚至摄人许多“非己”物质,从而引起免疫反应。
下列四种反应依次属于( )
(1)某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 B 细胞的抗体,能与胰岛 B 细胞表面抗原
特异性结合,进而攻击胰岛 B 细胞
(2)某人为美容注射大剂量肉毒杆菌毒素,毒素进入人体血液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
与之结合,引起免疫反应
(3)某人一吃芒果会全身起红斑,出现呕吐、腹泄等症状
(4)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①正常免疫反应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病 ④过敏反应
A.②①④③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②①③④
8.豌豆苗横放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如图甲;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豌豆幼苗茎切段,
其长度变化如图乙;棉花、苹果等枝条去除顶芽后的生长状况如图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
的是( )
A.图甲中 a、b、c三处的生长素均具有促进作用
B.图丙中的去顶操作有利于侧枝的生长,有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
C.题中三组实验均可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
D.若图甲中 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 200mg/L,则 b 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 200~600mgL 之间
9.油菜素内酯(BL)是一种植物激素,科研人员为研究 BL 与生长素(IAA)的相互关系,取
14
经 BL 处理及未处理过的拟南芥幼根切段,在其不同部位(箭头所示)施加含有 C标记的 IAA,
一段时间后取方框内的部分检测放射性强度,实验处理及结果统计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2
( )
14
A.本实验自变量是 C 标记的 IAA 的处理部位
14
B. C 标记的 IAA 在根部的运输方向是单向的
C.BL 对极性运输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D.BL 通过促进 IAA 的运输来促进幼根生长
10.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冬小麦通常需要经历“春化作用”才能够开花
C.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可调控植物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植物根冠中的细胞能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
11.某种群的年龄结构如图甲所示,增长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B.图甲所示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图乙中 t2时间的种群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C.若该种群为某天鹅种群,可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其栖息环境,使 K 值升高
t
D.图乙所示曲线模型对应的数学方程式为 Nt=N0λ
12.生态位重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态位相似的物种生活于同一空间时分享或竞争共同资
源的现象。群落内两个生态位很接近的物种会向着占有不同的空间、不同的食性、不同的活
动时间或其他生态习性上分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种间竞争的结果可能会使两个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度降低
B.生态位的分化会导致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降低
C.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有利于群落稳定性的维持
D.群落中每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13.下列种间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①菟丝子只有缠绕在其他植物上才能生存
②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都能生存,放在一起培养一段时间后,一种全部死亡,另一种
3
仍能正常生长
③小丑鱼居住在海葵的触手之间,这些小丑鱼可使海葵免于被其他鱼类食用,而海葵有刺细
胞的触手,可使小丑鱼免于被捕食
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A.互利共生、寄生、种间竞争、捕食 B.种间竞争、寄生、捕食、互利共生
C.寄生、捕食、互利共生、种间竞争 D.寄生、种间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14.中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印度洋发现了 27 处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
区,此处没有阳光,生活着海葵,蠕虫、硫细菌(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二氧化碳来制造有
机物)等生物。有些科学家认为该环境与地球上早期生命所处的环境类似。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该生态系统中有消费者和分解者,无生产者
B.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热能和化学能
C.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化学能
D.该环境与地球上早期生命所处的环境类似,印证了生命起源于海洋的学说
15.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某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②运用性引诱剂诱杀某
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属于化学防治,破坏了种群的性别比例 ③随着时间的推移,弃耕的土地
不一定会演替成森林 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中的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⑤物质
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⑥运用诱虫器采集土壤小动物利用
的是小动物的趋光性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选不全得 1分,有选
错得 0 分。
16.神经递质多巴胺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参与奖赏、学习、情绪等脑功能的调控,毒
品可卡因能对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蛋白后干
扰人脑兴奋传递的示意图(箭头越粗表示转运速率越快,反之则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多巴胺发挥作用后被多巴胺转运蛋白回收到突触小体

B.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对 Na 通透性减弱
C.多巴胺通过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协助释放到突触间隙
D.可卡因可阻碍多巴胺被回收,使脑有关中枢持续兴奋
17.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乳腺癌,在我国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
二位。健康人的子宫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一种 DNA 病毒)可能引发罹患子宫颈癌。HPV
入侵机体感染细胞 a 后,机体做出免疫应答,细胞 b 与细胞 a 结合,细胞 b 释放穿孔素和颗
粒酶,颗粒酶通过细胞膜上的穿孔进入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4
A.细胞 b是辅助性 T 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属于细胞因子
B.细胞 b含较多的高尔基体,穿孔素和颗粒酶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C.颗粒酶进人细胞 a,可能激活细胞 a 启动细胞凋亡,暴露相关的抗原
D.HPV 的 DNA 可能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中,导致相关基因发生突变
18.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
在 0~5℃的低温下 1~2 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如图是糖枫种
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结果说明,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调节作用相反
B.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均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种子萌发
C.层积处理第 10 天,脱落酸与细胞分裂素的含量相同,二者的调节效果相同
D.在种子萌发过程,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调节作用表现出了一定的顺序性
19.图甲是某种植食性动物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图乙是该种生物在某调查
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析图甲可知,该岛屿上该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K值)约为 2000 只
B.种内竞争加剧和天敌的增多可能是 1850~1865 年间该种生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
C.分析图乙可知,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是第 10 年时
D.图乙中第 15 年时种群数量最少,可相当于图甲中 1880 年的种群数量情况
20.《说文》云:鹬知天将雨则鸣,故知天文者冠鹬。春雨过后,白沙河入海口的长趾滨鹬回
归。作为一种中小型涉禽,长趾滨鹬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或混群活动于湿地、沼泽、稻田与
海滩等地,性较胆小而机警,以甲壳动物、昆虫和植物等为食,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科学
管理能提高长趾滨鹬种群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要估算长趾滨鹬的种群数量,可采用标记重捕法
5
B.长趾滨鹬种群数量增加说明该湿地群落的丰富度增加
C.长趾滨鹬体内的碳元素能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给绿色植物
D.长趾滨鹬同化的能量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和生长发育繁殖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共 55 分。
21.(12 分)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离不开内环境。图甲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
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 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几种器官,Ⅰ、
Ⅱ是有关的生理过程。图乙为人体组织局部示意图,②④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回
答问题:
(1)图甲中的 D表示______。葡萄糖从体外进入肝脏细胞至少需要通过____层磷脂分子。
(2)图甲中的 a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 (填序号),与③相比,①含有更多的_________ (化学
物质)。
(3)正常人的血浆 pH 值是____________,血浆 pH 值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其中含有
很多缓冲对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其次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4)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稳态表现为一种__________。
体检时,通过检查血浆的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来预示机体是否处于健康状态。正常机体通
过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使得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
22.(12 分)某建筑工人不慎被一枚长钉扎入脚掌,猛然抬脚,大叫一声“哎呀……”若下
图 1 为其体内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M,N 为反射弧上的位点,D 为神经与肌肉接头部
位。据图作答:
(1)与大叫一声“哎呀”有关的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________________区。
(2)若对 A施加一强刺激,则细胞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若刺激图 1 中 M
点,则 A 点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这种变化,从图中相关字母所示结构
6
分析,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兴奋在上述结构处具有这种传递特点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3)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如:毒扁豆碱可使突触间隙中的 Ach(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
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 Ach 释放;箭毒可与 Ach 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离子通道开放。上述
物质中可导致大脑皮层无感觉的是______________。若该工人受伤后自行用药,误服了可以
阻止 D 处神经递质与受体作用后分解的某药品,则服用后对 D 处肌肉的作用效应是________

(4)研究表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可提高突触后膜对某
+ -
些离子的通透性,若促进 Na 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若促进 Cl 内流,则引起后一
个神经元抑制。为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某种神经元后,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还是抑制,生物兴
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电表接于 H 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两侧,此时电表指针的偏转如图 2 所示,此时突触后膜
膜两侧存在电位差,使电表指针向左偏转。
②在突触间隙注入适量的乙酰胆碱,观察电表指针偏转方向:若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乙
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若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抑制。
③步骤②在注入乙酰胆碱的同时不能刺激 G 神经元,原因是____________ __。
23.(9 分)2022 年欧美爆发了猴痘疫情,猴痘是由猴天花病毒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该病毒通过皮肤、受污染的衣服接触和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下图是猴痘病毒侵入人体后,
机体产生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⑧为相关细胞和相关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④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该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第一信号是病原
体与其接触,第二信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⑦是___________,与其合成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图中不具有识
别抗原能力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某人再次感染猴痘病毒,则此人体内发挥重要免疫作用的细胞有记忆 T 细胞,该细胞再
次接触该抗原时,会立即分化为____________,识别并裂解相应的靶细胞。
(4)可通过给易感人群接种疫苗的方法预防猴痘的传播,若该疫苗是灭活的病毒制成,间隔一
段时间给同一人多次注射的目的是_____ _______。
24.(10 分)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 A、B、
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
7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乔木
树种 hm 2
密度/株 密度/株
密度/株 % %
hm 2 hm 2
A 1267 100.00 0 0 0 0
B 50 31.06 55 34.16 56 34.78
C 50 4.95 80 7.92 880 87.13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调查时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__。
(2)调查统计发现松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 1.47%。根据调
t
查统计的数据,构建的松鼠种群增长模型为 Nt=N0 λ ,由此可知松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数
量变化属于“________”形增长。松鼠大量繁殖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蚀,控制松鼠种
群数量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群落中的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
_______,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结果直接影响害虫的________,从而使该种害
虫的种群密度降低。
(4)A 种乔木种群密度的大小直接取决于_____________。影响其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可能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25.(12 分)下图 1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部分简图,Ⅰ、Ⅱ、Ⅲ代表该生态系统的
三个营养级,括号中数值表示一年内的能量转化值(单位:百万千焦/平方米)。图 2 表示某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 是乙
中的四种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正确表示图 1 所示的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图 1 中应该补充的能量流动情况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字母或数字和箭头表示)
2
(2)若图 1 所示的湖泊生态系统的总面积为 20000m ,则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是
________百万千焦。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写出图 2中存在的食物链(网):_________。(用文字或字母和箭头表示)
(4)图 2中的农作物被重金属污染,图中________(字母)代表的生物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
(5)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其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减小。
(6)田间除去该入侵植物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提产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22~2023 学年度 12 月月考联考
高二生物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B B D C A C C A C B D A A

二、选择题:共 5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选不全得 1 分,有选错得 0 分。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BC A AD ABC 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小题,共 55 分。
21. (除特殊标记外,每空 1 分,共 12 分)
(1) 肺 14
(2) ① 蛋白质
(3)7.35-7.45 HCO -3和 H2CO3 (答全得 1 分) HPO 2-4 和 H2PO -4(答全得 1 分)
(4)动态平衡 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2 分,答全得 2 分) 神经-体液-免疫(2分)
22. (除特殊标记外,每空 1 分,共 12 分)
(1)S
(2)由正电位变负电位 不能 兴奋在 B、C 两处单向传递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
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2分)
(3)肉毒杆菌毒素、箭毒(2 分,答对一个得 1 分,两个都对得 2 分) 持续兴奋或抑制(答全得 1 分)
(4)电表指针向右偏转 电表指针向左偏转且幅度更大 刺激 G 神经元会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
递质,影响实验结果
23.(除特殊标记外,每空 1分,共 9分)
(1) B 细胞 辅助性 T 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 B 细胞结合(2分)
(2) 抗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答全得 2 分,多答不给分) ⑤
(3)细胞毒性 T 细胞
(4) 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24.(除特殊标记外,每空 1 分,共 10 分)
(1)样方法 随机取样(2 分)
(2)J (增加环境阻力,)降低其环境容纳量
(3) 性别比例 出生率
(4)出生率和死亡率(答全得 1 分) 光照、温度和水分等(2 分,答出一点得分,最多得 2 分)
25.(除特殊标记外,每空 1 分,共 12 分)
(1) Ⅱ→a,分解者→a (2 分,答对一点得 1 分)
(2)2.352×106 (2 分) 10.03 (2 分)
(3) (2 分)
(4)D
(5)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6)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