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16 14:2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它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过程。它的里程碑作用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治制度,是国家长治久安,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据此判断,“它”( )
A.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B.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D.是中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195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首次开展全国劳动模范表彰活动,表彰对象包括工农业和军队三方面,且农业和工业战线的名额基本相当。而1956年表彰对象主要集中在工业战线,其中包括很多女性。这一变化反映了()
A.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B.国家发展战略的变化
C.“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3.“它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它的颁布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材料中的“它”( )
A.是新时期中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C.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D.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
4.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中国人走向民族复兴是从跨过鸭绿江那一刻开始的,敢于和世界上最强的国家较量,还能战而胜之,对于新中国和近代中国人来讲,都是极为了不起的事情。”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A.使中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 B.打破了西方对华封锁的状态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D.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
5.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这说明,建设“四个现代化”(  )
A.是在一届全国人大上提出的 B.是我国当时的经济工作重心
C.是由中国具体国情所决定的 D.是经济领域冒进思想的表现
6.陈云在编制“一五”计划草案时指出:“我国因为经济落后,要在短时期内赶上去,因此,计划中的平衡是一种紧张的平衡。计划中要有带头的东西,就近期来说,就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这一论述()
A.体现了中国国情的客观要求 B.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
C.是全盘照搬苏联模式的体现 D.鼓舞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7.《历史的细节》一书写到“全民族对工业革命有着超乎寻常的狂热和痴迷,甚至将齿轮作为国家的新徽记,拖拉机、汽车、飞机、轮船、车床、钢炉、铁桥成为人民币的主题。”这种“超乎寻常”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 )
A.工业化基础薄弱 B.一五计划的开启 C.建立公有制经济 D.优先发展重工业
8.据统计,“一五计划”期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稳步推进。由农业及副业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利润和税收间接构成的财政收入约占40%左右,而国家对农业投资比重仅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7.1%。上述现象表明(  )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B.适应了经济体制变化的要求
C.农业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9.有学者把中日关系的演变历程归结为隔绝阶段(1949~1952年)、民间交往阶段(1952~1962年)、半官半民往来阶段(1952~1971年)、邦交正常化阶段(1972~1978年)和曲折发展阶段(1978~今)这五个历史阶段。在该学者看来,中日关系之所以具有如此鲜明的阶段特征,主要是因为()
A.中日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B.美国方面长期介人中日关系
C.中日历史遗留问题的牵制 D.中日两国意识形态的分歧
10.1972年3月,日本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读卖新闻》上刊登了一则笑话,大致内容是:熊猫去美国/孩子问:不来日本吗?/妈妈答:佐藤(时任日本首相)靠不住,不行。对该笑话解读合理的是()
A.日本社会希望改善对华关系 B.中美两国已经正式建交
C.中国对日释放改善关系意愿 D.日本政府改变外交方针
11.湖北省应城县长春社放了一个“水稻亩产43869斤”的卫星,邻乡就想放一个红薯大卫星,要求一个红薯一万斤,并召开了“万斤红薯”动员大会。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12.1958 年,国家出台了《户口登记条例》,严格限制农村户口人员迁往城市。不久,禁止从农村招工的政策又突然发生了变化,国家决定放宽对招收新工人的审批权,大批农村人口得以迁入城市。这一变化()
A. 导致农业集体化运动严重受阻 B. 适应大跃进的需要
C. 利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推行 D.导致城乡差别缩小
13.1971年,毛泽东说:“亚洲国家19个,非洲国家26个。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院,只有古巴和智利同我们建交。这次(会议)居然有17个国家投我们的票,美国的‘后院’起火。”毛主席谈论的这一历史事件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美正式建交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中苏关系恶化
14.在讨论要不要参加某次国际会议时,毛泽东指出:“马上就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毛泽东还具体指示:“派一个代表团去……让“乔老爷”当团长。”中国代表团即将组团参加
A.亚非会议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日内瓦会议 D.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15.1972年,针对尼克松访华的转播问题,美方提出由美国卫星转播。中国政府提出,中国租用美国卫星,由中国缴纳合理费用后使用,美国转播要向中国政府申请且缴纳转播费。这体现了当时中国外交
A.坚持主权至上原则 B.仍具鲜明的意识形态特点
C.重视开展国际合作 D.蕴含了反对霸权主义思想
二、材料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要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国家的社会生产力”,“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1958年报刊关于总路线的宣传
材料二: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大会议……会议正式决定1958年钢产量要比1957年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会后为了在余下的四个月时间里(前八个月中生产钢400万吨)完成……1070万吨的任务,在全国掀起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砍树挖煤,找矿炼钢,建起了上百万个小土高炉、小土焦炉,用土法炼铁炼钢。……1958年底,共生产钢1108万吨,其中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对总路线的宣传,从思想路线上看其失误何在
(2)据材料二,概括大炼钢铁运动的危害。
(3)结合材料,“大跃进”没能实现经济建设真正跃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在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共增加了177亿元,而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
——《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 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1958年和1959年取得了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粮食两年增长46%,棉花两年增长47%。……充分发挥农村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从各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两年或者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的农业发展纲要。
——《1960年政府工作报告》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所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 原因何在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工作基本原则的认识。
1-5 BBBCC 6-10AADBA 11-15BBABA
16.(1)片面强调发展速度、忽视客观规律。
(2)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破坏了生态平衡和生产资料;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
(3)根本原因在于指导思想违背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17.(1)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成就尤为突出。
(2)没有。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上“左”倾错误的扩大;农业生产并没得到实际重视;自然灾害严重。
(3)实事求是;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应片面发展某一方面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