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冷战
第十六课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联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开始。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什么?
冷战是指二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学习目标
02
01
03
了解冷战的含义、美苏推行冷战的原因、知道德国分裂的进程与影响
掌握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
认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长期对峙,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和各国的发展
①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
1945年,美国武装部队人数达1200多万,国防预算超过800亿美元。空、海军力量天下第一,有四百多个海外基地,并垄断了核武器。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杜鲁门)
一、冷战的背景
② 苏联将美国视为潜在防御对象
苏联以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雄踞欧亚大陆。1949年成功制造出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的核垄断。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作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自然成为了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一、冷战的背景
③ 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
丘吉尔: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根本原因:
国家利益对立
斯大林认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在美国人的眼里,苏联是一个剥夺私人财产、压制言论自由、废除民主选举、奉行一党统治的国家。
一、冷战的背景
丘吉尔 “铁幕演说”
1、序幕
二、冷战的推进
材料研读: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铁幕演说”
内容: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影响:
实质:
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世界已经分成两个敌对营垒)“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政权”。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今天希腊这个国家的生存,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正如希腊的情形一样,如果土耳其要得到它所需的援助,就得由美国供给它。我们是能够提供那种援助的唯一国家……
二、冷战的推进
2、杜鲁门主义
冷战的政治表现
漫画中表达:马歇尔计划成为扶助欧洲成长的夹板
马歇尔表示: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二、冷战的推进
3、马歇尔计划
冷战的经济表现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称霸世界。
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巩固霸权地位。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
我们每接受一笔援助,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目的
实质
影响
二、冷战的推进
3、马歇尔计划
冷战的经济表现
杜鲁门主义提出后,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由于美苏的对抗和较量,横亘在东西方之间的德国逐渐走向经济和政治上的分裂。
1948年2月
1948年6月
1949年5月
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准备发行货币,筹建政权,引起苏联的抗议。
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煤、电、食品等生活物资。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柏林危机”爆发。
负责空运的运输机降落柏林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美苏通过秘密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同时解除封锁
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影响:
1949年10月,苏占区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
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
二、冷战的推进
4、德国分裂
柏林墙,成为了德意志民族的一道伤疤!
两个组织有何共同性质?造成什么影响?
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影响:
军事政治集团
性质: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
——《北大西洋公约》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
——《华沙条约》
1949
1955
二、冷战的推进
5、北约与华约
冷战的军事表现
苏 联
波 兰
民德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联邦德国
奥地利
瑞士
瑞 典
芬 兰
法 国
意 大 利
土 耳 其
西 班 牙
希 腊
丹麦
英 国
冰岛
挪 威
荷兰
比利时
葡萄牙
爱尔兰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南斯拉夫
阿尔巴尼亚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中立国
冷战的表现
杜鲁门主义 1947
马歇尔计划 1947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7
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
华沙公约组织 1955
政治
经济
军事
1991年,苏联解体,华约解散,标志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三、冷战的结束
朝鲜战争
“星球大战计划”
阿富汗战争
越南战争
四、冷战的影响
军事力量 美国 苏联
总兵力 208万人 441万人
坦克 10000辆 42000辆
战略导弹 1710枚 2378枚
核弹头爆炸当量 40亿吨 100亿吨
军用飞机 8500架 6100架
大型军舰 182艘 226艘
① 严重威胁世界和平,造成世界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
迄今为止,古巴导弹危机仍然被认为是人类存亡的最危险时刻,苏美双方在核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
四、冷战的影响
冷战期间,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体系将社会主义国家排斥在外
② 给双方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四、冷战的影响
③ 双方势均力敌,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在争霸对峙过程中,美苏两国在紧张的战争边缘选择妥协,并逐渐走向缓和,因此从另一角度看,两国关系的缓和也成为稳定世界局势的因素。
四、冷战的影响
④ 美苏争霸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其它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四、冷战的影响
2、反对霸权主义,倡导世界和平。
3、加强国际合作,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1、国际关系的变化取决于国家利益和综合国力;
五、冷战的启示
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
本课小结
原因
美苏 的对立和 的巨大差异。
冷
战
国家战略
社会制度
影响
美
国
苏
联
经济上:实施“ ”
政治上:出台“ ”
军事上:成立“ ”
军事上:成立“ ”
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开始标志
表现
大国互掐 没有赢家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华约
1. 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整个世界都笼罩在冷战的阴影下。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西德”“东德”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D.“北约” “华约”的成立
2. 1947年,一位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权”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绥靖政策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
3. “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其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成立 D.欧共体成立
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迫使西欧依靠美国。”能够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
①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②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③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④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 美国高呼着“共产主义的威胁”发动“冷战”,却干着控制别国、扩大本国利益的勾当。这反映“冷战”的根本目的是( )
A.控制西欧 B.遏制苏联
C.扼杀中国 D.称霸世界
感谢观看 欢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