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教案
一、教材分析
《杞人忧天》是一则寓言,出自《列子·天瑞篇》。文章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文章基本以对话构成,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一气呵成。
二、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以具体形象为支柱,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待发展,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认知和发展,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查字典掌握“躇步跐蹈、星宿”等词,积累“奈何、舍然”等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自悟自究,合作探究,疏通文意,体会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加深环保意识;在对“晓之者”解忧过程的探究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自觉摒弃悲观消极心态,以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笑对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杞人忧天”与“忧患意识”如何诠释。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交流讨论法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看图片,猜成语。PPT展示四幅图片,请同学根据图片内容,说出对应成语,并大概说出其含义。
揠苗助长——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亡羊补牢——:羊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掩耳盗铃——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守株待兔——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2. 了解文学常识
引导学生说说《列子》,了解作家作品,共享课前搜集整理的资料 。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穆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等八篇 。
3.朗读课文
注意字音
杞( qǐ ) 星宿 ( xiù ) 亡( wú ) 耶( yé )
充塞( sè ) 躇( chú )步跐( cǐ )蹈 舍( shì )然
4.理解课文意思
崩坠:崩塌坠落 晓:告知,开导
亡:同“无”,没有 行止:行动,活动
奈何:为什么 奈……何:拿……怎么办
只使:纵使,即使 舍:同“释”,解除,消除
5.复述故事
(1)同桌及前后位之间互说故事。要求:在不改变基本意思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想象适当加入一些内容,尽量把故事讲生动。
(2)互相推荐,选一两位学生讲述文中故事。师生评价。
要求从内容的准确与否,想象的丰富与否,讲述的生动与否等方面评价。
6.文章结构
故事起因——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故事发展——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故事结尾——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7.课文分析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确: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舍然大喜。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明确: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a 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b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c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3)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毫无根据的瞎担心。
(4)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 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明确: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5)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忧虑,你是怎么看待这些忧虑的?
人忧天不足取,庸人自扰没必要;
忧虑烦恼心眼小,心底无私乐陶陶。
有益身心书常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无益家国事莫为,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八、本课总结
这则寓言通过写杞人担心天地崩坠而另外一个人对他进行开导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忧。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认真学习科学知识,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杞人忧天似的做法大可不必,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烦恼忧愁在所难免。如何更好地化解忧愁,笑对人生?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会有所感悟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