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件 21.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件 21.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1-13 18:1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伟大的抗日战争 1927年6月13日,田中急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和驻上海、天津、沈阳等地总领事回国,研究解决“急务”。最后决定召开一次有军事、外交主要头目参加的专门会议,即后来被人称之为“东方会议”。会上详细讨论中国时局,内阁再次做出出兵济南干涉北伐的决定,公然将中国领土分为“中国本土和满蒙”。会议的另一产物就是田中密奏日本天皇的《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这就是著名的《田中奏折》。《田中奏折》包括21项内容,确定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战略。 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
19世纪70年代 侵略台湾
1894—1895年 发动侵华甲午战争
1897年 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
1900年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
一战期间   日本对德宣战,侵略山东,
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思考:30年代日本为什么又大规模地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1、历史背景:日本为什么会走上侵略的道路,并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原因) 日本根本原因:经济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对策历史原因:“大陆政策” (蓄谋已久)现实原因: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膨胀中国中国近(近水楼台)
中国弱(容易得手)
中国肥(地大物博)
国共对峙十年: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知识结构伟大的抗日战争侵华日军的罪行中华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进行血腥的殖民统治局部抗战全民族的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罪行一:日军不断扩大侵华战争,战火遍及近半个中国。给中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日军的侵华战争及暴行罪行二之暴行:屠杀中国百姓上图是2003年被日本遗留在齐齐哈尔的化学武器——芥子气中毒致死的河南民工李贵珍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进行实验在二十多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罪行三:血腥的殖民统治 巩固和扩大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
大肆掠夺中国的资源、财富和劳动力
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措施局部抗战(1931-1937年)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1)中国共产党2)东北军民与中共3)国民党爱国将士发表关于九一八事变宣言;“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国民党十九路军上海抗战(蔡廷锴、蒋光鼐)二十九军长城抗战(宋哲元)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结果:和平解决意义:合作抗日序幕二、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4)工商学各界5)国民政府学生:一二九运动工人:罢工、募捐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
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从不抵抗态度逐渐改变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开始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开始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民族救亡运动中!
全民族抗战 国共合作抗日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组织抗战武汉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百团大战194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局部抗战与全民族抗战的不同特点和作用政治基础群众基础军事斗争抗战效果没有建立统一战线关内外社会各界爱国军民的自发斗争国共合作未能阻挡日寇的侵略广泛动员、全民参与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成为抗战胜利的基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认真观察比较,简要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具有哪些特点? 中国军民的艰苦抗战三、抗日战争的特点是世界上开始最早(1931年9月18日)、结束最晚(1945年9月2日)、历时最长(近14年)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从局部逐步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投降了四、抗战胜利的原因
① 中共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② 由于百余年间帝国主义压迫和反对帝国主义斗争造成的民族觉醒和中华民族的强大的凝聚力,这种民族觉醒和凝聚力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③ 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是抗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根本原因。
④ 中国人民与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人民的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加快了抗日战争决定性胜利的进程。中国近代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两次鸦片战争英俄侵略新疆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大举侵华完成上面的表格,通过从斗争规模和水平、斗争结果、影响(民族意识、革命前途和国际地位)等方面比较抗日战争与以前的历次反侵略斗争的不同,明确其历史地位。中国军民的斗争基本上以失败告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逐步加深伟大的抗日战争爱国将士、三元里人民抗英各族人民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爱国将士、义和团运动爱国将士、台湾人民的反割台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转折点五、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
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全民族反对外敌入侵又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运动。
2、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3、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
4、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
5、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团结、统一,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 胡锦涛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