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拖地后湿漉漉的地面逐渐变干了,是因为( )。
A.水变成水蒸气了 B.先上升,后保持不变 C.水变成空气了
2.测降水量,我们得到数据后,读数时要带上单位( )。
A.毫米 B.厘米 C.摄氏度
3.将大小相同的两杯子装等量的水,甲用塑料膜盖住杯口,乙不盖,一起放至通风向阳处2天后的现象是( )。
A. B. C.
4.下面的物体都利用了空气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是( )。
A.空气有固定的形状 B.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空间且容易被压缩 C.空气可以流动
5.受台风影响,温州市区的降水量达到60毫米,这一天温州市区的降水量等级属于( )。
A.小雨 B.暴雨 C.特大暴雨
6.在“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中,一份份地加入食盐,有利于( )。
A.比较准确地计算出食盐的溶解能力 B.保持实验的趣味性 C.加快溶解速度
7.漫步大坝下的河边,小明掬一捧河水,冷入肌肤,此时间水温度最可能是( )。
A.在37℃以上 B.在16℃左右 C.在0℃以下
8.水蒸气是( )的气体。
A.无色无味 B.有色有味 C.无色有味
9.关于空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空气像水一样能流动 B.空气没有气味,没有颜色 C.空气有一定的形状
10.夏天,当你游泳之后上岸时,身上会感到很凉爽,这是因为( )。
A.岸上有风
B.空气的温度比水的温度低
C.身上的水蒸发带走了皮肤表面的热量
二.填空题(共9题,共30分)
1.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叫( )。
2.空气、水和石块一样,都能( )空间,都有一定的( )。
3.水是一种没有( )、没有( )、透明、会( )的液体。
4.如果让水的温度一直下降,它就会变成( ),在这个过程中,它的体积会变( )。
5.放在阳光下的冰块会慢慢地( ),向周围( )热量。
6.空气能把瓶中得水挤出去,说明空气( )。
7.使用( )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 )盖灭,不能用嘴吹。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想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很烫,不能用手触摸。
8.为了使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加快,应( )[填“升高”或“降低”]水的温度。
9.人们利用空气流动来( )。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
2.水温变化与水的形态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
3.热气球是由于空气受热下降而降落下来的。( )
4.在给食盐水加热的过程中,当杯子底部出现食盐颗粒时,说明剩下的盐水中已经没有食盐了。( )
5.天气预报只收集一个地区的天气信息就可以进行预报了。( )
6.空气加热后体积会变大。( )
7.风扇是利用空气被压缩的性质。( )
8.天气预报只播报明天的天气情况。( )
9.一杯水能无限制的溶解红糖。( )
10.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不可以变化的。( )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
1.连线题。
在观察活动中,发现气温计有着特殊结构,请将结构与名称用线连起来。
2.把下列空气的用途相同的相连。
五.综合题(共3题,共22分)
1.小芳和小明正在探究空气是不是有质量,他们该怎么做呢?
①在简易天平的两端各放入一个没充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让天平达到( )。(填“平衡”或“不平衡”)
② 取出没充气的皮球,用打气筒打入20筒空气,再把皮球放回天平左端的小桶里,天平会向( )端倾斜(填“气球”或“豆子”),如果想让天平重新平衡,需要向( )端(填“气球”或“豆子”)加入豆子。
③加入50粒豆子后天平重新平衡了,因此,他们说20筒空气的质量就相当于( )豆子的质量。
2.排序题。(把下列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按顺序排列)
3.下面是某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晴,西北风3~4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8℃,早上最低气温3℃。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是4级,极易引起森林火灾,注意控制野外用火。
(1)这里所说的气象消息是指该市的( )(填“气候”或“天气”)状况。
(2)根据以上预报,你想对当天出行的人提出的建议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B
5.B
6.A
7.B
8.A
9.C
10.C
二.填空题
1.雨量器
2.占据;体积
3.颜色;形状;流动
4.冰;大
5.变小;吸收
6.占据空间
7.酒精灯;灯帽
8.升高
9.发电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下:
2.如下:
五.综合题
1.平衡;气球;豆子;50粒
2.2、1、5、4、3
3.天气;注意防寒保暖,不要在野外用火
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