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六章09化学式3(课件 20PPT 附有化学式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六章09化学式3(课件 20PPT 附有化学式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19 12:39:06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化学式
第三课时
第六章 物质的构成
化学式书写的一般步骤
知识回顾 化学式书写的一般步骤
请写出硫酸铝的化学式
(1)先写元素符号(正前负后)
(2)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正上)
(3)把化合价数值化为最简比(通常情况下)
(4)把化简后的数字交叉写在相应元素符号的右下角(1省略不写)
(5)检查化学式。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代数和等于零
Al SO4
+3 -2
2
( )
3
Al2(SO4)3
一、化学式读法
读元素的名称
Fe:铁,Al :铝,C:碳,I2:碘
若是气体单质,可在元素名称后加“ 气 ”。
O2:氧气
N2 :氮气
He:氦气
1)单质
①H2:
②Ne:
③Cl2:
氢气
氖气
氯气
2)化合物
1.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从右到左读某化某
AlCl3
H2S
ZnBr2
2.氧化物一般要从右到左把原子个数读出来
MnO2
CO
Fe3O4
氯化铝
硫化氢
溴化锌
二氧化锰
一氧化碳
四氧化三铁
2)化合物
3.含有酸根原子团的化合物,一般读作某酸某
Na2SO4
CaCO3
AgNO3
酸根左侧正价元素如为氢,则不读
H2SO4
HNO3
硫酸钠
碳酸钙
硝酸银
硫酸
硝酸
H2CO3
碳酸
H3PO3
磷酸
注:HCl(氯化氢)没有原子团,但我们俗称其为盐酸。
4.含有氢氧根原子团的化合物,一般读作氢氧化某
NaOH
Ca(OH)2
Fe(OH)3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铁
2)化合物
Al(OH)3
氢氧化铝
KOH
氢氧化钾
Zn(OH)2
氢氧化锌
注:HOH就是H2O,不叫氢氧化氢,就是水,属于氧化物。
5.含有铵根原子团的化合物
若后面为酸根,读作“某酸铵”
若后面为非酸根,读作“某化铵”
(NH4)2SO4
硫酸铵
2)化合物
NH4Cl
氯化铵
注:NH4OH化学式应写为NH3·H2O,叫做氨水;
6.当某元素在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化合物中有多种价态时,低价读作“亚某”,高价则照常读作“某”(此规则适用于酸、碱、金属元素化合物)。
2)化合物
FeCl2
FeCl3
Fe2O3
FeO
氯化铁
氯化铁
一氧化一铁
三氧化二铁
氧化亚铁
氧化铁
氯化亚铁
氯化铁
请读出下列化学式
牛刀小试
CaO Ag2O AgCl KCl
FeCl2 H2S Ca(OH)2
氧化钙
氧化银
氯化银
氯化钾
氯化亚铁
硫化氢
氢氧化钙
硝酸镁
硫酸钡
碳酸钠
Mg(NO3)2 BaSO4 Na2CO3
原子的质量很小,分子的质量也很小,原子可以用相对原子质量来代表它的质量,那么分子呢?
二、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
概念: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式量”。
【说明】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每种纯净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也是固定不变的。
如:H2:2 O2:32 H2O:18 CO2:44 
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书写格式:
O2的相对分子质量= 16×2=32
(NH4)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
=96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 + 16=18
例:计算O2、H2O、(NH4)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
=(14+1×4)×2 + 12 + 16×3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1、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
N2 的相对分子质量=
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Cu(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HmNO2n的相对分子质量=
14× 2 = 28
1× 2 + 32 + 16 × 4= 98
64 +(16+1)×2 = 98
64+32+16× 4+ 5 ×(1 ×2 + 16 )= 250
m+14+32n
牛刀小试
2、已知化合物R2O3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0,求 R的相对原子质量。
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2x+16×3=160
x=56
解:
答: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
牛刀小试
2)计算化合物分子中原子个数比
例:求二氧化锰(MnO2)中锰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   
MnO2中Mn和O的原子个数比为1∶2    
求CuSO4·5H2O中铜原子、硫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    
CuSO4·5H2O中Cu、S、O和H的原子个数比为
1∶1∶9∶10     
练习:计算下列化合物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比
(NH4)2SO4、FeSO4·7H2O
一般按化学式中原子的顺序
3)计算元素或原子的质量比
例:计算硝酸铵分子NH4NO3中各原子的质量比
m(N) : m(H) : m( O ) = 14×2 : 1×4 : 16×3
在NH4NO3中
= 28 : 4 : 48
= 7 : 1 : 12
原子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解:
一袋硝酸铵中所有氮氢氧原子的质量比是多少?
1、已知某氮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中,氮与氧的
质量比是 7 :16,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解: 设化学式为 Nx Oy,
14x
16y
=
7
16
x
y
=
1
2
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NO2
牛刀小试
4)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质量占比)
例:计算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 : 在NH4NO3中
N%=
2N
×100%
14×2
14×2 + 1×4 + 16×3
×100%
=
=
28
80
×100%
=35%
答: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
NH4NO3
1、100千克的硫酸铵中有多少氮元素?
解 : 在(NH4)2SO4中
=
14×2
17×2 +32+ 16×4
×100%
=
28
130
×100%
= 21.5%
N%=
2N
(NH4)2SO4
×100%
m(N)=100kg ×21.5%=21.5kg
牛刀小试
2、多少kg尿素【CO(NH2)2】中含有5kg氮元素?
答:需要10.7kg的尿素。
含有5kg氮元素的尿素的质量为:
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4+1×2)×2=60
解:
牛刀小试化学式读写练习一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单质
氧气 氟气 硅 铝 铜
氮气 氦气 磷 钾 锌
氢气 氖气 钠 钙 钡
氯气 碳 镁 铁 汞
二、氧化物
水 二氧化硫 氧化亚铁
过氧化氢 三氧化硫 三氧化二铁
一氧化碳 三氧化二磷 四氧化三铁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氧化铜
一氧化氮 氧化钠 氧化亚铜
二氧化氮 氧化钾 氧化钙
四氧化二氮 氧化镁
二氧化锰 氧化铝
三、酸
盐酸 硫酸 硝酸 硅酸
碳酸 亚硫酸 亚硝酸 磷酸
四、碱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钡 氢氧化铜
氢氧化钾 氢氧化铝 氨水
氢氧化钙 氢氧化铁
氢氧化镁 氢氧化亚铁
五、盐
氯化钠 碳酸钠 硫酸钡 高锰酸钾
氯化钾 碳酸钾 硫酸铁 碳酸氢钠
氯化镁 碳酸钡 硫酸亚铁 碳酸氢铵
氯化铝 碳酸钙 硝酸钠 硫酸氢钙
氯化钙 碳酸镁 硝酸钾 碱式碳酸铜
氯化银 碳酸铝 硝酸钡
氯化铜 碳酸铁 硝酸镁
氯化亚铜 碳酸亚铁 硝酸铜
氯化铁 硫酸钠 硝酸铁
氯化亚铁 硫酸钾 硝酸亚铁
氯化铵 硫酸钙 碳酸铵
碘化钾 硫酸镁 硫酸铵
溴化银 硫酸铝 硝酸铵
六、其他
氨气 甲烷 乙醇 硫化氢化学式读写练习二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单质
H2 F2 P Mg Fe
O2 Ne Si Al Zn
Cl2 He Na Ca Ba
N2 C K Cu Hg
二、氧化物
H2O NO CaO
H2O2 NO2 CuO
SO2 N2O4 Cu2O
SO3 MnO2 FeO
CO Na2O Fe2O3
CO2 MgO Fe3O4
P2O3 K2O
P2O5 Al2O3
三、酸
HNO3 HNO2 H2CO3 H3PO4
HCl H2SO4 H2SO3 H2SiO3
四、碱
NaOH Ba(OH)2 Cu(OH)2
KOH Al(OH)3 NH3·H2O
Mg(OH)2 Fe(OH)2
Ca(OH)2 Fe(OH)3
五、盐
KCl K2CO3 BaSO4 Fe(NO3)2
NaCl Na2CO3 Fe2(SO4)3 NaHCO3
MgCl2 CaCO3 FeSO4 NH4HCO3
CaCl2 BaCO3 NaNO3 Ca(HSO4)2
AlCl3 MgCO3 KNO3 Cu2(OH)2CO3
AgCl Al2(CO3)3 Ba(NO3)2
CuCl FeCO3 Mg(NO3)2
CuCl2 Fe2(CO3)3 Cu(NO3)2
FeCl2 Na2SO4 Fe(NO3)3
FeCl3 K2SO4 (NH4)2CO3
NH4Cl CaSO4 NH4NO3
AgBr MgSO4 (NH4)2SO4
KI Al2(SO4)3 KMnO4
六、其他
CH4 C2H6O H2S NH3化学式读写练习一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单质
氧气 O2 氟气 F2 硅 Si 铝 Al 铜 Cu
氮气 N2 氦气 He 磷 P/P4 钾 K 锌 Zn
氢气 H2 氖气 Ne 钠 Na 钙 Ca 钡 Ba
氯气 Cl2 碳 C 镁 Mg 铁 Fe 汞 Hg
二、氧化物
水 H2O 二氧化硫 SO2 氧化钙 CaO
过氧化氢 H2O2 三氧化硫 SO3 氧化亚铁 FeO
一氧化碳 CO 三氧化二磷 P2O3 三氧化二铁 Fe2O3
二氧化碳 CO2 五氧化二磷 P2O5 四氧化三铁 Fe3O4
一氧化氮 NO 氧化钠 Na2O 氧化铜 CuO
二氧化氮 NO2 氧化钾 K2O 氧化亚铜 Cu2O
四氧化二氮 N2O4 氧化镁 MgO 一氧化硅 SiO
二氧化锰 MnO2 氧化铝 Al2O3 二氧化硅 SiO2
三、酸
盐酸 HCl 硫酸 H2SO4 硝酸 HNO3 硅酸 H2SiO3
碳酸 H2CO3 亚硫酸 H2SO3 亚硝酸 HNO2 磷酸 H3PO4
四、碱
氢氧化钠 NaOH 氢氧化钡 Ba(OH)2 氢氧化铜 Cu(OH)2
氢氧化钾 KOH 氢氧化铝 Al(OH)3 氨水 NH3·H2O
氢氧化钙 Ca(OH)2 氢氧化铁 Fe(OH)3
氢氧化镁 Mg(OH)2 氢氧化亚铁 Fe(OH)2
五、盐
氯化钠 NaCl 碳酸钠 Na2CO3 硫酸钡 BaSO4 高锰酸钾 KMnO4
氯化钾 KCl 碳酸钾 K2CO3 硫酸铁 Fe2(SO4)3 碳酸氢钠 NaHCO3
氯化镁 MgCl2 碳酸钡 BaCO3 硫酸亚铁 FeSO4 碳酸氢铵 NH4HCO3
氯化铝 AlCl3 碳酸钙 CaCO3 硝酸钠 NaNO3 硫酸氢钙 Ca(HSO4)2
氯化钙 CaCl2 碳酸镁 MgCO3 硝酸钾 KNO3 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氯化银 AgCl 碳酸铝 Al2(CO3)3 硝酸钡 Ba(NO3)2
氯化铜 CuCl2 碳酸铁 Fe2(CO3)3 硝酸镁 Mg(NO3)2
氯化亚铜 CuCl 碳酸亚铁 FeCO3 硝酸铜 Cu(NO3)2
氯化铁 FeCl3 硫酸钠 Na2SO4 硝酸铁 Fe(NO3)3
氯化亚铁 FeCl2 硫酸钾 K2SO4 硝酸亚铁 Fe(NO3)2
氯化铵 NH4Cl 硫酸钙 CaSO4 碳酸铵 (NH4)2CO3
碘化钾 KI 硫酸镁 MgSO4 硫酸铵 (NH4)2SO4
溴化银 AgBr 硫酸铝 Al2(SO4)3 硝酸铵 NH4NO3
六、其他
氨气 NH3 甲烷 CH4 乙醇 C2H6O 硫化氢 H2S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化合价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化合价
钾 K +1 铁 Fe +2 +3
钠 Na +1 溴 Br -1 +5 +7
银 Ag +1 碘 I -1 +5 +7
氢 H +1 氧 O -2(通常)-1
钙 Ca +2 碳 C -4 +2 +4
镁 Mg +2 硫 S -2 +4 +6
钡 Ba +2 硅 Si -4 +4
锌 Zn +2 磷 P -3 +3 +5
铜 Cu +1 +2 氮 N -3 +2 +4 +5
铝 Al +3 氯 Cl -1 +1 +3 +5 +7
锰 Mn +2 +4 +6 +7 汞 Hg +1 +2
注:单质的化合价为0
原子团名称 符号 化合价 离子形式 名称 符号 化合价 离子形式
氢氧根 OH -1 OH- 铵根 NH4 +1 NH4+
碳酸根 CO3 -2 CO32- 硝酸根 NO3 -1 NO3-
碳酸氢根 HCO3 -2 HCO32- 亚硝酸根 NO2 -1 NO2-
高锰酸根 MnO4 -1 MnO4- 硫酸根 SO4 -2 SO42-
锰酸根 MnO4 -2 MnO42- 磷酸根 PO4 -3 PO43-
次氯酸根 ClO -1 ClO- 磷酸氢根 HPO4 -2 HPO42-
氯酸根 ClO3 -1 ClO3- 磷酸二氢根 H2PO4 -1 H2PO4-
高氯酸根 ClO5 -1 ClO5- 硅酸根 SiO3 -2 SiO32-
一、单质
氧气 O2 氟气 F2 硅 Si 铝 Al 铜 Cu
氮气 N2 氦气 He 磷 P 钾 K 锌 Zn
氢气 H2 氖气 Ne 钠 Na 钙 Ca 钡 Ba
氯气 Cl2 碳 C 镁 Mg 铁 Fe 汞 Hg
二、氧化物
水 H2O 二氧化硫 SO2 氧化亚铁 FeO 氧化钠 Na2O
过氧化氢 H2O2 三氧化硫 SO3 三氧化二铁 Fe2O3 氧化钾 K2O
一氧化碳 CO 三氧化二磷 P2O3 四氧化三铁 Fe3O4 氧化镁 MgO
二氧化碳 CO2 五氧化二磷 P2O5 氧化铜 CuO 氧化铝 Al2O3
一氧化氮 NO 四氧化二氮 N2O4 氧化亚铜 Cu2O 氧化硅 SiO
二氧化氮 NO2 二氧化锰 MnO2 氧化钙 CaO 二氧化硅 SiO2
三、酸
碳酸 H2CO3 硝酸 HNO3 盐酸 HCl 氯酸 HClO3
高锰酸 HMnO4 亚硝酸 HNO2 次氯酸 HClO 高氯酸 HClO5
锰酸 HMnO4 硫酸 H2SO4 硅酸 H2SiO3 磷酸 H3PO4
四、碱
氢氧化钠 NaOH 氢氧化钡 Ba(OH)2 氢氧化铁 Fe(OH)3 氢氧化铜 Cu(OH)2
氢氧化钾 KOH 氢氧化铝 Al(OH)3 氢氧化亚铁 Fe(OH)2 氨水 NH3·H2O
氢氧化钙 Ca(OH)2 氢氧化镁 Mg(OH)2
五、盐
氯化钠 NaCl 碘化钾 KI 硫酸钾 K2SO4 硝酸镁 Mg(NO3)2
氯化钾 KCl 溴化银 AgBr 硫酸钙 CaSO4 硝酸铜 Cu(NO3)2
氯化镁 MgCl2 碳酸钠 Na2CO3 硫酸镁 MgSO4 硝酸铁 Fe(NO3)3
氯化铝 AlCl3 碳酸钾 K2CO3 硫酸铝 Al2(SO4)3 硝酸亚铁 Fe(NO3)2
氯化钙 CaCl2 碳酸钡 BaCO3 硫酸钡 BaSO4 碳酸铵 (NH4)2CO3
氯化银 AgCl 碳酸钙 CaCO3 硫酸铁 Fe2(SO4)3 硫酸铵 (NH4)2SO4
氯化铜 CuCl2 碳酸镁 MgCO3 硫酸亚铁 FeSO4 硝酸铵 NH4NO3
氯化亚铜 CuCl 碳酸铝 Al2(CO3)3 硝酸钠 NaNO3 高锰酸钾 KMnO4
氯化铁 FeCl3 碳酸铁 Fe2(CO3)3 硝酸钾 KNO3 碳酸氢钠 NaHCO3
氯化亚铁 FeCl2 碳酸亚铁 FeCO3 硝酸钡 Ba(NO3)2 碳酸氢铵 NH4HCO3
氯化铵 NH4Cl 硫酸钠 Na2SO4
六、其他(待补充)
氨气 NH3 甲烷 CH4 硫化氢 H2S化学式读写练习二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单质
H2 氢气 F2 氟气 P 红磷 Mg 镁 Fe 铁
O2 氧气 Ne 氖气 Si 硅 Al 铝 Zn 锌
Cl2 氯气 He 氦气 Na 钠 Ca 钙 Ba 钡
N2 氮气 C 碳 K 钾 Cu 铜 Hg 汞
二、氧化物
H2O 水 NO 一氧化氮 CaO 氧化钙
H2O2 过氧化氢 NO2 二氧化氮 CuO 氧化铜
SO2 二氧化硫 N2O4 四氧化二氮 Cu2O 氧化亚铜
SO3 三氧化硫 MnO2 二氧化锰 FeO 氧化亚铁
CO 一氧化碳 Na2O 氧化钠 Fe2O3 三氧化二铁/氧化铁
CO2 二氧化碳 MgO 氧化镁 Fe3O4 四氧化三铁
P2O3 三氧化二磷 K2O 氧化钾 SiO 一氧化硅
P2O5 五氧化二磷 Al2O3 氧化铝 SiO2 二氧化硅
三、酸
HNO3 硝酸 HNO2 亚硝酸 H2CO3 碳酸 H3PO4 磷酸
HCl 盐酸/氯化氢 H2SO4 硫酸 H2SO3 亚硫酸 H2SiO3 硅酸
四、碱
NaOH 氢氧化钠 Ba(OH)2 氢氧化钡 Cu(OH)2 氢氧化铜
KOH 氢氧化钾 Al(OH)3 氢氧化铝 NH3·H2O 氨水
Mg(OH)2 氢氧化镁 Fe(OH)2 氢氧化亚铁
Ca(OH)2 氢氧化钙 Fe(OH)3 氢氧化铁
五、盐
KCl 氯化钾 K2CO3 碳酸钾 BaSO4 硫酸钡 Fe(NO3)2 硝酸亚铁
NaCl 氯化钠 Na2CO3 碳酸钠 Fe2(SO4)3 硫酸铁 NaHCO3 碳酸氢钠
MgCl2 氯化镁 CaCO3 碳酸钙 FeSO4 硫酸亚铁 NH4HCO3 碳酸氢铵
CaCl2 氯化钙 BaCO3 碳酸钡 NaNO3 硝酸钠 Ca(HSO4)2 硫酸氢钙
AlCl3 氯化铝 MgCO3 碳酸镁 KNO3 硝酸钾 Cu2(OH)2CO3 碱式碳酸铜
AgCl 氯化银 Al2(CO3)3 碳酸铝 Ba(NO3)2 硝酸钡
CuCl 氯化亚铜 FeCO3 碳酸亚铁 Mg(NO3)2 硝酸镁
CuCl2 氯化铜 Fe2(CO3)3 碳酸铁 Cu(NO3)2 硝酸铜
FeCl2 氯化亚铁 Na2SO4 硫酸钠 Fe(NO3)3 硝酸铁
FeCl3 氯化铁 K2SO4 硫酸钾 (NH4)2CO3 碳酸铵
NH4Cl 氯化铵 CaSO4 硫酸钙 NH4NO3 硝酸铵
AgBr 溴化银 MgSO4 硫酸镁 (NH4)2SO4 硫酸铵
KI 碘化钾 Al2(SO4)3 硫酸铝 KMnO4 高锰酸钾
六、其他
CH4 甲烷 C2H6O 乙醇 H2S 硫化氢 NH3 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