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一地理导学案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地球的宇宙环境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高一地理导学案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地球的宇宙环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1-13 20:17:56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地球的宇宙环境(2)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2
【学习目标】 1.认识太阳大气层。2.明确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其特点。3.掌握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重点】 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难点】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的外部结构和能量来源。
【学法指导】 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练习、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知识链接】
【导学过程】(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程序,问题) 导学留白
预习导学请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一章第一节P6至P8,在10分钟内快速阅读,完成下列问题,将问题答案用铅笔划在书上。1.太阳辐射的来源:太阳 在 作用下经 反应产生巨大能量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2.太阳大气结构及太阳活动,由里到外(如右图):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 资源;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 ,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提供能量。太阳能是一种 ,是一种取之不尽、稳定、廉价又无污染能源;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 。4.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发射的电磁波引起电器层扰动,使 受到影响;(2)高能带电粒子扰乱地球磁场,出现 现象;(3)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 地区的高层大气,出现 ;(4)与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关,如地震、 等。展示导思1.为什么说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________(名称),相邻外侧的行星是________(名称)。(2)图中C表示的是____________,B表示的是________。(3)2004年,人类的探测器又一次成功登陆____________(字母)星球,并发回高清晰照片,从而证实了该星球曾经存在大量的______________,并可能存在过______________的事实。3、列举两个具体事例,分别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 4、阅读课文内容和图示,了解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对比分析)位置现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发生现象黑子 球层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斑点 地球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影响 使磁针颤动耀斑 球层色球曾局部区域突然增亮与两极大气摩擦产生 影响 异常 一、单项选择1.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A.耀斑爆发产生 B.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C.黑子活动释放 D.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公元前28年(即汉平河平元年),史籍曾记载“三月巳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2-4题。2.这种太阳活动为 A.耀斑 B.黑子 C.日珥 D.太阳风3.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内部4.这种活动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A.9年 B.10年 C.11年 D.12年5.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由气体组成,主要成分是氢和氧B.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是我们生产、生活的最主要能源C.太阳内部进行着一连串的核裂变反应D.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6.发生在太阳色球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有 A.耀斑 B.黑子 C.磁暴 D.极光7.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八大行星自转方向相同B.太阳系是由太阳与八大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C.太阳是太阳系的质量中心D.彗星远离太阳时慧尾加长8.有关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气候基本没影响B.两极地区产生极昼极夜现象C.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约为11年D.耀斑爆发时,对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有利二、综合题9.?读下图,回答:  
  (1)不同纬度带的降水量和黑子相对数之间的相关性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各纬度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约为_______年,这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相比,表现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
  (3)此图表明了太阳活动对地球_______有影响。除此之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等方面。
  (4)以上所说的太阳活动是指_____________。其主要类型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其中,出现在太阳大气最内层的是_______。 完成地理填图册上与本课时有关的习题。
课前自主学习
太阳活动的标志、周期11年
课中合作探究
课堂自主提升
课后自主反思
课后巩固提升课题名称 地球的宇宙环境(1)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1
【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中的天体类别。2.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关系,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3.阅读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特征资料,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以科学的观点认识宇宙。4.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培养热爱地球、珍爱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 1.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2.明确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学习难点】 明确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学法指导】 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练习、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知识链接】
【导学过程】(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程序,问题) 导学留白
预习导学(10分钟)(请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一章第一节P2至P5以及P8至P9。在10分钟内快速阅读,完成下列问题,将问题答案用铅笔划在书上。)知识点一:宇宙(A级)1、宇宙是 和 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2、宇宙中有多种多样的物质,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其中 和 是最基本的天体。3、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 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4、宇宙中运动着的天体相互 、相互 ,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共分为四级,由大到小依次为 系、 系和河外星系、 系、 系。(B级)5、图示天体系统的层次: 系 系 系 其他行星系 系 系 系知识点二:地球(A级)1、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普通性 (1)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其他七大行星十分相似:运动方向 运动轨道形状 公转轨道面 既: 性、 性、 性 (2)从结构特征来看,在日地距离、质量、体积、自转、公转周期等方面与 、 和 类似。3、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特殊性: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 的天体。其条件(原因)有: 安全的 环境外部条件 稳定的 条件 ① 适宜:原因 ②周围有 :原因 自身条件 ③表面温度的 变化和 变化幅度不太大:原因 ④ 水的存在:原因 展示导思(25分钟)探究点一 宇宙【探究材料】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象、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月球软着陆做准备。1.待发射的“嫦娥二号”是不是天体。一个物体要成为天体需要符合哪些条件?2.“嫦娥二号”围绕月球飞行是否离开了地月系?“嫦娥二号”卫星和月球、地球和太阳之间构成了几级天体系统?3.宇宙就是总星系,这种说法正确吗?宇宙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探究点二 地球假如你承担了寻找外星人的任务,你将如何在茫茫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检测导练(10分钟)1.目前,人类能探测到的宇宙范围被称为(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地月系2.在各类天体中,最基本的是( ) A.恒星和星云 B.行星和彗星 C.地球和月球 D.流星和卫星3.下列各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且由近及远排序正确的是( ) A.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 B.水星、金星、地球、火星C.天王星、木星、火星、地球 D.金星、水星、火星、木星4.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比较稳定,主要原因有( )A.太阳没有发生明显地变化B.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D.八大行星及小行星的公转方向相同5.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是(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C.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D.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6.地球为什么会成为生命的摇篮?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①地球磁场 a 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 b 削弱达到地面的紫外线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c 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④地球大气中的臭氧 d 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7.(2004年上海卷)2004年3月,美国“机遇号”火星车找到火星可能有过适合生命栖息环境的依据,主要是在火星表面发现了( )A.显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化石 B.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坑穴C.曾被水浸润过的迹象 D.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8.(2010年江苏卷)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  )A.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 B.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C.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不同 D.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物质的行星(2)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3)若地球在①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炎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消失 D.公转方向将发生变化9.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是天体系统示意图,则A为________,小行星所属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图。河外星系的级别与________图相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图,其中心天体是________。(2)天体之间相互________和相互________形成天体系统。 完成地理填图册P2,1-3,6-8题
课前自主学习
课中合作探究
课堂自主检测
课后自主反思
课后巩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