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14《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素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 14《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素养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6 19:5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上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素养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熟练掌握与苏轼相关的重点文学常识。
  2.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该词语言,借助于人、景、事等信息把握作者传递出来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3.审美鉴赏与创造: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该词为例,学会鉴赏诗词的一些方法,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诗人借咏月表达人生感悟的方式,学习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感悟本词情景交融的意境,理解词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人生感悟的方式,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三、教学设想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词,这一文体决定了文本的教学内容离不开“诵读”、“鉴赏”、“理解”、“积累”这几个基本教学点。词具有韵律美,在朗诵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在鉴赏的时候,要抓住几个关键句子,关键词语,比如经典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在理解时,则要重点探讨几个有分歧的句子,比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等。同时,这首词是千古传唱的佳作,其中很多诗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在理解整首词的大意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探讨这首词的精神内涵,去理解词人寄托在文中的意蕴。
  四、教学方法:
  教材中,这首词放在了九年级上册,九年级的学生生活阅历更加丰富,思维也更加理性成熟,但是这首词中作者所蕴含的情感是复杂的,而且写作时代也已经非常遥远,仅仅阅读文本本身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做适当的拓展。“古典诗词记录了古人的情感、意趣、心志,但由于诗词含蓄蕴藉的文体特征,加上作者身世、抱负、个人遭际、所处时代的复杂性,以及今人与古人在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今人在破译古代诗人情感密码、了解其创作意图方面存在困难。知人论世,能掘开一条走向诗人心灵的通道。”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知道的同学请举手!大家都知道啊,很好。苏轼,北宋大文豪,一生写了3000多首词,其中写月的有570多首,苏轼写月往往和他的心境相连。我们一起来看他写月的诗词(幻灯片)。
  第一句:元丰五年十二月,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第二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第三句: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苏轼写月,月寄托着他的友情、爱情和亲情,月代表着他的心境。既然苏轼对月情有独钟,那么苏轼被贬密州时,又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今天的课文《水调歌头》。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东坡集》《东坡乐府》等。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对后代很有影响。曾在朝为官,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
  2.介绍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八月十五日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三、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丙辰: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子由:即苏轼的弟弟苏辙。
  把酒:举起酒杯。
  阙: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做成的楼宇。这是想象中的仙宫。宇,屋檐,引申为房屋。
  不胜:不能承受。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绮户:雕花的窗户。
  恨:怨恨。
  何事:为什么。
  共:一起。
  婵娟:姿态美好,这里指月亮。
  (二)指导朗读,课文初感知
  1.读顺字音节奏。
  2.读晓诗歌形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读懂诗词大意。
  (三)文本梳理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四、学生齐读,初步感受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交流阅读心得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五、小组合作,互相探讨下列问题:
  1.“高处不胜寒”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这句词不仅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还包括不愿回朝廷做官,厌恶朝中的党派相争、钩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含义。
  2.作者为什么把幻想乘风上天说成是“归去”?欲去却“又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
  把上天说成是“归去”,是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的精神家园。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时,作者又犹豫了,通过“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3.赏析词中的“转”“低”“无眠”。
  “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泛指因遭受分离之苦而难以入眠的人,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深。
  4. 你是如何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
  从个人的悲欢离合引出月的盈亏变化,对月表示原谅,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月亮的阴晴圆缺,犹如人的悲欢离合,是必然的规律。既如此,就不必慨叹和悲伤了,表现了词人心胸开阔、情怀旷达的一面。
  5、同学们都说中秋月圆,人也应该圆满,可是总有遗憾,总有离人相思。丙辰中秋的苏轼和你们一样,饮酒望月,面对人生的坎坷,想起了与之七年未见的弟弟,并发出了声声感慨: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同学们,你们说说看,人和月有什么相似之处?
  明确:人的悲欢离合和月的阴晴圆缺很相似,既然月的阴晴圆缺是一件极为自然的事儿,那么人对待自己的悲欢离合就应该像对待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顺其自然!
  6、请你用语言描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代表着什么?
  明确:只愿思念的人儿长长久久,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的月光!推己及人,表达了作者对普天之下人们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研读课文,思维提升
  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这里,老师提供两个参考话题,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
  例1: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
  例2:我最欣赏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表现出来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
  例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
  小结:你的提问很有深度。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六、群读拓展,迁移延伸(群读)
  (一)苏轼作品整理(初中阶段):
  1、《记承天寺夜游》 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传达的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豁达乐观。
  2、《水调歌头》 被排挤在密州任知府,却表达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3、《江城子.密州出列》 在密州任知州,抒写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豪情。
  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活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
  有人说:“苏轼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他官场失意,甚至几度险些丧命,在这样的境遇中,他用有趣的灵魂,把生活过成了诗和远方。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旷达洒脱的个性魅力,无不启示着我们。
  (二)谈一谈:苏轼带给我的成长启示
  七、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主题探究
  明确: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中考链接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对这首词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
  B.上片望月,怀逸兴壮思,既表达对明月的赞美,对天上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表达词人想逃离人间,与明月一同归去的思想感情。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在不能入眠的词人身上。
  D.宋代胡仔《笤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答案:B
  2.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
  答案: 月亮的阴睛圆缺有如人的悲欢离合,是必然规律,不必为此感叹悲伤,表达了词人的豁达胸襟。
  3.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变化
  上阕中作者表现了厌倦尘世生活的倾向,“我欲乘风归去”,但思虑过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转而放达开阔。或,作者的感情从抑郁惆怅到乐观豁达。
  九、课文总结
  人和月是多么的相似啊,苏轼一生命运多舛,历典八州,丧母,丧妻,丧子,不是被贬官,就是在被贬官的路上……面对人生的诸多不易,苏轼矛盾过,思考过,最终仍鼓起勇气,一往无前,并写下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经典语句,可见词人心胸之博大,情怀之旷达!宋学者胡仔言“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余词尽废”。
  十、作业布置:
  1.熟读、背诵课文。
  2.你还知道哪些苏轼的诗词,抄写或背诵几首。
  教学反思
  在中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上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过程中,我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重视情感、态度、价值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围绕新课程改革观念中教师的“指导——自学——引探——应用——评价”体系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现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进行反思:
  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上的一朵奇葩,几千年来名篇佳作浩如星河,更有许多经典成为千古绝唱。这些诗词不但有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人生的哲理,学习他们就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培养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追求。《水调歌头》就是这些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教好它,让学生掌握它,对学生的我国古诗文教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