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测试题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测试题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7 17:3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巴州区2022秋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学情问卷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绫(líng) 怂涌 嗔怪(chēng) 大相径庭
B. 虐待(nuè) 惩戒 怅然 怪诞不惊(dàn)
C. 蹒跚(pán shān) 温驯 禁锢(gù) 畏罪潜逃
D. 羞怯 余晖(huī) 蜷伏(juán) 惊慌失错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跆拳道,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 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C.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D. 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师生相处融洽,相敬如宾,留下来许多美好的记忆。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万维网的推动下,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伴随着网络的发展相继出现。
B. 时尚的目的不是用服装来展现痛苦与不幸,而是让人们感到舒适、自信。
C. 我们不得不否认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以最好的表演征服了现场裁判和观众。
D. 为了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和氛围,政府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了休闲书屋。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动物笑谈》一文的作者是英国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 劳伦兹。其代表作是《所罗门王的指环》。
B.《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C.“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意思是记述,“异”指的是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这本书虽然写的多是鬼怪故事,却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现实生活。
D.《猫》一文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以及内心的痛苦和自责之情。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中描绘的景色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诗人虚构的?
B. 石子入浅水,水花四溅,虚张声势;石子入深潭,悄无声息,不动声色。
C.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的身边需要有三、两个知心好友。
D.“你先坐下,”她说:“我们好好谈谈。”
6. 下面横线处所填的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不过,这个代替物却不能太高。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可是,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
②在实验开始时,我原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后来我逐渐换成坐的姿势。
③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蹲着走,这自然颇不舒服。
④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
②①④③ B. ③④②①
②①③④ D. ④①②③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7-9题。(10分)
材料一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预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备正在肆虐的沙漠蝗虫灾害。此次蝗灾始于东非,目前已进入欧亚,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沙漠蝗虫是全球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每天可移动150千米;每只蝗虫每天吃2克粮食,1平方千米的蝗虫群,一天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沙漠蝗虫原本生活在非洲及中东地区的干旱栖息地,但如果降水突然增多,它们便会随之急剧增加。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非洲东部和阿拉伯半岛地区的湿润天气格外长,外加几次罕见气旋风暴,便导致此次蝗灾泛滥。
此次沙漠蝗虫危机可以追溯到2018年5月,气旋从阿拉伯半岛南部一片广阔而无人的荒漠经过,雨水短暂填满沙丘之间的地带,实现大旱之前短暂的水草丰茂,蝗虫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繁殖,这是第一波。2018年10月,气旋从阿拉伯海中部生成,向西行进,在靠近也门与阿曼边境的区域降雨,蝗虫在这里又自由自在地繁殖了,这是第二波。2019年夏季,大规模的蝗虫已经跨过红海和亚丁湾,进入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并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又成功繁殖一波。而去年10月,非洲东部经历了几场异常广泛又猛烈的秋雨。直至12月,一场罕见的季末气旋风暴登陆索马里。这些事件导致蝗虫再次迎来一波繁殖大潮。截至2019年12月底抵达并迅速横扫肯尼亚;截至2020年1月份,该国经历了70年来最严重的蝗灾;2020年2月9日,蝗虫开始入侵乌干达和坦桑尼亚。
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蝗灾预测专家担心,到2020年6月,沙漠蝗虫的数量将比现在增加400倍。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等国家现在有超过1300万人正经历着严重的粮食短缺,另有2000万人正处于严重粮食短缺的边缘。联合国粮农组织召集国际社会,预筹集7600万美元用于蝗虫防控,以保护受蝗灾侵害的五个国家的农牧民。
材料二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报告显示,2020年1月的全球平均气温破纪录,该月成为自188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1月。
2020年2月9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西摩岛上测到当地气温一度达到20.75℃。
近日(2020年3月),南极出现异常情况,这里似乎被一种“新物种”入侵了,而且入侵的势头非常凶猛。这个“新物种”浑身透红,使得南极大陆远远看上去如同被血染红了一般,带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新物种”还入侵了乌克兰国家南极科学中心,使整个基地看上去仿佛陷入了血泊之中。科学家解释说,这个“新物种”是一种叫极地雪藻的单细胞绿藻,它们在寒冷气候中生存,并在低温下保持“休眠”状态。但当温度升高时,它们就会迅速生长。因为其含有防止紫外线辐射的虾青素(类胡萝卜素),所以呈现红色。此外,科学家也表示,冰雪呈现红色,将会减少对阳光的反射,加快融化速度。如果这种生物大面积出现,将会加剧气候变暖的情况,对生态系统产生威胁。
材料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先生曾经表示:地球不需要人类拯救,真正需要人类拯救的是人类自己。地球比现在再高十几摄氏度的时候有的是,地球二氧化碳的浓度比现在高十倍的时候有的是,地球不也这么演化过来了?毁灭的不仅仅是物种,毁灭的是人类自己。所以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人类如何拯救自己,而不是人类如何拯救地球。
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此次沙漠蝗虫灾害可以追溯到2018年5月,现在蝗灾已经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
目前有2000万人因为蝗灾正处于严重粮食短缺的边缘。
2020年1月全球平均气温破纪录,成为有史以来最热的1月。
极地雪藻体内的虾青素可以防止紫外线辐射,使极地雪藻呈现出红色。
结合材料一,分析沙漠蝗虫灾害肆虐的原因。(3分)
结合以上材料,概括丁仲礼先生说“毁灭的不仅仅是物种,毁灭的是人类自己”这句话的依据。(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0-13题(14分)
罗圈腿的小猎狗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着跑着,竟然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地笑话它傻瓜。
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
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当然,每次捕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这个世界上一条跳得最远的猎狗。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生到了水里。
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跑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
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满不在乎地跑掉了!
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
这时,小猎狗突然窜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它快得像一团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
人们见了,都会“啧啧啧”地赞叹:“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
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后面跟着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猎狗,一律走成罗圈腿。
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4分)
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划线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公狼的出现在这篇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阅读小说后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请具体阐述。(4分)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一)古诗文名句默写(共6分,每空1分)
14.(1)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2)回乐烽前沙似雪,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日风雨大作》)
(4) ,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二)阅读古诗,完成15-16题(6分)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5. 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 是用的什么手法表现的 (3分)
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 有何深意 (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9题(10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①,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②,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③,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④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⑤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⑥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⑦耶?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畜:养;②厅事:住所的堂屋;③俟:等待;④啮:咬;⑤诬:虚假、虚妄;⑥遁逸:逃跑,这里是隐藏的意思;⑦贻患:留下祸患。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止有剩骨(仅,只) B.缀行甚远(连接、紧跟)
C.再就枕将寐(睡觉) D.其一犬坐于前(狗)
1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止增笑耳 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犬阻之不使前也
C.而顷刻两毙 乃杀而取其革
D.屠惧,投以骨 乃伪睡以俟
19. 【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4分)
四、名著阅读(6分)
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闻言,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A“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
……
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B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这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讲述的是 (故事名称)的故事;《西游记》里还有很多含有“三”字的故事,如: (2分)
文段中A处划线句表现了八戒怎样的性格?智慧果敢的孙悟空竟然“腮边泪坠”,B处划线句表现了孙悟空怎样的形象?(4分)
五、写作(50分)
22.微写作(10分)
从班上选择你最熟悉的一个同学,用150字左右给他“画”一幅肖像。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如果动物在地球上绝迹,不但大自然失去莺歌燕舞的生机,更重要的是生态失去平衡。
请你以“我喜爱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名字,组成完整的题目。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