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美术 一年级上册
第六课 我跟月亮做朋友
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是让学生在情境中说说我和月亮之间的故事并运用构图、形、色等知识大胆地进行叙事性创作绘画,属于“造型 表现”的学习领域。本课的绘画学习活动学生天马行空地说故事是绘画创作的基础,采用拟人的手法进行绘画表现是基本要求,画出“我”和月亮之间的亲密关系、生动故事、将想法进行绘画表现是乐趣所在。
由于教材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所以学生的创作热情很高,作业效果往往充满童趣、质朴可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月亮变化的自然景象,用拟人方法画出心中的月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和月亮的相关故事,能突出绘画主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组织画面,学生运用所学的形色的知识进行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和月亮的事。
教学难点:
怎样让学生懂得如何布置场景和人员的安排。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课前准备:
教科书、课件、绘画工具、范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出示谜语
师:有这样一个东西,它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弯的刀。 有没有人知道是什么?
生:月亮
2.解释课题——《我跟月亮做朋友》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认识月亮、走进月亮,和月亮做朋友。
二、组织教学,认识月亮
1.认识月亮的形状。
师:同学们,你们心中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形状?
生:圆圆的、弯弯的、椭圆的
师:好,老师请两位小朋友到黑板上画一画,看看他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作画,教师总结,月亮的形状不一样。
2.小结:
师:为什么小朋友画的月亮都不一样呢?真实的月亮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课件)
月亮很淘气,有时圆,有时扁,有时像把镰刀,经常变化出不同的样子。
3.想像
课件出示拟人化的月亮图片
提问:这些月亮和刚才的月亮有什么不同?——多了眼睛和胳膊,看起来像人一样。
那么还可以给月亮加些什么呢?(学生说,老师画,这个月亮看上去像一个漂亮的小姑娘)
(课件出示图片)月亮变化的不同形象,提问学生:你最喜欢哪一个形象,为什么喜欢?它像什么?
4.小结:月亮可以变化出很多的形象,它可以变成月亮宝宝、月亮姐姐、月亮婆婆、月亮哥哥……,这样我们就可以和月亮做朋友,一起玩耍了。
三、创设情境
1.打扮月亮
师:月亮今天晚上就想开一个晚会,她邀请了很多的朋友,萤火虫妹妹、小兔弟弟、星星哥哥、太阳婆婆……月亮在衣柜面前选了很久都找不到合适的衣服,不知道怎么打扮自己,她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她,你想怎么给月亮打扮呢?
学生回答,教师倾听鼓励和表扬。
2.打扮自己
1)师:给月亮打扮好了,那么月亮邀请我们小朋友去,我们要怎么打扮呢?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图片,形象装扮屋,孩子们可以从里面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配饰进行打扮。
2)师:月亮也准备好了,我们也准备好了,那么我们怎么上去呢?
学生回答。翅膀飞上去,乘坐神州七号,坐飞机……
3.我和月亮之间的故事
师:我们一起去参加月亮的舞会了,那小朋友和月亮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在一起会做些什么呢?会不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学生小组内自由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说一说,教师及时进行总结。
生:踢球、跳舞、上课、拔河、打电话、梳头……月亮的周围有星星、云等。
四、欣赏优秀作品。
1.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怎样构图及色彩的搭配运用。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别的小朋友,他们又会和月亮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出示课件)说一说,哪一幅画的故事最有趣?哪一幅画的颜色最美丽?哪一幅画的构图最合理?
第一幅作品:月亮与小朋友玩耍,月亮以月牙的形状出现在画面左上角,整幅画最大的特点是颜色鲜艳、明亮,用到了渐变的涂色方法,在构图知识上用到了前后、遮挡的关系。
第二幅作品:月亮以小姑娘的形象出现,整幅画背景以蓝色调为主,画上了很多水中的气泡,让月亮出现在了离我们更近的水里面。在构图上,作者用到了大、小的对比。
第三幅作品:月亮变成了扎着棒棒糖鞭子的圆形小姐姐,和小朋友们一起抬着蛋糕过生日。在背景的处理上,因为使用黑色大面积画背景,所以作者用到了留白边的方法。这幅画中月亮的形象比小朋友的要大,这说明了作者心中,主人公是在过生日的月亮。
第四幅作品:月亮不再是以人物的形象出现,而是变成了月亮船的形象,上面坐着三个肤色各异的小朋友,一起在空中玩耍。并且,这幅画中用到了近大远小的构图知识点,让整幅画看上去更有层次。
2.欣赏对比图片,提问哪个最符合主题?
3.师生共同小结:主体画在中间、画大;(不可以月亮太小,我太大)
主体与画面内容要协调;色彩鲜艳。
五、自主创作
1.师:我们来看看其他同学的画,他们和月亮有怎样的故事。(出示课件)欣赏绘画作品,供学生参考使用。
2.如果我们画你和月亮的故事应按什么步骤来画呢?(课件展示绘画步骤)
(1)构思:月亮和你的样子,你们之间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
(2)用铅笔构图:主体画在中间、画大;主体与画面内容要协调;注意前后遮挡、大小对比。
(3)用记号笔或黑色彩笔勾轮廓线。
(4)涂上美丽的颜色。
3.作业表现
把你和月亮的故事画下来。
要求:画面主题突出,注意不同形象的色彩搭配, 让你的故事月亮的形象看上去更有趣。
学生进行作业活动,播放乐曲,教师巡视指导。
辅导重点:主题大小,构图的方法,色彩的搭配。
四、作业评价
1.在作业的过程中各组学生按老师指定地点分组陆续展示出自己的作品。
2.评一评(组与组互评、指名评、教师点评)你认为哪个最好?为什么?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明确方向,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课堂延伸
1.课件出示跟月亮有关的图片
提问:谁知道这两幅图片说的是什么故事?
《猴子捞月》、《嫦娥奔月》
2.布置作业
课后了解这两个故事,下节课请同学讲讲这两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