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南省邓州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2022三上·邓州期中)关于水的蒸发,下面三位同学分析错误的是( )。
A.温度越低,水蒸发越快
B.有风吹,水蒸发越快
C.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
2.(2022三上·邓州期中)使用水温计测量水温,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B.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碰到容器的底部
C.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2022三上·邓州期中)在做水蒸发实验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B.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
C.实验结束后,立刻收起实验器材,整理桌面
4.(2022三上·邓州期中)春天的湖面,当冰的温度达到( )℃时开始融化。
A.0 B.37 C.100
5.(2022三上·邓州期中)下列方法中,( )不能将食盐从水中分离。
A.过滤 B.加热 C.放在太阳下哂
6.(2022三上·邓州期中)正常情况下,100毫升的水中最多能溶解大约( )克的食盐。
A.10 B.18 C.36
7.(2022三上·邓州期中)下列方法中,能让水果糖在水中最快溶解的是( ) 。
A.压碎后放在热水中
B.放在热水中搅拌
C.压碎后放在热水中搅拌
8.(2022三上·邓州期中)在做压杯入水的实验中,把纸巾粘到杯子底部,杯子倒扣人水中,纸巾没有湿,是因为空气( )
A.能占据空间 B.有质量 C.会流动
9.(2022三上·邓州期中)在乌鸦喝水的故事里,乌鸦将许多小石子放人瓶子中,结果水面升高了,这是因为( )。
A.空气占据了水的空间
B.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
C.空气占据了石子的空间
10.(2022三上·邓州期中)一个充足空气的篮球,使用一段时间后漏了很多空气,这时的质量和原来相比( )。
A.变轻了 B.变重了 C.没有改变
二、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1.(2022三上·邓州期中)在碎冰里加入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加快结冰的速度。( )
12.(2022三上·邓州期中)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蒸发了。( )
13.(2022三上·邓州期中)在“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要一杯水搅拌,另一杯水不搅拌。( )
14.(2022三上·邓州期中)沙子和水都能流动,都是液体。( )
15.(2022三上·邓州期中)相同体积的水、空气和石头相比,石头的质量最大。( )
三、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6.(2019三上·临海期末)用湿抹布抹桌子,过一会儿水干了,这是水的 现象。
17.(2022三上·邓州期中)当水结冰后,由液体体变固体,并且体积会 。
18.(2022三上·邓州期中)在科学实验中,我们一般用 测量物体的温度,用 给物体加热。
19.(2022三上·邓州期中)做“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时,等量的小苏打一定要一份一份地加入,直到不能 为止。
20.(2022三上·邓州期中)水是一种物质,没有固定的 ,但有一定的 。
21.(2022三上·邓州期中)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 的性质,如将一个玉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会鼓起来。
22.(2022三上·邓州期中)水在自然界有多种状态,冰是 态的水,水是 态,水蒸气是气态的水。
四、实验探究。(共15分)
23.(2022三上·邓州期中)(一)混合与分离实验。(共9分)
(1)把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水中搅拌,是因为食盐能在水中 ,而沙不能。
(2)用滤纸 ,把沙分离出来。
(3)如图所示,将盐水溶液倒入 ,放在 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当有 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烘干。
(4)收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这些白色颗粒就是( )。
(5)在实验中有“白烟”冒出,这些“白烟”是水蒸气吗?为什么?
24.(2022三上·邓州期中)(二)如下图所示,用两个相同的注射器,分别抽如图示中同样多的水和空气,堵住注射器口。
(1)向下压活塞, 容易被压缩, 不容易被压缩。(填“水”或“空气”)。
(2)空气被压缩后会产生 ,足球、篮球、蹦蹦床等都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所学的知识思考:空气的体积为什么能被压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A、水的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温度越低,水蒸发越慢,故A错误。
B、空气流动影响蒸发快慢,有风吹,水蒸发加快,故 B正确。
C、空气干燥有利于水分蒸发,故C正确。
2.【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要注意: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③读数时视线要和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AC的做法正确,B的做法错误。
3.【答案】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A、酒精易燃易挥发,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防止酒精倾撒造成事故,故A正确。
B、酒精灯熄灭应该用灯帽盖灭两次,严禁用嘴吹灭。故B正确。
C、水蒸发实验结束后,加热的烧杯、三脚架、石棉双等在很长时间内温度都会很高,立即收拾这些器材,容易造成烫伤等,应该等待温度降下来后再整理,故C错误。
4.【答案】A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达到0℃时,冰开始融化。
5.【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食盐能溶解于水中,所以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分离。
6.【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水溶解物质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100毫升水最多能溶解大约36克食盐。
7.【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可溶性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颗粒物大小等因素有关,水温高、搅拌、颗粒物小,则溶解越快。所以能让水果糖在水中最快溶解的是压碎后放在热水中搅拌。
8.【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可以占据空间,所以在做压杯入水的实验中,把纸巾粘到杯子底部,杯子倒扣人水中,纸巾不会湿,空气占据空间后水进不了杯子。
9.【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在乌鸦喝水的故事里,乌鸦将小石子放入水中使水面升高是因为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水面上升乌鸦才喝到了水。
10.【答案】A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有质量,所以充足气的篮球漏气后质量会变轻。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做水结冰实验时,我们往碎冰里加入食盐是为了获得更低的温度,加快结冰的速度。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分离食盐和水时我们可以使用蒸发的方法,使水蒸发,食盐不会随水蒸发,会留在蒸发皿中。
13.【答案】(1)错误
【知识点】加快溶解;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在做“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时,我们只能改变一个量即水的温度,其他条件都要相同,所以两杯水搅拌与否要相同。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流动性
【解析】【分析】沙子和水虽然都能流动,但水是液体,沙子是固体。
15.【答案】(1)正确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水、空气、石头都有质量,相同体积的水、空气和石头相比,石头的质量最大,其次是水,空气的质量最轻。
16.【答案】蒸发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解答】用湿抹布抹桌子,过一会儿水干了,这是水的蒸发现象。
【分析】液态水在受热后会变为气态水。
17.【答案】膨胀或变大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后由液体状态变为固体状态,体积会膨胀变大。
18.【答案】温度计;酒精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科学实验中,我们一般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如用水温计测量水的温度,用气温计测量大气的温度等;我们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
19.【答案】溶解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在做“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时,等量的小苏打我们要一份一份地加入,直到不能溶解为止,记录下溶解了多少份小苏打,我们就知道一定量的水能溶解多少小苏打了。
20.【答案】形状;体积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是一种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1.【答案】热胀冷缩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中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就会把乒乓球顶起来。
22.【答案】固;液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存在状态,有固态的冰、气态的水蒸气和液态的水。
23.【答案】(1)溶解
(2)过滤
(3)蒸发皿;三脚架;白色颗粒
(4)食盐
(5)答:“白烟”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白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1)混合物分离方法的选用,要根据混合物的特点。把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水中搅拌,是因为食盐能在水中溶解,而沙不能。
(2)用滤纸过滤,把沙分离出来。
(3)如图所示,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烘干,防止继续加热发生食盐迸溅造成事故。
(4)收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这些白色颗粒就是食盐。
(5)在实验中有“白烟”冒出,这些“白烟”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肉眼看不见。“白烟”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
24.【答案】(1)空气;水
(2)弹力或弹性
(3)答:空气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间是有距离的,受到压力后微粒间的距离变小,所以空气容易被压缩。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
(1)由题目图中可知,图中两个注射器里分别装了同样多的水和空气,堵住注射器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从实验现象中可以看到,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
(2)我们知道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较大,所以空气容易被压缩,被压缩后的空气具有弹性,会产生弹力,足球、篮球、蹦蹦床等都是利用了压缩空气具有弹性的特点。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较大,受到压力后,微粒间的距离变小,所以空气容易被压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南省邓州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2022三上·邓州期中)关于水的蒸发,下面三位同学分析错误的是( )。
A.温度越低,水蒸发越快
B.有风吹,水蒸发越快
C.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
【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A、水的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温度越低,水蒸发越慢,故A错误。
B、空气流动影响蒸发快慢,有风吹,水蒸发加快,故 B正确。
C、空气干燥有利于水分蒸发,故C正确。
2.(2022三上·邓州期中)使用水温计测量水温,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B.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碰到容器的底部
C.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要注意: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③读数时视线要和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AC的做法正确,B的做法错误。
3.(2022三上·邓州期中)在做水蒸发实验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B.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
C.实验结束后,立刻收起实验器材,整理桌面
【答案】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A、酒精易燃易挥发,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防止酒精倾撒造成事故,故A正确。
B、酒精灯熄灭应该用灯帽盖灭两次,严禁用嘴吹灭。故B正确。
C、水蒸发实验结束后,加热的烧杯、三脚架、石棉双等在很长时间内温度都会很高,立即收拾这些器材,容易造成烫伤等,应该等待温度降下来后再整理,故C错误。
4.(2022三上·邓州期中)春天的湖面,当冰的温度达到( )℃时开始融化。
A.0 B.37 C.100
【答案】A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达到0℃时,冰开始融化。
5.(2022三上·邓州期中)下列方法中,( )不能将食盐从水中分离。
A.过滤 B.加热 C.放在太阳下哂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食盐能溶解于水中,所以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分离。
6.(2022三上·邓州期中)正常情况下,100毫升的水中最多能溶解大约( )克的食盐。
A.10 B.18 C.36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水溶解物质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100毫升水最多能溶解大约36克食盐。
7.(2022三上·邓州期中)下列方法中,能让水果糖在水中最快溶解的是( ) 。
A.压碎后放在热水中
B.放在热水中搅拌
C.压碎后放在热水中搅拌
【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可溶性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颗粒物大小等因素有关,水温高、搅拌、颗粒物小,则溶解越快。所以能让水果糖在水中最快溶解的是压碎后放在热水中搅拌。
8.(2022三上·邓州期中)在做压杯入水的实验中,把纸巾粘到杯子底部,杯子倒扣人水中,纸巾没有湿,是因为空气( )
A.能占据空间 B.有质量 C.会流动
【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可以占据空间,所以在做压杯入水的实验中,把纸巾粘到杯子底部,杯子倒扣人水中,纸巾不会湿,空气占据空间后水进不了杯子。
9.(2022三上·邓州期中)在乌鸦喝水的故事里,乌鸦将许多小石子放人瓶子中,结果水面升高了,这是因为( )。
A.空气占据了水的空间
B.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
C.空气占据了石子的空间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在乌鸦喝水的故事里,乌鸦将小石子放入水中使水面升高是因为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水面上升乌鸦才喝到了水。
10.(2022三上·邓州期中)一个充足空气的篮球,使用一段时间后漏了很多空气,这时的质量和原来相比( )。
A.变轻了 B.变重了 C.没有改变
【答案】A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有质量,所以充足气的篮球漏气后质量会变轻。
二、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1.(2022三上·邓州期中)在碎冰里加入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加快结冰的速度。(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做水结冰实验时,我们往碎冰里加入食盐是为了获得更低的温度,加快结冰的速度。
12.(2022三上·邓州期中)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蒸发了。(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分离食盐和水时我们可以使用蒸发的方法,使水蒸发,食盐不会随水蒸发,会留在蒸发皿中。
13.(2022三上·邓州期中)在“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要一杯水搅拌,另一杯水不搅拌。(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加快溶解;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在做“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时,我们只能改变一个量即水的温度,其他条件都要相同,所以两杯水搅拌与否要相同。
14.(2022三上·邓州期中)沙子和水都能流动,都是液体。(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流动性
【解析】【分析】沙子和水虽然都能流动,但水是液体,沙子是固体。
15.(2022三上·邓州期中)相同体积的水、空气和石头相比,石头的质量最大。(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水、空气、石头都有质量,相同体积的水、空气和石头相比,石头的质量最大,其次是水,空气的质量最轻。
三、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6.(2019三上·临海期末)用湿抹布抹桌子,过一会儿水干了,这是水的 现象。
【答案】蒸发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解答】用湿抹布抹桌子,过一会儿水干了,这是水的蒸发现象。
【分析】液态水在受热后会变为气态水。
17.(2022三上·邓州期中)当水结冰后,由液体体变固体,并且体积会 。
【答案】膨胀或变大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后由液体状态变为固体状态,体积会膨胀变大。
18.(2022三上·邓州期中)在科学实验中,我们一般用 测量物体的温度,用 给物体加热。
【答案】温度计;酒精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科学实验中,我们一般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如用水温计测量水的温度,用气温计测量大气的温度等;我们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
19.(2022三上·邓州期中)做“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时,等量的小苏打一定要一份一份地加入,直到不能 为止。
【答案】溶解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在做“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时,等量的小苏打我们要一份一份地加入,直到不能溶解为止,记录下溶解了多少份小苏打,我们就知道一定量的水能溶解多少小苏打了。
20.(2022三上·邓州期中)水是一种物质,没有固定的 ,但有一定的 。
【答案】形状;体积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是一种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1.(2022三上·邓州期中)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 的性质,如将一个玉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会鼓起来。
【答案】热胀冷缩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中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就会把乒乓球顶起来。
22.(2022三上·邓州期中)水在自然界有多种状态,冰是 态的水,水是 态,水蒸气是气态的水。
【答案】固;液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存在状态,有固态的冰、气态的水蒸气和液态的水。
四、实验探究。(共15分)
23.(2022三上·邓州期中)(一)混合与分离实验。(共9分)
(1)把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水中搅拌,是因为食盐能在水中 ,而沙不能。
(2)用滤纸 ,把沙分离出来。
(3)如图所示,将盐水溶液倒入 ,放在 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当有 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烘干。
(4)收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这些白色颗粒就是( )。
(5)在实验中有“白烟”冒出,这些“白烟”是水蒸气吗?为什么?
【答案】(1)溶解
(2)过滤
(3)蒸发皿;三脚架;白色颗粒
(4)食盐
(5)答:“白烟”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白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1)混合物分离方法的选用,要根据混合物的特点。把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水中搅拌,是因为食盐能在水中溶解,而沙不能。
(2)用滤纸过滤,把沙分离出来。
(3)如图所示,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烘干,防止继续加热发生食盐迸溅造成事故。
(4)收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这些白色颗粒就是食盐。
(5)在实验中有“白烟”冒出,这些“白烟”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肉眼看不见。“白烟”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
24.(2022三上·邓州期中)(二)如下图所示,用两个相同的注射器,分别抽如图示中同样多的水和空气,堵住注射器口。
(1)向下压活塞, 容易被压缩, 不容易被压缩。(填“水”或“空气”)。
(2)空气被压缩后会产生 ,足球、篮球、蹦蹦床等都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所学的知识思考:空气的体积为什么能被压缩?
【答案】(1)空气;水
(2)弹力或弹性
(3)答:空气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间是有距离的,受到压力后微粒间的距离变小,所以空气容易被压缩。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
(1)由题目图中可知,图中两个注射器里分别装了同样多的水和空气,堵住注射器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从实验现象中可以看到,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
(2)我们知道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较大,所以空气容易被压缩,被压缩后的空气具有弹性,会产生弹力,足球、篮球、蹦蹦床等都是利用了压缩空气具有弹性的特点。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较大,受到压力后,微粒间的距离变小,所以空气容易被压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