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3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第3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16 19:1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新课标湘教版
2 019
河南辉县郭亮村地处太行山深处,背靠高山,前临绝壁。一条长约2000米的巨大悬崖隔开了村庄与外界的联系。自1972年开始,村民们花了5年多时间在绝壁中凿出一条长约1300米的挂壁公路——郭亮洞,终于打开了村庄与外界交流的通道。
探究
1.挂壁公路开凿前,郭亮村是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想一想,
是什么原因限制了当地村民的活动,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2.一条公路,改变了一个村庄的命运。议一议,挂壁公路的开
凿对郭亮村有哪些重要意义?
2.促进了该地与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拓宽了该地的旅游市场,促进其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1.该地位于太行山深处,山高壁陡,险峻的地形限制了该村与外界的联系,也限制了该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morphology on human activities

(一)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阅读课本P45-P48页,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聚落,举例说明自己理解的聚落?
2、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回忆必修二)
3、为什么地形因素对聚落形成与发展影响比较大?
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聚落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聚落大致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类
农村
牧村
渔村
林场
乡村聚落
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
城市聚落
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2、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种类 因素 举例
3、为什么地形因素对聚落形成与发展影响
比较大?
自然地
理区位
经济地
理区位
政治文
化地理
区位
地形、气候、
河流等
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
或绿洲;干支流汇合处或
大河入海处等
资源、交通、市场、技术等
矿产资源地、港口或边境、
铁路枢纽等
国家政策、
军事、宗教
雄安新区、深圳、巴黎、
耶路撒冷
海拔
<200m
>500
没有标准
>500
200~500m
起伏
起伏较小
平坦广阔
中部坦荡
边缘陡峻
中高周低
四周高
中部低
峰峦起伏
坡度陡峻
起伏较小
坡度和缓
平原
高原
盆地
山地
丘陵
阅读地图册P19页图片--地形对聚落的影响,思考完成下表
地形 高原 山区(丘陵和山地) 平原(盆地)
分布
形态
聚落 密度
成因
举例
地形 高原 山区(丘陵与山地) 平原(盆地)
分布
形态
聚落 密度
成因
举例
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
河漫滩平原
多呈狭长的带状

地势低,气候温暖,
土壤肥沃,水资源
丰富
青藏高原地区的
雅鲁藏布江谷地
洪(冲)积扇、河漫滩
平原
条带状
较小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
地表水丰富,土壤肥沃
甘肃省兰州市及人口
的分布
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
团状、棋盘状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
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多分布在绿洲上
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
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思考:我国不同地区的聚落受地形影响,有哪些分布特点?
西北地区
青藏高原
北方地区
云贵高原
南方地区
多分布在绿洲上
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
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丽 江 古 城
玉 龙 雪 山
(1)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丽江古城北面和西面有山地阻挡西北寒冷气流,而且其纬度相对较低。
(2)丽江古城的建设,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
①地处丽江坝子(小盆地),地形平坦,利于聚落建设;
②地势较高,北、西两面依山,可阻挡冬季风;
③东、南两面开阔,利于夏季风从东南方向进入;
④小盆地地形有利于玉龙雪山的水源在此汇集,方便居民用水
影响因素:地形、水源
盆地边缘的
冲积扇、洪积扇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流经,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有利于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3. 新疆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河流和交通线路有什么
关系?
(二)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阅读课本P48页,总结影响交通线分布的因素,填写下表中空白部分。
交通线路分布
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人口
资源
城镇分布
工业
农业
地形
气候
水文
阅读课本P48页及图2-57,P49页活动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分析我国三级阶梯上交通线路的密度及其他特征?(完成表格)
2、简要说明四川省不同地形区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
1、分析我国三级阶梯上交通线路的密度及其他特征?(完成表格)
海拔 范围 主要地形 经济发展 人口分布 城市分布 交通线路密度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4000
米以上
青藏高原
高原
水平低、
发展慢
稀疏
稀疏

1000-
-2000

青藏高原至大兴安
岭-太行山-巫山-雪
峰山
高原、盆地
水平较低
、发展较

较密
较密
较大
500米
以下
大兴安岭-太行山-
巫山-雪峰山以东
平原、丘陵
水平高、
发展快
密集
密集
最大
4000
米以上
青藏高原
高原
水平低、
发展慢
稀疏
稀疏

1000-
-2000

青藏高原至大兴安
岭-太行山-巫山-雪
峰山
高原、盆地
水平较低
、发展较

较密
较密
较大
蜀 道 之 难,难 于 上 青 天
蜀 道
蜀 道 栈 道
现 代 蜀 道
交通运输方式多样
交通线路密度较大
蜀道变通途
雅 西 高 速
2017年12月6日
西成高铁全线通车
蜀道,
不再难于上青天!
2、简要说明四川省不同地形区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
四川省西部为山地高原,地势起伏大,线路布局主要考虑避开高大山脉,减缓道路坡度,多沿山谷延伸,且沿线地区人口、城镇少,经济活动少,建设成本高,技术难度大,所以线路少且多是过境的,呈线状分布;
四川省东部为四川盆地,地形平坦,交通线路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小,布局主要考虑连接城镇,方便人们出行,盆地内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建设难度小,所以线路多,呈网状分布。
总结:
地形 限制因素 线路密度 线路形态 工程造价
平原
山区




网状分布
呈“之”字形


依据: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限制不断降低。
案例:瑞士与意大利之间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铁路,我国的青藏铁路和港珠澳大
桥,连接英国与法国的海底隧道等。
表 现
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
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
阅读教材P51页活动:
111.为什么兰州城区沿黄河分布?
2.根据相关知识,推断兰州城区主干道的走向。
3.以兰州城区为例,讨论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
1.为什么兰州城区沿黄河分布?
2.根据相关知识,推断兰州城区主干道的走向。
3.以兰州城区为例,讨论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
兰州所在区域,地形崎岖,而黄河谷地较宽阔,地势相对平坦,黄河水又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因此兰州城市布局沿黄河分布。
受地形和城市形态的影响,兰州市城区主干道应呈东西走向。
兰州位于青藏高原的黄河谷地中,而河谷因为地势相对较低、地形平坦,水源充足,而成为聚落分布区和交通线路密集区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聚落
对交通
聚落的定义
影响聚落的因素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我国三大阶梯交通密度及与地形的关系
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surface morphology

人类从未停止过改造周围环境的活动
填 海 造 陆
任重而道远
渚碧島
美 济 岛
开 挖 河 道
修 筑 梯 田
修 建 水 库
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将变得更加广泛与深刻。人类必须认识和速循地表形态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趋利避害,使地表形态的改变向着有利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
1.我国山区多梯田。想一想,在开垦的梯田上耕作,与在坡地上直接耕作相比,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水土保持 为什么
答案:
1.在梯田上进行耕作的方式更有利于水土保持。因为梯田是相对平坦的地块,既利于耕、种、收等活动的进行,又能保土、保肥、保水。若在坡地.上直接进行耕作,因坡度大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活 动
问题:(1)简述材料中海岸被严重侵蚀的原因。
答案:
主要是由于不断开挖水下浅滩,浅滩变深,使水下浅滩失去防浪作用,造成波浪、风暴潮对海岸的冲刷加强,海岸侵蚀速度急剧加快。
问题:(2)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结合材料,谈一谈你的看法。
答案:
认同。有时对地表形态微小的改变,会破坏原来的平衡,长期积累下来往往会引发意想不到的灾难,材料中蓬莱西村所经历的灾害就是例证。
问题(3)上网查找资料,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答案:
①人类活动能够直接塑造地表形态,或干预地貌过程,改变地貌发育方向。例如,在丘陵地区修建梯田,可减缓流水的侵蚀作用;填海造路、建设人工岛、修筑海堤,不仅改变了海岸线的形态,而且形成了新的人工地貌。
②人类活动能够改变地表形态发育的条件,间.接加速或延缓地表形态变化的过程。例如,破坏植被会加速地表侵蚀,植树种草则能降低地表侵蚀的速度;营造防护林,会抑制风沙的侵蚀与沉积,减缓甚至终止风沙地貌的形成与发展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