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 用方程解决问题》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一头牛重xkg,一头大象比一头牛的8倍还重200千克,一头大象重多少kg?列式为( )
A.8x+200 B.8x=80 C.x+8x+200
2.根据如图所列的方程中,错误的是( )
A.20+35﹣x=48 B.48﹣35=20﹣x C.20+x+35=48 D.48+x=35+20
3.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两车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x小时后两车相距274.4千米,以下解法中正确的是( )
A.(56﹣50)x=274.4﹣20 B.(56﹣50)x=274.4+20
C.(56+50)x=274.4﹣20 D.(56+50)x=274.4+20
4.小丁丁今年12岁,爸爸今年42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丁丁的3倍?
解:设x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丁丁的3倍,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42=3(x+12) B.42+x=x+12
C.42+x=3(x+12) D.42+x=3x+12
5.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48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不正确的方程是( )
A.65×4+4x=480 B.4x=480﹣65
C.65+x=480÷4 D.(65+x)×4=480
6.周末,两位同学约好去健身绿道跑步。甲、乙两人分别从绿道头尾出发相向而行,小时可以相遇。如果两人的速度不变,继续跑到路的尾和头,并返回再次相遇。两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一共用了( )小时。
A. B. C.3 D.
7.下面不能用方程“x+x=80”来表示的是( )
A.
B.梯形的面积是80cm2
C.甲数是x,甲、乙两数的和是80,甲、乙两数的比是2:1
8.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48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不正确的方程是( )
A.65×4+4x=480 B.4x=480﹣65×4
C.65+x=480÷4 D.65+4x=480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小王与小李两人同时骑车从两地相对而行,小王每小时行10千米,小李每小时行12千米,两人在距离中点6千米的地方相遇,那么两地之间距离是 千米,他们走了 小时后相遇.
10.某解放车队伍长450米,以每秒1.5米的速度行进.一战士以每秒3米的速度从排尾到排头并立即返回排尾,那么这需要 秒.
11.甲数是75,比乙数的4倍少5,问乙数是 .
12.一个环行跑道长400米,小王平均每秒跑8米,老张平均每秒跑5米,现小王和老张同时从起点出发,经过 秒两人第一次在起点相遇.
13.小明骑自行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由A城市直奔B城市,同时小强以每小时15公里的 速度由B开往A.如果有 一只鸟,以3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与他们同时起动,并且从A城市出发,碰到另一个人时就按相反的方向返回去飞,就这样依次在 两人之间来回地飞,直到他们相遇,如果AB相距14公里,那么这只 小鸟飞行了 公里.
14.世界上最小的海是马尔马拉海,面积为11000平方千米,比我国太湖面积的4倍多1400平方千米,太湖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关系式: 。
15.芳芳做乘法计算题时,把其中一个因数32当作23来算,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了432,那么,另一个因数是 ,正确的积应该是 .
16.8个 是248, 个8是768.
17.蓝精灵提水
有一个蓝精灵,住在大森林里.他每天从住的地方出发,到河边提水回来。他提空桶行走的速度是每秒5m,提满桶行走的速度是每秒3m。提一趟水,来回共需8分钟。蓝精灵住的地方离河边有 米?
18.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522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行了几小时后两车________?
设行了x小时后两车.根据方程选择合适的信息.
50x+40x+72=522 ;
50x+40x﹣72=522 .
A.离中点72千米处相遇 B.还相距72千米 C.又相距72千米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9.比一个数的3倍还多12的数是50,那么这个数是162.… . (判断对错)
20.甲、乙共有50本书,甲给乙8本,则两人的本数相同,求甲、乙原有书的本数。用方程解,设乙原来有x本书,列方程式x+x+8=50。 (判断对错)
21.同学们参加“喜迎十四运”绘画展览,五年级一共去了264人,五年级去的人数比四年级的1.4倍少16人,设四年级去了x人,则可列方程为1.4x﹣16=264。 (判断对错)
22.如五年级一班有女生32人,比男生的2倍少23人,则五年级一班的女生比男生多. (判断对错)
23.计算图中两条彩带一共长多少米,列出的方程是6.9=x+2.7. (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4.解方程。
x+1= x﹣= x+x=
五.应用题(共8小题)
25.李老师为学校购买了一些篮球和足球,他不小心把购物发票弄脏了,只知道买篮球一共花了148元,李老师买了多少个足球?
26.甲乙两城之间的公路长68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上午9时分别从甲乙两城出发,相向而行,下午1时在途中相遇。已知客车的速度是100千米/时,货车的速度是多少?
27.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在图中C点相遇,C点距中点60米。如图所示,甲从C点到B点所需时间是乙从B点到C点的。A、B两地相距多少米?
28.购买一种型号的面包车要缴纳10%的税,爸爸买这辆车一共用去16.5万元。这辆面包车的售价是多少万元?(列方程解答)
29.在环保日活动中,六(1)班同学共收集废旧电池280节,比六(2)班同学收集的1.2倍少8节,六(2)班同学收集废旧电池多少节?(列方程解答)
30.北京到呼和浩特的铁路线长660km.一列火车从呼和浩特开出,每时行驶65km;另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出,每时行驶67km.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经过几时相遇?(列方程求解)
3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遇时,甲、乙两车所行的路程比为4:5。已知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行完全程要7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2.杭州到绍兴的路程是63千米,有甲、乙、丙三人,甲、乙从杭州,丙从绍兴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丙三人每小时的速度分别为6.5千米,5.5千米,4.5千米。求出发后经过几小时,丙在甲、乙的中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分析】根据题意,一头大象的重量比这头牛的8倍还重200千克,也就是x的8倍还多200,即8x+200即可.
【解答】解:8x+200
答:一头大象重(8x+200)千克.
故选:A.
【点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还多几,求这个数,用另一个数乘上倍数,再加上多的几即可.
2.【分析】根据图示,逐个选项判定,判断出如图所列的方程中,错误的是那个即可.
【解答】解:A:根据图示,可得:20+35﹣x=48,A正确;
B:根据图示,可得:48﹣35=20﹣x,B正确;
C:根据图示,可得:20﹣x+35=48,C错误;
D:根据图示,可得:48+x=35+20,D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3.【分析】设x小时后两车相距274.4千米,根据:两车的速度之和×两车行的时间=x小时后两车相距的路程﹣两地之间的距离,据此列出方程即可.
【解答】解:设x小时后两车相距274.4千米,
则(56+50)x=274.4﹣20.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4.【分析】根据题意,设x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丁丁年龄的3倍,再根据x年后两人的年龄是倍数关系,(12+x)×3=42+x,列出方程即可解答.
【解答】解:设x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丁丁年龄的3倍,
(x+12)×3=x+42
3x+36=x+42
3x﹣x+36=x+42﹣x
2x+36=42
2x+36﹣36=42﹣36
2x=6
2x÷2=6÷2
x=3;
答:3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丁丁的3倍.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一元一次方程,需要注意父子二人的年龄都增加x.
5.【分析】(1)首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分别求出两车相遇时行的路程各是多少;然后根据客车行的路程+货车行的路程=两地之间的铁路长,可得65×4+4x=480,A正确;
(2)首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分别求出两车相遇时行的路程各是多少;然后根据货车行的路程=两地之间的铁路长﹣客车行的路程,可得4x=480﹣65×4,B错误;
(3)首先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两地之间的铁路的长度除以两车相遇用的时间,求出两车的速度之和是多少;然后根据客车的速度+货车的速度=两车的速度之和,可得65+x=480÷4,C正确;
(4)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可得两车的速度之和×相遇用的时间=两地之间的铁路长,所以(65+x)×4=480,D正确.
【解答】解:(1)65×4+4x=480
260+4x=480
4x+260﹣260=480﹣260
4x=220
4x÷4=220÷4
x=55
(2)4x=480﹣65×4
4x=220
4x÷4=220÷4
x=55
(3)65+x=480÷4
65+x=120
65+x﹣65=120﹣65
x=55
(4)(65+x)×4=480
(65+x)×4÷4=480÷4
65+x=120
65+x﹣65=120﹣65
x=55
答: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
所以不正确的方程是4x=480﹣65.
故选:B.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2)此题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6.【分析】两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一共行走了3个全程,所以所用的时间也是相遇时间的3倍。
【解答】解:×3=(小时)
故选:D。
【点评】本题中没有路程,也没有速度,只有相遇时间。
我们要把握的关键是两人行走了3个全程,用时就要翻3倍。
7.【分析】根据选项中的条件,找等量关系,列出简易方程与选项对比,选出答案即可。
【解答】A选项中,x表示三段长度,一段长度为x,则有x+x=80;
B选项中,一个梯形面积相当于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且小三角形面积是大三角形面积的,则有x+x=80;
C选项中,甲乙两数的比是2:1,则乙为x,则有x+x=80;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如何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简易方程。
8.【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设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然后根据:客车的速度×两车相遇用的时间+货车的速度×两车相遇用的时间=两地之间的距离,列出方程,求出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即可.
(2)首先根据题意,设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然后根据:货车的速度×两车相遇用的时间=两地之间的距离﹣客车的速度×两车相遇用的时间,列出方程,求出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即可.
(3)首先根据题意,设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然后根据:客车的速度+货车的速度=两地之间的距离÷两车相遇用的时间,列出方程,求出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即可.
【解答】解:(1)设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
则65×4+4x=480
260+4x=480
260+4x﹣260=480﹣260
4x=220
4x÷4=220÷4
x=55
答: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
(2)设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
则4x=480﹣65×4
4x=480﹣260
4x=220
4x÷4=220÷4
x=55
答: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
(3)设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
则65+x=480÷4
65+x=120
65+x﹣65=120﹣65
x=55
答: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
不正确的方程是:65+4x=480.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分析】因两人在距中点6千米处相遇,小李比小王多走的路程应是(6×2)千米,因小李每小时行12千米,小王每小时行10千米,根据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可求出两人相遇时用的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可列式解答求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解答】解:相遇时用的时间;
6×2÷(12﹣10)
=12÷2
=6(小时);
两地之间的距离:
6×(10+12)
=6×22
=132(千米);
答:两地之间距离是132千米,他们走了6小时后相遇.
故答案为:132,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时间、路程、速度和(或速度差)之间关系的掌握情况;要注意小李比小王多走的路程应是(6×2)千米而不是6千米.
10.【分析】这名战士从排尾到排头与队伍是同向而行,因此用的时间是450÷(3﹣1.5)=300秒,从排头回排尾与队伍是相向而行,因此所用的时间是450÷(3+1.5)=100秒,因此一共用了300+100=400秒.
【解答】解:450÷(3﹣1.5)+450÷(3+1.5)
=450÷1.5+450÷4.5
=300+100
=400(秒)
答:需要400秒.
故答案为:400.
【点评】解答此题,应注意这名战士与队伍的行驶方向,分别求出两种情况所用的时间,解决问题.
11.【分析】设乙数是x,根据题意列方程为:4x﹣5=75,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设乙数是x,根据题意列方程为:
4x﹣5=75
4x﹣5+5=75+5
4x=80
4x÷4=80÷4
x=20;
答:乙数是20.
故答案为:20.
【点评】理清题意,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式或方程解答即可.
12.【分析】小王跑一圈的时间是400÷8=50秒,老张跑一圈的时间是400÷5=80秒,所以小王每隔50秒回到起点一次,老张每隔80秒回到起点一次,两人下次相遇的时间即是50与80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400÷8=50(秒)
400÷5=80(秒)
两人下次相遇的时间即是50与80的最小公倍数,
50和80的最小公倍数是400.
答:经过400秒后两人第一次在起点相遇.
故答案为:400.
【点评】本题考查了环形跑道问题,本题得出两人下次相遇的时间即是50与80的最小公倍数.
13.【分析】小鸟飞行的时间就是两人相遇的时间,运用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14÷(20+15)×30
=14÷35×30
=0.4×30
=12(公里);
答:这只 小鸟飞行了12公里.
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小鸟飞行的时间与两人相遇用的时间相同,先运用总路程除以速度和等于相遇时间,然后再用速度乘以时间等于总路程进行解答即可.
14.【分析】由题意可知,太湖面积×4+1400千米=马尔马拉海面积,所以可设太湖面积为x平方千米,则得方程4x+1400=11000,解此方程即可。
【解答】解:设太湖面积是x平方千米,
由数量关系式:太湖面积×4+1400千米=马尔马拉海面积,得:
4x+1400=11000
4x=9600
x=2400
答:太湖的面积为2400平方千米。
【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据已知条件找出等量关系式,然后列出方程解答。
15.【分析】设另一个因数是x,那么正确的积就是32x,错误的积是23x,两个积之间的差是432,由此列出方程求出另一个因数,进而求出正确的积.
【解答】解:设另一个因数是x,由题意得:
32x﹣23x=432
9x=432
x=48
32x=32×48=1536
答:另一个因数是48,正确的积应该是1536.
故答案为:48,1536.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两次运算的差求出另一个因数,进而求解.
16.【分析】(1)设要填的数是x,依据乘法意义可列方程:8x=248,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8求解,
(2)设要填的数是x,依据乘法意义可列方程:8x=768,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8求解
【解答】解:(1)设要填的数是x
8x=248
8x÷8=248÷8
x=31
答:8个31是248;
(2)设要填的数是x
8x=768
8x÷8=768÷8
x=96
答:96个8是768.
故答案为:31,96.
【点评】本题属于比较简单的文字题,只要明确数量间的等量关系,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17.【分析】要求蓝精灵的住地离河边有多远,要先求时间,可以设提空桶去河边的时间为x分钟,则回来时间为(8﹣x)分钟,根据等量关系式:去时的路程=返回的路程,列方程解答求出去的时间,再根据速度×时间=路程,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去的时间为x分钟,则返回时间为(8﹣x)分钟,
5x=3(8﹣x)
5x=24﹣3x
8x=24
x=3
3×5=15(米)
答:蓝精灵的住地离河边有15米。
故答案为:15。
【点评】此题属于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这类题用方程解答比较容易,关键是找准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设一个未知数为x,另一个未知数用含x的式子来表示,进而列并解方程即可。
18.【分析】(1)根据:50x+40x+72=522,可得:甲车行的路程+乙车行的路程+72=两地之间的距离,所以是还相距72千米.
(2)根据50x+40x﹣72=522,可得:甲车行驶的路程+乙车行驶的路程﹣72=两地之间的路程,也就是甲乙所行路程比全程多了72千米,所以为:又相距72千米.
【解答】解:(1)由算式50x+40x+72=522可知:
即甲车行的路程+乙车行的路程+72=两地之间的距离,
所以是还相距72千米.
(2)由算式50x+40x﹣72=522,可得:
甲车行驶的路程+乙车行驶的路程﹣72=两地之间的路程,也就是甲乙所行路程比全程多了72千米,
所以为:又相距72千米.
故答案为:B;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9.【分析】设这个数是x,依据题意3x加20等于50可列方程:3x+12=50,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12,再同时除以3求解.
【解答】解:设这个数是x
3x+12=50
3x+12﹣12=50﹣12
3x÷3=38÷3
x=;
答;这个数是.
所以这个数是162,原题干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列出方程并依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时本题考查知识点.
20.【分析】设乙原来有x本书,则甲原来有(50﹣x)本,根据等量关系:甲原来有的本数﹣8本=乙原来有x本书+8本,列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乙原来有x本书,则甲原来有(50﹣x)本。
50﹣x﹣8=x+8
x+x+8=50﹣8
2x+8=42
2x=34
x=17
50﹣17=33(本)
答:甲原来有33本,乙原来有17本书。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找等量关系。
21.【分析】根据等量关系式:四年级去的人数×1.4﹣16=五年级去的人数,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解:等量关系式:四年级去的人数×1.4﹣16=五年级去的人数;
根据等量关系式可列出方程:1.4x﹣16=264;
所以原题所列方程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根据题干找到本题的等量关系式,再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即可。
22.【分析】设这个班有男生x人,男生人数的2倍为2x,根据等量关系“男生人数×2倍﹣23人=女生的人数”,由此可得方程:2x﹣23=32.再解答判断即可.
【解答】解:设这个班有男生x人,
2x﹣23=32
2x﹣23+23=32+23
2x=55
2x÷2=55÷2
x=27.5;
32>27.5,所以五年级一班的女生比男生多,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根据等量关系“男生人数×2倍﹣23人=女生的人数”列方程.
23.【分析】设第一条彩带长x米,则第二条长x+2.7米,又知第二条长6.9米,所以可得方程6.9=x+2.7,解方程得到的x为第一条彩带长,再与第二条长度相加才得两条彩带一共长多少米.
【解答】解:设第一条彩带长x米,
x+2.7=6.9
x+2.7﹣2.7=6.9﹣2.7
x=4.2,
4.2+6.9=11.1(米),
答:两条彩带一共长11.1米.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列方程解应用题,注意求得的x不是两条彩带一共的长度.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4.【分析】(1)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即可。
(2)方程的两边同时加即可。
(3)先计算方程的左边的加法,然后两边同时除以(+)的结果。
【解答】解:(1)x+1=
x+1﹣1=﹣1
x=
(2)x﹣=
x﹣+=+
x=
(3)x+x=
x=
【点评】本题考查了方程的解法,计算过程要利用等式的性质。
五.应用题(共8小题)
25.【分析】首先根据题意,设李老师买了x个足球,然后根据:每个足球的价格×买的足球的数量=李老师买篮球和足球一共花的钱数﹣买篮球花的钱数,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是多少即可.
【解答】解:设李老师买了x个足球,
62x=334﹣148
62x=186
62x÷62=186÷62
x=3
答:李老师买了3个足球.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26.【分析】先求出相遇时间,再用总路程除以相遇时间求出速度和,然后减去客车的速度即可。
【解答】解:13时﹣9时=4小时
680÷4﹣100
=170﹣100
=70(千米/小时)
答:货车的速度是70千米/小时。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速度、相遇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
27.【分析】甲从C点到B点所需时间是乙从B点到C点的,说明甲乙所用的时间比是4:7,那么相同时间所行路程的比是7:4;相遇时,甲比乙多行2个60米,多行(7﹣4=3)份,用除法可以求出每份是多少,然后乘总份数(7+4=11)份,据此解答。
【解答】解:(60×2)÷(7﹣4)×(7+4)
=120÷3×11
=40×11
=440(米)
答:A、B两地相距440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28.【分析】首先根据题意,设这辆面包车的售价是x万元,然后根据:这辆面包车的售价×(1+10%)=买这辆车一共用去的钱数,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是多少即可。
【解答】解:设这辆面包车的售价是x万元,
则(1+10%)x=16.5
1.1x=16.5
1.1x÷1.1=16.5÷1.1
x=15
答:这辆面包车的售价是15万元。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29.【分析】首先根据题意,设六(2)班同学收集废旧电池x节,然后根据:六(2)班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的数量×1.2﹣8=六(1)班同学收集废旧电池多少节,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是多少即可.
【解答】解:设六(2)班同学收集废旧电池x节,
则1.2x﹣8=280
1.2x﹣8+8=280+8
1.2x=288
1.2x÷1.2=288÷1.2
x=240
答:六(2)班同学收集废旧电池240节.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30.【分析】首先根据题意,设经过x时相遇,然后根据:(从呼和浩特开出的火车的速度+从北京开出的火车的速度)×两车相遇用的时间=北京到呼和浩特的铁路线长,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是多少即可.
【解答】解:设经过x时相遇,
则(65+67)x=660
132x=660
132x÷132=660÷132
x=5
答: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经过5时相遇.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31.【分析】根据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可知,相遇时,甲、乙两车所行的路程比为4:5,那么速度比也是4:5;再根据甲车的速度,求出乙车的速度;最后用乙车的速度乘乙车走完全程的时间,求出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解:乙车速度:80÷4×5=100(千米/小时)
100×7=700(千米)
答:A、B两地相距700千米。
【点评】此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行程的基本公式,还要能用比例解决行程问题。
32.【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甲比乙每小时多行(6.5﹣5.5)千米,甲比丙每小时多行(6.5﹣4.5)千米,要求出发后经过几小时,丙在甲、乙的中间,也就是丙行到两城之间路程一半的地方,由此解答。
【解答】解:设出发后经过x小时,丙在甲、乙的中间。
63﹣(5.5+4.5)x=(6.5﹣5.5)x÷2
63﹣10x=x÷2
21x=126
x=6
答:出发后经过6小时,丙在甲、乙的中间。
【点评】此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三人的速度各不相同,解答时要弄清先求什么再求什么,逐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