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时作业 (2份打包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时作业 (2份打包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16 20:05:31

文档简介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随堂练习
一、单选题(12题)
我国古代史书就有对太阳活动的记载。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精神训》,其中有“日中有跋乌”。西汉学者京房《易传》记载:“公元前43年4月……日黑居仄,大如弹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文中记载的现象是( )
A.太阳黑子 B.太阳耀斑 C.日珥 D.日食
2.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有( )
A.地表温度明显升高 B.全球许多地区发生强烈地震
C.水循环的动力增强 D.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3.太阳活动强烈时,影响较大的部门有( )
①航天部门②钢铁部门
③电力部门④通信部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太阳活动强烈时,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
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
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C.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D.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
2017年9月5日,美国太阳监测卫星观测到2017年最大的太阳黑子。下图为当日观测的太阳影像。太阳活动强烈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抛出大量的带电粒子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层中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最外层
6.太阳活动强烈时会( )
①影响传统指南针的精度 ②诱发地震灾害以及出现潮汐现象
③改变地球大气层的厚度 ④在极地地区夜空出现绚丽的极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能的是
①核能 ②地热能 ③水能 ④生物能 ⑤煤、石油
A.①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③④
2016年11月30日媒体报道,“太阳活动极小期要到2021年才会到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由此可推断上一轮太阳活动极小期为( )
A.2008年 B.2010年 C.2012年 D.2014年
9.强烈的太阳活动所产生的高能粒子扰动电离层,影响( )
A.全球气候变化 B.手机通信 C.极光产生 D.磁针指向
1904年,英国天文学家爱德华蒙德发现,以太阳表面纬度为纵坐标,年份为横坐标,绘出的太阳黑子分布图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通过长期的观测,人们发现太阳黑子( )
A.温度比周围太阳大气温度更高
B.在太阳表面的纬度分布有规律性
C.出现在太阳大气圈色球层上
D.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气候变暖
11.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 )
A.24小时 B.1年 C.11年 D.76年
12.“蝴蝶”翩翩起舞的年份( )
A.干旱或洪涝灾害频率加剧
B.极光现象范围扩大到中低纬度
C.地球磁场受干扰,影响无线电信号传输
D.干扰电离层,引发磁暴现象发生
非选择题(2题)
二、综合题
1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填注太阳大气层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_______,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层。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
(3)与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所示变化有关的太阳活动是_____,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_____层。
(4)从图中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________,而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________。
(5)列举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至少两条)。
14.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代表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它出现在太阳外部大气的________层。
(2)B是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该层有时局部区域会出现突然增亮的现象,叫作________。
(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周期约为________年。
(4)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发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会扰动地球上空的________层,造成无线电短波的衰减甚至中断。
(5)太阳抛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________受到扰动,产生“________”现象,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6)受太阳活动的影响,在高纬度地区会出现美丽的________,能看到此现象的著名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D 3.C 4.B
【分析】1.竣乌,古代传说中太阳里的三足乌。“日中有踆乌”指在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日黑居仄,大如弹丸”意思是在太阳边侧有大小如同弹丸的黑色斑块。两处记载的均是太阳黑子,A正确。B、C、D与题不符。故选A。
2.影响地表温度和为水循环提供动力的是太阳辐射,A和C错误;强烈地震是地壳运动造成的,B错误;太阳黑子增多时,说明处于太阳活动强烈期,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产生极光,故选D。
3.当太阳活动强烈时,太阳风变得强劲,会扰动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当扰动足够强烈时,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电网、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产生灾害性的影响,故选C。钢铁部门不受黑子影响,排除A、B、D。故选C。
4.对于太阳活动强烈的年份要加强监测和预报,在相关方面提前做好应急准备,B正确。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并不能防范太阳活动影响,排除A。太阳风暴会中断无线电短波通信,排除C。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与防范太阳活动无关,排除D。故选B。
【点睛】太阳活动的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等。
5.A 6.B
【分析】5.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层中的光球层上,A正确;色球层会出现耀斑,日冕层会出现太阳风暴,BC错误;最外层不是太阳大气层的分层,D错误。故选A。
6.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导致地球上出现“磁暴”现象,从而影响传统指南针的精度,①正确;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与太阳活动无关,潮汐是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所致,②错误;太阳活动不会影响地球大气层的厚度,③错误;太阳活动强烈时,抛出的带电离子会与两极大气层产生摩擦,从而出现极光现象,④正确。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产生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威胁宇航器的安全;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在地球高纬度地区会出现极光;太阳活动的高峰年,激烈天气现象出现几率明显增加,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反之歉收。
7.C
【详解】①核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不符合题意;②地热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不符合题意;③水能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符合题意;④生物能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符合题意;⑤煤、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储存下来的太阳能,符合题意。故选C正确。
8.B 9.B
【解析】8.考查太阳活动的周期,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由材料可知,北京时间2016年11月30日,“太阳活动极小期要到2021年才会到来”,则上一轮太阳活动的时间是在2021年往前推11年,为2010年,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强烈的太阳活动所产生的高能粒子扰动电离层,使得无线电短波通信到一定的影响,会使其信号衰减甚至中断,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考查太阳活动的周期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即可。
10.B 11.C 12.A
【解析】10.太阳黑子的温度比周围的温度低,A错误。通过图可以看出,相同的纬度的太阳黑子数量相近,有一定的规律性,B正确。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C错误。数量的增加会会对气候产生影响,但不一定是变暖,D错误。故选B。
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周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蝴蝶”翩翩起舞的年份说明是黑子爆发的高峰年,其对地球的影响越大。会使地球干旱或洪涝灾害频率加剧,A正确。CD是耀斑和太阳风引起,CD错误,极光只出现在高纬,B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分布规律和影响。相对简单。
13.(1)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
(2)耀斑 色球 黑子
(3)太阳黑子 光球
(4) 11年 整体性
(5)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太阳大气层、太阳活动和太阳辐射影响的掌握程度。
【详解】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大气层位于太阳大气最底层,应为光球层,B位于太阳大气中间层,应为色球层,C位于太阳大气最上层,应为日冕层。
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出现在色球层的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出现在光球层的太阳黑子的变化会引起其它太阳活动的变化,因此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
第(3)题,观察发现,太阳黑子出现数目多少的变化与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变化呈相关关系。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第(4)题,右图显示,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1年,而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说明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甚至因果关系,这体现了太阳活动的相互影响的整体性特征。
第(5)题,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14.(1) 黑子 光球
(2) 色球 耀斑
(3) 黑子 11
(4)电离
(5) 磁场 磁暴
(6) 极光 美国 俄罗斯
【分析】本题以太阳外部大气层示意图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太阳活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1)
A发生在光球层,所示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
(2)
B是色球层,耀斑爆发时,亮度高于周边。
(3)
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
(4)
地球高层大气部分存在电离层,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短波,当耀斑爆发时,高速带电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会造成电离层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5)
太阳抛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扰乱了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的。
(6)
由于地球磁场的作用,太阳抛出的这些高能粒子转向极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产生发光现象,所以极光常见于高纬地区,例如:加拿大、俄罗斯、挪威、阿根廷、智力等国家。
【点睛】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单选题(60分)
2021年12月4日中国出现了日全食奇观。根据材料及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日全食时,被月球挡住的主要是( )
A.③——光球层 B.③——日冕层 C.②——色球层 D.①——光球层
2.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为21年 B.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发生在①层
C.太阳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高 D.太阳黑子增多表明太阳活动剧烈
2015年12月27日至2016年1月3日,国家天文台观测到太阳活动频繁。而“太阳暗条”是天文学专有名词,是指太阳边缘的日珥投影到太阳表面所呈现的暗黑色条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产生太阳暗条的日珥出现在(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风
4.太阳暗条增多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
A.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B.气温急剧升高
C.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D.山体发生滑坡
5.下列需要密切关注太阳活动的人类活动是( )
A.煤炭采掘 B.水产养殖 C.航天发射 D.道路施工
随“鹊桥"中继卫星一同发射的“龙江二号“成功进入环月轨道(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天体数量为(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7.易对“龙江二号"与地球的通信产生干扰的是( )
A.陨石撞击 B.火山活动 C.太阳活动 D.臭氧层空洞
2021年7月3日,美国宇航局观测到了太阳在当前活动周期首次爆发的X级耀斑(太阳耀斑的分级,A级最小,X级最大),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百万枚1亿吨级氢弹同时爆炸。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太阳耀斑( )
A.和太阳黑子同为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B.与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同为12年
C.发生在太阳大气的最里层 D.温度比太阳表面温度低
9.最需要重视耀斑活动、加强研究和预防的行业部门是( )
A.机械工业 B.航空航天 C.旅游业 D.农业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成都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为( )
A.90~100 B.80~90 C.70~80 D.100~110
11.成都年太阳辐射总量与周围地区差异明显,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
①纬度位置②天气状况③海陆位置④地形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与5~6月相比,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平均日照时数较多的原因是( )
A.降水少 B.太阳高度角大 C.沙尘天气多 D.昼长较长
读海南省多年平均太阳能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莺歌海、东方、海口三城市太阳能资源的比较,正确的是( )
A.海口>东方>莺歌海 B.东方>海口>莺歌海
C.莺歌海>东方>海口 D.东方>莺歌海>海口
14.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能量 B.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核裂变
C.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强 D.水力发电与太阳能无关
15.莺歌海盐场是我国第二大盐场,以下不属于其形成条件的是( )
A.太阳能资源丰富 B.地势平坦
C.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D.当地盐的消费量大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主要条件,但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纬度、天气、地势、昼夜长短等。下图为江苏省连云港市某年日照时数(h)和降水量(mm)图。
(1)简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8分)
(2)据图说明影响连云港市日照时数的因素。(6分)
(3)列举连云港市可以利用太阳辐射能的方式。(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威宁是云贵川交界处的重要地区。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绿色能源开发前景好,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当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被气象学界命名为贵州的“阳光城”。左图示意贵州省海拔状况,右图示意该区域太阳能光伏发电景观。
(1)根据图示海拔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贵州省地区太阳辐射的主要分布特点。(6分)
(2)分析威宁被称为“阳光城”的主要理由。(6分)
(3)据统计威宁一年中夏季光伏发电量最大,请分析其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D 2.D
【分析】本题以太阳的圈层结构为背景,考查太阳的圈层结构和太阳活动的标志及影响,难度较小。
1.太阳大气层结构图由内而外分别是①光球层、②色球层和③日冕层,日全食时被挡住的是①光球层,D正确,ABC错误。故本题选D。
2.太阳活动的代表为太阳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为11年,A错误。黑子发生在光球层,也就是①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也就是②层,B错误。太阳黑子的温度比周围温度低,所以表现为黑色,但本身的温度依然很高,C错误。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黑子增多标志着太阳活动剧烈,D正确。故本题选D。
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日冕物质抛射出现在日冕层。太阳活动会对地球的气候、磁场、电离层造成影响。
3.B 4.C 5.C
【解析】3.日珥出现在色球层,B正确;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黑子,日冕层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ACD错误。故选B。
4.太阳暗条增多时,意味着太阳活动剧烈,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对有线电话无影响,A错误;产生“磁暴”,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正确;对气温变化、山体滑坡影响不大,BD错误。故选C。
5.太阳活动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和磁场,而航天航空企业与之息息相关,C正确;煤炭开采、水产养殖企业、道路施工,受太阳活动影响小,ABD错误。故选C。
太阳大气是太阳外边的大气层,从里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黑子,色球层是耀斑、日珥,日冕层是太阳风。
6.C 7.C
【解析】6.图中“龙江二号”和“鹊桥"中继卫星均基本上按天体力学规律运行,属于人造天体,加上地球和月球两颗自然天体,因此图中天体数量为4个,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7.太阳活动释放出的强烈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使得穿过其中的卫星信息受到到干扰,C符合题意;陨石撞击、火山活动、臭氧层空洞对卫星信号产生的影响不明显,排除ABD。故选C。
太阳风和耀斑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和强烈射电造成电离层结构和密度的不均匀,从而使得本该穿过的航天器数据信号被反射回来,或是信号强度被大幅衰减,严重时造成通信中断,这些高能带电粒子流和强烈射电还可以直接干扰数据信号。
8.A 9.B
【解析】8.太阳耀斑和太阳黑子同为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A正确。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1年,B错误。太阳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不是发生在太阳大气的最里层,C错误。太阳耀斑的温度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要高,D错误,故选A。
9.太阳耀斑会释放出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涉航空航天的通信功能,因此要加强研究和预防的行业部门是航空航天,B正确。太阳耀斑的活动对机械工业,农业与旅游业影响较小,ACD错误。故选B。
太阳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表现,是太阳表面局部区域突然和大规模的能量释放过程,引起局部区域瞬时加热,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并伴随粒子辐射突然增强,所辐射出的光的波长横跨整个电磁波谱。
10.B 11.D 12.A
【解析】10.读图,根据图中等值线数值变化可知,成都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周围低,约为80~90。故选B。
11.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因地势低洼,水汽充足,加之阴雨、雾天较多,导致该处年太阳辐射量少于周边,②④正确;和纬度位置以及海陆位置关系不大,①③错误。故选D。
12.7~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导致晴天多,平均日照时数多;而5~6月为梅雨天气,降水多,光照时间短,平均日照时数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3.D 14.A 15.D
【解析】13.读太阳能等值线分布图可知,1500<莺歌海<1550,1550<东方<1600,1400<海口<1450。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能量,A正确;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核聚变,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能资源由赤道向两极递减,C错误;太阳能地球上水运动、大气运动、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所以水力发电与太阳能相关,D错误。故选A。
15.莺歌海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势平坦,蒸发量大,利于晒盐,ABC叙述正确;当地市场较小,不属于盐场布局的主要优势,D叙述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运动、大气运动、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能是我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能发电、太阳灶、太阳能干燥器加工农副产品等。另一部分是太阳能转化的能源,如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16.(1)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能量。
(2)夏半年日照时数多于冬半年,所以昼夜长短影响日照时数;降水多时日照时数减少,故日照时数受降水天气影响。
(3)光伏农业、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暖房、太阳能锅灶等。
【分析】本题以连云港的某年日照时数和降水量图为背景,涉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太阳辐射的利用方式等知识,培养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对地理基本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落实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素养。
(1)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太阳辐射能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
由图可知连云港的日照时数夏季高于冬季,5、6月日照时数最长;由文字材料可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纬度、天气、地势、昼夜长短等。夏季连云港白昼时间长于冬季,导致夏季日照时数长于冬季;由图可以看出7、8月份的降水量是全年最多,所以尽管7、8月白昼时间长,但是日照时数不是最长的;5、6月降水量较少,白昼时间长,日照时数最长。由此分析可知影响连云港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是昼夜长短和天气状况。
(3)
太阳辐射的分布广泛,利用方式多样,连云港可以采用的方式有光伏农业、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暖房、太阳能锅灶等。
17.(1)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匀;西多东少。
(2)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海拔较高,位于山地背风坡,太阳辐射强。
(3)夏季高温,晴天多;夏季昼长,日照时间长,发电时间长;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
【分析】本大题以威宁相关图文资料为背景材料,涉及贵州省地区太阳辐射的分布、威宁被称为“阳光城”的原因及夏季光伏发电量最大的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
结合图示可知,贵州省西部海拔高,东部海拔低。西部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东部海拔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弱,因此贵州省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匀,总体上西多东少。
(2)
威宁地处云贵川交界处,所处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的少;由图中信息可知,威宁海拔2000米以上,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由图可知,威宁东西两侧均有山脉分布,位于山地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3)
由于威宁所处纬度较低,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光照强;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的少,太阳辐射强;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发电时间长,因此夏季光伏发电量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