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1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16 20:13:22

文档简介

6.1气象灾害
一、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灾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气象灾害中,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 )
A.冰雹 B.洪涝 C.台风 D.干旱
2.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位置较低,但春季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春季多阴雨②冷空气势力强大③农事活动较早④春季台风多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洪不畅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
A.深挖河道 B.修筑大堤 C.植树造林 D.退耕还湖
欧洲西部的荷兰原有海岸沙丘因自然原因遭破坏,沿海低地涝灾风险增加。2011年荷兰人开始通过人工抛沙(从附近海域抽取泥沙输送到近岸形成新土地)对海岸进行综合整治。下图示意荷兰海岸沿52°N纬线地形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人工抛沙前,引发沿海低地涝灾风险增加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风暴潮 D.泥石流
6.荷兰人通过人工抛沙对海岸进行综合整治获得的效益有( )
①增加陆地面积
②保护海岸生态环境
③方便船舶停靠
④保护原有海岸沙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出现频次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干旱灾害频次大于30次的区域集中分布在(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中部地区
8.导致我国干旱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被破坏严重 B.气象研究水平低 C.季风降水不稳定 D.人类不合理活动
9.缓解干旱灾害的科学措施有( )
①深打机井,漫灌农田 ②开垦河岸滩地 ③大面积植树造林 ④完善水利基础设施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021年7月18日18时至21日0时,郑州全市累积平均降水量449毫米。其中20日16-17时郑州降雨量达201.9毫米。郑州附近黄河岸边海拔高度90-92米。郑州市区东北方向海拔85-88米,郑州市区纬三路以南海拔高于92米,2020年郑州基本建成海绵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此次郑州洪涝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B.降水量大,降水强度高
C.城市地表硬化,下渗弱 D.地势低,洪水宣泄不畅
11.此次郑州洪涝灾害对河南和全国的影响较大,其原因是郑州( )
A.市区面积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B.通过黄河加大下游各省的防汛压力
C.经济文化发达,是全国交通枢纽 D.较少发生洪涝灾害,防汛工程薄弱
读“珠江口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珠江口沿岸风暴潮频发且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
①地理位置特殊,受台风影响显著②河口呈喇叭状③沿岸地势低平④人口密集⑤海底地震⑥地壳运动
A.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13.下列关于风暴潮的危害说法错误的是( )
A.台风风暴潮来势猛,最具破坏力
B.我国北方远离台风源地,因此没有风暴潮现象
C.风暴潮可冲垮堤防,淹没农田和城镇,破坏海岸工程
D.风暴潮会给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带来巨大损失
河南省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个区。下图示意河南省水文气象区1450年~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河南省1450年~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空间分布特征是( )
A.北部少于南部 B.南部少于北部 C.分布较为均匀 D.西部多于东部
15.为减轻河南省水旱灾害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B.加强天气监测预报
C.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D.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二、综合题
16.滞洪区是为了抵御洪水而划定的地区,在洪水期来临时蓄水以保证干流河堤的安全。下图为“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4分)
(1)我国滞洪区集中分布地区A是____流域,C是____流域,B、D在黄河和长江的____地区。(6分)
(2)简要分析A地区滞洪区较为集中的原因。(6分)
(3)D地区需要划定滞洪区的自然原因是什么?(6分)
(4)我国滞洪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原因是什么?(6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我国是世界上暴雨洪涝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为完善洪水排泄的缓冲功能,改善学校生态环境,江苏省政府在江苏大学试点建设“海绵校园”。图左为我国部分地区雨涝频次分布图,图右为江苏大学试,点建设的“海绵校园”示意图。
(1)据图左简要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角度说明其原因。(6分)
(2)分析图右中铺设透水砖和增加绿化面积在建设“海绵校园”中所起的作用。(6分)
(3)除了图右中所示措施外,请你为建设“海绵校园”提出两条可行性意见。(4分)
参考答案
1.D 2.A
【解析】1.从图中看,我国冰雹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南两个地区;洪涝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三个地区;台风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南两个地区;干旱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北地区五个地区,因此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干旱,D正确、ABC错。故选D。
2.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其成因是冷空气势力强和春季阴雨多,①②正确;农事活动较早不属于自然原因,③错;台风多发于夏秋季节,④错。①②正确,故选A。
干旱灾害的危害:(1)极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2)影响畜牧业,主要表现在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3)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4)极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3.A 4.B
【解析】3.由图的信息可知,图示为荆江河段,地势低洼,曲流多,排水不畅。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是其易发洪水原因之一。①②正确;荆江是长江干流的一段,有入海河道。另外本地支流不多。③④错误;故选A
4.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修筑大堤,B正确。植树造林,退耕还湖主要是针对中下游多洪水灾害而采取的措施,CD错误;深挖河道工程量大,对河道会产生隐患,A错误。故选B。
荆江治理的方法:一是加强荆江大堤,二是修建分蓄洪区,并将下荆江截弯取直,以分减荆江洪水,提高荆江的宣泄能力,同时计划在上游修建水库。
5.C 6.B
【解析】5.该地纬度较高,不受台风影响,A错误;寒潮是冬季风带来的强冷空气入侵,该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基本不受寒潮影响,B错误;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且下暴雨的时候更易发生,该地地势低平,降水强度小,没有泥石流影响,D错误;常年盛行西风为迎岸风,冬季风力较大,沿海易受到风暴潮的侵袭,引发沿海低地涝灾风险增加,C正确。故选C。
6.根据图示信息,人工抛沙后新土地高出海平面,增加了陆地面积,①正确;受到新沙丘的阻挡,原有海岸沙丘受破坏的几率减小,保护原有海岸沙丘和海岸生态环境,②、④正确;人工抛沙后沿岸海水变浅,不利于船舶停靠,③错误。故选B
风暴潮形成的条件:一是有利的地形,即海岸线或海湾地形呈喇叭口状,海滩平缓,使海浪直抵湾顶,不易向四周扩散。二是持续的刮向岸的大风,由于强风或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对海面作用,导致海水急剧升降。三是逢农历初一、十五的天文大潮,它是形成风暴潮的主体。当天文大潮与持续的向岸大风遭遇时,就形成了破坏性的风暴潮。
7.D 8.C 9.B
【解析】7.读图可知,我国干旱灾害频次大于30次的区域集中分布在东部、中部地区,D正确 ABC错误。故选D。
8.森林破坏严重不是我国干旱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A错;我国干旱灾害多发与气象研究水平高低无关,不符合题意,B错;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率大,降水的不稳定是我国干旱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C正确;人类不合理活动会加剧干旱灾害多发,但不是导致我国干早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D错。故选C。
9.大面积植树造林,能够增加涵养水源、调蓄径流的能力,可以缓解旱情;完善水利基础设施,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分配,有利于缓解水旱灾害,故③④正确。深打机井,漫灌农田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开垦河岸滩地会加剧洪涝灾害,而且无法缓解干旱灾害,故①②错。故选B。
中国干旱的自然原因是:1、水资源不平衡。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这种地区之间水资源的不平衡状况,是形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2、降水少。一般来说,降水量低于平均值就容易出现干旱。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时形成全国季节性易干旱地区分布的基础。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夏季风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早而且时间长,若7.8月雨量票少,容易产生伏旱。华北东北地区雨季在6—9月,春旱和春夏连旱特别严重。西南地区主要依靠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11—次年4月为旱季。
10.B 11.C
【解析】10.结合材料信息“18日18时至21日0时,郑州全市累积平均降水量449毫米”,“20日16时-17时郑州降雨量达201.9毫米”,可知降水量大,降水强度高是此次郑州洪涝最主要的原因,B对;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是郑州的夏季降水特征,而非此次郑州洪涝最主要的原因,A错;根据“2020年郑州基本建成海绵城市”可知在此之前郑州市一直存在地表硬化,下渗弱的问题,只要地表硬化,下渗弱,一旦发生洪水就会影响下渗,而非此次郑州洪涝最主要的原因,C错;结合材料信息,郑州市处于黄河边上,黄河岸边海拔高度比郑州原的高度还要高,且郑州市区纬三路以南海拔高于92米,所以郑州市区东北方向海拔最低,由于地势低,一发生洪水就会宣泄不畅,而非此次郑州洪涝最主要的原因,D错。故选B。
11.市区面积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和较少发生洪涝灾害,防汛工程薄弱,主要使此次郑州洪涝灾害对河南的影响较大,不符合题意,AD错;由材料可知,郑州市处于黄河边上,黄河岸边海拔高度比郑州原的高度还要高,郑州洪灾不会通过黄河加大下游各省的防汛压力,B错;郑州是河南省省会,经济文化发达,是全国交通枢纽,此次郑州洪涝灾害可能会使经济文化交通方面产生巨大损失,对河南和全国的影响较大,C对;故选C。
洪涝灾害的成因:从致灾因子角度考虑,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1、气候:季风气候,降水具有季节、年际变化大和强度大、历时长的双重性,形成持续性暴雨;2、地形:上游坡度大,水流快,中下游地势低洼,排水不畅;3、河流: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河道弯曲且河床高;4、植被:流域植被覆盖率低;5、土壤:土壤的含水率高等。人为原因:1、流域内植被的破坏;2、围湖造田;3、占用河道;4、城市建设等。洪灾严重程度除了与致灾因子有关,还跟受灾体有关,一般来说,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
12.D 13.B
【解析】12.珠江口呈喇叭口朝向太平洋,加大风速;沿岸地势低平,无法阻挡大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纬度低靠海,经常受台风的影响,灾情严重。①②③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我国北方位于温带地区,可能出现温带气旋进而引发风暴潮,故B错误。由台风引起的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势大、破坏力强,风暴潮引起的水位暴涨伴着狂风巨浪可使沿岸提防决口、农田被淹、房屋被毁,给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带来巨大损失,ACD正确。但题目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故选B。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同时和天文潮(通常指潮汐)叠加时的情况,如果这种叠加恰好是强烈的低气压风暴涌浪形成的高涌浪与天文高潮叠加则会形成更强的破坏力。又可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
14.B 15.D
【解析】14.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南省北部水旱灾害发生年份明显多于南部地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大致以秦岭一淮河一线为界,南北分别是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两种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河南省南北方水旱灾害的空间差异。据此分析,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5.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优化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以喊轻因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而产生的旱涝灾害,D正确;故选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是应对缺水的措施,只属于应对水旱灾害的一个方面,AC错误;加强天气监测预报可以为防灾减灾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但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作用更明显,B错误,故选D。
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有:在河流中上游地区恢复植被,起到保持水土、调峰的作用,削减洪峰。在河流中下游疏浚河道,修筑堤坝、水库等水利设施,在城市低洼处完善排涝设施。
16.(1) 海河 淮河 中下游
(2)自然原因:7、8月份降水集中,多暴雨,海河水系呈扇形,加之泥沙多,淤积严重,地势平坦,导致下游排水不畅,极易出现洪涝灾害。社会原因: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
(3)长江三峡以下的荆江河段形成了“地上悬河”,河道曲折,排水不畅,堤坝容易漫溃。
(4)西部多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且人口稀少。西部多山地,河谷较深,不易发生洪灾。
【分析】本题以我国滞洪区图为背景,涉及滞洪区分布及其原因分析,考查对地图信息的阅读与提取能力,并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1)
由图可知,A所在的流域为海河流域;C为淮河流域;B位于黄河下游地区,D是长江的中游河段。故BD主要位于两河的中下游地区。
(2)
A地区为海河流域,地势平坦,泥沙淤积严重,排水不畅,易出现洪涝灾害;该流域7、8月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这里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出于保护的需要,所以划定为滞洪区。
(3)
D地区为长江三峡以下的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加上是地上悬河,堤坝易漫溃,需划定为滞洪区。
(4)
我国西部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洪涝灾害少;人口少,洪水危害性小;西部多山地,河谷较深,不易发生洪灾。
17.(1)大体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原因:我国的降水量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
(2)铺设透水砖有利于雨水和地表径流的下渗,增加雨水的存蓄量;增加绿化面积有利于通过植被截留降水,增加下渗,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
(3)修建雨水花园;建设下沉式绿地;修建植草沟;绿色屋顶改造;放置雨水收集桶;完善校园数字化雨水管理监测系统;
【分析】本题以我国洪涝灾害和海绵校园的图文资料设置问题,涉及洪涝灾害的成因、海绵校园的建设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1)
读图可知,我国雨涝区大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原因,从地形角度,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从降水角度,受夏季风影响,我国的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2)
读图分析,增加绿化面积有利于通过植被截留降水,增加下渗,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调节局部小气候,增加空气的湿度;铺设透水砖有利于雨水和地表径流下渗,增加雨水的存蓄量,减少地表雨涝。
(3)
建设海绵校园,除了铺设透水砖、增加绿化面积、修建地下蓄水池植物,还可以建设下沉式绿地,便于收集雨水;修建植草沟;进行绿色屋顶的改造;放置雨水收集桶;建设雨水花园;另外还可以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完善雨水管理监测系统。《第一节 气象灾害》同步练习
(第二课时 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
一、基础巩固
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  )
A.35° B.25°
C.20° D.15°
2.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3.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强烈发展的温带旋涡
B.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超过14级
C.带来狂风、暴雨、海啸
D.可降温消暑,缓解旱情
下图是珠江三角洲某地台风从其东南向西北经过前后的风速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风速在19时突然降低是因为(  )
A.台风减弱
B.台风中心经过
C.台风消失
D.台风停滞不前
5.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中心风力在12级以上
B.台风外围大风区的风速由内向外减小
C.台风最强降水出现在台风中心
D.台风风速由外向里越来越大
2018年4月4日,河北省自北向南开始出现寒潮,局地出现中到大雪。根据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
A.秋季和春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季和冬季
D.初冬和秋末
7.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带来的天气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尘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读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图,完成8~9题。
8.下列地区中,受寒潮影响最大的是(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台湾岛、海南岛
D.云贵高原
9.甲地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原因是(  )
A.地势高 B.纬度低
C.距海近 D.人类活动少
10.阿勒泰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处于新疆最北部,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每年春秋季节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多发。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某年2月10—12日强寒潮期间阿勒泰地区
天气现象及极大风速与最低温度情况
地点 10日20:00至11日8:00 11日8:00至11日20:00 11日20:00至12日8:00
天气现象 极大风速/ (m·s-1) 最低温度 /℃ 天气现象 极大风速/ (m·s-1) 最低温度 /℃ 天气现象 极大风速/ (m·s-1) 最低温度 /℃
阿勒泰 阴有降水 4.2 -19.1 多云转晴 3.2 -32.8 晴 2.9 -34.5
(1)简述此次强寒潮期间阿勒泰地区天气的变化过程。
(2)阐述此次寒潮过境可能对阿勒泰地区农业生产产生的危害。
二、素养提升
读某地理现象移动路径和盛行期频数等值线图,完成1~2题。
1.该地理现象是(  )
A.地震 B.台风
C.赤潮 D.梅雨
2.下列地区中,该灾害出现频率最小的是(  )
A.广东省
B.长江三角洲
C.山东半岛
D.柴达木盆地
读入侵我国的寒潮路径图,完成3~4题。
3.寒潮入侵的季节不同,经过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天气现象。下列有关图中各地寒潮天气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寒潮入侵①地区常带来风雪迷茫、寒冷彻骨的天气
B.寒潮到达②地区,由于冷空气干燥常出现少雨雪多风沙的天气
C.4、5月份,寒潮到达③地区常使该地区成为全国多雨中心
D.春秋季节寒潮入侵④地区可带来大规模雨雪、冰雹天气
4.“瑞雪兆丰年”这句农谚反映出的寒潮益处是(  )
A.高低纬热量交换
B.缓解冬季旱情
C.抑制有机质分解,保持肥力
D.保持物种的繁茂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为福建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福建省台风年降水总量的变化图。
图1
图2
(1)指出影响我国的台风的主要来源地。
(2)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3)台风给途经地区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4)台风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简要说明台风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
一、基础巩固
1.A 2.D 3.D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35°。第2题,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大西洋上,图中只有④地位于大西洋。第3题,台风是一种中心附近风力超过12级的热带旋涡,它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台风主要形成于夏秋季节,可起到缓解高温旱情的作用。
4.B 5.B
解析:第4题,台风中心是台风眼,台风眼的天气表现为无风、少云和干暖,风速突然降低,说明是台风眼经过。第5题,台风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外围大风区风速由外向内增加,最强降水出现在旋涡云雨区,而不是台风中心。
6.A 7.A
解析:第6题,秋季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春季是农作物生长的季节,这两个季节寒潮危害最大。第7题,寒潮无论冬季还是春秋季暴发都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而春秋季的华北地区,由于空气干燥,降水很少,又有沙源,往往产生沙尘天气,不可能出现暴雨天气。干旱天气是由降水少、用水量大造成的,不是寒潮引发的。
8.A 9.A
解析:第8题,华北平原距寒潮的源地较近,受寒潮影响大;四川盆地地形闭塞,受四周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小;台湾岛、海南岛纬度低,距寒潮源地远,受寒潮影响小;云贵高原纬度较低,且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入侵,受寒潮影响小。第9题,甲地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寒潮难以到达,几乎不受寒潮影响。
(1)寒潮侵入初期,风力增大,气温较低,并出现降雪天气;中后期,风力减弱,气温继续下降,天气转晴。
(2)该地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以牧业为主。寒潮侵入,导致该地区出现大风、降温、降雪等恶劣天气;大风和降温可导致牲畜患病;降雪会覆盖牧场,影响牲畜觅食和转移。
解析:第(1)题,主要从风力、气温、天气状况角度分析。第(2)题,主要从大风、降温、暴雪天气对农牧业的影响方面分析。
二、素养提升
1.B 2.D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理现象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并且路径由海洋到陆地,可判断为台风。第2题,柴达木盆地深居内陆,台风出现频率最小。
3.A 4.B
解析:第3题,由于离寒潮源地的远近、地形、地势不同,寒潮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影响。①地区离寒潮源地近,受其影响多风雪、寒冷天气。②地区由于冷空气南侧暖空气干燥常会出现少雨雪多风沙天气。③和④地区都位于我国南方,离源地远,加上重重山脉的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小,特别是4、5月份,受其影响更小。第4题,寒潮带来的益处:一是低温会冻死害虫的卵,减少来年的病虫害;二是寒潮会带来降水,可以缓解冬季旱情。
(1)西北太平洋。
(2)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
(3)台风灾害主要是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暴雨和狂风致使房屋倒塌、农作物被毁以及破坏生产设施,进而造成人员伤亡;风暴潮可影响海上航行,掀翻船只,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4)带来丰沛的降水,缓解农业旱情;缓解夏季高温酷暑。
解析:第(1)题,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来自西北太平洋。第(2)题,据图1分析空间分布特点,据图2分析时间分布特点。第(3)题,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对人们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危害。第(4)题,台风来临时会带来丰沛的降水,缓解农业缺水地区的旱情;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随之而来的降水天气,能够缓解夏季的高温酷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