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时作业(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时作业(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16 20:14:52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
读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次台风影像图,完成1~2题。
1.图中涉及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
①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
A.① B.③
C.①② D.②③
2.利用该台风灾害前后的浙江省遥感影像,可判读和分析出本次台风(  )
①引发的雨涝灾害状况
②导致的经济损失数额
③引发的地质灾害状况
④遭受灾害的人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9年8月,南美洲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发生森林火灾,森林大火持续了20多天,雨林损毁严重,许多雨林独有的动植物消失在大火之中。据此完成3~4题。
3.林业部门要及时了解雨林火灾险情,可以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数字地球
C.遥感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
4.在救援中,消防调度中心要迅速了解消防员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数字地球
C.遥感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
智能手机一般具备拍照、网页浏览、地图查询、定位导航等功能。下图是某智能手机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功能显示图。读图,完成5~6题。
5.手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功能的出现,说明(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
C.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普及,民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很快
D.有手机信号就能进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导航
6.手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实现的功能有(  )
①网络实时监视 ②所处位置获取
③失窃汽车查找 ④行车路线追踪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抗灾减灾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据此完成7~8题。
7.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
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B.测量范围大
C.手段多,获得信息量大
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
8.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二者优势的结合,可以实现(  )
①灾前圈定危险区,指导防灾 ②灾中作出损失评价,指导救灾 ③灾后能对灾害损失作出快速评价 ④动态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达到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等功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停车难是现代城市的一大问题,新的信息技术让停车更智慧。下图为某停车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地理信息系统能为该系统的使用和管理者提供(  )
A.分析和管理车位空间信息
B.定位和跟踪车辆动态信息
C.获取司机的实时通信信息
D.整合网络支付者个人信息
10.该系统的利用有利于城市(  )
A.减少水体污染
B.缓解交通拥堵
C.控制人口密度
D.降低地价房租
2022年4月8日,某消费者在网上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利用网店的货物追踪查寻功能得到以下结果。据此完成11~12题。
2022-4-8
11:35:22 商家正通知快递公司揽件
16:00:47 【杭州市】××快递浙江杭州北站公司收件员
19:13:00 【杭州市】浙江杭州北站公司已发出
21:33:13 【杭州市】浙江杭州航空部已发出
2022-4-10
11:39:17 【武汉市】湖北武汉航空部已发出
15:04:27 【孝感市】快件已到达湖北孝感公司
2022-4-11
08:15:25 【湖北孝感公司】已收入
11.货物追踪查询功能有助于解决快递业常遇到的丢货、错货等顽疾,下列说法与该功能相符的是(  )
A.促进网购商品技术研发
B.降低物流经营成本
C.打造网购商品的标准化
D.减少资金流通障碍
12.物流是网购的主要环节,其中货物追踪查询系统运用了(  )
A.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和数字地球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二、素养提升
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
D.乙>丙>甲>丁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防灾减灾上的频率越来越大。读地理信息系统分层图,完成3~4题。
3.根据上图可以推断出,正在分析的地质灾害最可能为(  )
A.火山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
4.读图可知,甲最可能是(  )
A.坡面起伏状况 B.坡向
C.坡面侵蚀 D.地层厚度
5.下图中的装置被称为“雨林联通”,是某科学家为保护雨林而设计的手机装置。它的手机程序能在生机勃勃的雨林喧哗声中,快速检测到不和谐的电锯声,然后把警报发送给警卫。该装置不但使得数百万的废旧智能手机得以再利用,并且已经保护了600 000公顷森林。该装置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及手机四周“叶片”的作用是(  )
A.遥感技术 声音收纳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太阳能接收
C.地理信息系统 雷达收纳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雷达收纳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区域形成的堰塞湖位置图
堰塞湖是指地震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河水冲积泥土、山石,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形成的湖泊。地震灾区堰塞湖应急处理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排除堰塞坝以内拦蓄的大量洪水,保证堰塞湖的稳定和安全,以免堰塞湖蓄水引发堆积体上游淹没或溃决,产生二次灾害。
(1)试分析堰塞湖可能给该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在抗震救灾中,常将遥感技术广泛运用到对地震导致的滑坡、堰塞湖的动态监测上,
请说明这样做的意义。
(3)针对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
参考答案
一、基础巩固
1.D 2.B
解析:第1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需要卫星对装载有信号接收机的物体进行定位,因此台风位置不能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遥感技术是对遥远地物的感知,获取台风气象云图能用到;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根据不同时间台风的位置,计算移动的速度可以用到。第2题,利用该台风灾害前后的浙江省遥感影像,可判读和分析出本次台风引发的雨涝灾害状况和地质灾害状况。经济损失数额和受灾人数无法从遥感影像上获取。
3.C 4.A
解析:第3题,林业部门要及时了解雨林火灾险情,可以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遥感技术。第4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空间位置的确定、导航,可以帮助消防调度中心迅速了解消防员所处的地理位置。
5.C 6.D
解析:第5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但不是人们日常生活必备的,A项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本身不能扩大出行范围,B项错误。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普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民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很快,C项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至少需要4颗卫星,不是有信号就行,D项错误。第6题,结合前面分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可以知道位置,行车路线导航,所以D项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没有监视功能,也没有查寻功能,①③错误。
7.D 8.C
解析:第7题,每隔9天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具有获取资料速度快的优势。第8题,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资料,地理信息系统对资料进行处理整合,灾后作出灾情评价,防灾减灾。
9.A 10.B
解析:第9题,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智能化地理分析技术,城市停车位置的数字化分析,可以动态地及时获取最近停车位的车位信息,方便停车。第10题,智能化的停车系统,有利于车主尽快找到停车位,有利于缓解道路拥堵,节省时间,减少能源消耗。
11.B 12.C
解析:第11题,根据题干信息“货物追踪查询功能有助于解决快递业常遇到的丢货、错货等顽疾”可知,该功能主要是减少货物流通过程中的损失,有助于降低物流经营成本,故选B项。第12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侧重于定位、导航;遥感技术侧重于获取影像资料;地理信息系统侧重于在一定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计算、查询等;数字地球是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故选C项。
二、素养提升
1.B 2.D
解析:第1题,遥感技术的核心功能是获取地理信息,主要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领域,A项错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主要应用于资源管理、城市管理、发展规划、绘图和路线规划等领域,本题中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类似城市管理领域,故B项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定位、导航,C项错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项错误。第2题,乙丙一线为滑坡发生地带,山体碎屑物质从高处滑落形成堰塞体堵塞河道,因此海拔乙>丙>堰塞体,堰塞体堵塞河道后会在上游形成堰塞湖,故海拔甲>丁,而堰塞体处没有被湖水淹没,甲处已被湖水淹没,故海拔堰塞体>甲,故乙>丙>甲>丁。
3.C 4.B
解析:第3题,该案例涉及的图层包括坡度、坡向及断层状况,可以推断此案例研究主题为滑坡。第4题,读图可知,甲和地层倾斜图层相叠加为顺向坡面图层,故甲为坡向。
5.B
解析:该装置可以检测到电锯声、发出警报并能定位,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应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装置为手机装置,四周“叶片”的作用是利用太阳能为手机充电。
6.(1)容易诱发新的滑坡、泥石流;湖坝崩塌容易造成洪水危害。
(2)遥感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速度快,可以为地震导致的滑坡、堰塞湖的科学处置与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监测预报;及时疏通河道(在堰塞湖堤坝上开挖泄洪槽);及时疏散和撤离居民。
解析:第(1)题,堰塞湖堵塞河道,形成临时性的“湖泊”。由于水位的抬高,浸泡河流两岸,容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堰塞湖形成的湖坝,极易崩塌,引发洪水灾害。第(2)题,运用遥感技术,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可为防灾减灾提供指导。第(3)题,针对第(1)题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6.4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单选题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帮助我们(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2.对1995年与2015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2022年9月,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大面积湖床裸露,变身苍翠碧绿的“大草原”。杭州某中学地理教师于国庆节当天自驾打卡。完成下面小题。
3.获取图中两大淡水湖形态影像需要借助的遥感平台是( )
A.传感器 B.飞机 C.卫星 D.探空气球
4.该地理教师自驾去鄱阳湖“大草原”打卡途中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BDS C.GIS D.VR
2022年10月,我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将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它拥有全日面矢量磁象仪、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主要用于测量太阳磁场,观测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ASO-S成功发射后,将详细记录第25个太阳活动周的“太阳风暴”。如下图所示,该卫星将运行于高度为72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经过地球两极上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ASO-S获取太阳信息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系统 D.数字地球
6.ASO-S相较于地面太阳监测系统更具优势,主要表现为( )
A.距离太阳更近 B.监测成本更低 C.太阳活动影响小 D.不受天气影响
7.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 )
A.紫外光波段 B.红外光波段 C.可见光波段 D.微波波段
气象卫星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影像,被称为“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2021年7月1日,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B星成功获取首批高精度高时效可见光观测图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利用卫星遥感能够( )
A.监测灾害变化 B.分析灾害成因 C.预测灾害趋势 D.控制灾害发生
9.风云四号B星主要适用于( )
①旱涝灾害②寒潮③地震④台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图为西北太平洋某台风形成初期四幅卫星遥感影像图(图中白色地理事物表示云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台风发生时,常常会带来( )
A.风暴潮 B.沙尘暴 C.持续高温 D.干旱缺水
11.四幅卫星遥感影像图拍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下图为我国东北某年8月14日-17日降水量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此次降水量预报发布后,对其可能带来的灾害,有效的防御措施是( )
A.组织人员转移到华北地区 B.及时检查和清理排水设施
C.开挖和疏浚河道保证畅通 D.提前人工降雨减少降水量
13.绘制降水量预报图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遥感系统) B.GPS(全球定位系统)
C.GIS(地理信息系统) D.BDS(北斗导航系统)
美国西部森林频发山火,下图示意美国西部部分地区2013-2015年山火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备注:RS遥感、GP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4.对森林火场灾情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BDS
15.对灾情的汇总分析评估,为制定灭火方案提供依据,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GNSS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所谓“卫片执法”,是指依据卫星拍摄的遥感图片进行土地执法检查。国土资源部门有专门租用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的卫星,通过对不同时间拍摄的卫星图片进行对比,即可发现违法用地行为。据了解,2013年第十二次“卫片执法”检查,厦门市实际违法用地图斑总数为240个,总违法用地面积618.8亩、违法占用耕地面积132.0亩。
材料二:2009年7月25日凌晨4:10左右,汶川县国道213线都汶路44km+200m处,因连日大雨导致山体滑坡,山上崩塌巨石砸断彻底关大桥桥墩,造成桥面垮塌,致使汶川灾后重建“生命线”中断。
材料三:2011年9月25日新疆生态环境遥感中心对阿尔泰地区的火灾进行分析,通过卫星遥感对火灾地区进行跟踪监测,已连续3天无明火和烟雾,表明两场林火已扑灭。经对比分析,两次火灾共造成火场植被显著变化的面积约2250亩,经济损失巨大,造成区域生态环境严重退化。
(1)你能说出遥感技术在种植业方面有哪些具体应用吗?(4分)
(2)遥感监测只能获取即时信息,不可监测动态变化,这种观点对吗?(6分)
(3)试说明在材料二、三两次救灾中遥感的作用。(6分)
(4)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利用遥感技术还可以进行森林病虫害监测?(6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中央气象台2018年7月11日18时发布台风红色预警:第9号台风“灿鸿”(强台风级)的中心已于11日下午4点40分前后在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镇沿海登陆。
(1)要完成台风“灿鸿”未来24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的整个绘制需要采用的信息技术手段有哪些?(4分)
(2)7月12日,某渔船在海上遭受十级以上大风袭击后,渔民发出求救信号,浙江海事局营救时运用哪种地理信息技术能够确定渔民的位置? (6分)
(3)“灿鸿”在浙江沿海登陆后,分别说出等高线图中甲、乙两地受台风影响易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并根据图中信息说明判断理由。甲地:________,理由________;乙地:________,理由________;(6分)
(4)试举出第(1)题所用两项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其他实例。 (6分)
参考答案
1.A 2.C
【解析】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计算人口流动和集聚情况,为商业网点选址提供依据,A正确;对分析建筑设计合理性、计算城市水域面积和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没有帮助,BCD错。故选A。
2.对1985年与2005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可以分析城市形态的变化,可以了解到城市地域结构变化过程,C正确。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还需要分析人口流动数据,洪涝灾害和城市降水不属于土地利用,ABD错。故选C。
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可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度)、速度、时间。地理信息系统是指储存、管理、查询、更新、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数字地球是指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3.C 4.B
【解析】3.遥感平台是安装遥感器的飞行器,是用于安置各种遥感仪器,使其从一定高度或距离对地面目标进行探测,并为其提供技术保障和工作条件的运载工具。根据材料,获取图像的实际区域面积非常广,所以使用航天遥感平台,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4.该地理教师自驾去鄱阳湖“大草原”打卡途中需要借助定位系统进行导航,BDS为定位系统,B正确;RS是获取影像,GIS是分析和处理,VR是虚拟现实技术,都不需要,ACD错误,所以选B。
根据遥感目的、对象和技术特点(如观测的高度或距离、范围、周期,寿命和运行方式等),大体分为:①地面遥感平台,如固定的遥感塔、可移动的遥感车、舰船等;②航空遥感平台(空中平台),如各种固定翼和旋翼式飞机、系留气球、自由气球、探空火箭等;③航天遥感平台(空间平台),如各种不同高度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或不载人的宇宙飞船、航天站和航天飞机等。这些具有不同技术性能、工作方式和技术经济效益的遥感平台,组成一个多层、立体化的现代化遥感信息获取系统,为完成专题的或综合的、区域的或全球的、静态的或动态的各种遥感活动提供了技术保证。
5.C 6.D 7.C
【解析】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SO-S获取太阳信息并传回地球,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 C正确;地理信息系统 GIS 是在一定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绘出的图层, A错误;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进行的定位和导航系统, B错误;数字地球技术是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在高速网络上进行快速流通,这样就可以使人们快速、直观完整地了解我们所在的这颗星球,与ASO-S获取太阳信息无关, D错误。故选C。
6.ASO-S卫星运行于高度为517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经过地球两极上空),在太阳同步轨道中运行相较于地面太阳监测系统距离有变化,但与日地距离相比变化忽略不计, A错误;卫星监测成本更高, B错误;强烈的太阳活动射出的高速带电的粒子流会对卫星形成严重的影响, C错误;卫星对太阳的监测不会受到受雨、雾、云、雪、霜天气的影响, D正确。故选D 。
7.太阳辐射能量分布在三个光区:紫外区、可见光区和红外区,紫外区波长最短,能量分布最少,A错;红外区波长较,,能量较可见光区少,B错;可见光区波长居中,集中在0.4~0.76μm之间,能量占太阳辐射能的50%左右,所以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C对;没有微波波段,D错;故选C。
遥感是在高空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从传感器接收信息到遥感信息应用的全过程,称为遥感技术。
8.A 9.C
【解析】8.遥感主要是对地物进行感知,起到监测作用,而分析灾害成因、预测灾害趋势是GIS的功能,卫星遥感并不能控制灾害的发生。因此选A。
9.风云四号B星属于遥感的一种,遥感主要是对地物进行感知,可以监测旱涝灾害、寒潮和台风,但不能对地球内部进行感知,因此地震并不能被遥感感知,①②④正确,排除③,选C。
遥感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为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0.A 11.D
【解析】10.风暴潮是由热带气旋(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台风发生时常常会带来风暴潮,A符合题意;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排除B;台风会带来降水,缓解高温,排除C;台风会带来降水,缓解旱情,排除D。故选A。
11.读图可知,随着台风的形成,图示地区,云量越来越浓,依次为④①③②。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我国把南海与西北太平洋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台风形成的条件:①广阔的高温洋面(充足的水汽,温暖洋面,形成强烈上升气流)②地转偏向力。
12.B 13.C
【解析】12.组织人员转移到华北地区耗费人力物力,不切实际,A错误。及时检查和清理排水设施是正确的灾前预防,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危害,B正确。开挖和疏浚河道保证畅通成本太高,不符合实际,C错误。人工降雨是增加降水量,D错误。故选B。
13.对各地的降雨量情况进行分析、处理,需要将政区图,降水量图等图层进行叠加。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C正确。RS是拍摄遥感图像,不能进行分析、处理数据信息,A错误。GPS、BDS功能是定位、导航,,BD错误。故选C。
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
14.A 15.C
【解析】14.对地表事物进行实时动态监测需要遥感技术来获得地物信息,A正确;GPS和BDS是获得位置和速度数据的,GIS是进行数据分析的,都不能对火情进行实时监控,B、C、D错。故选A。
15.对灾情的汇总分析评估,为制定灭火方案提供依据,需要对各种途径获取的数据进行综合的管理,根据计算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这是GIS的功能,C对;GPS和BDS是获得位置和速度数据的,RS是获得地物信息的,都不具备数据分析的能力,A、B、D错。故选C。
“想”与“看”区分RS、GIS
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用GIS。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尤其对于大范围、大面积、人不易观测的地物信息的获取,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
16.(1)识别各类农作物,计算其种植面积,并根据作物生长情况估计产量;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分析其长势,及时进行灌溉、施肥和收割等,当农作物受灾时,可以及时预报。
(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通过多次或逐月逐年对同一地区遥感影像图叠加可以反映出地物长时间变化特点,如城市的扩张、海岸侵蚀变化、湖泊的消长等。
(3)给救灾指挥部及时提供大量地面宏观灾情遥感图像,为指挥部科学评估灾情,采取有效救灾、防灾、抢险措施做出贡献。
(4)不同地物,同一地物不同性状,其反射波谱特征不同。森林遭受病虫害时,其本身发出的辐射量会大大减少,反射波谱也就与正常森林有显著差别,因此可以根据特定卫星图像上某些波段的反射率的变化来判断森林是否发生病虫害。
【分析】本题以遥感的应用为背景,涉及遥感技术在农业、灾害监测、救灾等方面的应用。考查对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
(1)
遥感技术可以客观、准确、及时地提供作物的生态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各种信息,它是精确获得田间数据的重要来源,主要应用于作物的长势监测、灾害监测、精准管理。作物种植面积监测:不同作物在遥感影像上呈现不同的颜色、纹理、形状等特征信息,利用信息提取的方法,可以将作物种植区域提取出来,从而得到作物种植面积和种植区域;作物长势监测:通常的农作物长势监测指对作物的苗情、生长状况及其变化的宏观监测,即对作物生长状况及趋势的监测;作物产量估算:遥感估产是基于作物特有的波谱反射特征,利用遥感手段对作物产量进行监测预报的一种技术;土壤墒情监测:土壤墒情也就是土壤含水量,土壤在不同含水量下的光谱特征不同;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灾害监测:遥感是灾害应急监测和评估工作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对如旱灾、洪涝等重大农业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灾情评估。
(2)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通过多次或逐月逐年对同一地区遥感影像图进行叠加可以反映出地表事物长时间变化特点。如海岸侵蚀的变化、三角洲的演变、冰川的移动、湖泊面积的变化、城市规模的变化,都可以通过遥感影像的叠加进行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3)
材料二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给指挥部及时提供大量的灾情遥感图像,为指挥部提供灾情受灾程度,为科学救灾提供依据,为及时抢险救灾做出贡献;材料三,通过遥感可以了解火灾的面积、发展变化,为火灾损失的评估、后期的修复采取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据。
(4)
遥感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不同地物,同一地物不同性状,其反射波谱特征不同,火灾时森林发出的电磁波和没有火灾发出的电磁波不同,从而根据电磁波来进行判别。森林遭受病虫害时,其本身发出的辐射量会大大减少,反射波谱也就与正常森林有显著差别,因此可以根据特定卫星图像上某些波段反射率的变化来判断森林是否发生病虫害。
17.(1)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
(3) 滑坡 位于山坡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陡),易发生滑坡 洪涝 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4)如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水灾损失,并为防灾救助提供决策支持等。
【分析】本题以台风相关图文为材料,涉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台风登陆带来的自然灾害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1)
首先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台风在之前不同时段的影响范围,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出未来24小时台风移动路径。
(2)
海事局营救时需要明确遇袭渔船的位置信息,可以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也可以利用美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
(3)
甲地位于山坡处,等高线分布密集,表明坡度较大,受降水影响,易发生滑坡。乙地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等高线分布稀疏,表明地势低平,水流速度慢,而台风登陆短时间内会带来大量降水,排水不畅,会发生洪涝灾害。
(4)
利用遥感技术,通过遥感图片,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变化情况,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分析水灾带来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并能够为防灾救助提供决策支持等。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原卷+答案)
学考达标练
2020年6月,江西省遭遇持续强降雨,鄱阳湖湖口水文站7月6日2时水位涨至警戒水位19.50米,形成“鄱阳湖2020年第1号洪水”。下图示意鄱阳湖水域2020年6月26日与7月8日的影像资料。读图,完成1~2题。
1.获取图中影像,监测鄱阳湖水域范围变化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2.通过图示影像资料对比,反映出鄱阳湖及其周边地区(  )
A.流域面积变大 B.湿地面积减少
C.西南地势平缓 D.灾情压力减小
某年5月的一场暴雨过后,位于阿富汗东北部山区的某村落受破坏力巨大的灾害侵袭,众多房屋被掩埋,造成上千人死亡。下图为此次灾害发生后无人机在当地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3~4题。
3.该村落遭受的自然灾害为(  )
A.雪崩 B.滑坡 C.台风 D.沙尘暴
4.针对上述自然灾害,可以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A.管理灾情数据
B.监测灾害的影响范围
C.引导灾害救援
D.储备并运输救灾物资
湖北清江隔河岩水库是位于鄂西南山区的一个峡谷型水库,水库有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既可以削减清江下游洪峰,也可错开与长江洪峰的遭遇,减少荆江分洪工程的使用机会和推迟分洪时间。下图是该库区某种自然灾害易发性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地震 B.滑坡 C.寒潮 D.台风
6.绘制该图的现代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还可以用于(  )
A.计算受灾面积 B.获得瞬时火情
C.精确灾情定位 D.汽车旅行导航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有关部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 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片。专家们对图片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把这些图像传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定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之后,航空遥感飞机还成为监测堰塞湖次生灾害威胁的“天眼”。
材料二 下面两张图片分别是2006年和2008年5月14日卫星拍摄的汶川地区遥感影像。
(1)遥感技术的主要工作环节是 (  )
A.目标→传感器→地面系统→成果
B.传感器→地面系统→目标→成果
C.目标→地面系统→传感器→成果
D.目标→传感器→成果→地面系统
(2)(双选)遥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够 (  )
A.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
B.监测地震灾害的动态
C.为救灾提供制定预案的依据
D.控制地震的发生
(3)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发生了哪些次生灾害?
(4)结合材料分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灾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考高分练
2020年7月下旬重庆武隆区某地发生了山体滑坡,堵塞乌江支流,形成堰塞湖,严重威胁沿河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下图是滑坡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滑坡发生后,坡面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为(  )
2.为防范滑坡,加强对山体的动态监测需使用(  )
A.遥感技术 B.北斗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无人机群
某地发生森林火灾,通过对该地卫星影像的分析,绘制成森林大火燃烧示意图,t1~t4表示火灾的四个阶段。读图,回答3~4题。
3.完成上图的绘制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D.数字地球
4.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
A.a区的大火燃烧时间最长
B.b区的树种比c区易燃
C.森林大火燃烧至t4阶段时结束
D.d区有可能是湖泊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堰塞湖是指地震后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河水冲击泥土、山石而造成堆积,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形成的湖泊。地震灾区堰塞湖应急处理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排除堰塞坝以内拦蓄的大量洪水,保证堰塞湖的稳定和安全,以免堰塞湖蓄水可能引发堆积体上游淹没或溃决,产生二次灾害。
(1)试分析堰塞湖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2)在抗震救灾中将遥感技术(RS)广泛运用到对地震、滑坡、堰塞湖的动态监测上,请说明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3)针对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
参考答案
学考达标练
1~2.解析:第1题,遥感(RS)可用来实时监测大面积地物信息,故可监测鄱阳湖水域面积的动态变化,A正确;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不能用来监测鄱阳湖水域面积的动态变化,C不选;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利用卫星网络来获得地面某点经纬度和高程进行定位和导航,不能用来监测鄱阳湖水域面积的动态变化,B、D不选。第2题,通过图示影像资料对比,可以看出受持续强降雨的影响,鄱阳湖面积迅速扩大,湿地面积增大,灾情压力增大,B、D错误;鄱阳湖西南部水域面积增长最多,由此可判断西南部地势平缓,水位上涨后淹没的面积大,C正确;流域一般是固定的,A错误。
答案:1.A 2.C
3~4.解析:第3题,图示村落位于陡坡下,暴雨过后,坡体重量加大,极易引发滑坡灾害;该灾害发生在5月,且是暴雨引发的,不是雪崩;阿富汗深居内陆,不受台风影响;沙尘暴是大风引发的特殊天气。第4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提供定位和导航功能,可引导灾害救援;管理灾害数据利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监测灾害的影响范围利用的是遥感技术;储备并运输救灾物资是政府部门的职能。
答案:3.B 4.C
5~6.解析:第5题,隔河岩水库地处鄂西南山区的一个峡谷区内,根据图上信息可知,该自然灾害高易发区主要位于河流沿岸,推理出该自然灾害主要位于地势陡峻的峡谷区内,最可能为滑坡。第6题,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因此可以根据收集的地理空间信息计算受灾面积,它不能直接获取地理信息和定位导航。
答案:5.B 6.A
7.解析:第(1)题,根据教材内容可知遥感技术的主要工作环节。第(2)题,运用遥感可以对地震进行监测,为救灾提供制定预案的依据,但是它不能分析出地震发生的原因,也不能控制地震的发生。第(3)题,比较两幅图片,可以看到地震后出现河道间断,大面积的滑坡、泥石流等。第(4)题,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的作用是可对灾情进行实况监测,并且在灾后对灾情做出快速评估,指导救灾活动。
答案:(1)A (2)BC
(3)地震后出现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4)对灾情进行实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 对灾情做出快速评估,指导救灾活动
选考高分练
1~2.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滑坡发生后,堵塞乌江支流,形成堰塞湖,可知滑坡体位于河谷之中,等高线应向高值处凸出;结合滑坡示意图可知,山体滑坡处呈阶梯状。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第2题,遥感技术借助传感器来接收遥远的地物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主要用于自然灾害的动态监测,可用于防范滑坡,加强对山体的监测。
答案:1.D 2.A
3~4.解析:第3题,通过卫星影像获取火灾情况,要运用遥感技术;绘制示意图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第4题,d区在周围都有火情的情况下一直没有火情,因此d区可能是水域。
答案:3.A 4.D
5.解析:第(1)题,堰塞湖堵塞河道,形成临时性的“湖泊”。由于水位的抬高,浸泡河流两岸,容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堰塞湖形成的湖坝,极易崩溃,引发洪水灾害。第(2)题,运用遥感技术,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可为防灾减灾提供指导。第(3)题,针对第(1)题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
答案:(1)容易诱发新的滑坡、泥石流;湖坝崩溃容易造成洪水灾害。
(2)遥感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速度快,可以为地震、滑坡、堰塞湖的科学处置与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监测预报;及时疏通河道(在堰塞湖堤坝上开挖泄洪槽);及时疏散和撤离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