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课件31页+练习+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4.5.2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课件31页+练习+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19 10:18:38

文档简介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微课九上4.5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2)
1.2022年11年18日,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开幕式在“胜哥”的家乡一金华市隆重举
行。省运会赛事在19日正式开赛。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部分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
是-(
A.酒精和二氧化碳
B.乳酸和二氧化碳C.乳酸
D.二氧化碳和水
2组成我们人体的物质,今天和昨天不完全一样,这是因为--()
A.今天和昨天的食物不同
B.今天和昨天的活动情况不同
C.体内又合成了新的物质
D.人体与外界不停地进行着物质交换
3.裸藻可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体内含有叶绿体。将它放在黑暗条件下,在含有葡萄糖
的培养液中也可繁殖。这说明裸藻-()
A.是异养生物
B.在无光条件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C.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既能进行自养生活,又能进行异养生活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代谢终产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粪便
C.尿素
D.尿酸
5.在利用酵母菌酿酒的过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罐中检测到三种化学物质的相对含量随密封
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氧气、二氧化碳、酒精对应的曲线分别为-(

密封时间
A.P、Q、R
B.P、R、Q
C.O、P、R
D.Q、R、P
6.人喝进体内的水,有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这部分水一定不会经过的器官是-(
A.心脏
B.肺静脉
C.肾动脉
D.肾静脉
7.医生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测量某受试者呼气、尿液、汗液和粪便中的水分,利用这些数
据计算此人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如右表所示。根据此表,若受试者在测试期间生理现象皆
正常稳定,且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则推测在气温7℃-11℃的环境下,该受
试者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毫升)
来源气温34℃-38C气温21℃-25C
呼吸250
350
尿液1000
1400
汗液1750
450
粪便200
200
A.呼吸时不会失去水分
B.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
C.以粪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多
D.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热时增加
8.下列生物中,以异养方式生活的是-(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1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A.白菜
B.桔树
C.海蜇
D.金鱼藻
9.下列关于排尿的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B.及时排出人体细胞产生的废物
C.维持正常血糖浓度
D,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10.自养型生物和异养型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A.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B.是植物还是动物
C.是否能利用无机物
D.能否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11.如图所示是水螅和乳骏菌的呼吸强度与氧浓度的关系,其中表示乳骏菌呼吸曲线的

水螅的营养方式是
呼发纸发
氧气
12.香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誉为“菇中之王”。它富含高蛋白、多糖和维生素等多种
营养物质。请回答:
(1)香菇的营养方式为
(选填“自养”或“异养)
(2)上述营养物质中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它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生理活动的营养
物质
13.水是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人体获得水分的途径有
以及细胞呼吸作
用,而排出水分的途径有
以及排粪等。
14.生物体内时刻都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即进行着
这是生物的主要特征
之一,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同化作用主要是指生物体的物质
与能量
过程,如植物的
作用:异化作用是指生物体的物质
与能量
并不断排出代谢废物的过程,如生物的
作用。
15.按同化作用的方式不同,可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大肠杆菌是一类
生物,引起食物腐败的是一类
生物,蘑菇是一类
生物,它们都是异养生物。
16.人体内水的平衡对于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图甲是人体水平衡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
分泌里(毫升时)》
内分泌腺分
血浆浓
150
度改变
感受器
神经
泌抗利尿激
中枢
素里改变
汗液
100
尿液
血浆浓
尿液里
肾脏重吸收
50
度恢复
改变
水里改变
10
20
30环境温度(℃)

(1).饮水和食物是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人体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
(2),根据图甲分析,人体参与水平衡调节的系统有。(写出两个)
(3)抗利尿激素会抑制尿液的产生。图乙是某人汗液和尿液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结合图甲,分析他在高温环境中汗液分泌量增多导致尿液减少的调节过程: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2(共31张PPT)
第二课时 水盐平衡及代谢多样性
肾脏
肾单位
血 液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肾小管重吸收
肾盂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水、无机盐、尿酸、尿素、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
(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不 渗透
(水、无机盐、 葡萄糖、尿酸、尿素)
(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
(水、无机盐、尿酸、尿素)
尿
尿的形成和排出
复习:
为何大量饮水后尿量会增加?
答:当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相反,如果体内水分不足,肾脏就只产生少量的尿。肾就是这样来平衡体内的水分的。
思考:
1. 人体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水分?食物中的
水分到达体内细胞一般要经历哪些途径?
2. 人体内的水分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排出体外?
思考:
答:(1)食物(2)饮水 (3)代谢产生的水
答: (1)泌尿系统排出尿液(主要 (2)皮肤排出汗液 (3)呼吸系统排出少量水分L(4)大肠排出粪便
水通过食物到血液再到细胞。
三、水 盐 平 衡
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
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水的平衡
1.人体获得水分的途径:
① 从食物中获取
② 从饮水中获取
③ 细胞代谢产生的水
食物
血液
细胞
2.体内水分排出体外的途径:
① 泌尿系统排出尿液
② 皮肤排出汗液
③ 呼吸系统排出少量水分
④ 消耗系统粪便排出水分
(主要途径)
体内的无机盐又是怎样维持相对的平衡?
思考:
(二)无机盐的平衡
食物中的Na+
粪便中的Na+
尿液中的Na+
汗液中的Na+
Na+主要来源是食盐,主要排出途径是由尿液排出。
1. 我们是否能饮用海水?为什么?
答:肾脏对人体的水和盐的浓度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且有一定的限度。人不能饮用海水,因为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超出了肾脏的调节能力,如食用海水会积累过多的盐分而导致死亡。
思考:
2.当人严重腹泻、剧烈呕吐时,常要通过输液治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人体内水和无机盐严重缺失,如不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会导致死亡。同时可补充葡萄糖等能源物质。
思考:
水盐平衡是生物细胞进行代谢的一部分。
活细胞时时刻刻处于物质合成与分解、能量贮存与释放的动态平衡之中。
即体内不断进行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
这就是生物的代谢。
三、代谢的多样性
1.新陈代谢的意义
① 新陈代谢是人和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② 人和生物表现出来的生长、发育、生殖、遗
传和变异等特征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础的。
2.新陈代谢的过程
新陈代谢
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摄取营养物质
合成自身物质
贮存能量
释放能量
分解自身物质
排出代谢废物
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
关系:同时进行,相互联系,相互独立
1.在人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幼年、成年和老年),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之间的相对强度变化有什么特点?
答:幼年的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成年时两者相当;老年时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思考:
2. 从体内自身组成物质的角度看,昨天的“胜哥”和今天的“胜哥”一样吗?
答:不一样,因为生物体内时刻都在进行着代谢。
思考:
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不同的生物种类有不同的生存环境和营养来源,获得能量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3.新陈代谢的多样性
生物的营养方式
同化作用的方式不同
自 养
异 养
① 自 养
各种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直接制造成有机物并贮存能量,这种营养方式叫自养。
进行自养生活的生物有植物和光合细菌等。
绿色植物有哪些适应自养生活的特征?
植物都能向光生长;
思考:
绿色植物有哪些适应自养生活的特征?
叶镶嵌,植物的叶生长不重叠;
思考:
叶表面颜色深、背面颜色浅;
思考:
绿色植物有哪些适应自养生活的特征?
② 异 养
从外界摄取现存的有机物并转化为自身的有机物,获得有机营养,这种营养方式叫异养。
人和多数动物以捕食方式摄取营养。
A. 捕食:
每种动物都有其适应异养生活的特征!
杂食动物
熊猫的牙齿结构复杂,臼齿布满瘤突和小尖。
牛有反刍胃。反刍动物吃草时稍加咬啃即吞入瘤胃,休息时,再将这些未经充分咀嚼的食物返回口腔咀嚼。反刍缩短了在危险采食环境中的停留时间,对牛的生存有着重要意义。
每种动物都有其适应异养生活的特征!
草食动物
虎豹有发达的犬齿、良好的奔跑能力;
每种动物都有其适应异养生活的特征!
肉食动物
老鹰具有敏锐的视觉、锋利的喙和爪;
每种动物都有其适应异养生活的特征!
肉食动物
B. 腐生:
而多数真菌和细菌等都可以从已死的、腐烂
的生物体中获得营养,这类生物为腐生生物。
C. 寄生:
如蛔虫、新冠病毒和结核杆菌等生活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获得营养,这类生物为寄生生物。
1.人体获得水分及排出的途径。
小结:
2.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 养和异 养。
3. 异 养包括捕食、腐生及寄生。
4.新陈代谢的意义:① 新陈代谢是人和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② 人和生物表现出来的生长、发育、生殖、遗
传和变异等特征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础的。
5.新陈代谢的过程
新陈代谢
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
摄取营养物质
合成自身物质
贮存能量
释放能量
分解自身物质
排出代谢废物
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
关系:同时进行,相互联系,相互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