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同步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2.结合实例,理解昼夜更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影响。
3.尝试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培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课前准备
一、地球的自转
1.自转概况
(1)概念和方向:地球围绕地轴自 向 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呈 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 旋转。
(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就是地球自转的周期。由于选取参照物不同自转周期不同,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 日,它是某地经线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与地心连线的时间间隔,地球自转了 °,所用时间为 ; 日是某地经线连续两次与日地中心连续相交的时间间隔,地球自转了 ° ′,所用时间为 小时。
(3)速度:自转角速度除 外,其他各地 ,都为 °/时;自转线速度则由于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从赤道向两极 。
2.自转的地理意义
(1)导致 现象,其周期为24小时,使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2)使地球上 的物体受到地球 的作用产生偏向。该力只作用于 运动的物体,始终 于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并随着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大。北半球 偏,南半球 偏,沿 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为我们度量时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尺度。地球上不同 的地方,有不同的当地时间。
二、地方时、区时、时区与日界线
1.地方时
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 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 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时区划分与区时换算
(1)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 个时区,每个时区占 经度,以该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 ,又称标准时。
(2)区时的换算: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 小时。在同一日期内,东 西 。
3.国际日期变更线
大体沿 经线穿行的折线,也叫 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是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又为了保持 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故在这样的地方改用折线。
课堂活动
探究点一 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探究总结
概念 地轴 方向
文字描述 地球本身绕其自转轴旋转 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其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方向
图像描述
【考例探究1】 读图,回答问题。
(1)此图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
(2)站在C点的某同学于昨天晚上8:00在天空中观察到某一恒星位于上中天,那么今天晚上该同学再观察到该恒星位于上中天应几点( )
A.19时56分4秒 B.7时56分4秒
C.20时3分56秒 D.8时3分56秒
(3)A、B、C、D四点的角速度有什么变化规律?理由是什么?
(4)A、B、C、D四点的线速度有什么变化规律?理由是什么?
第4周 双城三中地理组 毕清占、王美春、王颖、关文涛
1.3 地球的自转 第2课时同步学案
探究点二 昼夜交替现象
【探究材料】
1.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观察其明暗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据此说明该分界线与手电筒光线的关系。
2.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观察晨昏线位置的变化,说明晨昏线在地球表面的移动方向,并探究其原因。
3.昼夜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4.假如地球不自转,只围绕太阳公转,地球上还有没有昼夜更替现象呢?
【规律总结】
1.昼夜交替现象
2.晨昏线的判读
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圈)。其判读方法如图表所示:
方法 依据
晨线 昏线
自转法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那条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那条线
时间法 经过赤道上地方时6时的那条昼夜分界线 经过赤道上地方时18时的那条昼夜分界线
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或昼半球西侧的界线 夜半球西侧或昼半球东侧的界线
【考例探究2】 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
B.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C.晨线的西边是昼半球,东边是夜半球
D.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产生的
【考例探究3】 一艘轮船于当地时间2011年9月8日15时10分(区时)航行在180°经线海区内。读图回答(1)~(2)题。(1)该船5分钟后通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下列日期和区时不可能的是( )
A.9日14时15分 B.9日15时15分 C.8日15时15分 D.7日15时15分
(2)东十一区与东十二区的分界线是( )
A.172.5°E B.170°E C.165°E D.172.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