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上册高频考点期末模拟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上册高频考点期末模拟卷(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16 21:5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高频考点期末模拟卷(二)含答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课堂上我们在做水结冰实验时,观察后发现当温度下降到___________℃时,水开始结冰,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填“逐渐下降”或“保持不变”)。
2.人们通常将水、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___________;将石头、木头分为一类,称它们为___________;将空气分为一类,称它为气体。
3.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在常温下,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___________克食盐。在同一温度下,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___________。
4.我们说的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的冷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风等情况。
5.做风的模拟实验需要用到的材料有___________、透明塑料薄膜、无盖的长方形纸盒、___________和纸条。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
2.读温度时,我们的视线可以斜着看温度计液柱的液面。( )
3.风虽然看不见,但是我们仍旧能判断风的大小。( )
4.会流动的物体一定是液体。( )
5.我们看到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
6.同一地区,不同季节的降水量是不同的。( )
7.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是不能分离出来的。( )
8.篮球打了气才能弹起来,这是利用了空气能被压缩的性质。( )
9.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气象员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 )
10.夏天天气很热,气温很高,因此不需要加热孔明灯或热气球里面的空气,它们也能升上天空。(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当我们看到蚂蚁搬家、蜻蜓低飞的现象时,预示着( )天气。
A.晴朗 B.下雨 C.大风
2.在验证搅拌是否可以加快溶解的对比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搅拌情况 B.水温 C.冰糖的大小和形状
3.下图中表示压缩空气的是( )。
B. C.
4.在温度为( )的地方,液态的水不能变成固态的冰。
A.0℃ B.-5℃ C.6℃
5.下列各图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B. C.
6.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降水量的杯子最好是( )的。
A.上小下大 B.上大下小 C.上下一样大
7.下列天气现象中,不属于降水的是( )。
A.雨 B.雪 C.霜
8.下列能用来装空气的容器是( )。
A.一个破了的袋子 B.一个密封的罐子 C.一个没盖的杯子
9.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时,此时的风向是( )。
A.西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10.下午3时小明在三个地方测得了不同的温度,记录当时的气温应选( )。
A.教室内24℃ B.室外阳光下26℃ C.室外阴凉通风处22℃
11.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方法中,能使冰糖最快溶解的是( )。
A.把大块冰糖放入水中不搅拌 B.把大块冰糖放入水中再搅拌
C.把大块冰糖碾碎后放入水中再搅拌
12.热气球通过( )的方式下降。
A.持续加热空气 B.将热空气放出,让冷空气进入 C.刺破气球
13.玻璃瓶中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瓶中剩余的空气将( )。
A.占据整个玻璃瓶 B.占据原来半瓶的空间
C.占据比原来半瓶更小的空间
14.吃火锅时,没有往锅里继续放盐,可汤却越吃越咸,这是因为( )。
A.汤上面淡,下面咸 B.汤里的盐浓度随着水分的蒸发而增大
C.汤里锅底的盐没溶解
15.溶解与不溶解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
A.不能过滤分离,能均匀分散在水中
B.不能过滤分离,不能均匀分散在水中
C.能过滤分离,不能均匀分散在水中
四、连线题(6分)
将物体的三种状态与其特点用线连起来。
气体 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液体 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固体 没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
五、填图题(9分)
把你观察到的有关空气方面的知识填在方框里。
六、实验探究题(15分)
1.阅读并分析下面的降水量统计表,回答相关问题。
二月份降水量统计表
时间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降水量(毫米) 0 90 55 51
(1)月平均降水量=一个月内每天的降水量之和÷本月天数。根据统计表计算,这个月的月平均降水量为___________毫米。(按28天计算)
(2)在这个月内,降水量最多的是第___________周,没有降水的是第___________周。
(3)这个月降水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某班6组同学在做“常温下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的实验时获得的数据,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水量(毫升) 100 50 100 50 100 100
溶解量(克) 10 5 9 4 31 11
(1)实验中选择水量为50毫升的有___________组,选择水量为100毫升的有___________组。
(2)从数据中发现,50毫升水里能溶解___________克小苏打。
(3)第4组在往水里加小苏打时,比较合适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字母)。I
A.一药匙一药匙地加 B.1克1克地加 C.4克4克地加
(4)从数据上看,有1组的数据是错误的,你觉得是___________组。产生错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1组同学想继续做“食盐的溶解能力和小苏打溶解能力的比较”的实验,做食盐
的溶解能力实验时,下列做法是否正确,请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①做食盐的溶解能力实验时,要与做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实验时的水量一样多。( )
②做食盐的溶解能力实验和做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实验时的水温可以不一样。( )
③等前面一份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往水中加下一份食盐。( )
④实验过程中,不小心倒翻了一些水,可以继续实验。( )
(6)第1组同学发现食盐的溶解过程很费时,___________可以缩短该溶解过程的时间。
(7)从“食盐的溶解能力和小苏打溶解能力的比较”实验中,我们知道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0 保持不变
液体 固体
36 强
阴晴 雨雪
蜡烛 蚊香
二、

×

×
×

×


×
三、
1.B 2.A 3.B 4.C 5.C6.C7.C 8.B9.C 10.C 11.C12.B13.A14.B15.A
四、
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
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五、
占据空间 会流动 无色透明 易被压缩 很轻 有一定的质量
六、
(1)7 (2)二 一 (3)降水量偏多(合理即可)
(1)24 (2)5 (3)B (4)5 水量多于 100 毫升(合理即可) (5)①√ ②× ③√ ④× (6)搅拌 (7)不同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