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生物
1.B【解析】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应适量饮用淡盐水,以维持无机盐的平衡,A 项错误;维
- + +
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是 Cl 和 Na ,维持细胞内液的主要是 K ,C项错误;若输入高浓度
盐水,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导致细胞失水,D 项错误。
2.A【解析】刺激感受器引起的效应器反应才能叫反射,B项错误;条件反射的消退与大脑
皮层有关,C 项错误;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D 项错误。
3.C【解析】糖的去路之一就是在细胞内被氧化分解,因此当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障碍,
有可能导致血糖升高,B项错误;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均可以升高血糖,D 项错误。
4.B【解析】树突状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 T 细胞,B 项错误;巨噬细胞吞噬体的方式是
胞吞,D 项正确。
5.D【解析】免疫细胞来自于造血干细胞,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长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
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A 项错误;识别抗体的受体位于细胞外表
面,B项错误;机体清除癌细胞,发挥的是免疫监视的功能,C 项错误。
6.B【解析】植物的向光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但向光侧的生长素与背光侧
的生长素对茎均起到促进作用,B项错误。
7.C【解析】种群密度不仅与种群数量有关,也取决于其分布的区域大小,C项错误。
8.B
9.B【解析】优势种是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B 项错误。
10.A【解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A 项错误。
11.C【解析】能量的传递效率应该指的是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的多少,鹰、兔之间的
能量传递效率是无法确定的,C 项错误。
12.C【解析】粪便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后,其中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B 项正确;能
量传递效率值得是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大约在 10%-20%之间,C 项错误。
13.D【解析】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单向的,C 项正确;完成伸肘动作属于条件反射,D
项错误。
14.C【解析】激素甲为胰岛素,激素乙为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
分泌,A 项错误;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B项错误;血糖调节是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
D项错误。
15.D【解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其结构和植物激素不同,A 项错误;
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营养物质,B项错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也会收到气候的影响,C
项错误。
16.C【解析】生态位重叠度越大,说明竞争越激烈,D 项错误。
【解析】人体乙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的产物为 CO2和 H2O,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因此
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量等于消耗的 O2量;
【解析】(4)由图可知,当 2,4—D 浓度为 10-6mol/L 时,其效果与未使用 2,4—D 效果相同。
-6
当浓度超过 10 mol/L 时,表现为抑制作用。湛江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中调研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1~3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的内环境和细胞内液都有一定的渗透压,这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要及时补充白开水,以维持渗透压平衡
B.吃了过咸的食物后,人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会增加,导致尿量减少
C.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重要离子K+和Cl-,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重要离子是Na+
D.进行静脉注射时,若错将高浓度的盐水当作生理盐水,则会导致血浆中的细胞吸水涨破2.下列有关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反射
C.狗的唾液分泌实验中,食物条件不满足会导致条件反射消退的过程与大脑皮层无关
D.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数量都是有限的
3.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尿病是由经常摄入较多的糖所引起的
B.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不会导致血糖升高
C.能使血糖含量降低的激素只有胰岛素
D.肾上腺素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在血糖调节方面具有相反的作用
4.麻风分歧杆菌侵人机体,进而侵人细胞的过程中,机体会产生免疫应答。下列有关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巨噬细胞可以识别抗原并会发生免疫反应
B.树突状细胞可以将抗原处理后直接传递给B细胞
C.辅助性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分泌细胞因子,促使B细胞分裂、分化
D.巨噬细胞吞噬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物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5.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安全保卫部”,它拥有一支强大的“部队”。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免疫器官都可以生成免疫细胞并让其成熟或集中分布
B.免疫细胞是靠细胞表面和细胞内的受体来识别抗原的
C.机体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及癌细胞,发挥的是免疫自稳的功能
D.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是免疫系统
6.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树冠形状的形成和植物的顶端优势有关
B植物的向光生长是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造成的
C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需要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来共同完成
D.植物体中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决定了植物器官的生长发育
7,栗喉蜂虎是一种形态美丽优雅的鸟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在广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被发现。下列有关其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栗喉蜂虎的种群密度
B.可用当年出生幼鸟数与其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来计算出生率
C.在所有生态系统中,若其种群数量大,则其种群密度也一定大
D.通过年龄结构可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8.下图1中的甲、乙两种生物与图2中的AB两种生物之间反映出的种间关系分别是
A.种间竞争和捕食 B捕食和种间竞争
C.互利共生和种间竞争 D.寄生和互利共生
9.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下列有关两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B.优势种是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
C种群内和种群间都可发生竞争 D.物种组成是区别群落的重要特征
1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由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的非生物环境两部分组成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传递
C.一般来说,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D. 退耕还草恢复草原生态系统可以提高环境容纳量
11.右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础 蛇
B.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狼、云豹和蛇等
C.鹰能获得野兔10%~20%的能量
D若该草原受到某化学物质的污染则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
12.鳅田稻是指在同一块稻田中既种稻又养鳅从而形成“水稻护鳅,鳅吃虫饵,鳅粪肥田”的天然食物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等生产者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了物质和能量
B泥鳅粪肥田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C鳅田稻生态系统提高了物质的转化效率和能量传递效率
D在鳅田稻中,水稻与泥鳅是原始合作的关系
13.2021举重亚锦赛比赛首日中国选手创新世界纪录。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伸肘动作的反
射弧基本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阻断钠离子通道,则伸肘动作可能不能完成
B伸肘时屈肌肌群细胞的膜外表现为正电位
C. 刺激伸肌运动神经元检测不到肌梭细胞的兴奋
D. 运动员完成伸肘动作属于非条件反射
14.激素甲和激素乙是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重要激素,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索甲的分泌量不会影响激素乙的分泌量
B.激素乙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
C.激素甲能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氧化分解
D.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的调节不会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15.瑰葡萄的种程中施用人工合成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可以提高葡萄的结果率和单果质量,但若施用不当则可能会造成果实空心等问题。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结构和生理效应都与植物激素相似
B.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作为营养物质,再配合浇水施肥等措施,适时施用就可以发挥效果 C.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会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所以具有效果稳定的特点
D.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可以采用浸泡法或沾蘸法处理插条基部
16.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区。研究团队以四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了它们的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调查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生境1为低潮盐沼一光滩带,生境2为海三棱薦草带,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一芦苇区
A绿翅鸭和鹤鹬选择觅食的生境基本相同,两者的食物种类基本相同
B若两种鸟觅食生境相同则意味着生态位相同
C.四种水鸟均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其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D.生态位重叠度越大说明资源丰富种间竞争越不激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2分)在一20℃的松花江边,不少冬泳爱好者仍坚持冬泳。在冬泳过程中,人体受到冷水刺激后,下丘脑对部分器官的调控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冬泳过程中,冬泳爱好者呼吸加深加快的原因是大量CO2刺激位于脑干的 。若反应底物为葡萄糖,则最终体内产生的CO2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消耗的O2量。
(2)冬泳爱好者进入冷水中,其皮肤中的 受到寒冷刺激后,通过传入神经使下丘脑的 兴奋,促进甲状腺、肌肉以及肝脏等器官的活动,耗氧量会增加,分解代谢会加快,以维持体温平衡,这个过程属于 调节。在产热过程中与甲状腺激素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
(3)人体如果长期处于-20℃的寒冷环境中,细胞、组织和器官就会发生功能紊乱,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原因是 。
18.(14分)周围环境中的病原体大多数被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所抵御,但是总有一些“漏网之鱼”,有些病原体会进入体液,那么我们人体的“防疫部队”如何作战呢 下图为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I体现的特异性免疫过程称为 ,上图所示的两个特异性免疫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的细胞除抗原呈递细胞外还有 (填细胞名称)。
(2)在体液免疫中淋巴细胞的活化需要的两个信号为病原体与B细胞接触和 ,此外,还需要 (填物质名称)的作用。抗原呈递细胞种类包括 。
(3)图中的可来源于 ,图中⑩为 ,
其作用是 。
(4)若某人的呼吸道黏膜受损,会导致免疫系统的第 道防线被破坏而更容易患病。19.(13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对促进月季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图中数据显示,用浓度约为 mol·L-1的2,4—D溶液处理后,枝条生根最多,该实验还可以用 作为实验观察的指标。
(2)通过曲线图得出的结论是 。
(3)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进行预实验,进行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 。
(4)若横坐标仍然为生长素类似物24-D浓度纵坐标改为“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效果,曲线图应该怎样画
20.(12分)某地森林公园发生了一场大火。一般情况下,大火过后,该森林公园成为一片焦土。几年后,这里已经蔚然成林了。某科研小组对该森林公园中甲、乙两个种群进行了相关调查,其数量变化Nt+1/Nt,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其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该森林公园群落进行的演替属于 演替。在森林公园的重建过程中,人为因素对该群落演替的影响是 。
(2)第t年之后,种群甲的种群数量呈”形增长。在调查期间,种群乙的数量变化趋势
是 。
(3)该森林公园群落自下而上的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结构的优势是 。
21.(9分)亚洲飞蝗属于群居性昆虫,其发育分为卵若虫(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亚洲飞蝗繁殖能力强、数量多,是主要的农业害虫之一。探索防治亚洲飞蝗的措施,有利于农作物增产。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亚洲飞蝗属于消费者,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 。为评估亚洲飞蝗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往往需要调查其种群密度,调查亚洲飞蝗成虫密度时般采用标记重捕法的原因是 。
(2)亚洲飞蝗的雌虫能利用前翅发声,吸引雄虫前来交尾繁殖后代,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
(3)请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防治亚洲飞蝗的意义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