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第六单元知识梳理及强化
部编本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知识梳理
环节一:
第六单元由《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课文组成。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需要达到以下两个基本要求:
1.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2.通过任务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3.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让我们通过本课去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强化记忆,彻底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吧!
单元主题回顾
《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第六单元的三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3篇,接下来,让我们盘点课文知识,为自己查缺补漏吧……
课文知识梳理
《牛和鹅》一文主要讲述了“我”被鹅追赶,吓得狼狈不堪,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并教育我不要怕鹅的故事。旨在告诉我们:在看待周围事物的时候,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文是叶至善回忆他童年时候,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课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具体可分为期盼参加演出、扮演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三个部分,表现出浓浓的童真、童趣。
《陀螺》一文以陀螺为线索,主要讲述了作者儿时用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战胜大陀螺的故事,从中悟出不可以貌取人的道理,表达了作者对陀螺的喜爱之情,也表明玩具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本单元的会写字及重点词语主要集中在 《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课,其他诸如多音字、形近字等知识老师已经通过课件列举了出来,让我们去一探究竟吧!
字词知识梳理
生字盘点
触摸 甚至 无所谓 下跪 拳头 捶打 顽皮 故意 脖子 扑打 衣襟 忙乱 脱掉 大概 惹怒 助威 昏乱 结实 汉子 胳膊 握住 摔倒 酒瓶 恐怖 可笑 凭借 欺负 掐住 无缘无故 平白 文艺 表演 露面 羡慕 角色 殷切 期待 一段 兄妹俩 排练
衣裤 豁虎跳 撇嘴 事到临头 危机 通情达理 逃跑
初分 头罩 霉米强糊 亏得 挖开 提示 撤换 紧张 哄堂大笑 笨拙 唉声叹气 砸锅 踱步 至今 冰天雪地 妩媚 否则 铁钉 旋转 奋勇 重整旗鼓 况且 金兵 失败 得心应手 仍然 尤其 手舞足蹈 痛恨 帅气 预料 摇头晃脑 不动声色 顽强 彻底 溃败 品尝 荣誉 丑陋 自豪
多音字盘点
结 jié(结束) jiē(结实)
吓 xià(吓唬) hè(恐吓)
露 lù(露珠) lòu(露面)
哄 hǒng(哄骗) hòng(起哄)
挑 tiǎo(挑衅) tiāo(挑担)
旋 xuán(旋 转) xuàn(旋风)
近义词盘点
结实—扎实 欺负—欺辱 无缘无故—平白无故
羡慕—艳羡 殷切—恳切 期待—期盼
撤换—撤退 懊恼—懊悔 顽强—坚强
自豪—骄傲 毫无怨言—任劳任怨
反义词盘点
顽皮—乖巧 神气—沮丧 大概—肯定
痛快—郁闷 通情达理—蛮不讲理 自信—自卑
垂头丧气—精神抖擞 恍惚—清醒 溃败—胜利
温和—暴躁 一丝一毫——成千上万
重点词语盘点
四字词语
摇摇摆摆 无缘无故 通情达理 哄堂大笑 垂头丧气 顾名思义 毫无怨言 重整旗鼓 冰天雪地 得心应手 废物利用 一显身手 一丝一毫 摇头晃脑 不动声色 不败之地 兴致勃勃 手舞足蹈
AABB式
无缘无故
摇摇摆摆
ABAC式
啪嗒啪嗒
ABAB式
景物描写
冰天雪地
摇头晃脑
描写人物
通情达理
手舞足蹈
兴致勃勃
垂头丧气
哄堂大笑
不动声色
毫无怨言
四字词语常以仿写词语、根据意思写词语等题型出现,这需要我们掌握词语特点并理解词语意思。
词语搭配
(顽皮)的孩子 (一摇一摆)地走过来
(殷切期待)的目光 (通情达理)的老师
(充分)的自信 (笨拙)的表演
(窝囊)的老虎 (胜利)的滋味
(唉声叹气)地说 (垂头丧气)地踱来踱去
(难听)的绰号 (高质量)的陀螺
(恍惚)的状态 (英武)的风姿
(不动声色)地闪躲 (有力)的证明
重点句子是我们学习路上的拦路虎,而第六单元需要掌握的句子知识点颇多,诸如修辞方法、名言警句等类型的句子更是不胜枚举,老师拣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让我们一起去研究“一”,而后去“反三”吧!
句子知识梳理
比喻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1)判断哪些句子不是比喻句。(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比喻句分析
1.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甩到了半空中。
这句话写出了金奎叔力气大,不怕鹅,与“我们”对鹅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我”得不到陀螺的郁闷心情,从中表达了对陀螺的酷爱之情。
3.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出来的,而是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来的,圆且光滑,如同一枚鸭蛋。
这句话形象地描写出了这只陀螺圆且光滑的特点。
4.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这句话写出了“荣誉”是小得很,但是对当时的“我”影响很大。
5.我的冰尜儿,木工随便旋出的小木头块,丑小鸭生出的一只丑鸭蛋,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
这句话把“冰尜儿”比作“丑鸭蛋”,写出了它的其
貌不扬,却给“我”带来了快乐和自豪。
拟人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拟人句分析
1.其他几只鹅在后面嘎嘎大叫着助威。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鹅欺负人的样子。
2.无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冰尜儿都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让你抽打,在冰面上旋转、舞蹈。
这句话写出了冰尜儿的尽职尽责。
3.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奋勇搏斗,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然后重整旗鼓再战——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冰尜儿战斗时的样子。
4.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不动声色地闪躲。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大陀螺的“傲慢”以及“我”的陀螺的“谨慎”。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动作描写分析
1.所以我们看到牛,一点儿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呢!
写出了我们对牛的“欺负” 。
2.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嘎嘎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鹅的傲慢。
3.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写出了我当时狼狈的样子。
4.金奎叔帮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
写出了金奎叔对我的关心。
5.我穿上老虎皮,套上老虎头,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
连用三个动词,写出了“我”等待上场时的情景。
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语言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语言,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语言描写分析
1.她说:“不要紧,扮老虎不一定要豁虎跳。你先四脚着地爬上台,见了他们兄妹俩就站起来,啊呜啊呜叫着,向他们扑过去,他们逃你就追。等到猎人上场,对你连开两枪,你就躺下来----死掉。记住了吗 ”
这段话是老师对“我”的指导,说明老师很有耐心。
2.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记着,霖哥儿,下次可别怕它们。”
这句话是金奎叔从鹅嘴里把“我”“解救”出来后对“我” 的指导,告诉“我”对鹅不能惧怕,而是要想办法制服它。
3.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你一出场就豁几个虎跳,那就强多了。”
这句话是“我”演老虎失败后,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的指责,说明“我”失败的原因。
关联词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关联句分析
1.我那时虽然不敢这样,可是用拳头捶捶牛背还是敢的。
这是转折关系的句子,说明“我”在主观上不怕牛。
2.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
这是转折关系的句子,说明“我”从心理上战胜了对鹅的恐惧。
3.虽然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
这是转折关系的句子,写出了“我”对这个陀螺的喜欢。
4.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
这是条件关系的句子,写出了“我”的陀螺受到大家的嘲笑。
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引用句分析
这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句古话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能只根据外貌判断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
文学常识是语文检测的重点内容之一,需要我们牢固的深刻入我们聪明的头脑,对于第六单元的文学常识,老师从多个方面总结归纳,让我们去课件中看一看,有没有你没注意到的地方?让我们去记一记,攻克这个难题吧!
文学常识知识
梳理
日积月累
必背成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课文主旨探究
1.学了《牛和鹅》这篇课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
2.《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扮演一只大老虎结果演砸了的故事。
3.《陀螺》一文中,“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句话深刻地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只根据外貌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
4.从得到陀螺、遭受嘲笑到战斗胜利,“我”的心情与感受有哪些变化?你能用文中的语言来形容吗?
得到陀螺(手舞足蹈)——遭受嘲笑(大受挫折)——战斗胜利(陶醉许久)
学了第六单元的课文,我们基本达到了单元引导页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并通过本课的学习进行了补益,更全面的掌握了课本的知识。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呢?让我们做个深呼吸,然后进行本课的强化环节吧!
大家来总结
第六单元强化练习
环节2:
学了本组课文,通过仔细观察的事物,我们发现的不同世界会让我们满心欢喜,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么有意思的世界吧!
强化练习
1.下面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捶打(cuí dǎ) 甚至(shèn zhì)
B.笨拙(bèn zhuō) 大概(dà ɡài)
C.旋转(xuàn zhuǎn) 是否(shì fǒu)
B
①手舞足蹈(表示动作)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②兴致勃勃(ABCC式)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③无缘无故(ABAC式)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抓耳挠腮
摇头晃脑
无边无际
拳打脚踢
想入非非
大名鼎鼎
自生自灭
人才济济
2.仿写词语。
无声无息
3.按要求写句子。
①仿写句子。例: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一个上午我都快乐极了,烦恼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边的云,被风吹得无影无踪
②鹅一口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改为“把”字句)
③我穿上老虎皮,套上老虎头,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仿写动作描写的句子)
鹅一口把我当胸的衣襟咬住了。
她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双手把蝴蝶一捧。
··
··
4.积累我在行。
①信守承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爸爸就告诉我,男子汉大丈夫 , 。
②我曾经读过骆驼和羊的故事,从此我知道了
, 的道理。
③我们要学会抓住机会,否则 , 。
一言既出
尺有所长
驷马难追
寸有所短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感谢欣赏哦,学不可以已,继续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