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桂林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17 16:50:59

文档简介

桂林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度22级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生物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大亚湾附近海域中珍珠贝与水母、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
A. 食物链 B. 群落 C. 种群 D. 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群落: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区域或环境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它虽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物有机体构成,但仍是一个具有一定成分和外貌比较一致的组合体。
【详解】生活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群落,由此可知“大亚湾附近海域中珍珠贝与水母、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群落;B正确。
故选B。
2. 衣藻和颤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细胞结构上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是
A. 细胞的外部形态不同 B.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不同
C. 前者有核膜,后者无核膜 D. 前者有鞭毛,后者无鞭毛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衣藻是原核生物,颤藻是真核生物;二者的根本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原核细胞无。选C
考点: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点评:识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3.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可以用于合成
A. 葡萄糖和蛋白质 B. 核酸和蛋白质 C. 纤维素和淀粉 D. 乳糖和核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蛋白质和核酸含有N元素,葡萄糖、纤维素、淀粉和乳糖中不含N元素。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
4.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的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若装片上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情况下,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时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 )
A. 1个 B. 8个 C. 16个 D. 64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者宽度的放大,而非面积或体积的放大。
【详解】目镜不变(10×),物镜从40×调整到10×,根据“高倍镜下细胞数目/低倍镜下细胞数目=1/放大倍数的平方”可知,整个视野内的完整细胞数目将变为4×42,即64个,D正确。
故选D。
5. “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  )
A. 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 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C. 调节血液渗透压
D. 促进更多红细胞的产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无机盐对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生物体内的无机盐离子还能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Fe2+是血红蛋白的成分,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表现出缺铁性贫血症。
【详解】A、调节血浆酸碱平衡是血浆中缓冲物质的作用,不是铁离子的作用,A错误;
B、Fe2+是血红蛋白的成分,乳酸亚铁进入人体后能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B正确;
C、Fe2+是血红蛋白的成分,不参与调节血液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可调节渗透压,C错误;
D、Fe2+进入人体后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不能促进红细胞的产生,D错误。
故选B。
6. 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般而言,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B. 水在细胞中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代谢旺盛的细胞内自由水含量较多
C. 植物的成熟叶比幼嫩叶面积大,因此水的百分含量也高一些
D. 干旱地区植物肥厚的肉质茎或发达的根系都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特征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正确;水在细胞中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变大,B正确;水份含量与细胞代谢水平有直接关系,和面积大小无关.一般来说,幼嫩叶片的代谢水平比成熟叶高,所以幼嫩叶片含水量高于成熟叶,C错误;肥厚的肉质茎(储存水分)或发达的根系(吸收深层土壤内的水分)都是干旱地区植物对缺水环境的适应特征,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活动与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7. 糖枫是一种落叶乔木,糖枫细胞中所含的大量淀粉会在冬天转换为蔗糖,树干流出的汁液可制成砂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斐林试剂与蔗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B. 糖枫叶片中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蔗糖
C. 组成淀粉的化学元素与组成磷脂的化学元素不完全相同
D. 糖枫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不含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详解】A、斐林试剂与还原性糖反应产生红色沉淀;常见的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蔗糖不是还原性糖,A错误;
B、淀粉是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B错误;
C、组成淀粉的化学元素是C、H、O,组成磷脂的化学元素是C、H、O、N、P,因此组成淀粉的化学元素与组成磷脂的化学元素不完全相同,C正确;
D、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其上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与酶,D错误。
故选C。
8. 胆固醇在许多动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饮食中如果过多摄入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冠心病。下列关于胆固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胆固醇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 与蔬菜相比,动物肝脏和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更加丰富
C. 胆固醇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小肠细胞对锌和磷的吸收
D.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风险
【答案】C
【解析】
【分析】1、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作用: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②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
2、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3、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1)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2)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3)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A、胆固醇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A正确;
B、植物细胞膜上没有胆固醇,动物肝脏和蛋黄中胆固醇的含量更丰富,B正确;
C、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小肠细胞对钙和磷的吸收,C错误;
D、正常人如果饮食不合理,摄入胆固醇过多,缺乏运动,会造成胆固醇在血液中含量过高,可能会患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是冠心病,故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风险,D正确。
故选C。
9. 丙氨酸的R基为—CH3,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它们缩合形成的二肽分子中,C、H、O的原子数分别为( )
A. 7、16、6 B. 7、14、5 C. 8、12、5 D. 8、14、5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结构和多肽的形成,解题要点是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并能分析多肽形成过程中各种元素数目的变化。在一个氨基酸中,若不考虑R基,至少含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氨基酸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2H4O2NR。
【详解】氨基酸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2H4O2NR,由题意可知,丙氨酸的R基为—CH3,丙氨酸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3H7O2N;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谷氨酸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5H9O4N,丙氨酸与谷氨酸缩合形成二肽时脱去1分子H2O,因此二肽分子的结构简式是C8H14O5N2,D正确。
故选D。
10. 鲤春病毒病是一种由弹状病毒引起的常在鲤科鱼类中流行的疾病。该病毒外包一层囊膜,内含一条单链RNA。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该弹状病毒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N、P
B. 该弹状病毒的RNA初步水解产物有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C. 鲤科鱼类的遗传物质与该弹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不同
D. 该弹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可得到6种水解产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详解】A、据题意可知,该病毒含有RNA,RNA的元素组成是C、H、O、N、P,因此该弹状病毒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N、P,A正确;
B、RNA是由许多个核糖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因此该弹状病毒的RNA初步水解产物有4种核糖核苷酸,B错误;
C、鲤科鱼类的遗传物质是DNA,该弹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
D、该弹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可得到磷酸、核糖和4种碱基(A、U、C、G),共6种水解产物,D正确。
故选B。
11. 科学研究发现,在人类肿瘤细胞中发现大量如“甜甜圈”般的独立于染色体存在的环状DNA(简称ecDNA)。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RNA与DNA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前者不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B. ec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2个磷酸基团和1个含氮碱基
C. 对于环状DNA分子而言,其中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 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详解】A、对于RNA病毒来说,RNA作为遗传物质能储存遗传信息,A错误;
B、ec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2个磷酸基团和1个含氮碱基,B正确;
C、环状DNA分子中无游离的磷酸基团,C错误;
D、决定遗传信息种类的主要是碱基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即使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但是排列顺序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选B。
12. 轮藻细胞中的钾浓度比周围环境中的高63倍,维持细胞内外钾浓度差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 )
A. 转运蛋白 B. 磷脂 C. 胆固醇 D. 糖类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轮藻细胞中的钾浓度比周围环境中的高63倍,说明轮藻细胞吸收钾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是主动运输,被动运输是从高浓度向低度的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详解】由题意知,血浆中的钾进入轮藻细胞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是主动运输,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故维持细胞内外钾浓度差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A正确。
故选A。
13. 植物的木质部是树干的主要组成成分,纤维素含量高,起到输导水分、支撑的作用。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A. 内质网 B. 高尔基体 C. 液泡 D. 核糖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内质网是由一层单位膜所形成的囊状、泡状和管状结构,并形成一个连续的网膜系统。由于它靠近细胞质的内侧,故称为内质网。
【详解】A、内质网主要参与蛋白质的加工、运输,A错误;
B、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分拣,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还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B正确;
C、液泡、是由单层膜与其内部的细胞液组成的细胞器,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可以贮存营养物质及调节渗透压等,C错误;
D、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唯一场所,D错误。
故选B。
14. 用含有3H标记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某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H的蛋白质。3H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时不经过( )
A. 核糖体 B. 内质网 C. 线粒体 D. 囊泡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该过程中需要消耗线粒体产生的能量。
【详解】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直接联系的结构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故3H移动时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不经过线粒体,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15. 下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其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 组成核糖体的RNA和蛋白质由②合成,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内,②体积较大,③数目较多
C. 凡是比核孔孔径小的物质分子均可自由进出细胞核
D.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由图可知,①为染色质,②为核仁,③为核孔。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①为染色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
B、②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B错误;
C、③为核孔,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具有一定的选择性,C错误;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而非细胞代谢的中心,D错误。
故选A。
16. 现有两个取自同一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成熟细胞,将它们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溶液的浓度比甲溶液的大
B. 2min时,甲、乙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均高于初始值
C. 10min时,取出两个细胞并置于清水中,都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D. 本实验若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为材料,则现象更明显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处于乙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直径逐渐减小,说明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乙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处于甲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直径先减小,然后增加,说明细胞处于甲溶液中先发生质壁分离,然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该过程中细胞先失水,然后又吸水。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在2min之前,处于甲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直径减小的速度更快,因此甲溶液浓度大,A错误;
B、2min时,处于甲、乙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体积减小,细胞液浓度与初始值相比增大,B正确;
C、10min时,取出两个细胞并置于清水中,乙溶液中的细胞可能由于此前大量失水而死亡,不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错误;
D、紫色的洋葱内表皮的液泡中不含有色素,现象不明显,D错误。
故选B。
17. 下列有关主动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
B. 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决定了细胞主动吸收的物质的类别
C. 主动运输的结果是是细胞内外的浓度差趋于0
D. 温度可通过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来影响物质运输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主动运输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等。
【详解】A、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A正确;
B、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决定了细胞主动吸收的物质的类别,B正确;
C、主动运输的结果是使细胞内外维持一定的浓度差,C错误;
D、温度可通过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来影响物质运输,D正确。
故选C。
18. 神经细胞间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介质来传递信息,含有信息分子的囊泡与神经细胞的细胞膜融合之后再打开,将信息分子释放到神经细胞外部,这属于(  )
A. 主动运输 B. 协助扩散 C. 胞吐 D. 胞吞
【答案】C
【解析】
【分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一些小分子或离子可以通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对于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
【详解】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神经细胞产生的介质是通过含有传递分子的囊泡与神经细胞膜融合之后再打开,将传递分子释放到神经细胞的外部环境中,是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C正确。
故选C。
19. 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具有辅助消化的作用。其片剂是糖衣片,这样制作的目的是
A. 补充体内糖类物质的供给
B. 防止胃液的消化
C. 经唾液消化后即可迅速起作用
D. 使其中各种酶缓慢的起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该题的知识点是酶作用的专一性,酶的作用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详解】由于胃内含有胃蛋白酶,会水解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蛋白质,而不能水解多糖,因此为了防止胃液的消化,要将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多酶片加上糖衣。
故选B。
20. 如图甲表示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蔗糖酶的催化速率与蔗糖浓度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a表示蔗糖酶,c和d表示的物质都是还原糖
B. 将图甲中的b换成麦芽糖,水解反应不能进行的原因是酶具有专一性
C. 图乙中的F点以后,限制催化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蔗糖酶的数量
D. 在图乙中的F点以后,大幅提高温度可以使催化速率进一步提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1、分析题图甲:该图是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的模型,图中a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为蔗糖酶,b分解形成了d、c,因此b是反应底物蔗糖,b、c是反应产物葡萄糖和果糖。
2、分析图乙:该曲线表示蔗糖酶的催化速率与蔗糖含量的关系,蔗糖量小于F时,随蔗糖量增加,催化速率增大,说明该阶段限制酶催化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底物浓度,当蔗糖量大于F后,随着蔗糖量增加,催化速率不再增大,说明该阶段限制酶催化速率的因素不再是底物浓度,可能是酶的数量等。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a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为蔗糖酶,b分解形成了d、c,因此b是反应底物蔗糖,b、c是反应产物葡萄糖和果糖,其中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糖,A正确;
B、酶具有专一性,图中的a是蔗糖酶,将图甲中的b换成麦芽糖,水解反应不能进行,B正确;
C、当蔗糖量大于F后,随着蔗糖量增加,催化速率不再增大,说明该阶段限制酶催化速率的因素不再是底物浓度,可能是酶的数量等,C正确;
D、图乙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故大幅提高温度会导致酶的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会降低,D错误。
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
21. 清代袁枚《苔》有诗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结合核酸知识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苔藓与牡丹细胞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
B. 苔藓与牡丹细胞内核酸的元素组成不同
C. 苔藓与牡丹细胞的遗传物质成分区别是碱基的种类不同
D. 苔藓DNA与牡丹DNA所含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ABC
【解析】
【分析】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组成;
2、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种: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3、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五碳糖是脱氧核糖,四种碱基为A、C、G、T;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五碳糖是核糖,四种碱基为A、C、G、U。
【详解】A、苔藓与牡丹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错误;
B、苔藓与牡丹细胞内核酸的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N、P,B错误;
C、苔藓与牡丹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则组成遗传物质的碱基种类也相同,都是A、T、G、C,C错误;
D、DNA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苔藓DNA与牡丹DNA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D正确。
故选ABC。
22. 如表所示的有关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探究主题 实验试剂 预期结果 结论
A 某色拉油是否含有脂肪 苏丹Ⅲ染液 红色 含有脂肪
B 某奶粉是否含有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含有蛋白质
C 某奶片是否添加淀粉 碘液 蓝色 含有淀粉,不含有蛋白质
D 某无糖饮料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含有还原糖,但不一定是葡萄糖
A. A B. B C. C D. D
【答案】BD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A错误;
B、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正确;
C、淀粉遇碘液变蓝,某奶片用碘液检测后出现蓝色,说明该奶片含有淀粉,但不能说明该奶片是否含有蛋白质,C错误;
D、鉴定某无糖饮料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用斐林试剂,如果变砖红色,则含有还原糖;由于还原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和乳糖等,因此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只能确定含有还原糖,但不一定是葡萄糖,D正确。
故选BD。
23. 如图是某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该细胞是骨骼肌细胞,则在马拉松比赛中主要的供能场所是①
B. 若该细胞是吞噬细胞,则除图中标号所示细胞器外,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溶酶体
C. 若该细胞来自某低等生物,则由⑥可知该生物一定为低等植物
D. 若该细胞来自唾液腺细胞,则唾液淀粉酶合成的场所是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中①—⑦依次是:线粒体、细胞核、内质网、核糖体、细胞膜、中心体、高尔基体。
【详解】A、在马拉松比赛中,主要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无氧呼吸仅作为辅助供能方式,因此主要的供能场所是①线粒体,A正确;
B、吞噬细胞能吞噬杀灭病毒或细菌,因此除图中标号所示细胞器外,吞噬细胞中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溶酶体,B正确;
C、含有⑥中心体的可能是低等植物或动物,C错误;
D、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其合成的场所是④核糖体,D正确。
故选C。
24. 我国某科学家团队已经培育出能在盐(碱)浓度为0.6%以上的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关于海水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渗透
B. 海水稻的正常生长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 普通水稻不能在盐碱地种植的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影响了水稻对水分的吸收
D. 水稻细胞可以用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离子
【答案】BCD
【解析】
【分析】当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详解】A、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低处向溶液浓度较高处进行的扩散,即水分子从水的相对含量高的—侧向相对含量低的一侧渗透,A错误;
B、海水稻细胞膜具有控制盐分进出的功能,即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使得海水稻能正常生长,B正确;
C、普通水稻不能在盐碱地种植的原因是水稻根细胞液的浓度小于盐碱地土墙溶液浓度,使水稻的根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无法正常生长,C正确;
D、水稻细胞膜上有运载矿质离子的载体蛋白,水稻细胞通过细胞内化学反应可释放能量,故水稻细胞可以用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离子,D正确。
故选BCD。
25. 下图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装置,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B. 3号、4号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C. 4号试管中的过氧化氢分子所含能量最高 D. 4支试管中H2O2的浓度和用量都应相同
【答案】ABC
【解析】
【分析】1、实验中的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
2、本实验中,分组对照,自变量可以是温度(1和2)、催化剂的种类(3和4);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以气泡产生的速率作为因变量的指标;无关变量有过氧化氢的量、反应的时间、酶的用量等。
【详解】A、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A错误;
B、3号、4号试管都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4中的酶降低的活化能更显著,因此3号、4号试管对照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B错误;
C、加热为过氧化氢分子提供能量,加催化剂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故2号试管中的过氧化氢分子所含能量最高,C错误;
D、4支试管中H2O2的浓度和用量是无关变量,对照试验中的无关变量应保持适宜且相同,D正确。
故选ABC。
三、填空题
26. 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细菌、绿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下图是发生水华的水体中所含的几种生物,请思考回答;
(1)甲图所示生物与乙图所示生物的最显著区别是甲图中的生物_____,甲、乙两图所示生物,其细胞结构又有相似之处,如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且都以_____作为遗传物质。
(2)下列生物中与甲、乙图所示生物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填序号),其特点是_____。
①支原体 ②幽门螺旋菌 ③衣藻 ④寨卡病毒 ⑤酵母菌 ⑥草履虫
【答案】(1) ①.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②. DNA
(2) ①. ④ ②. 无细胞结构
【解析】
【分析】1、甲图所示生物为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乙图所示生物有细胞核、液泡,属于真核生物。
2、真、原核细胞结构上最本质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细胞生物和DNA病毒以DNA为遗传物质,RNA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
【小问1详解】
甲图所示生物为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乙图所示生物有细胞核、液泡,属于真核生物,两者最显著区别是甲图中的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原核生物都是细胞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
小问2详解】
甲、乙图所示生物为细胞生物,有细胞结构,选项中只有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掌握细胞生物与病毒结构上区别以及真、原核细胞结构上的差异,是识记水平上的考查层次。
27. 非洲肺鱼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非洲地区的河流中。干旱季节河流完全干涸时,非洲肺鱼可在河床淤泥中做洞,进入一种基本脱离水源的类似休眠的“干化”状态,可存活长达6个月。一旦遇到水源,非洲肺鱼会吸收大量的水分重新恢复生命活动。研究发现,非洲肺鱼的这种功能与其体内的IDP蛋白有关,该蛋白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肺鱼进入“干化”状态后,自身的_____大量散失,使自身的代谢水平极大降低。
(2)图示结构由_____种氨基酸经_____反应形成。
(3)一般来说,在肽链折叠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即组成肽链的氨基酸单位)通常位于蛋白质的内部,亲水性的氨基酸残基位于蛋白质外部,使蛋白质表现出一种规律性的空间结构。而非洲肺鱼体内的IDP蛋白却呈现出一种空间上的“无序性”,由此猜测这可能与IDP蛋白所含的_____(填“疏水性”或“亲水性”)氨基酸数目多有关。
(4)IDP蛋白经高温处理后遇双缩脲试剂仍变色,原因是_____。
【答案】(1)自由水 (2) ①. 5 ②. 脱水缩合
(3)亲水性 (4)高温没有破坏肽链的肽键结构
【解析】
【分析】脱水缩合: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在脱水缩合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分别脱下—OH和—H结合形成H2O,同时形成一个肽键。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基因突变可能使表达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小问1详解】
自由水促进代谢,“干化”状态时肺鱼细胞代谢极低,说明自由水大量散失。
【小问2详解】
据图,共有4个“-CO-NH-”结构,说明有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观察各个氨基酸的R基,5个氨基酸的R基都不相同,共有5种。
【小问3详解】
据题意,非洲肺鱼会吸收大量的水分重新恢复生命活动,非洲肺鱼的这种功能与其体内的IDP蛋白有关,可推知IDP蛋白中“亲水性”氨基酸数目较多。
【小问4详解】
高温处理后只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破坏肽键,仍可以和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28. 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I、COPII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_____,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
(3)被膜小泡COPI负责从甲_____(填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
(4)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的功能。
【答案】(1)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2)脂质 (3)内质网
(4) ①. 受体 ②.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解析】
【分析】图示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其中COPⅠ、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甲是内质网;乙是高尔基体。
【小问1详解】
图示为溶酶体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还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小问2详解】
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脂质。
【小问3详解】
图中甲是内质网,乙是内质网。由图可知,被膜小泡COPI负责从甲(内质网)向乙(高尔基体)运输“货物”。
【小问4详解】
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具有识别的功能)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29. 囊性纤维病是一种遗传病,患者细胞中氯离子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黏液堵塞,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CFTR蛋白功能异常。如图表示正常人和该病患者的氯离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_____,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直接由膜上功能正常的_____决定。
(2)患者细胞膜上异常的CFTR蛋白处于关闭状态,氯离子无法通过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导致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减慢,黏稠的分泌物不断积累而堵塞支气管。
(3)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只能运输氯离子而不能运输钾离子,体现了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的特点;该蛋白质能水解ATP使其释放能量,说明其还具有_____功能。
【答案】(1) ①. 磷脂双分子层 ②. CFTR蛋白
(2)主动运输 (3)催化
【解析】
【分析】图示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 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能协助氯离子转运至细胞外,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功能异常的 CFTR蛋白不能协助氯离子转运至细胞外,导致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不断积累。
【小问1详解】
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由图可知,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需要膜上 CFTR蛋白的协助。
【小问2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细胞排出氯离子的方式需要 CFTR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因此属于主动运输;由于功能异常的CFTR蛋白不能协助氯离子转运至细胞外, 导致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减慢, 导致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不断积累而堵塞支气管。
【小问3详解】
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只能运输氯离子而不能运输钾离子,体现了细胞膜上的载体具有特异性的特点;该蛋白质能水解ATP使其释放能量,说明其能催化ATP的水解,起到了酶的作用,即还具有催化功能。
30. 草本、木本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耐高温纤维素酶可以加速催化纤维素的水解,为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提供大量廉价原料。某研究小组将纤维素分解菌通过诱变和高温处理获得新菌株(甲),制作出菌株甲培养基的滤液,进行了下列实验:
试管A 试管B
步骤1 加入适量缓冲液 加入用_____①_____配制的菌株甲滤液
步骤2 在80℃条件下水浴保温30min
步骤3 加入适量的_____②_____,80℃水浴保温10min
步骤4 加入适量的_____③_____,60℃热水浴加热2min,观察溶液颜色
实验预期 预期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_____④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小组的实验目的是_____。
(2)该实验步骤1-4中,①、②、③处加入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对该实验结果及结论作出预期:若_____,则表明该纤维素酶能耐受80℃高温;若_____,则表明该纤维素酶不能耐受80℃高温。
【答案】(1)探究菌株甲分泌的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高温
(2) ①. 等量的缓冲液 ②. 纤维素液 ③. 斐林试剂
(3) ①. 试管A溶液呈蓝色(不呈砖红色),试管B溶液呈砖红色 ②. 试管A和B溶液均呈蓝色(不呈砖红色)
【解析】
【分析】1、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小问1详解】
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操作步骤3是80℃水浴保温10min,所以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菌株甲分泌的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高温。由于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菌株甲分泌的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高温。
【小问2详解】
由于该实验是探究菌株甲分泌的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高温,所以实验步骤中,试管A中加入了适量的缓冲液,那么试管B中应该加入等量的缓冲液配制的菌株甲滤液,以排除缓冲液对实验的影响,因此①应该是等量的缓冲液。步骤3应该是两个试管内都加入适量的纤维素液,使酶发挥作用;纤维素本身是非还原糖,但是会被纤维素酶分解为还原糖葡萄糖,所以③应该是加入检测还原糖的试剂斐林试剂。
【小问3详解】
斐林试剂本身是蓝色,试管A中未加入纤维素酶,所以没有还原糖生成,因此无论该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高温,试管A溶液都呈蓝色,其中若该纤维素酶能耐受80℃高温,说明试管B中纤维素酶未被80℃高温破坏,因此能够将纤维素分解为还原糖葡萄糖,因此试管B溶液呈砖红色;若该纤维素酶不能耐受80℃高温,说明试管B中纤维素酶被80℃高温破坏,因此不能够将纤维素分解为还原糖葡萄糖,因此试管B溶液为斐林试剂本身的颜色,即蓝色。因此若试管A溶液呈蓝色(不呈砖红色),试管B溶液呈砖红色,则表明该纤维素酶能耐受80℃高温;若试管A和B溶液均呈蓝色(不呈砖红色),则表明该纤维素酶不能耐受80℃高温。桂林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度22级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生物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大亚湾附近海域中珍珠贝与水母、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
A. 食物链 B. 群落 C. 种群 D. 生态系统
2. 衣藻和颤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细胞结构上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是
A. 细胞的外部形态不同 B.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不同
C. 前者有核膜,后者无核膜 D. 前者有鞭毛,后者无鞭毛
3.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可以用于合成
A. 葡萄糖和蛋白质 B. 核酸和蛋白质 C. 纤维素和淀粉 D. 乳糖和核酸
4.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的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若装片上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情况下,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时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 )
A. 1个 B. 8个 C. 16个 D. 64个
5. “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  )
A. 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 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C. 调节血液渗透压
D. 促进更多红细胞的产生
6. 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般而言,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B. 水在细胞中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代谢旺盛的细胞内自由水含量较多
C. 植物的成熟叶比幼嫩叶面积大,因此水的百分含量也高一些
D. 干旱地区植物肥厚的肉质茎或发达的根系都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特征
7. 糖枫是一种落叶乔木,糖枫细胞中所含的大量淀粉会在冬天转换为蔗糖,树干流出的汁液可制成砂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斐林试剂与蔗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B. 糖枫叶片中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蔗糖
C. 组成淀粉的化学元素与组成磷脂的化学元素不完全相同
D. 糖枫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不含酶
8. 胆固醇在许多动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饮食中如果过多摄入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冠心病。下列关于胆固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胆固醇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 与蔬菜相比,动物肝脏和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更加丰富
C. 胆固醇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小肠细胞对锌和磷的吸收
D.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风险
9. 丙氨酸的R基为—CH3,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它们缩合形成的二肽分子中,C、H、O的原子数分别为( )
A. 7、16、6 B. 7、14、5 C. 8、12、5 D. 8、14、5
10. 鲤春病毒病是一种由弹状病毒引起的常在鲤科鱼类中流行的疾病。该病毒外包一层囊膜,内含一条单链RNA。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该弹状病毒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N、P
B. 该弹状病毒的RNA初步水解产物有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C. 鲤科鱼类的遗传物质与该弹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不同
D. 该弹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可得到6种水解产物
11. 科学研究发现,在人类肿瘤细胞中发现大量如“甜甜圈”般的独立于染色体存在的环状DNA(简称ecDNA)。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RNA与DNA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前者不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B. ec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2个磷酸基团和1个含氮碱基
C. 对于环状DNA分子而言,其中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 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12. 轮藻细胞中的钾浓度比周围环境中的高63倍,维持细胞内外钾浓度差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 )
A. 转运蛋白 B. 磷脂 C. 胆固醇 D. 糖类
13. 植物的木质部是树干的主要组成成分,纤维素含量高,起到输导水分、支撑的作用。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A. 内质网 B. 高尔基体 C. 液泡 D. 核糖体
14. 用含有3H标记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某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H的蛋白质。3H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时不经过( )
A. 核糖体 B. 内质网 C. 线粒体 D. 囊泡
15. 下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其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 组成核糖体的RNA和蛋白质由②合成,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内,②体积较大,③数目较多
C. 凡是比核孔孔径小的物质分子均可自由进出细胞核
D.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16. 现有两个取自同一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成熟细胞,将它们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溶液浓度比甲溶液的大
B. 2min时,甲、乙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均高于初始值
C. 10min时,取出两个细胞并置于清水中,都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D. 本实验若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为材料,则现象更明显
17. 下列有关主动运输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
B. 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决定了细胞主动吸收的物质的类别
C. 主动运输的结果是是细胞内外的浓度差趋于0
D. 温度可通过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来影响物质运输速率
18. 神经细胞间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介质来传递信息,含有信息分子的囊泡与神经细胞的细胞膜融合之后再打开,将信息分子释放到神经细胞外部,这属于(  )
A. 主动运输 B. 协助扩散 C. 胞吐 D. 胞吞
19. 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具有辅助消化的作用。其片剂是糖衣片,这样制作的目的是
A. 补充体内糖类物质的供给
B. 防止胃液的消化
C. 经唾液消化后即可迅速起作用
D. 使其中各种酶缓慢的起作用
20. 如图甲表示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蔗糖酶的催化速率与蔗糖浓度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a表示蔗糖酶,c和d表示的物质都是还原糖
B. 将图甲中b换成麦芽糖,水解反应不能进行的原因是酶具有专一性
C. 图乙中的F点以后,限制催化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蔗糖酶的数量
D. 在图乙中的F点以后,大幅提高温度可以使催化速率进一步提高
二、不定项选择题
21. 清代袁枚《苔》有诗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结合核酸知识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苔藓与牡丹细胞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
B. 苔藓与牡丹细胞内核酸的元素组成不同
C. 苔藓与牡丹细胞的遗传物质成分区别是碱基的种类不同
D. 苔藓DNA与牡丹DNA所含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22. 如表所示的有关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探究主题 实验试剂 预期结果 结论
A 某色拉油是否含有脂肪 苏丹Ⅲ染液 红色 含有脂肪
B 某奶粉是否含有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含有蛋白质
C 某奶片是否添加淀粉 碘液 蓝色 含有淀粉,不含有蛋白质
D 某无糖饮料中否含有葡萄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含有还原糖,但不一定是葡萄糖
A. A B. B C. C D. D
23. 如图是某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该细胞是骨骼肌细胞,则在马拉松比赛中主要的供能场所是①
B. 若该细胞是吞噬细胞,则除图中标号所示细胞器外,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溶酶体
C. 若该细胞来自某低等生物,则由⑥可知该生物一定为低等植物
D. 若该细胞来自唾液腺细胞,则唾液淀粉酶合成的场所是④
24. 我国某科学家团队已经培育出能在盐(碱)浓度为0.6%以上的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关于海水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是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渗透
B. 海水稻的正常生长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 普通水稻不能在盐碱地种植的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影响了水稻对水分的吸收
D. 水稻细胞可以用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离子
25. 下图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装置,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B. 3号、4号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C. 4号试管中的过氧化氢分子所含能量最高 D. 4支试管中H2O2的浓度和用量都应相同
三、填空题
26. 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细菌、绿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下图是发生水华的水体中所含的几种生物,请思考回答;
(1)甲图所示生物与乙图所示生物的最显著区别是甲图中的生物_____,甲、乙两图所示生物,其细胞结构又有相似之处,如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且都以_____作为遗传物质。
(2)下列生物中与甲、乙图所示生物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填序号),其特点是_____。
①支原体 ②幽门螺旋菌 ③衣藻 ④寨卡病毒 ⑤酵母菌 ⑥草履虫
27. 非洲肺鱼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非洲地区的河流中。干旱季节河流完全干涸时,非洲肺鱼可在河床淤泥中做洞,进入一种基本脱离水源的类似休眠的“干化”状态,可存活长达6个月。一旦遇到水源,非洲肺鱼会吸收大量的水分重新恢复生命活动。研究发现,非洲肺鱼的这种功能与其体内的IDP蛋白有关,该蛋白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肺鱼进入“干化”状态后,自身_____大量散失,使自身的代谢水平极大降低。
(2)图示结构由_____种氨基酸经_____反应形成。
(3)一般来说,在肽链折叠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即组成肽链的氨基酸单位)通常位于蛋白质的内部,亲水性的氨基酸残基位于蛋白质外部,使蛋白质表现出一种规律性的空间结构。而非洲肺鱼体内的IDP蛋白却呈现出一种空间上的“无序性”,由此猜测这可能与IDP蛋白所含的_____(填“疏水性”或“亲水性”)氨基酸数目多有关。
(4)IDP蛋白经高温处理后遇双缩脲试剂仍变色,原因是_____。
28. 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I、COPII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_____,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
(3)被膜小泡COPI负责从甲_____(填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
(4)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的功能。
29. 囊性纤维病是一种遗传病,患者细胞中氯离子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黏液堵塞,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CFTR蛋白功能异常。如图表示正常人和该病患者的氯离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_____,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直接由膜上功能正常的_____决定。
(2)患者细胞膜上异常的CFTR蛋白处于关闭状态,氯离子无法通过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导致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减慢,黏稠的分泌物不断积累而堵塞支气管。
(3)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只能运输氯离子而不能运输钾离子,体现了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的特点;该蛋白质能水解ATP使其释放能量,说明其还具有_____功能。
30. 草本、木本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耐高温纤维素酶可以加速催化纤维素的水解,为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提供大量廉价原料。某研究小组将纤维素分解菌通过诱变和高温处理获得新菌株(甲),制作出菌株甲培养基的滤液,进行了下列实验:
试管A 试管B
步骤1 加入适量缓冲液 加入用_____①_____配制的菌株甲滤液
步骤2 在80℃条件下水浴保温30min
步骤3 加入适量的_____②_____,80℃水浴保温10min
步骤4 加入适量的_____③_____,60℃热水浴加热2min,观察溶液颜色
实验预期 预期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_____④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小组的实验目的是_____。
(2)该实验步骤1-4中,①、②、③处加入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对该实验结果及结论作出预期:若_____,则表明该纤维素酶能耐受80℃高温;若_____,则表明该纤维素酶不能耐受80℃高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