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14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
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5至6页,答题卡7至8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
1.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A.把物体抽象为质点后,物体自身的大小和质量均可以忽略不计
B.当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一定等于位移的大小
C.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为时间,短的为时刻
D.平均速度,当充分小时,该式可以表示t时刻的瞬时速度
2.我国运动员刘翔在亚洲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3秒50顺利夺冠,这是刘翔第三次夺得该赛事的冠军,凭借此次夺冠,刘翔成为亚锦赛110米栏项目中第一个“三冠王”.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米中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3.(多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4 m-5 m=-9 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为=l m-(-4 m)=5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
B.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为符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
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
D.物体由A到B的合位移
4.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有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公式a =(vt ? v0)/t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a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vt ? v0)成正比,与速度改变量所对应的时间t成反比
B.由公式a =(vt2 - v02)/2s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a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平方的改变量(vt2 - v02)成正比,与物体运动的位移s成反比
C.由公式s = at2/2可知,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s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时间t的平方成正比
D.由公式vt = vo + at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加速度a > 0,则物体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a < 0 ,则物体做减速运动
5.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赶往B地.甲先骑自行车到中点后改为跑步,而乙则是先跑步,到中点后改为骑自行车,最后两人同时到达B地.又知甲骑自行车比乙骑自行车的速度快.并且二人骑车速度均比跑步速度快.若离开A地的距离x与所用时间t的函数关系用函数图象表示,则下列四个函数图象中,甲、乙二人的图象只可能是
A.甲是①,乙是② B.甲是①,乙是④
C.甲是③,乙是② D.甲是③,乙是④
6.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 s内的平均速度大2.45 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A.2.45 m/s2 B.-2.45 m/s2 C.4.90 m/s2 D.-4.90 m/s2
7.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Ⅰ、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
B.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
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8.(多选)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图示是某航空爱好者用数码相机以每隔2.5 s一张的频率拍摄的关于起始加速阶段火箭的一组照片,拍摄过程中数码相机用三脚架固定在地面上.已知火箭的长度为40 m,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关系,结果如图所示,则
A.火箭的加速度大小a=8 m/s2
B.火箭的加速度大小a=4 m/s2
C.火箭在照片中第二个像所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42 m/s
D.火箭在照片中第二个像所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60 m/s
9.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从斜面顶端无初速度地沿斜面下滑,当该物体滑到底部时的速度为v,则物体下滑到L/2时,速度为
A. B. C. D.
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上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的时候,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
A. B. C. D.
11.(多选)如图,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匀加速运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
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
C.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
12.如图,A、B两物体相距s=7m,物体A以vA=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m/s,
由于摩擦阻力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2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A.7s B. 8s
C.9s D.10s
1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任意1s内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末速度大2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初速度大2m/s
14. 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
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
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
15.一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http://www.21cnjy.com/则在下图所示的运动图像中表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的是
16.一个物体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5t+5t2(x以m为单位,t以s为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个物体的初速度是2.5m/s
B.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10m/s2
C.这个物体的初速度是5m/s
D.这个物体加速度方向一定与初速度方向一致
17.汽车正在以 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在它的正前方x处有一辆自行车 以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a = - 6m/s2的匀变速运动,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则x的大小为
A.9.67m B.3.33m C.3m D.7m
18.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A和B两个物体,A和B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F拉B,而B仍保持静止如图,则此
A.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F.
B.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
C.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零.
D.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
19. 有三个力:Fl=2 N,F2=5 N,F3=8 N,则
A.F2和F3可能是F1的两个分力
B.F1和F3可能是F2的两个分力
C.F1和F2可能是F3的两个分力
D.上述结果都不对
20. 一根弹簧其自由端B在未挂重物时, 指针正对刻度5. 在弹性限度内, 当挂上80 N重物时, 指针正对刻度45. 若要指针正对刻度20, 应挂重物的重力为
A. 40 N B. 30 N C. 20 N D. 无法计算
二、填空题(14分)
21.(8分)在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实验装置简图。
(1)实验前,要将带有滑轮的木板另一端垫起,目的是 ;
(2)在进行(1)中操作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将小盘及重物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3)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填“远远小于”,“远远大于”或“等于” )小盘和重物的总质量;
(4)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更直观地反映二者的关系,往往用图像表示出来,该关系图像应该选用 。
A .a-m图像 B.a-图像
(6分)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5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标以0、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_______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0 cm、x2=7.50 cm、x3=13.50 cm,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__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_m/s2。
三、综合题(26分)
23、(6分)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第7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求:
(1)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5 s内的位移
24、(10分)如图8所示,水平面上放置一个倾角θ=37°的斜面体,现把一个质量m=10kg的物体放在该斜面体上,当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40N的拉力F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刚好沿斜面匀速下滑而斜面体保持静止。(g取10m/s2,sin37°=0.6,cos37°=0.8)
(1)求出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要使物体能沿斜面匀速上滑,拉力F应变为多大?(斜面体仍保持静止)
25.(10分)如图所示,有1、2、3三个质量均为m = 1kg的物体,物体2与物体3通过不可伸长轻绳连接,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设长板2到定滑轮足够远,物体3离地面高H = 5.75m,物体1与长板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2。长板2在光滑的桌面上从静止开始释放,同时物体1(视为质点)在长板2的左端以v = 4m/s的初速度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恰好没有从长板2的右端掉下。(取g=10m/s2)
求:(1)长板2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长板2的长度L0;
(3)当物体3落地时,物体1在长板2的位置。
机密★启用前
2014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
物理答题卡
姓名: 准考号: 准考证号:
第Ⅰ卷 选择题(60分)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 [B] [C] [D] 10 [A] [B] [C] [D] 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A] [B] [C] [D] 16 [A] [B] [C] [D]
17 [A] [B] [C] [D] 18 [A] [B] [C] [D] 19 [A] [B] [C] [D] 20 [A] [B] [C] [D]
二、填空题(14分)
21.(8分)
(1) ;(2) (3) (4) 。
2 22.(6分) T=_______s,v1=________m/s,=________m/s2。
23、(6分)
24.(10分)
25.(10分)
机密★启用前
2014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BD
C
B
D
A
AC
B
A
ABC
B
B 14.. D 15. BD 16.BCD 17.C 18.B.19.D 20 B
0.1 0.375 1.5
23.解:
1)沿斜面平行向上与垂直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受力分析正确得1分
对物体重力G分解为Gx和Gy,
其中:Gx=Gsin37o ,Gy=Gcos37o 正确写出分力表达式一个1分,全对得2分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摩擦力平行斜面向上,物体受力平衡,可知沿x轴方向合力与沿y轴方向合力均为零
F+Ff-Gx=0 ①
Ff=μFN=μGy② 利用平衡列出方程得4分
解①②得
μ=0.25 结果正确得2分
2)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摩擦力大小不变,但方向平行斜面向下.
摩擦力为:
Ff=μFN=μGy=20N 1分
由物体受力平衡得:
F’- Ff-Gx=0
解得F’=80N 2分
24.(1)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运动,由v22 - v12 =2as2可求得运动员打开伞时的速度为v1=60 m/s,运动员自由下落距离为s1=v12/2g=180 m,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高度为s=s1+s2= 305 m.(2)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1 == 6 s,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t2==3.85 s离开飞机后运动的时间为t=t1+t2=9.85 s
25.⑴物体1的加速度 a1= -μmg/m= -μg= -2m/s2
物体2和3的整体加速度a2=(mg+μmg)/2m=g-μg/2=6m/s2
⑵设经过时间t1二者速度相等 v1=v+a1t=a2t
代入数据解t1=0.5s?? v1=3m/s
X1=(v+v1)t/2=1.75m??? x2=v1t/2=0.75m
所以木板2的长度L0=x1-x2=1m
⑶此后,假设物体123相对静止,a=g/3
Ma=3.3N>Ff=μmg=2N,故假设不成立,物体1和物体2相对滑动
物体1的加速度 a3=μg=2m/s2
物体2和3整体的加速度 a4=(g-μg)/2=4m/s2
整体下落高度h=H-x2=5m ??根据h=v1t+a4t22/2 解得t2=1s
物体1的位移x3=v1t2+a3t22/2=4m ????h-x3=1m? 物体1在长木板2的最左端